114 說佛經莫閒對陣南宮嫣

114.說佛經,莫閒對陣南宮嫣

南宮嫣聽到回話後,哼了一聲,滿臉不高興,心裡辯經的心思淡了下去:“好大的架子,居然敢讓太子和太子妃到他那個什麼後院!”

小道士一看,連忙說:“不是這一回事,到後面沒有人打攪,顯得清淨。”

小道士倒會說話,墜兒一聽,立刻說:“小姐,後院好,沒有閒雜人員。”

墜兒倒是好意,自南宮嫣得罪了觀主後,她想到了莫閒,覺得只有莫閒,也許能改變小姐,她是故意說好話。

太子妃笑了:“既然來了,我們就去看看。”

太子倒沒有說話,他心中也對這個讓南宮嫣吃虧的人感到興趣,三個人帶着一些護衛來到了後院,莫閒背對着門口,在看着那株古槐樹。

聽見有人進來,莫閒回過頭,一禮說:“貴人駕到,世外人有禮了。”

他沒有依常禮見太子,一個世俗中人,在此狀況下,應該跪拜,莫閒只是作揖而已,只跪天地父母與師長,不拜人間君王,這是一個修行者應有的風度。

南宮嫣明顯不悅,但莫閒不會看她的臉色,太子倒是不動聲色,看着那株古槐樹,說:“這就是那株聞名的古槐樹?”

“不錯,古槐觀因此得名,人生在世,不過黃粱一夢,諸位請坐。”莫閒做了一個請,衆人落座,韋清和子常因事外出,子淵和謝草兒在場,也落了坐,道士們倒茶,其餘人都站在太子等身後,莫閒看得出,這些人身懷武功,也難怪,太子的安全第一。

莫閒喝了一口茶:“不知太子,還有南宮小姐光臨,有什麼見教?”

“我來麼是聽南宮小姐說,你欲與她辯經,特邀請我來做個見證。”太子含笑地說。

“辯經?是辯道經還是佛經?”

“當然是佛經,上次給你糊弄過去,轉移了話題,這次沒有那麼容易。”南宮嫣說道。

莫閒搖搖頭:“南宮小姐,我並不擅長這一點,佛祖經文,微言大義,縱是高僧,也不敢說他能精通佛理佛經,我一個修行道德的人,怎麼敢說與小姐辯論佛經!”

“莫閒,你不敢就說一聲,推託幹嘛,難道就不屑與小女子一談!”南宮嫣有些惱怒,也難怪,莫閒話中有話,含有暗諷的意味。

太子和太子妃饒有興趣看着兩人,子淵和謝草兒卻是一臉微笑,只有南宮嫣有些惱羞成怒。

“辯經得有主旨,是就佛經論,還是其他,望小姐賜教。”莫閒見差不多了,他與南宮嫣相辯,目的並不在南宮嫣身上,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不是太子前來,他都準備給南宮嫣一個閉門羹。

“就你上次所說,佛經是在說謊!”南宮嫣氣呼呼的拋出了問題。

“南宮小姐,從不信者眼中,佛經是在說謊,因爲人或眼見爲實,或聽從他人描述,他人描述的人必須是信得過的人,要麼是史書記載,但其中難免有謊言,佛經中多荒誕不經之論,對於不信者,是在說謊;而信者,卻是另一回事,我並沒有說,佛經是撒謊,佛祖看破一切,世間或世外,對他來說,他眼中所見,耳中所聞,的確如西方淨土,因爲佛祖已無惡意,一切對於我們來說,負面的東西,在佛祖身上並不存在。”莫閒說。

的確,對於佛經中的描述,世人分爲不信和信兩種,對於不信者,一切都不用說,不信自然無以明,這是修行界常用的一句話,而對於信者,又可分爲兩種,一種是信仰,佛既然神通廣大,當然一切都是真的,這算是一種迷信,但迷信不一定是壞的,而另一種,則是覺悟後的信,正如佛經所言:“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有個故事說明了這個問題。

一位將軍問禪師,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

禪師曰:“滾一邊去!”將軍大怒,拿刀便要動手!禪師又曰:“此乃地獄!”

將軍一聽,立即放下屠刀,深感慚愧;禪師乃徐徐曰:“此乃天堂!”

在覺悟者眼中,何處不是菩提!心中無惡念,眼中就沒有惡,因爲佛說一切唯心造。

“你是認同我的觀點了,佛經中道理本就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南宮嫣說,她雖然不確定,但感到自己勝了,莫閒自己找了個理由,把他以前所說的話圓了過去。

莫閒笑了:“你還是不理解,也罷,金剛經雲:佛實無有法可說,若言佛有所說法既是謗佛,佛無我相人,人相,衆生相,壽者相。”

莫閒意思很明白,佛法只是一條通往自我超脫的路,沒有一種真理是放之四海皆準的,佛法是一種內求法,十二因緣,生死輪迴,從無明起,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到老死,這是順觀流轉門,無明和行是過去因,感現在果;識、名色、六入和受是現在果;愛、取、有是現在因,感未來果;生和老死是未來果。十二個環節前後之間互成因果,互爲生滅條件,是涉歷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的總的因果循環鏈條。

注意一點,這一切都建立在唯心意識上,逆觀還滅門是老死入手,逆推其因,直至無明滅盡,一切都不假外求,唯有覺悟到這一點,佛法是個人解脫的法門,大乘佛法雖說廣度衆生,還要自己覺悟。

說佛法是真理,這句話沒有錯,但說放之四海皆準,就不行了,橘生於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世間沒有一種真理能如此,要說有,大概只有用運動的觀點看事物,事物的變是永恆的。

“你套用《金剛經》中話,不是證明了我的觀點?”南宮嫣說。

莫閒啞然失笑:“你所講的佛經,不是佛所講佛經,字雖一樣,但內裡相差十萬八千里。”

“你胡說,佛經說戒,你曲解佛經,不怕下阿鼻地獄?”

“下地獄並不一定是壞事,地藏王菩薩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佛講的地獄,並不是由佛祖所控制,也不是由菩薩羅漢所控,而是自我愚昧的心,或貪婪的心,或嗔心,而造作惡事,自己感應而得惡報。佛祖度人,能度的人自然得度,一句話,地獄只在你心頭,淨土也在你的心頭。”莫閒說道。

莫閒的話更近禪宗,禪宗主張不立之字,以心傳心,因爲其不立文字,故此無敗,在禪宗中,甚至出現所謂的狂禪,丹霞天然說:“佛之一字,永不喜聞……吾此間無道可修,無法可證。一飲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慮。”並曾取木佛烤火。他們認爲平常心就是佛心,每個人都要自作主人公,做惟我獨尊、不受外惑的人。

顯然,莫閒這種說法得不到南宮嫣的認可,她話音一轉:“佛與道,道不過修成天人,還在六道輪迴之中,你修道,追求長生,縱得長生,福報一盡,還是轉入輪迴。”

“我修道,真正的佛教中人,也許不會像你所說,道只講今生,不求來世,修道者,逍遙世間,長生久視,自古以來,佛道互相詆譭,這些事情,不是你所能瞭解。”莫閒淡淡地說,一個凡人女子,卻枉論佛與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不用說莫閒,謝草兒和子淵也皺起眉頭,自古以來,佛和道爭執就不斷,自幾百年前,佛和道相互借鑑,關係早已不是舊日的恩怨,但佛道之爭,由來以久,道家說佛家僅是性功,只修祖性不修命,只得陰靈堅固,而佛家卻說道家執着我,我執不去,何已成大道。

佛和道在數百年前,就有人提倡三教合一,雖然根底不同,但都在吸收對方一些理念,玄學化佛宗,甚至禪宗和空空是大道的道家都是明證。

佛教中天人與道教的仙人,還是有所區別,天人者,六道輪迴的果報之一,先天爲天人,但道家仙人大多數是自己所修。

“你能說佛經是謊言,我看道經也荒誕不經,仙人怎麼能夠讓一個地方風調雨順。”南宮嫣又說,“人是人,除非有意,怎麼能在無意之間,影響周圍?”

莫閒一聽就知道她說過莊子,這是莊子中一個寓言,藐姑射之山上有仙人,相貌非凡,吸風飲露,遊於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莫閒看了一眼南宮嫣,看到她身邊太子和太子妃正笑眯眯看着,陡然冷靜下來:“莊子本多寓言,以寓言而說至理,對常人來說,並不當真,而對我們修行者來說,卻是真實不虛。”

南宮嫣說道經荒誕不堪,莫閒卻以寓言說,這是世人皆知的事,太子是個聰明人,見南宮嫣數番責難,莫閒依從容以對,光這份氣度,南宮嫣已輸,但南宮嫣是太子妃的朋友,又是大將軍南宮鶴的唯一女兒,與南宮鶴並不對付,不然,憑南宮鶴支持六皇子,太子就心中不舒服。

72 生死幻滅一拳威二戰慄廣134 毒火中精微生物如夢中150 大德生捨生只爲生可貴43 生吞活咽懾羣妖83 紅顏劫塗玄逞威將軍府156 梟雄復潛虛召集衆弟子78 明道行雙戰二將扯風走90 蹊蹺事搜魂卻惹大麻煩8 陰魔窺智全克敵野僧阻146 追原兇卻遇耿艮雙對峙192 雲光幛混煉法寶取毒物122 信香起莫閒救命會季滿30 六魂幡殺人煉寶奪六魂40 爲防背叛分明暗直達神庭污血獄41 做家教初見父女說條件24 計中計沃陽未至刀兵現88 擇時機閻羅天子劍氣幻42 講算學算籌打賭靈龜法134 仗神魔步入癸水天一陣44 齊軍撤綠猗孤身入宮門88 天羅地網待莫閒從容對務光32 意志起莫閒大戰冰火蛇101 武修鬥風雨搏殺山神廟四57 三千界舊怨今朝怨更深9 叫花雞昆玉弓開殺珠蟞113 天機泄四路齊動蟬先覺43 竹葉劍雷火煉蛛收魔犼13 創心法於己容易度人難60 指月術禍水東引心機深55 山神詳說棲靈峰妖王力拒召集令40 爲防背叛分明暗直達神庭污血獄66 衆人回三人先後獻青桑10 紫府之中開新界跨上雲雷始出征109 心二意妖聖三山非一心108 玄陰空間擒玄靜是非顏面幾人悟196 兩軍戰天上地下劫難出六55 廣寒殿月桂樹下見隱秘119 李府中格局太小難化龍197 燒糧草夜戰大敗叛逆軍163 身作餌卻遇凡間刺客組96 因果了魔宮之內神魔成37 兩寶現陰陽神風正當面96 因果了魔宮之內神魔成143 創世紀一日萬年宙光籠下40 仙人血液萇弘碧涵光劍成73 大道之紋雖僵化又遇務光嘆人心124 入官門貨售帝王榮華門103 壽水上御龍水府見留字140 池魚禍泰平東海戰火起2 生死劫歸處無路懸崖下143 言下悟防範封鎮曼荼羅143 言下悟防範封鎮曼荼羅187 報國家百歲掛帥上疆場159 氣勢起衆人合戰方源傲21 起疑心木行符籙窺形勢149 歸來兮指點分寶凝翠崖97 穀神現召集衆修戰天魔86 定觀經收徒二人走天涯53 戰鬼車桃夭拜師白猿道63 無奈暫作樑上君三昧神風吹莫閒31 隱匿處忍委明燈與秋蟬155 審衆人人各不同千般面上108 皇甫隕大魔現世劫難隨125 戰陣走筱憐北冥遇無涯7 肉身成欲將格物傳世間132 作誘餌組合恐懼敵膽喪56 定中世界不相同家鄉破廟依舊在138 妖人來聚獸幡影引垂涎35 遇絕路四人圍困夜叉變121 心難懂明爲敵人卻授藝六58 心起崑崙入地仙菩薩現身說因果47 鬼車兇桃夭無意遇莫閒66 鬼神策一劍鬼國脫樊籠84 論符咒自然抽象爲符籙75 生機翻作毒藥用提婆達多收陣圖110 靈玉礦妖盟今日錢始出81 佛前燈一點燈火傷飛蝗34 赤蠍王兩人雙戰赤蠍走39 說天魔卻是修羅戰陣起19 去南疆又見劍光巧掩飾40 爲防背叛分明暗直達神庭污血獄181 談話中無須丹方費猜測153 香味濃妖物如雨論精元上25 敗毒敵心機一動莫閒知64 一拳敲破哮天牙玉實一枚費思量134 仗神魔步入癸水天一陣46 說禪道兩段公案論悟性37 神識惹禍靜候趁機說火山157 陷陣中受困玄冰獲道書40 冰風扇三十六日寶物現112 爲報復無名火起動刀兵186 悟大道預知將來走疆場8 坊市行邀請任務四人組42 暗中伏妖物相爭人相鬥174 金土合水木合運先天克73 大道之紋雖僵化又遇務光嘆人心149 歸來兮指點分寶凝翠崖27 衆宗聚鬼蜮伎倆佛宗亂5 機緣巧今夜相遇在難中104 殺孕神法則相抗憑身神
72 生死幻滅一拳威二戰慄廣134 毒火中精微生物如夢中150 大德生捨生只爲生可貴43 生吞活咽懾羣妖83 紅顏劫塗玄逞威將軍府156 梟雄復潛虛召集衆弟子78 明道行雙戰二將扯風走90 蹊蹺事搜魂卻惹大麻煩8 陰魔窺智全克敵野僧阻146 追原兇卻遇耿艮雙對峙192 雲光幛混煉法寶取毒物122 信香起莫閒救命會季滿30 六魂幡殺人煉寶奪六魂40 爲防背叛分明暗直達神庭污血獄41 做家教初見父女說條件24 計中計沃陽未至刀兵現88 擇時機閻羅天子劍氣幻42 講算學算籌打賭靈龜法134 仗神魔步入癸水天一陣44 齊軍撤綠猗孤身入宮門88 天羅地網待莫閒從容對務光32 意志起莫閒大戰冰火蛇101 武修鬥風雨搏殺山神廟四57 三千界舊怨今朝怨更深9 叫花雞昆玉弓開殺珠蟞113 天機泄四路齊動蟬先覺43 竹葉劍雷火煉蛛收魔犼13 創心法於己容易度人難60 指月術禍水東引心機深55 山神詳說棲靈峰妖王力拒召集令40 爲防背叛分明暗直達神庭污血獄66 衆人回三人先後獻青桑10 紫府之中開新界跨上雲雷始出征109 心二意妖聖三山非一心108 玄陰空間擒玄靜是非顏面幾人悟196 兩軍戰天上地下劫難出六55 廣寒殿月桂樹下見隱秘119 李府中格局太小難化龍197 燒糧草夜戰大敗叛逆軍163 身作餌卻遇凡間刺客組96 因果了魔宮之內神魔成37 兩寶現陰陽神風正當面96 因果了魔宮之內神魔成143 創世紀一日萬年宙光籠下40 仙人血液萇弘碧涵光劍成73 大道之紋雖僵化又遇務光嘆人心124 入官門貨售帝王榮華門103 壽水上御龍水府見留字140 池魚禍泰平東海戰火起2 生死劫歸處無路懸崖下143 言下悟防範封鎮曼荼羅143 言下悟防範封鎮曼荼羅187 報國家百歲掛帥上疆場159 氣勢起衆人合戰方源傲21 起疑心木行符籙窺形勢149 歸來兮指點分寶凝翠崖97 穀神現召集衆修戰天魔86 定觀經收徒二人走天涯53 戰鬼車桃夭拜師白猿道63 無奈暫作樑上君三昧神風吹莫閒31 隱匿處忍委明燈與秋蟬155 審衆人人各不同千般面上108 皇甫隕大魔現世劫難隨125 戰陣走筱憐北冥遇無涯7 肉身成欲將格物傳世間132 作誘餌組合恐懼敵膽喪56 定中世界不相同家鄉破廟依舊在138 妖人來聚獸幡影引垂涎35 遇絕路四人圍困夜叉變121 心難懂明爲敵人卻授藝六58 心起崑崙入地仙菩薩現身說因果47 鬼車兇桃夭無意遇莫閒66 鬼神策一劍鬼國脫樊籠84 論符咒自然抽象爲符籙75 生機翻作毒藥用提婆達多收陣圖110 靈玉礦妖盟今日錢始出81 佛前燈一點燈火傷飛蝗34 赤蠍王兩人雙戰赤蠍走39 說天魔卻是修羅戰陣起19 去南疆又見劍光巧掩飾40 爲防背叛分明暗直達神庭污血獄181 談話中無須丹方費猜測153 香味濃妖物如雨論精元上25 敗毒敵心機一動莫閒知64 一拳敲破哮天牙玉實一枚費思量134 仗神魔步入癸水天一陣46 說禪道兩段公案論悟性37 神識惹禍靜候趁機說火山157 陷陣中受困玄冰獲道書40 冰風扇三十六日寶物現112 爲報復無名火起動刀兵186 悟大道預知將來走疆場8 坊市行邀請任務四人組42 暗中伏妖物相爭人相鬥174 金土合水木合運先天克73 大道之紋雖僵化又遇務光嘆人心149 歸來兮指點分寶凝翠崖27 衆宗聚鬼蜮伎倆佛宗亂5 機緣巧今夜相遇在難中104 殺孕神法則相抗憑身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