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和,陛下不是在開玩笑吧,我兒性命不足爲據,現在我們已經打通了通往中原的要道,只要我命令一下,相信要不了多久着北地都會成爲我回紇的附屬之地的,還有一些人都已經向本汗遞交降書了。”
爲了能夠在談判當中佔有份額及爲了給姬煥知道麻煩,他不得不自己爆料出來那些齷齪的事情。
張巡本來就對議和不看好,現在聽到蒙巴的話語,更是心理惶恐了,若是真是這種情況的話,他們極有可能兵敗麥城的,就像當年的關公一樣,甚至極有可能••••••••••••“呵呵,大汗難道不知道那些人都是孤私底下安排的嗎?看來你們在方面還是不夠謹慎啊,相信大汗還記得三年前的事情吧。”
姬煥大笑道。
說道三年前的時候,蒙巴心裡就隱隱約約的作痛,三年前他們回紇人就是因爲相信漢人的話語,帶兵入城了,結果一夜之間,數十萬大軍被燒死的不計其數,最後回到回紇的也只有八千人而已,甚至連他們的右賢王也在那次戰死了。這纔有了他兒子上位的機會的。
“三年前的恨,本汗怎麼能夠忘記呢?可惜汪涵那個老兒已經作古了,否則本汗絕對不會輕饒他。”
蒙巴顯然是被激怒了,這讓趙華他們心裡暗道不好,對面的那個年輕人實在是太厲害了,這才幾句話就把他們的大汗給帶入了衚衕了。
“陛下,此言差矣,三年前是三年前,如今卻是不同啊,三年前大康還是一個完整的朝廷,如今卻是支離破碎,這些官員爲了自己的家人爲自己,自然是不敢耍橫了,還有就是臣,聽聞大楚的軍馬已經拿下了滇南,不知道這個消息是否屬實啊?”
趙華微笑的說道。
至於最後一句話自然是來引導姬煥的,可是他卻是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韓克虎、楊延昭可不是一般之人啊,再者姬煥也已經得知了滇南的情況了,恐怕此時楊家兄弟正在帶着軍馬幫助熊傲復國呢?
“是嗎?他們拿下滇南?這個消息。孤倒是不知道呢?既然軍師這麼說了,那孤也給你們透漏一個消息,就是匈奴人及突厥人似乎在中亞組織了不少軍馬準備殺奔回來呢?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跟大汗的軍馬*相見的。”
這個消息也是他無意中得知的,本來他認爲匈奴人及突厥人被打敗了,這麼多年了,他們是不可能想着復國的,哪曉得,事情確實跟他相反啊,據他所指,現在最起碼不下於五萬軍馬已經忘回紇及大康的交接處所來了,至於他們的目的昭然皆知了。
匈奴人及突厥人時常口邊的事情,對於他們回紇來說並不是什麼小事了,每次他們都是糾集着大量的軍馬而來,最後還是失敗而告終的,這多年來,他們倒是沒有聽過騷擾回紇,甚至蒙巴的祖父就是死在那場動亂當中的。
回紇下面的部族當中就有不少匈奴人及突厥人,若是他們這個時候過來的話,這些不安分的部落肯定會造反的,那樣的話,他們的彈汗山肯定是守不住的。
“既然陛下是來議和的額,還請拿出來誠意?“蒙巴此時坐不住了,當下出言道。
“誠意?孤不是說了嗎三萬回紇將士再加上你們的右賢王,難道這些還不夠嗎?還有就是您們離開的時候,我們不追擊的。再加上讓攻打東陵汗國的軍馬回撤,這些還不夠誠意嗎?難道••••••••••••••••••••••••••••••“誰也沒有想到,在自己的地盤上,姬煥竟然敢掀翻了面子的桌子。這讓回紇衆人那個怒啊,這廝簡直是欺人太甚了,但是礙於他們可汗的*威,這些人只能目視着姬煥,似乎是想要把他吃了似的。
“報,大汗,不好了,匈奴人造反了?“就在衆人都沉寂的時候,卻是
從外面傳來了一聲急報,這下子讓衆人那個駭然啊,這個消息來得太不及時了,正是談判的關鍵階段呢?
“怎麼回事?“蒙巴沉聲詢問道。
“大王,不知道從哪裡來了一支軍馬,他們打敗了我軍,還策反了匈奴人及突厥人,他們趁着我軍空虛的時刻正往彈汗山而去呢?公主殿下請求大汗立即回救。“進來稟報的士卒一口氣的說道。
這下子*得蒙巴不得不議和啊,若是面對着這些敵人的話,他們回紇肯定會被擊敗的,那樣的話,數百年的基業極有可能毀在他蒙巴的手上了。
“陛下,議和的事情還請加上兩條,一是,希望大康不要出兵幫助叛賊,再者就是若是我回紇他日需要援助,懇請陛下伸出援手,蒙巴在此感激不盡。”
說着,蒙巴站起來朝姬煥鞠了一躬。
“好說好說,這些事情,孤都答應你們,只要您們撤走的時候把我國的百姓放下來就是了。”
這個蒙巴自然是答應了,他現在考慮的不是眼前的問題,而是匈奴人造反的事情了,他們回紇這些年來雖然一直柔和其他部落,但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就像是匈奴人及突厥人,他們雖然臣服於自己,但是私底下還是有可能造反的,現在再加上•••••••••••••••••••••••••••••••••••••••••••••••••••••••••••••••••••••••••••••••••••••••••••••••••••••就這樣,大康及回紇簽署了一些列的盟約,大康歸還被俘虜的回紇軍馬及他們的右賢王,回紇人退出大康的領土以及所俘虜的大康子民。
雖然有些人對這些事情心有憤恨,畢竟這個時候非常利於他們大康的,若是他們能夠聚集在一起,肯定會打敗回紇的額,甚至讓回紇數年不能南下,但是就因爲姬煥的議和,使得這一切都化成了泡影了。
等到數百年之後,那些史學家是皇帝自然是不會這樣看這件事情,一位史學家這樣寫道:“大康的光武皇帝當初的決定是多麼明智的,那時候的大康已經到了油盡燈枯了的地步了,就算是消滅掉了回紇,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都很難恢復的,再加上就算是消滅到回紇,不能保證北地太平啊,讓回紇去跟匈奴人爭鬥,可謂是漁翁得利啊••••••••••••••••••••••••••••••••••••••••••••••”
對於褒揚及評判,姬煥並不在乎這些,他眼下要做的就是恢復民生了,大康經過三年來的叛亂,倒是使得元氣大傷了,沒有三五年是很那恢復的,戰前人口算是一萬萬人啊,現在卻是減半啊,大部分要麼逃走了,要麼就是戰死了,要知道當初諸王手底下都是一二十萬軍馬的啊,就算是南陳那個僞國當初也是拉起了三十萬軍馬啊,這些人當中大部分都戰死了。
‘男丁的戰死,使得大量的婦女不得不下地耕作了,否則她們是無法補給自己的家庭的。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走在農田上來,姬煥不由自主的發表自己的感慨。
自從議和之後,姬煥就沒有停留過,他一直帶着侍衛來視察農田呢?現在是三四月份,還沒有錯過耕種的季節,奈何因爲勞動力的缺少,使得大量的土地都荒廢了,爲此他不得不讓各地的官員重新測量土地,好進行重新分配。
“好詩,陛下,還真是精闢啊,自古以來受苦的就是黎民百姓啊,就算是我大康的皇帝歷代重視民生,這些人也是過得不咋地,陛下,臣認爲可以重商了,若是沒有商人的話•••••••••••”
跟在姬煥身旁的軍農曹劉燁進言道。
軍農曹是大康特有的官職,屬
於低等的官員,主要是用來管理佃戶這一塊的,以及一些協助戶部收稅的。
劉燁這人有才,但是因爲得罪當時的權貴,被貶爲軍農曹,投奔姬煥之後,並沒有得到升遷,但是待遇確實不一樣的,現在的軍農曹說的好聽就是姬煥手底下的戶部尚書“嗯,是啊,百姓是最淳樸的,他們最容易滿足了,只要家裡面有幾畝地夠養活自己就行了,這也是我讓戶部他們覈查土地的原因,是該重新動一下了。‘姬煥幽幽的說道。
撲騰一聲,劉燁迅速的跪下來了。
“大王,不可,大王還沒有登基,若是得罪了那些權貴•••••••••••••••••••••••還有大王可以緩緩圖之•••••••••“劉燁這是爲了姬煥好,現在的姬煥雖然具備了登基的條件,但是若是這個節骨眼上得罪了那些權貴的話,大康極有可能再次陷入風雨當中的。
姬煥對於這些自然那是知道的,他早早的就有了對策,那些權貴在他面前並不算什麼?在這個時代以及以後的時代掌握了軍權纔是王道,他現在手中不下於百萬軍馬,而且軍馬的控制權都在他手中,就算是有些人想要造反也是不可能的。
“起來吧,你說的孤都知道,但是大康的百姓等不起來了,此阿福都被權貴給掠奪了,百姓吃的是什麼啊?穿的是什麼啊?他們吃的又是什麼?穿的又是什麼啊?出門動不動就是馬車,再看看他們的孩子在幹嗎?百姓的孩子在幹嗎啊?再看看•••••••••••••••••••“劉燁聽到姬煥的話語,知道自己這位主子倒是一心爲民,只是折手段實在是太霹靂一些吧,不知道這樣整下去,大康的那些權貴還會剩下多少啊,雖然這次的事情倒是使得一些權貴在自己主子面前失去了點地位,但是他們畢竟根深葉茂啊。
“大王,李相帶人求見。“李相自然是指李林甫了,李林甫雖然在天啓帝時候譁衆取寵,但是他真實本事還是有的,這些年來一直以來爲姬煥鞍前馬後,姬煥也打算重用他,最起碼此人能夠路明白自己的意思,不想一些人,他現在需要的不是強勢的宰相,而是一個聽話能夠主持大局的人。
李林甫這次來並不是一個人來的,他是帶着不少人來的,現在天下除了東南一塊,其他都已經太平了,所謂天不可以一日無主啊,李林甫他們一直想要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勸說姬煥登基呢?哪曉得,姬煥就是不願意登基,現在還蝸居在晉陽呢?這讓他們不得不從西京追到晉陽來,哪曉得,姬煥帶着人馬去了河內,他們這又風塵僕僕的趕過來了。
“讓他們過來吧,追了那麼久了,孤是該見見他們了。“說完便走下田埂,劉燁等人自然是在後面跟着了,那些佃戶自然是躲到一邊去了,雖然這些軍士對他們和藹,但是他們還是害怕,這股害怕已經怕道心裡面去了“臣等參加大王,不,是陛下。“李林甫帶着衆人齊喊道。
“起來吧,你們追了一路了,也該累了,來人給他們準備房間讓他們先去休息吧,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姬煥擺擺手說道。
李林甫他們自然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了,當下就是不起。
“陛下,臣等懇請陛下速速回京登基,大康不可一日無主啊。還有臣等帶來了太皇太后的懿旨,請陛下歸京。“這次李林甫他們可謂是做足了功夫,爲了害怕姬煥還以其他的理由推辭,這不專門把太皇太后給搬出來了,他們深信有了太皇太后的懿旨,姬煥必定歸京的額,只要歸京,一切事情就好辦了。
太皇太后在大康現在就是神的存在了。老太太如今八十多歲了,但是耳不聾、眼不花,再加上這些年來修身養性,字還是寫的很平穩,李林甫緩緩的拿出那蓋有太皇太后的印璽的懿旨,讓人遞上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