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讓孩子們上得起學

黃睿連忙從口袋裡掏出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從襯衣的胸前左邊口袋掏出圓珠筆,開始準備記錄。

徐菲也立即從後面走了出來,手裡小本子和筆已經準備好了。她是宣傳部的幹部,倒是很習慣於在領導後面隨時準備好紙和筆。

蕭辰其實是不知道,徐菲這時候已經是新聞協調中心的副主任了,上次胡明見了蕭辰從遠東回區委的時候第二次把徐菲帶在車上,沒過幾天,就把徐菲提拔爲新聞協調中心的副主任了。這次事情在宣傳部明面上沒什麼人說話,但實際上很多人私下說起的時候,都說胡部長這是在向蕭書記示好云云,還有些人甚至信誓旦旦說胡部長因爲對蕭書記“進貢”了部裡的一號美女徐菲,現在已然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早就是蕭書記的人了。

蕭辰隱約聽黃睿和老韓都提過一下,但他並不怎麼關心這個,自己跟徐菲之間完全什麼事都沒有,坐兩次自己的車就表示她是自己的禁臠了?至於胡明將她送給自己,那就更沒邊了,胡明是她什麼人,能把她送給自己?

黃睿和徐菲一準備好,蕭辰就超嶽大民示意了一下:“大叔,說吧,我這幫你聽着。”

嶽大民就開始一項一項地數起費用來,除了那天嶽小蓮提到過的,嶽大民居然還記得一些稀奇古怪地收費。譬如衛生費,這個費本來就奇怪,居然還分成了公共區衛生費、班級衛生費、學校衛生防疫費,還有一個班上自己收的衛生費。

蕭辰眉頭皺得成了川字:“班級衛生費和班上自己收的衛生費,有什麼區別?”

嶽大民茫然道:“我不知道啊。”

蕭辰把目光移向嶽小蓮,嶽小蓮已經連忙解釋了:“班級衛生費,是學校收的,理由是班上的衛生需要學校一些用具。”

“那班上爲什麼又要收?”蕭辰感覺,自己就算想給學校找理由,好像也很困難了,何況他本來就沒這個意思。

嶽小蓮解釋道:“班上收的……是抹布、拖地的洗衣服、玻璃水這些東西的錢。不過……一般是用不完的。”

蕭辰面色就沉了沉,這裡面的情況不消說,猜都猜得到了。

嶽大民卻還不滿意,繼續道:“那個班上收費的花樣也很多呢,這個是衛生費,還有老師的粉筆要收費,黑板刷壞了要收費,一起去看電影也要收費……”

“這個不是。”嶽小蓮打斷老爸的話,對蕭辰解釋道:“這些不是分開收的,全部都在班費裡面了。”

蕭辰皺眉道:“這個交班費我知道,可你們這個班費交得過了吧,老師的粉筆怎麼要學生負責?學校幹什麼的?”他的語氣到這個時候已經有些嚴厲起來了。

嶽小蓮還沒說話,嶽大民卻撇撇嘴道:“粉筆算什麼,老師的備課本、鋼筆、輔導資料……都是學生交錢呢。”

蕭辰咬了咬嘴脣,轉頭問跟着他來的一羣幹部:“同志們,大家回憶一下當年你們讀書的時候,學校有讓你們交這些錢嗎?”

這話,換來了一陣嘆息聲。

蕭辰站起來,微微擡頭:“同志們,有一句話我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句話,讓我想起普魯士時代的德國。德國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高度重視國民教育,着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國民素質,從而爲國家的振興提供強大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對此,普魯士元帥毛奇在普法戰爭勝利後曾經自豪地說:‘普魯士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決定了。’同志們,我們黨和國家也是很重視教育的,但是你們聽聽,教育戰線的實際情況又是怎麼樣的!”

蕭辰其實對現行教育體制很有意見,前幾年有一次跟大姑就提到過,當時大姑還半開玩笑的說,讓你來幹教育部長,你打算怎麼幹?

蕭辰還記得自己的說法,最根本的兩點是:去掉分數制度,全民普及大學本科。結果大姑笑着說,你的想法是好的,國家照樣也這麼想,但想歸想,實際操作歸實際操作,現在的條件是不允許的。

蕭辰還記得當時自己很不服氣,教育這個東西,的確是投資大見效慢,可這種百年大計甚至千年大計,見效慢是當然的,誰能指望今年花了一萬億在教育上,明年就有十萬億的回報?可慢,也要幹啊,德國不就是典型案例麼?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法》的國家。早在1717年,普魯士帝國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就頒佈了一項《義務教育規定》,明文規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貴賤,都必須接受教育”。在普魯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樣被視爲公民必須的義務,而國家則爲它的公民提供免費教育,通過教育,灌輸民族統一的思想,全面提高國民的素質。當有些大臣勸威廉一世考慮辦學經費問題時,國王斬釘截鐵地說:“這些錢相對於我的長遠收益來說,算得了什麼?我推廣教育,改善的將是我整個國民的素質啊!”威廉一世的兒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繼位後,也堅決貫徹義務教育的基本國策,於1763年8月12日親自簽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義務教育法》。

德國在發展教育方面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變革。主張公民受教育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在將來爲社會做更大的貢獻。其二是提倡教育和研究的有機結合。三是建立靈活的教育制度。四是職業技術教育十分發達。

德國的教育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到19世紀60年代,適齡兒童入學率已經達到97.5%。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時,普魯士還建立起教學與科研並重的現代大學——柏林大學。國王威廉三世把豪華的王宮捐獻出來作爲大學校舍,同時保證國家必須對教學和科研活動給予物質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學術活動。柏林大學的活力與人才培養,爲德國強國夢想的實現奠定了基礎,也爲全世界現代大學模式開了先河。

全民教育爲德國培養了高素質的國民,大學給德國帶來了創造和發明。國民素質的大幅提高使德國終於在1871年實現了統一,並一躍而成爲世界一流強國。19世紀中期後,德國的科學家所做的貢獻,比英國、美國、法國的總和還多得多。從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發明創造方面,德國取得的成果達到202項,超過英法兩國的總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哪怕德國兩次世界大戰戰敗,卻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國之一。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就是人才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蕭辰堅信,只要有“哪怕窮得大人吃不飽飯,也不可讓孩子讀不起書”的精神,華夏的崛起纔將真正地勢不可擋!

然而,作爲教育戰線的第一線陣地,學校在幹什麼?

蕭辰望着一衆默然無語的幹部們,緩緩說道:“我相信同志們大多也都是有家室的人,家裡也是有小孩的。你們想一想,你們身邊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正常嗎?”他微微頓了一頓,繼續道:“你們覺得,一個每天只會亂找理由,這樣那樣亂收費的學校,能夠給自己的孩子帶來真正良好的教育嗎?是教會孩子說謊?還是對任何事情都不敢負責任、亂找藉口?”

一名四十來歲的幹部這時忍不住大聲道:“蕭書記問得好,有時候我也懷疑孩子的一些不正常現象是哪裡學的,當時我總是覺得是一些社會風氣太差,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然後我也經常自己找原因,反思是不是我和他媽媽在家裡的某些表現讓他失望,但是聽了蕭書記今天的話,我才突然發現,我竟然忘了學校!是啊,要是學校自己就成了染缸,怎能指望孩子潔白無暇?”

“啪啪啪啪!”蕭辰帶頭鼓起掌來,緊接着,所有人不論真心還是假意,都跟着鼓起掌來。

蕭辰點點頭,轉身對嶽大民道:“嶽大叔,你反應的情況,區委一定會做出應有的反饋,這些事情,我們都會進行查證,並且一一覈對其收費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如果存在着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費,一定會勒令學校停止收取。”

嶽大民想不到蕭辰這麼容易就答應下來,激動地站起來,道:“謝謝蕭書記,謝謝蕭書記,只要不收這些錢,只有書費的話,我就是賣血都一定不會讓他們讀不起書啊!”

蕭辰拍拍嶽大民的肩膀,道:“以後,我一對一地負責對你們家進行扶貧幫困,會針對你們村和你們家的實際情況,爲你們制定脫貧計劃,讓你們從根本上擺脫貧困,讓孩子們都能上得起學!”

這一刻,周圍竟然有好些人抹了淚。

----------

我小看了搬家的難度,現在家裡還亂七八糟,我卻跑到網吧來更新了,大家看着給點收藏和推薦票,讓我感覺這一身大汗沒有白流吧,謝謝了。

第109章 鷹派酒會(下)第25章 逆鱗(上)第153章 張邦成住院第2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2章 抗洪搶險(三)第15章 內幕(三)第68章 逆轉(上)第132章 太子們(下)第20 探望(中)第67章 地震與江東第95章 書記一怒第26章 一波三折第34章 總書記(一)第24章 激辯政治局第18章 車上風波第72章 兩個女人第5章 給我查!(上)第62章 抗洪搶險(五)第111章 微雨來京第37章 暗鬥開始第37章 風向,結果。第31章 婚前,回京第60章 新班子首次常委會第132章 太子們(上)第5章 “嚴肅處理”第7章 初見第52章 全國首例第52章 投資足球第3章 入主中組部第38章 蕭氏風格(一)第32章 天辰汽車(二)第65章 做我的女人第7章 人事第68章 回京賀喜(上)第108章 大飛機的希望第15章 會後區委的變化第75章 順藤摸瓜第7章 求是,唯實(下)第15章 內幕(四)第68章 逆轉(下)第80章 謝書記請辭第24章 逛商場(上)第53章 新年前夕第68章 逆轉(下)第63章 兩個表彰會第46章 禁賭風波(中)第52章 投資足球第3章 江東紀委(上)第103章 白龍魚服第10章 語馨借錢(一)第4章 危機中的華夏第139章 建黨節和生日第105章 再進中央黨校第40章 太湖“公主”(一)第64章 燕局,書記有請第36章 “追尾”事件第84章 決策第62章 抗洪搶險(五)第102章 全城戒備(下)第79章 燕家父女第82章 林森之歿第56章 忙完一波又一波第97章 蕭氏歪理第12 影院風波(下)第109章 鷹派酒會(下)第101章 美英之行中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上)第75章 順藤摸瓜第70章 考前“熱身”(上)第15章 內幕(二)第12章 公則民服(上)第14章 ‘和’則兩利第19章 花月夜事件(中)第35章 吳城風波起(三)第72章 小姨的警告第7章 第一個盟友(上)第82章 林森之歿第41章 摩托羅拉第54章 模擬行動第14章 交鋒常委會(上)第155章 權力交接第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上)第81章 人事佈局第15章 內幕(三)第137章 黃睿的進步第7章 人事第39章 調研兩瀟第18章 省委常委第17章 交鋒常委會(上)第36章 雷霆(一)第9章 教育,不是產業第27章 釣魚第21章 顧副局長第80章 謝書記請辭第33章 可用之才第107章 行棋如人第50章 蕭書記吃臭豆腐第14章 人心第47章 反國家分裂第15章 國與國
第109章 鷹派酒會(下)第25章 逆鱗(上)第153章 張邦成住院第2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2章 抗洪搶險(三)第15章 內幕(三)第68章 逆轉(上)第132章 太子們(下)第20 探望(中)第67章 地震與江東第95章 書記一怒第26章 一波三折第34章 總書記(一)第24章 激辯政治局第18章 車上風波第72章 兩個女人第5章 給我查!(上)第62章 抗洪搶險(五)第111章 微雨來京第37章 暗鬥開始第37章 風向,結果。第31章 婚前,回京第60章 新班子首次常委會第132章 太子們(上)第5章 “嚴肅處理”第7章 初見第52章 全國首例第52章 投資足球第3章 入主中組部第38章 蕭氏風格(一)第32章 天辰汽車(二)第65章 做我的女人第7章 人事第68章 回京賀喜(上)第108章 大飛機的希望第15章 會後區委的變化第75章 順藤摸瓜第7章 求是,唯實(下)第15章 內幕(四)第68章 逆轉(下)第80章 謝書記請辭第24章 逛商場(上)第53章 新年前夕第68章 逆轉(下)第63章 兩個表彰會第46章 禁賭風波(中)第52章 投資足球第3章 江東紀委(上)第103章 白龍魚服第10章 語馨借錢(一)第4章 危機中的華夏第139章 建黨節和生日第105章 再進中央黨校第40章 太湖“公主”(一)第64章 燕局,書記有請第36章 “追尾”事件第84章 決策第62章 抗洪搶險(五)第102章 全城戒備(下)第79章 燕家父女第82章 林森之歿第56章 忙完一波又一波第97章 蕭氏歪理第12 影院風波(下)第109章 鷹派酒會(下)第101章 美英之行中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上)第75章 順藤摸瓜第70章 考前“熱身”(上)第15章 內幕(二)第12章 公則民服(上)第14章 ‘和’則兩利第19章 花月夜事件(中)第35章 吳城風波起(三)第72章 小姨的警告第7章 第一個盟友(上)第82章 林森之歿第41章 摩托羅拉第54章 模擬行動第14章 交鋒常委會(上)第155章 權力交接第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上)第81章 人事佈局第15章 內幕(三)第137章 黃睿的進步第7章 人事第39章 調研兩瀟第18章 省委常委第17章 交鋒常委會(上)第36章 雷霆(一)第9章 教育,不是產業第27章 釣魚第21章 顧副局長第80章 謝書記請辭第33章 可用之才第107章 行棋如人第50章 蕭書記吃臭豆腐第14章 人心第47章 反國家分裂第15章 國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