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中央的魄力

蕭啓今年三歲了,生日是過小年那一天,但今年的這一天,蕭宸沒法回京,只能打電話給他,在電話裡祝他生日快樂。小傢伙對見不到爸爸也沒有什麼不滿,想來在他的小腦袋裡,爸爸本來就是經常見不到的。

3月1日,省委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加快港城的建設與發展問題。省委書記李元焯主持會議。會議強調,要根據文總理對港城新的戰略定位,緊緊圍繞“全面小康、重振港城”的總目標,制訂好港城發展規劃,引導支持港城又好又快發展,使之成爲振興蘇北龍頭、全省發展新增長極、全國連接南北、溝通東西重要經濟樞紐。在寧的省委常委出席會議,省人大、省政fǔ、省政協有關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在會議上,新當選副省長的何仇和王文遠也參加了會議。何仇是卸任宿豫市委書記專職出任副省長的,而王文遠的副省長職務,主要是爲了表明省委重視蘇北的決心,他目前是江東副省長、彭城市委書記。

至於分工,何仇的分工是環境保護、‘交’通建設這一塊,而王文遠就簡單了——協調蘇北地區發展。

省委副書記、省長蕭宸在會議中對港城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會議結束之後,已是晚餐時間,王文遠笑着說要請客,邀蕭宸去吃個便飯。

副省長請省長吃飯,就是再便飯也不能太隨便,最後想想,還是去了太湖酒店,順便一個電話過去,把李雲新也叫了過來。今天的常委會趙介民和陳偉‘波’兩個都沒到(因爲他們都是蘇南的市委書記),而楊耀民急着趕往京城,參加明天中組部的一個會議,也不能來,所以這次算是他們三個老朋友之間的小聚。

說起來,這是三個已經斬頭‘露’角甚至應該說是獨當一面的太子的聚會。蕭宸的身世不必多說,王文遠的老爹王誠昆在國家經貿委撤銷之後,成了政務院副秘書長,據蕭正跟蕭宸透‘露’的消息來看,王誠昆下一步應該會在08年出任國務委員,同時有可能兼任政務院秘書長。

所謂國務委員,其與副總理在行政級別上是平級的,國務委員也是副總理級別。在以前,沒有國務委員,只有副總理,而幾乎每個副總理都有可能登上總理位置的可能,容易給人一種類似清朝康熙年間的“九子爭嫡”的印象,在新一代領導人接班後,爲了澄清這樣的現象,政務院不再設立過多的副總理,而代之以國務委員的設置,這樣,擔任國務委員的人就基本上沒有可能去競爭下屆總理的機會了,而副總理則是下屆總理的當然候選人之一。因爲這樣的設置,歷屆擔任國務委員的同志都是年齡偏大、實際工作經驗豐富、工作能力極強的人。

王誠昆明顯是符合國務委員標準的:年齡相對較大、工作能力強,但偏偏又沒有競爭總理的希望,所以下一步出任國務委員,可以說是十分合適的。至於政務院秘書長,這事連蕭正這個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一的副總理都不能確定,蕭宸自然更說不上話了,這個位置可是十分重要的。

而李雲新的父親李明昭書記也很是了得,目前是華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副書記(原兼任監察部部長,06年初按照中央新的任職辦法辭去),是中紀委實際上的“常務副”。

如此三位超品太子在一起吃飯,尤其是在如今這種政治局勢下,他們豈能不談一點大家都很關注的事情?

現在華夏政壇中高層領導關心哪兒?東方!

自從東方市委書記程良‘玉’被中央撤銷本兼各職,全國中高層幹部的目光就聚集到了東方!

不少幹部‘私’底下暗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等說法,一個個彷彿都深知其中內幕似的,說得煞有介事。

而今天在太湖酒店的包間裡,三個真正瞭解一些內幕的太子,正在聊的,也是這個話題。

“聽說,‘閣裡’爭得很‘激’烈吧?”王文遠開口向蕭宸問道。

蕭宸猶豫了一下,輕聲道:“三個閣老反對。”

“表決的時候反對?”李雲新訝然道。

蕭宸搖了搖頭:“第一次商議的時候反對公開處理。”

李雲新點了點頭:“這個我知道,紀檢一號最先提出的意見有三條:撤銷其市委書記的職務;即召開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就其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宣佈對其實施雙規,留京審查,並就其問題提‘交’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決定。”

蕭宸點了點頭,思索了一會兒,說:“三位閣老反對的理由有四點:事件還在調查過程中,不宜過早作出結論和組織措施上的處理;現階段決定,可能會造成政治影響、社會震動、經濟‘波’動、國際消極反應等;不適宜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審議,必須考慮社會上的承受程度;建議上海問題放在黨內內部解決,有利全局、有利團結、有利工作、有利穩定。”

王文遠問:“然後呢?”

蕭宸面無表情道:“會議從下午二時開至晚上十時,未有結果。二十三日下午繼續開會,並向前閣老們通報。”

“前閣老的意思?”

“有四位沒表態,其餘表示同意中央意見,支持中央反腐工作。”

李雲新若有所思,蹙眉道:“難道最後是六票贊成,三票反對?”

蕭宸搖頭道:“六票贊成,三票棄權。”

王文遠嘆了一聲:“還好,還好。”

李雲新也鬆了口氣:“是啊,還好……好險。”

蕭宸閉上眼睛,思索了一會兒,終於開口道:“據說,事後我大伯的電話很忙……”

王文遠和李雲新同時一凜,目不轉睛地看着蕭宸,可蕭宸就像啞巴了一樣,就是不說話。

王文遠終於忍不住問道:“笑笑,你就說一句,你會不會去東方?”

蕭宸睜開眼睛,看着他,忽然一笑:“怎麼可能是我?我年長十到十五歲,可能還差不多,現在……”他搖搖頭,“那會吵翻天的。”

王文遠有些失望地哦了一聲,李雲新卻皺眉想了想,問:“那誰去?”他“自言自語”似的說:“老東方那邊肯定不會這麼輕易就丟盔棄甲了,另一邊……也還沒到穩坐釣魚臺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時候如果運作得好,倒是‘漁翁’的好機會。”

蕭宸再次閉上眼睛,輕輕吐出兩個字:“江南。”

王文遠和李雲新恍然大悟,然後各自鬆了口氣,對望一眼,卻又同時嘆了一嘆。

蕭宸正閉目思索着什麼,忽然手機響了起來,但並不是電話,卻是一條短信。蕭宸略有意外地拿出來看了一眼,又放了進去。

王文遠和李雲新對望一眼,都看着蕭宸。蕭宸舒了口氣,輕聲道:“中央決定:薛遠嵐同志任東方市委書記;遊靖同志任瀟南省委書記;張灞巖同志任江南省委書記;杜承平同志任龍江省委書記;李正鋒同志任江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王文遠和李雲新同時面‘色’大變,聽蕭宸說完,齊聲說:“中央好大的魄力!”

蕭宸微微點頭,面‘色’肅然。

全國兩會終於召開了。

有這樣一些話題,因關乎百姓冷暖疾苦而成爲歷次兩會的熱點;有這樣一些話題,因代表委員各有立場而引起‘激’辯;有這樣一些話題,因關乎百姓切身利益而爲黨和政fǔ所着力,通向社會公平正義之路。

關於房價太高,大夥兒每年都要抱怨成一團——百姓在抱怨,人大代表在抱怨,政fǔ官員也在抱怨。

關於抑制房價,大夥兒每年也要忙成一團——百姓在呼籲,人大代表在建議,政fǔ官員在表決心。

幾年來,人們見證了“國八條”重裝上陣,期待過“土地大限”帶來便宜住宅。人們盼望廉租房,等候房補改革,甚至不惜自己成立公司蓋房子。結果,“不愛蒼生愛財神”的房價,遲遲未落。反而是人們聽見了商人無情的叫囂:我蓋房子,不是給窮人住的。

‘花’落‘花’開又一年,房價過高的問題,還是雷打不動地成爲兩會熱點議題。我們聽見有代表說:壟斷,是造成房價虛高不降的根源。

很多人希望在這一年,政fǔ和市場這兩隻大手,能把注入房價裡的水分,多擠一些出來。

地上跑的,海里遊的,眼看着,似乎沒什麼敢吃的了。

蘇丹紅鴨蛋、病豬‘肉’、福壽螺、多寶魚、病豬‘肉’、人造蜂蜜……讓國人擔驚受怕的食品安全問題,每次兩會都要被代表委員從飯桌上搬到會場上。

“我沒有做好工作,愧對百姓,應向大家道個歉。”兩會會場,副總理武懿表態。一聲贏得滿堂喝彩的歉意話語,卻尚不足以改變嚴峻的現實:這個泱泱餐飲大國,食品安全千瘡百孔。不光生產魂‘亂’,連監管也相當軟弱。

管理不力、體制薄弱、立法滯後,面對着隨時可能進入人們口裡的威脅越來越大,我們的管理機器似乎轉動得有些緩慢。“民以食爲天”,年年有人喊,而相關管理改革,卻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終於聽說,食品衛生法的立法提到日程上來了,這,也許比一聲暖心窩子的道歉更讓人興奮。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個社會夢想,華夏人做了好幾千年。

今年,政務院總理文成璽把這個夢做到了政fǔ工作報告裡來。他說的是,要使失去父母的兒童、沒有生活來源的老人和殘疾人,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怎樣衡量一個社會是不是幸福?也許,不只是財富、時尚和消費。也許,我們希望看到,所有人而不是部分人都獲得富足的生活。我們希望看到,流‘浪’在街頭的人和坐在高檔轎車裡的人,臉上都有同樣的笑容。

讓飢餓的人得到麪包,下崗的人重新工作,輟學的孩子回到課堂。讓每一個國民有尊嚴地生存。這是一個爲民生計量的政fǔ,應該也必須負起這樣的責任。

解決“看病難、看病貴”要多久?去年的兩會上,衛生部部長說“5年內會有很大緩解”。

隨後,部長摘下“工作人員”的牌子,戴上“政協委員”‘胸’牌,一口氣點了十幾個部‘門’,他告訴人們:“解決醫療問題只靠一個衛生部是不行的。”同時,他也坦言,“這個難題,醫改十幾年都沒解決,目前尚無靈丹妙‘藥’。”

過去的一年着力解決的就是上述兩句話。先是在2006年10月召開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上,中央以最高會議決議的方式明確了醫改方向。隨後,政務院批准15個部‘門’組建醫改協調小組。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上,高強不再是一個人。

今年的兩會上,衛生部通報了醫改最新進展:已徵集到6個備選方案。於是,如何選定一個既惠及城鄉低收入人羣,又能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案成了今年的醫改看點。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要像中醫那樣,把很多味‘藥’配在一起,煎出一種‘藥’來。”

沉痾難治,人們不妨等等這副療程5年的緩釋膠囊。

細數2006年落馬的高官:前國家‘藥’監局局長、京城市副市長、東方市委書記……如果給他們歸個類,其貪腐行爲都涉及了衛生、住房、社保等與老百姓最直接相關的領域。

種種跡象表明,打擊民生領域的腐敗行爲正成爲反腐重點,它決定着民心向背。

2004年兩會,新華網曾以“你最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投票調查,結果“反腐敗”以84%的得票率列第一位——只有民衆最能體驗到“有限的民生成本被腐敗蠶食的痛”。

今年的兩會上,人大代表蔡元提出:我國現行職務消費體制亟待改革。在他和他所代表的人民看來,越來越嚴重的公款吃喝、公車氾濫、公費旅遊就是嚴重腐敗,“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不過,嚴格來說,這些只是“損害羣衆利益的不正之風”,腐敗要比這惡劣得多。

又感陣陣‘春’風拂人面,又是字字珠璣落‘玉’盤。今天是文成璽總理第五度在兩會後與中外記者“約會‘春’天”。

“‘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這是我作爲本屆總理在兩會期間最後一次記者招待會。”文成璽動情的開場白,一下子就抓住了在場的所有記者。

從二00三年起,每年三月,文總理總要在這裡講述“華夏的故事”。今天,他又擲地有聲:“政fǔ工作走過了四個年頭,告訴我們一個真理,這就是政fǔ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政fǔ工作人員除了當好人民的公僕以外,沒有任何權力。”

二00四年,文成璽在兩會記者會上,提出要多學點、多講點“窮人經濟學”。今天,他又做了這樣的生動比喻:“一個艦隊速度的快慢,取決於那個最慢的船隻。解決民生問題,首先要着眼於困難羣體,特別是農民。解決民生問題,還要讓人民生活得快樂和幸福。什麼叫快樂和幸福?借用詩人艾青的話說,‘去問開化的大地,去問解凍的河流’。”

“這種場合是一場大戰也是一種享受。每次與你們的總理近距離接觸,總有種想開香檳的衝動。”採訪正式開始前,一位英國記者在與華夏同行的‘交’談時這樣表示。

透過中外記者密密麻麻的鏡頭,文成璽總理還是那麼和藹可親,還是那麼機智從容,兩眼還是那麼炯炯有神。

這四年間,華夏戰勝了“非典”,進行了人民幣匯改、股權分置改革,致力於又好又快的經濟發展。居民住房寬了,農業稅免了,孩子們上學的雜費少了,社會開始走向和諧了。但是,正如文總理今天坦言,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二00三年三月文成璽剛剛擔任總理時,在同樣的場合引述民族英雄林則徐的詩句明志。當時他說,全國二千五百多個縣中,他跑遍了一千八百多個。“這使我更深地瞭解了國情和人民的狀況,深知人民的期待。我將忠實地履行憲法賦予我的職責,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不負衆望。”

四年來,文總理總是與民衆在一起。從抗擊非典的前沿,到困難職工的家裡;從洪災區摟着失去母親的孩子淚如涌泉,到千米以下巷道與礦工同吃年飯。就在昨天下午,他收到了一個代表轉來的小學生的信,儘管很忙,他還是用‘毛’筆親筆給孩子們回了信,鼓勵他們茁壯成長。隨後他又批示,關係孩子們健康的事情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

側耳聽,心聲、呼聲、百姓聲,聲聲入耳;擡眼望,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掛心。五次記者招待會上,中外記者見證了親民總理的一片丹心,也傾聽了華夏科學、和諧、和平發展的足音。

作爲全國人大代表,蕭宸心裡想得最多的,還是如何切實解決那些難題:房子、醫保、教育水平……

第42章 調研規劃局(二)第55章 牽手巴塞羅那第3章 江東紀委(上)第26章 一波三折第101章 口蹄疫來襲第18章 彭城大火(下)第83章 意外的大禮第23章 會面芝加哥第32章 國家副主席第39章 過年(中)第61章 湖邊談話第111章 兩次會議第12章 各有難題第132章 太子們(下)第69章 “吳王”第4章 兩個電話第10章 語馨借錢(二)第136 鬧婚宴第1章 穿越還是重生?第13章 衝突第115章 蕭宸辭職第7章 問責風暴第48章 兩會大勝第5章 再臨遼安之高規格第23章 銅九鐵十第66章 林森的能力第59章 總理要來第17章 兩員干將第14章 人心第89章 要犯錯誤了第7章 求是,唯實(上)第34章 電話給我好不好?第9章 控制第14章 嘉禾華遠案第26章 遠東皮總第60章 權不夠用了第13章 執法之難第31章 一波又起第144章 兩手治理第67章 意外的堅持第109章 鷹派酒會(下)第86章 視察第31章 國和家第155章 權力交接第32章 國家副主席第75章 新書記第25章 逆鱗(中)第55章 鼎清派第41章 想吃飯?第71章 碰瓷第64章 燕局,書記有請第62章 抗洪搶險(四)第25章 有風卻無浪第72章 兩個女人第98章 明星(上)第3章 挑選秘書第44章 遠東“公關”(上)第85章 把她也帶去第58章 爭鋒常委會第34章 電話給我好不好?第152章 開始洗牌第58章 不能碰怎麼抓第44章 遠東“公關”(中)第35章 吳城風波起(四)第136 鬧婚宴第75章 新書記第130章 共飲汀江水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章 敲定第23章 要聽招呼第38章 班底聚會(中)第4章 看望第21章 畢業第17章 交鋒常委會(上)第9章 常委會小挫第52章 假球風波第123章 工人堵門事件第38章 蕭氏風格(二)第110 不是時候第73章 動手了!(上)第39章 過年(下)第64章 燕局,書記有請第3章 暗流(下)第15章 100週年第9章 上有政策第142章 村霸第118章 回京第154章 省委徐部長邀談第62章 抗洪搶險(五)第55章 牽手巴塞羅那第27章 蕭宸的構想第16章 談心第4章 危機中的華夏第20章 李總拜訪第69 回朗柳第33章 振東辦,震東辦第78章 要搭順風車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中)第17章 第一把火第33章 可用之才
第42章 調研規劃局(二)第55章 牽手巴塞羅那第3章 江東紀委(上)第26章 一波三折第101章 口蹄疫來襲第18章 彭城大火(下)第83章 意外的大禮第23章 會面芝加哥第32章 國家副主席第39章 過年(中)第61章 湖邊談話第111章 兩次會議第12章 各有難題第132章 太子們(下)第69章 “吳王”第4章 兩個電話第10章 語馨借錢(二)第136 鬧婚宴第1章 穿越還是重生?第13章 衝突第115章 蕭宸辭職第7章 問責風暴第48章 兩會大勝第5章 再臨遼安之高規格第23章 銅九鐵十第66章 林森的能力第59章 總理要來第17章 兩員干將第14章 人心第89章 要犯錯誤了第7章 求是,唯實(上)第34章 電話給我好不好?第9章 控制第14章 嘉禾華遠案第26章 遠東皮總第60章 權不夠用了第13章 執法之難第31章 一波又起第144章 兩手治理第67章 意外的堅持第109章 鷹派酒會(下)第86章 視察第31章 國和家第155章 權力交接第32章 國家副主席第75章 新書記第25章 逆鱗(中)第55章 鼎清派第41章 想吃飯?第71章 碰瓷第64章 燕局,書記有請第62章 抗洪搶險(四)第25章 有風卻無浪第72章 兩個女人第98章 明星(上)第3章 挑選秘書第44章 遠東“公關”(上)第85章 把她也帶去第58章 爭鋒常委會第34章 電話給我好不好?第152章 開始洗牌第58章 不能碰怎麼抓第44章 遠東“公關”(中)第35章 吳城風波起(四)第136 鬧婚宴第75章 新書記第130章 共飲汀江水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章 敲定第23章 要聽招呼第38章 班底聚會(中)第4章 看望第21章 畢業第17章 交鋒常委會(上)第9章 常委會小挫第52章 假球風波第123章 工人堵門事件第38章 蕭氏風格(二)第110 不是時候第73章 動手了!(上)第39章 過年(下)第64章 燕局,書記有請第3章 暗流(下)第15章 100週年第9章 上有政策第142章 村霸第118章 回京第154章 省委徐部長邀談第62章 抗洪搶險(五)第55章 牽手巴塞羅那第27章 蕭宸的構想第16章 談心第4章 危機中的華夏第20章 李總拜訪第69 回朗柳第33章 振東辦,震東辦第78章 要搭順風車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中)第17章 第一把火第33章 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