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陽城上任

陽城上任

六月二日,陽城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宣佈中央和省委關於陽城市政府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省委書記宋士傑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他強調,陽城市各級幹部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的決定精神,確保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調整的順利交接和平穩過渡,繼續鞏固和發展陽城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態勢,爲加快實現遼河省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作出新的貢獻。

省委副書記黃國平出席會議。新任省委常委、陽城市委書記徐文斌主持會議。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馬玉珍受省委委託宣讀中央和省委的決定。中央同意:提名陳寧同志爲遼寧省瀋陽市市長候選人。省委決定:陳寧同志任瀋陽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陳寧在全市領導幹部的見面大會上也簡單講了幾句,主要是感謝中央和省委領導的信任,在省委和市委徐書記的領導下,真抓實幹求真務實,全力打好振興陽城的這場硬仗。同時表示要吸取“竺立羣腐敗案”的教訓,在將來工作中,要帶頭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帶頭嚴格要求自己,帶頭艱苦奮鬥,帶頭自覺接受人民羣衆、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要用手中的權力真正用來爲陽城的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一定做到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辦事。

在下午的人大會議上,陳寧正式當選爲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市長。之後是徐文斌主持召開了常委會,介紹陳寧和陽城的各位常委見面。

其實,陳寧當初帶隊來陽城調研的時候,陽城的這些常委基本上都見過面。至於新任市委書記徐文斌,在昨晚省委書記宋士傑率領省委常委在遼河賓館歡迎自己和送自己來遼河上任的中組部幹部一局局長的宴會上早已認識。徐文斌在接任陽城市委書記之前是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也是省委書記宋世傑的大管家。

常委會結束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肖向東親自陪着陳寧來到了市政府。陽城和臨州不同,市委和市政府在兩個地方。相比市委古樸和威嚴,市政府大樓是一棟現代化的建築。門前是廣闊的市民廣場,中間巨大的太陽鳥的雕塑是陽城市騰飛的象徵。這座市政府是竺立羣時代新建的,不過竺立羣在這座現代化的辦公樓裡坐了還不到一年就落馬了。

在市委常委中,相比之下肖向東算得上是陳寧的老熟人。

“陳市長,真是沒想到中央會派你過來擔任我們陽城市的市長。”肖向東摸着頭上稀疏的頭髮一副感慨的說道。

“代市長。”陳寧笑眯眯的糾正道。接着又笑着說道:“以後還要請肖市長多多幫助呦。”

“陳市長,客氣了。我作爲副市長本來就是配合市長工作的。陳市長擔任過臨州的常務副市長,又在國資委主持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工作,你可是既有發達地區的先進工作經驗,又熟悉國家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各項政策,我們可是都應該向你學習呀。”肖向東笑呵呵的說道。不過,陳寧還是注意到,在肖向東的笑容中似乎隱藏這那麼一絲得意的神情。

對於肖向東來說,陳寧來當這個市長是最好的一個結果。作爲常務副市長,肖向東當初能跟竺立羣叫板,是因爲肖向東在陽城有着龐大的勢力。畢竟他在陽城是從一名街道辦事員一步步走到常務副市長的位子上的。不過,這次由於竺立羣的落馬,作爲分管建設和國企改制的副市長肖向東多多少少被涉及了一些,要不是前市委書記許斌和省長王長林出來說話的話,他這個常務副市長恐怕也不一定保得住。所以,他根本就不奢望市長的寶座。

遼河的形勢錯綜複雜,陽城市市長雖然是中管幹部,但是省委還是有很大發言權的,肖向東最擔心會不會派來一個類似竺立羣那樣強勢的一個市長。雖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但是竺立羣的教訓告訴肖向東,地頭蛇跟強龍鬥,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

結果陳寧空降到陽城出任代市長,這讓肖向東很受鼓舞。一來,他和許斌的關係不過,而許斌恰恰和陳寧是一派,而且陳寧當初帶隊在陽城調研的時候,兩人的關係因爲許斌的關係相處得還可以。二來,陳寧畢竟是空降幹部,想要在陽城打開工作局面,少不了需要自己的支持。這樣的話,不但能保全肖向東目前手中的權勢,還有可能因爲陳寧需要借重他,使他在陽城市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肖向東看來,雖然不能坐上市長的寶座,但是做個無冕之王也不錯。

市長辦公室在這棟十二層大樓的頂樓,肖向東表現得十分客氣地堅持要把陳寧送到頂頭的辦公室。走出領導專用電梯,市政府秘書長鍾和平得到通知,早已候在頂樓的電梯口了。

“陳市長,肖市長。”鍾和平看到陳寧和肖向東走出電梯,連忙恭恭敬敬的打了一聲招呼。

當初竺立羣到遼河飯店看望調研組一行時,鍾和平也是隨同人員之一。因爲鍾和平和當時的陽城市國資委主任鍾陽同姓,陳寧對這位鍾秘書長的印象還是十分深刻了。

“鍾秘書長,你好。”陳寧微笑着點了點頭,並且和鍾和平握了握手。

鍾和平沒想到陳寧還記得自己,有些激動地說道:“陳市長,歡迎您。”

“和平啊,陳市長的辦公室準備好了嗎?”肖向東則在一旁大刺刺的對鍾和平說道。

“哦,肖市長,陳市長的辦公室準備好了。”鍾和平連忙回答道,接着笑着對陳寧和肖向東說道:“陳市長,肖市長,二位領導請。”說着,便走到前面引路。

鍾和平領着陳寧和肖向東來到了頂樓最東面的一間辦公室,未等鍾和平開門,肖向東卻皺着眉頭說道:“和平,這不是竺立羣以前的辦公室嗎?爲什麼不重新換一間。”

鍾和平有些爲難地回答道:“肖市長,這間辦公室在大樓裝修的時候就是按照市長辦公室的要求裝修的,無論是採光還是面積都是最大的。如果重新換一間的話,在時間上有些倉促。”鍾和平心裡也清楚,前任市長竺立羣畢竟是落馬的,讓繼任市長繼續在這間市長辦公室辦公,的確是有不吉利之嫌,但是正如他所說的,這件辦公室是整棟大樓最好的辦公室,而且如果想重新裝修一間,在時間上也來不及。何況自己把原來竺立羣用過的辦公傢俱全都換了。

“那你......”肖向東顯然對鍾和平的解釋並不滿意,揮了揮手準備繼續批評鍾和平的時候,陳寧在一旁不由皺了皺眉頭,雖然自己是初來咋到,但自己如今畢竟是代市長,是整棟樓裡的最高領導,政府秘書長是配合自己工作的,肖向東當着自己面批評政府秘書長似乎過於越俎代庖了。自己弄得倒象個客人似的。陳寧連忙笑着打斷了肖向東的話,笑着說道:“肖市長,我們黨員可都是唯物主義者,就不用再講究什麼了。呵呵。”

鍾和平有些不安地擡頭看了看陳寧的臉色,在陳寧的臉上鍾和平沒有找到陳寧絲毫不滿的神色,心稍微定了定。同時對這位新任的代市長有了一絲感激,看來這位陳市長不是個不好伺候的主。不過,鍾和平也不敢怠慢,連忙打開辦公室的門,站在門口做了一個請的姿勢道:“二位領導,請。”

的確,正如鍾和平所說的這間辦公室是專門作爲市長的辦公室。辦公室的面積很大,除了門口有專用的秘書辦公室以外,裡間的辦公室足有八十平米,還有專用的衛生間和休息室。雖然比不上陳寧當初在明山時候的豪華,但也相差不遠。不過這間辦公室由於主人地位的不同,裝修的格調顯得更加的豪華。同時,陳寧還注意到所有的辦公傢俱都是新換的。

大概是看到辦公傢俱都是新的,肖向東的臉色也顯得好看了許多,也有可能是因爲他意識到剛纔對鍾和平的態度有些不妥,笑呵呵的說道:“和平,不錯,傢俱都換過了。”接着又對陳寧說道:“陳市長,怎麼樣?還滿意吧?”

聽到這句話,陳寧的心裡不由又有點不舒服,肖向東的表現象足了一個主人向客人介紹一樣。當然,陳寧的臉上決不會流露半點,笑呵呵的說道:“條件太好了。肖市長,你可能不知道吧,我在國資委的辦公室可是跟外間的秘書辦公室差不多。”

“呵呵,陳市長,我們地方上怎麼能跟首都相比呢。”可能是肖向東意識到陳寧今天第一天上任,作爲政府秘書長的鐘和平還有很多工作要向陳寧彙報。又笑着說道:“陳市長,我那裡還有些工作,就不打擾了。”

陳寧微笑着點了點頭,親自把肖向東送到了門外。鍾和平倒是一直在偷偷觀察着這位年輕的市長。鍾和平是竺立羣時代提起來的市政府秘書長,由於他平時一向謹慎,在竺立羣的腐敗案中沒有受到什麼牽連,得以繼續留任。如今新市長上任了,鍾和平顯得格外小心,雖然在一般情況下,新市長剛剛上任,以穩定爲主,不太會調整政府秘書長的人選。但是,鍾和平想在這個位子上長久的幹下去,首先必須要得到新市長的信任。

陳寧的情況,鍾和平並不陌生。一方面,陳寧當初帶隊在陽城調研的時候,鍾和平多多少少聽竺立羣提到過一些,據說這位市長的背景是相當深厚的。二來,當鍾和平知道新任的代市長就是去年國資委調研組的陳組長以後,專門對陳寧進行了一些研究。雖然他這個層次得到的信息有限,但他也知道這位新任代市長搞經濟是一把好手。而且在國資委又是主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工作小組工作的。在鍾和平看來,中央派陳寧出任陽城市的代市長,主要也是出於目前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工作的這一工作重點的目的,同時也證明了這位陳市長的背景的確相當深厚。

“市長,這裡是我們市政府辦公廳一部分能力相對比較突出的,正科級以上秘書的資料,您先過目一下。”待肖向東走後,鍾和平連忙拿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材料遞給了陳寧,畢竟領導上任後,一般最先決定的就是秘書的人選。

陳寧注意到鍾和平稱呼自己省略了前面的姓氏,說明這個鍾和平還是很注意細節的,一般不加姓氏稱呼職務的都是副職,而前面加上姓氏往往都是副職,這也是政府部門避諱“副”又用於區別正職和副職的一種特定稱呼。不過,從鍾和平對自己稱呼的變化,也意識到肖向東在市政府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就連政府秘書長在他面前也不得不加以掩飾。

陳寧微笑着從鍾和平的手中接過了材料,道:“材料我先看看,不過具體人選還是靠你幫我物色。”

鍾和平點了點頭,其實他也早有準備,陳寧初來咋到,這個秘書的人選還是要自己幫助物色的。而自己心中的人選又是這些材料中特別突出的幾個。看來,回去以後在這幾個人當中還要好好斟酌斟酌。

緊接着,鍾和平又向陳寧介紹了司機的情況,司機是一名東北軍區退役的軍人,歲數不大,不過技術好,人也本分。陳寧聽了鍾和平的介紹後,也很滿意,拍板定了下來。

最後,鍾和平才小心地說道:“市長,還有就是您的房子分配問題。八一公園附近竺立羣退出來的二號樓正在裝修,您看?”剛纔因爲肖向東的批評,鍾和平也顯得格外謹慎,雖然陳寧說黨員都是唯物主義者,但是有些幹部就格外信這個,誰知道陳寧剛纔說的是真還是假。

陳寧早在陽城調研時,曾經到八一公園來過,也知道陽城市的這個常委院無論是地段還是環境都是一流的。據說還是供不應求,前任陽城市委書記,現任遼河省省長王長林放着省委常委院不住,依舊住在陽城常委院的一號樓。

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父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第二百三十二章 施建華的選擇第三百零三章 視察明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作探討第三百六十一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三章 後續反應(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放手一搏第九十六章 原來是你第二百零二章 女婿要來拜訪第四百八十二章 巧遇第四百零八章 進京跑部第二百五十一章 工作調動第一百五十章 麻煩上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區政府常務會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毀屍滅跡第八十九章 帶着張楠回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代理區長的第一天第三十八章 季文和的煩惱第二百八十八章 酒後亂性第三百十四章 這是我的小姨子第一百十一章 認親第二百八十章 拼死吃河豚第二百九十九章 訴苦第三百四十章 新秘書第四百六十八章 駕馭得當第三十四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三十一章 案子告破第四百八十一章 劉曉梅來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確選擇第二十七章 出事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六章 姚子晴的邀請第二百零一章 尊重組織部的推薦第三百零六章 站隊的和跑官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晉見周長平第一百三十九章 離開前的安排(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部委少壯派幹部第二百十二章 麟兒第二百四十七章 最年輕自然最有活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雪災(二)第四百一十章 朱靈靈的目標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遇野蠻執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團聚第四百四十七章 燕京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施建華的選擇第四百六十八章 駕馭得當第三百四十三章 疑惑第一百十二章 嚴家上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由不得你第一百七十章 解決麻煩第三百十四章 這是我的小姨子第九十五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外放第四百二十四章 心腹手下第二百零五章 樓倒了第四百零三章 鋼管廠改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政治鬥爭的殘酷性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任第一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任第九十七章 姚子晴的執着第一章 畢業第二百零四章 選擇和解第七十七章 張楠的妹妹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崗面面觀第六十七章 站隊第二百五十章 跑部錢進第二百二十九章 解圍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是李非凡第一百十七章 晴廬春色第四百零五章 危機感第二百八十五章 原來是她第三百零二章 我只問結果第三百六十八章 調研組第四百三十二章 撥開謎團第九十一章 陳寧家過夜第三百四十二章 心思各異道歉第一百六十六章 構想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光遠的宏圖大志第四百零一章 平息事態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北駐京辦第九十六章 原來是你第四百七十章 不可思議第二百七十九章 實地考察第四百三十八章 又是滅口第三百七十四章 共和國的長門長子第四百零八章 進京跑部第七十八章 決定人選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任第一天第二百十八章 案情新進展第一百四十三章 代理區長的第一天第十七章 又見張楠第八十三章 招商計劃第三百三十一章 意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結婚紀事(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就想守在他身邊第四百五十四章 紅色資本家
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父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第二百三十二章 施建華的選擇第三百零三章 視察明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作探討第三百六十一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三章 後續反應(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放手一搏第九十六章 原來是你第二百零二章 女婿要來拜訪第四百八十二章 巧遇第四百零八章 進京跑部第二百五十一章 工作調動第一百五十章 麻煩上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區政府常務會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毀屍滅跡第八十九章 帶着張楠回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代理區長的第一天第三十八章 季文和的煩惱第二百八十八章 酒後亂性第三百十四章 這是我的小姨子第一百十一章 認親第二百八十章 拼死吃河豚第二百九十九章 訴苦第三百四十章 新秘書第四百六十八章 駕馭得當第三十四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三十一章 案子告破第四百八十一章 劉曉梅來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確選擇第二十七章 出事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六章 姚子晴的邀請第二百零一章 尊重組織部的推薦第三百零六章 站隊的和跑官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晉見周長平第一百三十九章 離開前的安排(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部委少壯派幹部第二百十二章 麟兒第二百四十七章 最年輕自然最有活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雪災(二)第四百一十章 朱靈靈的目標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遇野蠻執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團聚第四百四十七章 燕京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施建華的選擇第四百六十八章 駕馭得當第三百四十三章 疑惑第一百十二章 嚴家上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由不得你第一百七十章 解決麻煩第三百十四章 這是我的小姨子第九十五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外放第四百二十四章 心腹手下第二百零五章 樓倒了第四百零三章 鋼管廠改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政治鬥爭的殘酷性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任第一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任第九十七章 姚子晴的執着第一章 畢業第二百零四章 選擇和解第七十七章 張楠的妹妹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崗面面觀第六十七章 站隊第二百五十章 跑部錢進第二百二十九章 解圍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是李非凡第一百十七章 晴廬春色第四百零五章 危機感第二百八十五章 原來是她第三百零二章 我只問結果第三百六十八章 調研組第四百三十二章 撥開謎團第九十一章 陳寧家過夜第三百四十二章 心思各異道歉第一百六十六章 構想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光遠的宏圖大志第四百零一章 平息事態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北駐京辦第九十六章 原來是你第四百七十章 不可思議第二百七十九章 實地考察第四百三十八章 又是滅口第三百七十四章 共和國的長門長子第四百零八章 進京跑部第七十八章 決定人選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任第一天第二百十八章 案情新進展第一百四十三章 代理區長的第一天第十七章 又見張楠第八十三章 招商計劃第三百三十一章 意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結婚紀事(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就想守在他身邊第四百五十四章 紅色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