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崗面面觀

下崗面面觀

“停車。”

“先生,工人村還沒到呢?”司機下意識的減慢了車速,回頭詫異的問道。

陳寧笑了笑,說道:“就在這兒停吧,我們想下來看看。”

司機疑惑的看了陳寧一眼,把車在路邊停了下來。坐在陳寧身邊的徐潔,雖然也有些不解,但還是麻利地掏出一張五十的遞了上去。

陳寧打開車門,慢慢地走下了車,站在路邊靜靜地看着冷冷清清的廠區。

“先生,遼西工人村其實也不遠了,就在前頭拐個彎就到。”司機在徐潔下車後,在準備掉頭的時候,還不忘向陳寧喊了一聲。

陳寧笑着點了點頭,表示感謝。司機也伸出手,朝着站在路邊的陳寧和徐潔揚了揚手,腳踩油門,駕駛着他那輛破破爛爛的夏利往陽城市中心駛去。雖然不遠處就是遼西區最大的工人聚集區,但是他清楚,在哪裡是根本沒有作出租車的客人的。

“走走吧。”陳寧轉過身子,同時向身旁的徐潔招呼了一聲,沿着廠區外面的道路往剛纔司機指的遼西工人村的方向走去。

萬人空巷的廠區就是在白天也非常冷清,兩人默默地走了好一段都沒看到一個人影。在旁邊一些建築物的牆壁的斑駁剝落的字體上,還依稀可辨認出陽拖(陽城拖拉機廠)一廠俱樂部、陽冶(陽城冶煉廠)文化宮的字樣。這些破敗的建築同樣也見證了這些工廠在當年的繁華。

“五年前,我曾經來過這裡,想不到現在的變化居然這麼大。”徐潔忍不住皺着眉頭感嘆了一聲。

徐潔看了一眼正默默走着的陳寧,繼續說道:“五年前,我還在經貿委的時候,跟張司長來過這裡考察。那時,剛剛開始大力推行國企改革。不過,我記得這裡的形勢還是很不錯的,想不到五年以後居然成了這幅樣子。”

陳寧並沒有接徐潔的話茬,而是繼續默默的往前走。眼前的情景對於陳寧來說是震驚的。早就聽說東北的國企在新一輪的國企改革中舉步維艱,而此次調研正是爲了解決目前的情況,爲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提供依據。沒想到,五十年代曾經是全國最大的工業區如今已經成了這幅景象。調研組來到陽城已經好幾天了,陪同調研組調研的遼河省和陽城市的省市兩級國資委帶着調研組走訪的都是些改制後的企業或者是正在改制的企業,處處顯示出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在這裡呢?作爲國企最爲聚集的地方確是從來沒有人提起過。

走到道路的盡頭一個拐彎,就是著名的遼西工人村,爲什麼說著名?因爲在這裡,跟遼西工業區一樣,五十年代同樣是全國最現代化的住宅區。兩三層的蘇式樓房,五六十年代全國大力宣傳的展示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典型口號“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就是指遼西的工人村。但是如今,遼西工業村有一次文明全國的並不是展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了,而是聞名全國的下崗工人聚集區。

走進工人村讓陳寧和徐潔感到驚訝的則是另一幅景象,住宅區的街上到處熙熙攘攘,馬路邊擺滿了地攤,滿街都是叫賣聲。街上隨處可見嘴裡叼着香菸,手插在口袋裡,漫無目的閒逛的人羣。不過,從他們身上那些陳舊的工作服上,可以看出他們都是住在這裡的下崗工人。

在走過一個水果攤的時候,一箇中年婦女的攤主吆喝着:“香蕉,正宗廣西香蕉,一塊錢一斤。師傅,香蕉要買嗎,我這兒便宜,一塊錢一斤,來兩斤吧?”可能是看到陳寧和徐潔兩人身上的衣着和周邊有明顯的區別,中年婦女朝着陳寧和徐潔大聲吆喝道。

產於南方的香蕉對於北方來講可是高檔水果,一塊錢一斤讓陳寧這個不太懂行情的人都感到便宜。不由的在這個攤點前停下了腳步。

“一塊錢一斤,大嫂,你這價錢沒錯吧?這香蕉好不好呀?”徐潔也感到驚奇地問道。翻了翻攤上排得整整齊齊的金黃色的香蕉,雖說這些香蕉看上去放的時間有些長,不少香蕉的皮上已經泛起了黑點,但是俗話講“歪瓜爛香蕉。”這西瓜長的歪的甜,這香蕉要放的皮快爛的時候,吃起來香。這個攤上的香蕉正是好吃的時候,居然賣一塊錢一斤。但是在這熙熙攘攘的街上,就是一塊錢一斤也鮮有人問津,這讓徐潔破感到驚訝,要知道在燕京的大超市裡,就是再差的香蕉也要三四塊錢一斤。

“好,好着呢,不信您嚐嚐,正宗廣西香蕉,不好不要錢。”中年婦女看到陳寧和徐潔停下來,連忙說道。說着拿起旁邊一個零碎的香蕉,剝開皮讓徐潔嘗味道。

徐潔哪有買香蕉的心思,只不過聽到這個價格便宜隨口問一聲罷了,看到攤主剝開一根香蕉讓自己嘗味道,連忙推辭。

“哎,嚐嚐味道就嚐嚐味道嘛。”一旁的陳寧此時卻接過了中年婦女遞過來的香蕉,咬了一口。

“味道還真的不錯,好吃。”吃了一口之後,陳寧忍不住讚道。

“來,來,這位大姐,你也嚐嚐。”看到陳寧贊好,中年婦女也挺高興,連忙又拿出一根遞給了徐潔。

徐潔看了一眼陳寧,陳寧一邊吃着手中的香蕉,一邊朝徐潔微笑着點了點頭。徐潔有些猶豫的接過了香蕉,吃了一口,香甜酥滑,味道確實不錯。

兩三下,吃完手中的香蕉,把香蕉皮扔到攤邊當垃圾箱的水果箱子,陳寧笑着對中年婦女說道:“大嫂,這些好的香蕉賣一塊錢一斤,你們這裡怎麼這麼便宜呀?”

“是便宜,我可是虧本大甩賣,師傅,您來兩斤吧?”中年婦女眉宇間閃現一絲愁容,不過,看到陳寧有興趣,連忙推銷自己的香蕉。

“虧本你還賣呀?”陳寧有些驚訝的問道。

“不瞞你們說,我這攤也是新擺不久,沒經驗,進的這香蕉在這裡根本賣不出去。您來兩斤吧,我這香蕉批發價都要三塊二了,一塊錢一斤便宜。”中年婦女在愁眉苦臉地回答陳寧的同時,也不忘繼續推銷自己的香蕉。

“香蕉不錯,大嫂來五斤吧。”一旁剛剛吃完香蕉的徐潔說道。

五斤,對於這個中年婦女來說,可是一樁大生意,連忙笑着應道:“好,好,我儘量給您挑好的。”

趁着中年婦女在稱水果的功夫,掃視了一圈,發現旁邊放在斑駁的搪瓷碗,碗裡還有一半的剩飯,上面還有幾根已經發乾的蘿蔔辣鹹菜,顯然這是這位中年婦女沒有吃完的午飯。看到這些,聯想到路上聽司機講述的這裡下崗工人生活的艱苦。陳寧的心裡有一絲的發酸。陳寧注意到這個搪瓷碗的外面卻印着“陽城市拖拉機廠”的字樣。陳寧知道這家陽城拖拉機廠是全國最大的拖拉機制造廠。忍不住問了一句:“大嫂,你是這裡工廠的家屬吧?”

中年婦女剛剛裝好一袋香蕉,擡起頭看到陳寧注意到自己剛纔還沒有吃完的那個搪瓷碗,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下崗了,我和我家老頭子原來都是陽城拖拉機廠的職工,現在都下崗了,這不擺個攤賣點水果,補貼補貼家用。”

陳寧點了點頭。徐潔這時有些納悶的插了一句道:“大嫂,我看你這兒的香蕉挺好的,怎麼賣一塊錢一斤都沒人買呢?”

中年婦女聽到徐潔的話,臉上重新又閃現出愁容,道:“我這攤不是剛擺嗎,沒經驗,進的這些香蕉什麼的,根本就賣不出去。水果這東西又放不起,賣不掉就得爛,沒辦法只能便宜着賣,可是就是賣一塊錢一斤,也賣不出去。”說着,中年婦女不由地嘆了一口氣:“唉,住在這裡的人都沒錢,捨不得賣呀?說來也是,原先進貨的時候,我也沒有想到,如果換了我自己,這香蕉就是再便宜也吃不起呀。”

“大嫂,你們就是下崗了,不是還有下崗工資嗎,不至於連一塊錢一斤的香蕉都吃不起吧?”徐潔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

聽徐潔問到下崗工資,中年婦女的臉上頓時閃現出忿忿之色,“當初下崗的時候都說說好好的,每月都有兩百元的生活補助,可是發了兩月就再也沒發過。就是去年過年的時候,也是一分錢都沒有。現在的人呀,有的連飯都快要吃不上了。”

聽到這位中年婦女的話,徐潔和陳寧對望了一眼,兩人都沒有說話。中年婦女看到徐潔和陳寧不說話了,想起來自己拿的香蕉還沒有稱呢,連忙把香蕉放到托盤秤上,一邊秤一邊說道:“我也是沒辦法,就擺了這麼一個水果攤。你們看這條街上擺攤的都是住在這裡的下崗工人。如今這年頭呀,有本事、有門路都出去打工了,剩下我們這些沒用的,也只能擺擺小攤。說起來,我們還算是運氣好的,平時身體也沒什麼大毛病,不然就得在家等死咯。”

“噢,五斤二兩,就算五斤吧,一共五塊錢。”雖然說起以前的事,中年婦女嘴裡的牢騷不斷,但是中年婦女畢竟賣掉了五斤香蕉,稱完後,笑呵呵地把袋子遞給了徐潔。

“我來吧,正好我這裡也有零錢。”說着,陳寧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十塊的遞了上去。看到中年婦女接過錢之後,拿起一個放錢的餅乾桶,在裡面翻騰着準備找錢。陳寧忍不住說道:“大嫂,你這香蕉賣的這麼便宜,就別找了。”說完就準備和徐潔轉身走人。

“不找哪行呀。”中年婦女連忙放下手中的餅乾桶,叫住了陳寧,“如今掙錢都不容易,要不您就再拿五斤香蕉吧。”說着麻利的又拿起一個袋子跟剛纔一樣裝了兩板也沒稱,趕緊遞給了陳寧,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您這也算幫我再買五斤。”

陳寧點了點,接過中年婦女手中的袋子,勉強笑笑。這些人雖然都下崗了,但是還保持着工人的憨厚淳樸,也正是這些人承擔着改革的陣痛。

“還是我來吧。”兩人一人拎着一個袋子離開了水果攤,五斤的袋子拎在手裡還是有點份量的,陳寧停下腳步,手向徐潔伸過去。

“沒事,陳局,還是我拿吧。這點東西我還拿得動。”徐潔連忙笑着推辭道。接着神情一黯,說道:“陳局,咱們燕京也有下崗工人,爲什麼怎麼這兒的下崗工人這麼艱苦呢?”

陳寧默然的點了點頭,自從國企改革開始之後,臨州也不乏下崗工人,但是和這裡的下崗工人比起來,差距實在太大了。

兩人一人拎着一袋香蕉,樣子有些滑稽,一路走來,也沒有一輛出租車,這個時候,陳寧好像有點明白了,剛纔送他們過來的司機,明明前面就是一個聚集區還要調個頭重新返回陽城市中心。兩人又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一時也不知道如何坐公交車回去。正好路過一個街邊花園,花園來有幾張陳舊的長椅,還有幾個老人正圍站一起。

“我們那裡休息一下,順便問問到哪裡坐車。”

五斤香蕉雖說不重,但拎的久了,手不免也有些發酸,徐潔點了點頭。

找了張椅子,把手裡的香蕉放在椅子上。陳寧正準備向哪幾個老人詢問到哪裡坐車,這才聽見,這幾個老人圍站在一切,並不是再聊什麼家常,而是都在發牢騷,罵貪官、罵政府,髒話此起彼落,弄得徐潔聽到後,臉不由的一紅。

“你先休息一下,我過去問問。”陳寧指了指旁邊的長椅,說道。面對有些不堪入耳的髒話,對於一個女同志來說的確有些難堪。

這幾個老人,一看就是原先遼西工業區的退休工人。陳寧走上前去,客氣地詢問道:“大爺,請問這裡到哪裡坐車呀?”

幾個老人一聽有人來問路,而且聽口音也不是本地人,頓時停下了各自的牢騷,同時把目光移到了陳寧的身上。這些退休工人,平時也沒什麼事,每天聚在這個小花園裡發發牢騷。

靠近陳寧,本來脖子發紅腦門上的青筋直暴正在大罵政府腐敗的一個老人,朝陳寧笑了笑,可能一下子還沒有從剛纔的憤怒中轉過來,笑容有些勉強。

未等這個老人開口,另外一位老人搶先說道:“小夥子,剛纔我看你們是從東面過來的吧?”

陳寧連忙笑着點了點頭,一男一女每人手裡拿着一大袋香蕉的確是比較扎眼。

“那你們走反方向了,車站在東面,從這裡一路走到三村的門口,再過三十米就是車站了。哦,對了,三村門口有個水果攤,明白了嗎?”老人笑呵呵地說道。

陳寧苦笑着點了點頭,三村門口那個水果攤陳寧知道,這不是剛剛自己買香蕉的水果攤嗎?搞了半天白走了這些多的路。不過既然來了,陳寧對這些老人剛纔沒事在這裡罵政府腐敗倒是挺感興趣,雖然他已經調到部委工作,而且這次是帶隊來調研國企改革的。但是多年在地方政府工作的習慣的,使得陳寧忍不住問了一聲道:“剛纔,聽到幾位大爺對政府非常不滿,到底是爲什麼呀?”

陳寧的這句話一出口,頓時有幾個老人用警惕的目光注視着陳寧,倒是剛纔給陳寧指路的那個老人地對另外幾個老人說道:“哎,哎,我說你們這是幹啥呀。這個小夥子聽口音就是外鄉人,再說了如今那些當官的過來哪個不是坐着小車耀武揚威地過來的。”接着又笑呵呵地向陳寧問道:“小夥子,你們小夫妻倆是來走親戚的吧?”

陳寧一愣,不過馬上反應過來,自己是和徐潔一起過來,看看歲數兩人又差不多,被人誤認爲是夫妻了,連忙擺手解釋道:“大爺,您誤會了,我們只是同事,正好出差到這裡,以前早就聽說這裡以前是全國最大的工業區,就想過來看看,參觀參觀。”說着,扭頭用抱歉的眼光看了徐潔一眼。

坐在旁邊長椅上的徐潔剛纔也顯然聽到了那個老人的話,正好也擡起頭看過來,看到陳寧歉意的目光,也不知怎麼搞的,突然臉一紅,低下了頭。

“小夥子,你們是來參觀我們遼西工業區的呀。唉,現在我們遼西工業區可不比以前了,你們從東面過來,想必也看到了,現在都停產關門了,沒什麼好參觀的。”老人不由的嘆了一口氣說道。話語中充滿了無奈和酸楚。

“小夥子,剛纔你問我們爲啥在這裡罵政府,罵貪官。我告訴你,就是這些貪官把我們遼西工業區弄成這個樣子的。”站在陳寧旁邊的那個老人激動地說道:“小夥子,你是外鄉人,不瞭解我們這兒的情況,你看看這條街上,滿街這些擺地攤的,原來都是工業區裡的職工。現在廠子垮了,政府把我們這些人往大街上一扔就不管了。”

“是啊,現在不比以前了,說什麼國企改革,其實就是把我們原來好的工廠設備都給賣了,你說這廠子能不垮嘛。”

“......”

老人們又七嘴八舌的爭相向陳寧說着他們爲什麼在這裡罵政府的原因,雖然說得挺多,但是陳寧總結下來,主要還是集中在兩點。第一點,就是對國企意見非常大,認爲他們的工廠之所以到這個地步就是因爲國企改革造成的。第二點,則是對企業倒閉之後,政府不管他們這些退休工人,和滿大街的下崗工人。說到激動處,甚至大罵陽城市的市長,尤其是對陽城市前任的市長,現任省人大副主任鄭哲海,罵他是“鄭賣光”、“鄭腐敗”。

老人們的意見雖然有些比較偏頗,一個個非常激動。但大部分意見還是有道理的。比如國企改革,目前陽城市主要的手段就是把能賣的優質產業進行產權交易,而把那些處於困境或者是設備比較陳舊,產品逐漸喪失競爭力的企業,實行能賣的就賣,不能賣的任由倒閉破產。一直造成遼西工業區到了目前的境況。還是就是拖欠這些工人最基本的下崗工資和退休工資,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很多下崗工人都沒有領到一分錢的下崗工資,這和政府的不作爲有相當大的關係,怪不得這些老工人要痛罵政府和貪官了。

雖然陳寧不是這裡的官員,但聽得也是臉上火辣辣的,看了看坐在長椅上若有所思的徐潔,問道:“大爺,那遼西工業區以前是怎麼樣的?”

聽到陳寧問起遼西工業區以前的樣子,老人們頓時全都變了,手舞足蹈的比劃,好像真回到那個屬於他們的時代,臉上重現久違的笑容。現在太苦,以前太美了! 陳寧旁邊的那位老人首先頗爲自豪地向陳寧介紹道:“小夥子,你可能還不知道那時候,來陽城的列車駛到二十五公里外的高家城,服務員準會提早宣佈‘全國重工業基地瀋陽就到了!’當時三千人算是小廠,過萬職工的纔算大廠,冶煉廠的煙囪,一百一十米,是全國最高的煙囪。”

未等這個老人還沒說完,另一個搶說:“那時候,工廠全冒煙,大家騎單車上班,一天樂呵呵。那時候媳婦每月賺三十五塊六,我賺三十八塊六,過年每人還有兩套新衣服,原來的日子好過美呀。”說完,還不由的長嘆了一聲:“哪像現在呀。”

聽到這裡,幾個老人同時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第四百六十四章 雪災(二)第三十三章 縣委書記第四百八十四章 打黑除惡第九十六章 原來是你第三百八十三章 熟悉的聲音第九十三章 一腳踢在了鐵板上第一百十二章 嚴家上門第三百四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零二章 誰是匯款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四十七章 燕京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說服方雷第三百六十六章 暫時放一放第七十三章 招商局第四百零六章 視察鋼管廠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理解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子背後的權力鬥爭第四百五十章 燕京軼事(三)第七十二章 貸款第三百九十六章 投靠的和拜訪的第二百八十二章 形象代言人第一百九十章 老同事聚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後續反應(一)第一百九十章 老同事聚會第二百三十二章 施建華的選擇第二百七十章 用地指標第四百十七章 我也聽說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記辦公會和遭遇野蠻執法第四百六十二章 路遇塞車第七十一章 彙報工作第四百二十五章 散散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中標之後第三百三十四章 費明外放第二百二十六章 範玉婷搭車第一百四十六章 現場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插曲第四百六十八章 駕馭得當第一百三十九章 離開前的安排(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毀屍滅跡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部第四百二十章 致命所在第二百五十七章 難度很高的工作第三百四十九章 何方神聖第三十七章 不信任你們警察第三十一章 過年(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調查方向第一百零三章 整個班子全爛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現場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也有求我的時候第三百三十九章 心中有你第二百七十四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七十章 不是公然唱反調嗎第三百章 聚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想通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酒後亂性第一百三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十三章 再行南江第三百四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七章 報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面有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父女相認第六十七章 站隊第九十二章 南江之行第五十四章 赴家宴第四十四章 下鄉考察第九十七章 姚子晴的執着第四百二十二章 滿城風雨第十章 遊西湖第一百五十八章 包越麟的麻煩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實地考察第三百十一章 酒宴第四百二十七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四十章 新秘書第七十章 調查組第一百十四章 要結婚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偶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四十一章 報到第七十九章 出事了第六十五章 錢新林也有問題第二十三章 調查組第十二章 論文第四百二十一章 雙贏的合作第二百六十四章 黃鎮的宴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曉梅的麻煩第一百八十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二十八章 保留一定的警惕第一百七十三章 項海明第一百五十八章 包越麟的麻煩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筆大收入第一百七二章 新河之行第二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說服方雷第一百零九章 陳寧家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得罪了就得罪了吧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崗面面觀第九十一章 陳寧家過夜第二百四十章 道歉第四百九十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
第四百六十四章 雪災(二)第三十三章 縣委書記第四百八十四章 打黑除惡第九十六章 原來是你第三百八十三章 熟悉的聲音第九十三章 一腳踢在了鐵板上第一百十二章 嚴家上門第三百四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零二章 誰是匯款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四十七章 燕京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說服方雷第三百六十六章 暫時放一放第七十三章 招商局第四百零六章 視察鋼管廠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理解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子背後的權力鬥爭第四百五十章 燕京軼事(三)第七十二章 貸款第三百九十六章 投靠的和拜訪的第二百八十二章 形象代言人第一百九十章 老同事聚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後續反應(一)第一百九十章 老同事聚會第二百三十二章 施建華的選擇第二百七十章 用地指標第四百十七章 我也聽說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記辦公會和遭遇野蠻執法第四百六十二章 路遇塞車第七十一章 彙報工作第四百二十五章 散散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中標之後第三百三十四章 費明外放第二百二十六章 範玉婷搭車第一百四十六章 現場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插曲第四百六十八章 駕馭得當第一百三十九章 離開前的安排(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毀屍滅跡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部第四百二十章 致命所在第二百五十七章 難度很高的工作第三百四十九章 何方神聖第三十七章 不信任你們警察第三十一章 過年(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調查方向第一百零三章 整個班子全爛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現場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也有求我的時候第三百三十九章 心中有你第二百七十四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七十章 不是公然唱反調嗎第三百章 聚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想通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酒後亂性第一百三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十三章 再行南江第三百四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七章 報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面有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父女相認第六十七章 站隊第九十二章 南江之行第五十四章 赴家宴第四十四章 下鄉考察第九十七章 姚子晴的執着第四百二十二章 滿城風雨第十章 遊西湖第一百五十八章 包越麟的麻煩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實地考察第三百十一章 酒宴第四百二十七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四十章 新秘書第七十章 調查組第一百十四章 要結婚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偶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四十一章 報到第七十九章 出事了第六十五章 錢新林也有問題第二十三章 調查組第十二章 論文第四百二十一章 雙贏的合作第二百六十四章 黃鎮的宴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曉梅的麻煩第一百八十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二十八章 保留一定的警惕第一百七十三章 項海明第一百五十八章 包越麟的麻煩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筆大收入第一百七二章 新河之行第二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說服方雷第一百零九章 陳寧家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得罪了就得罪了吧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崗面面觀第九十一章 陳寧家過夜第二百四十章 道歉第四百九十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