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調整分工

調整分工

《市長與災民同舟共濟,共同抗擊雪災》在陽城日報的頭版頭條上赫然登出了這樣一個標題的新聞,主要描述了市長陳寧在白山縣夾皮溝鄉和靠山屯鄉因雪災交通、電力、通訊都中斷的情況下,毅然深入災區,和災民們一起共渡難關,指導救災。旁邊還附了一張,道路打通後,常務副市長肖向東和陳寧在現場親切握手的照片。

陳寧放下手中的報紙,微微苦笑着搖了搖頭。今天是陳寧從靠山屯鄉回來後上班的第一天。夾皮溝和白山縣城相連接的縣道最後打通是陳寧到達後的第三天中午,比陳寧原定向白山縣委書記周新龍要求的兩天時間,整整差了一天。不過,陳寧知道白山縣方面已經盡力了。主要原因是市交通局在增援的時候動作緩慢。雖然,在雪災第二天,交通局上報市政府的報告中表示,陽城境內的國道和高速公路基本維持暢通,但是在陽城通往白山的高速公路還是存在積雪和路面結冰的情況。以致於交通局組織的大型剷雪設備達到白山縣已經是夜裡了。短短兩百多公里的路程,這些設備整整走了十個小時,部分路段基本上是一邊剷雪一邊在走。

儘管如此,由於道路在三天內被打通,受災最嚴重的夾皮溝鄉和靠山屯鄉沒有出現集中供暖中斷的情況。另外,這兩個鄉雖然有數十間民房和兩座小學的校舍因雪災而倒塌,但由於這兩個鄉的基層幹部在雪災來臨之前,切實落實了白山縣委縣政府的指示,積極展開自救,所倒塌的這些危舊房屋的羣衆已經被轉移,且現在又是在放寒假時期,並沒有造成羣衆的人員傷亡。唯一的一個傷者就是一名夾皮溝的副鄉長在第二天返回途中被一根壓斷的樹枝砸傷了腿,不過也並無大礙。陳寧爲此還專程從靠山屯到夾皮溝衛生院看望了這位在抗擊雪災中唯一的傷者。

這次的暴雪來臨,雖然陳寧及時反應,處置得當,但還是出現了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除卻氣象局沒有及時發出預警之外,集中表現在交通局和環衛局這兩個部門。應對災害性天氣,準備不充分,物資儲存不夠,機械缺乏保養。市區部分道路還是出現居民出行困難等問題。

由於交通局和環衛局都屬建設口子,歸常務副市長肖向東分管。他也意識到了這兩個部門在此次雪災中工作地種種不足。所以,第三天一大早親自趕往白山縣指揮救災,當道路打通時,專程趕來迎接市長陳寧。

雖然,陳寧早就得知肖向東親臨一線指揮,但是沒想到當陳寧見到肖向東時,他居然還帶來了一大批陽城市、省報、省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記者,甚至還有央視的記者。當天晚上,包括陽城電視臺,省電視臺和央視的新聞三十分紛紛播報了陳寧和災民災民同舟共濟,共同抗擊雪災的新聞。在衆多媒體的集中報道中,陳寧再一次的出名了。

同樣,當天晚上,陳寧紛紛接到自己的妹妹陳靜,老婆張楠,以及胡秋月姚子晴的電話,紛紛對陳寧這種冒險行爲提出了批評,儘管陳寧一再解釋當時根本就沒有危險。甚至連在拍戲的趙冰和陳寧的老同學範玉婷也打來電話慰問,她們的口氣雖然客氣,但是陳寧還是聽得出,她們表達的意思也是很擔心。搞的陳寧對肖向東的這一套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他也沒有怪肖向東的意思。陳寧知道,這也是肖向東不得已而爲之。他之所以這麼大張旗鼓的宣傳抗擊雪災的勝利成果,主要也是不想因此被徐文斌抓住小辮,又要對他進行打壓。在這點上,陳寧還是和肖向東的意見是一致的。畢竟發展是需要一個穩定的局面,而且目前陽城的發展勢頭還是不錯的。

陳寧上任到現在,遲遲沒有調整副市長的分工,最大的原因就是常務副市長肖向東手中的權力過於集中,市政府下屬職能部門差不多有一半是屬於肖向東直接分管的。要動只能先動肖向東。但是由於肖向東在陽城的勢力龐大,陳寧不想因此和肖向東發生衝突。後來,陳寧又和肖向東結成聯盟後,索性也就沒有再去考慮調整分工的問題。

但是,此次雪災暴露出來的問題,讓陳寧再次動起了調整分工的問題。這倒不是肖向東的工作能力問題或者是工作態度問題。主要也是因爲,肖向東分管的部門實在太多,再加上他被任命爲遼西重工業基地國企改制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以後,又被這一塊牽涉了他大半的精力,已經使他應接不暇了。

“看來是該要動動的時候了。”陳寧放下手中的報紙,點燃一根香菸,噴出一口淡淡地煙霧後,自言自語地說道。

不過,既然要動,該怎麼動?如何去動?肖向東那裡,陳寧估計沒什麼問題,只要保證他在遼西重工業基地國企改制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從他的分管範圍內,把建設口子拿掉,相信肖向東還是無話可說的。特別是經過這次雪災之後,陳寧看得出肖向東本人也覺得力不從心。即使肖向東有反對的意思,那隻能說明他看不清大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陳寧倒要考慮考慮是否還有和肖向東聯盟的必要了。

但是,這個建設口子一旦從肖向東那裡拿下來,調整給哪位副市長,這同樣也讓陳寧大傷腦筋。目前,除了陸秋平和薛雅芳已經向自己靠攏以外,趙俊是肖向東的人,另外兩名副市長則態度曖昧,一個和肖向東走的比較近,另外一名則是原鄭系的人馬,和副書記劉滿堂走的很近。分管工業的陸秋平和分管文教衛的薛雅芳都不是陳寧心目中理想的人選,至於其他三人,陳寧更不可能交給他們了。那就只剩下一條路,增加一名專門分管建設的副市長。

陽城作爲一個副省級的城市,六名副市長的職數,明顯較其他副省級城市少。陳寧在臨州時,副市長就達七名之多。特別是遼西重工業基地國企改制工作啓動以來,讓常務副市長肖向東專注於此項工作,再增加一名副市長分擔一部分肖向東的工作,是完全說得過去的。而且,陳寧相信徐文斌也是非常樂意看到的。

不過,增加的這名副市長到底花落誰家?對此,陳寧並無把握。如果這名新增加的副市長,在工作中不能領會陳寧的意圖,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是陳寧想要的。事情還需要一步一步來。想到這裡,陳寧頗傷腦筋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市長,薛市長來了。”方波敲門進來。

“哦,快請。”陳寧使勁用手搓了把臉,精神稍微一震,然後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工作不是太忙的時候,陳寧一般也不會在下屬面前擺什麼架子。功賞過罰,寬嚴相濟才能駕馭有道。

“市長。”薛雅芳走進辦公室,看到陳寧正笑眯眯地站在辦公室中央,頓時眼睛一亮,微笑着帶着一陣香風,快步走到陳寧面前。

“薛市長,請坐。”陳寧笑着指了指旁邊的沙發。轉身的時候,陳寧鼻子輕輕吸了吸,味道有些熟悉,薛雅芳身上的香水味道好象和胡秋月平時用的味道差不多。陳寧這一刻才意識到好象薛雅芳比胡秋月還要小兩歲。

“市長,這是氣象局送上來的關於沒有及時預警的原因報告。還有就是您讓我推薦的暫時主持工作的同志的資料。”薛雅芳把手上拿着的兩份文件,雙手遞給了陳寧。

陳寧笑着接過文件,不過他沒有馬上看那份情況彙報,而是先把薛雅芳提名的人選的資料稍微翻了翻。

“這位同志就是那天的氣象局的值班副局長吧?”陳寧合上資料,微笑着問道。

“是的,市長。”薛雅芳連忙點頭回答道:“這位同志業務能力很強,之前又長期擔任氣象局的總工,我想應該是暫時主持氣象局工作的合適人選。”

陳寧點了點頭,笑道:“那好,這兩份材料,包括關於吳徵停職處理,一起放到週一的常務會議上討論一下。”

薛雅芳心中暗喜,放到市政府常務會議上討論,吳徵的停職處理,說到底就是免職,只不過還需報市委和省氣象局。常務會議集體通過的決定,市委和省氣象局完全沒有反對的理由。而她推薦的那位暫時主持工作的副局長升任局長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市長,如果您今天晚上有時間的話,我想請您吃頓飯?”臨走時,薛雅芳鼓起勇氣向陳寧發出邀請。除了想表達對陳寧的感謝以外,薛雅芳似乎心裡很期望能有機會單獨和陳寧吃頓飯,這種感覺就象薛雅芳在大學時代,邀請她心裡一直暗戀的班長一起去看電影時的感覺一樣。

“好啊,我今天也正愁沒地方吃晚飯,既然薛市長想請客,我還真求之不得呢。”陳寧笑呵呵的說道。

“那下班後,我等您。”薛雅芳說出這話時,感覺到自己的臉好象有些發燙。

陳寧笑着點了點頭。當薛雅芳轉身準備走出陳寧的辦公室時,突然又聽到陳寧在背後叫住了她。

薛雅芳連忙輕盈地轉過身子,只見陳寧低頭微微沉吟了一下後,擡頭說道:“薛市長,這樣吧,晚上吃飯的時候,你把吳徵一起叫上。另外,下班後你告訴我地點就行了,我直接過去。”

薛雅芳先是一怔,接着心情馬上從剛纔興奮的頂峰一下子跌落到了失望的谷底。她看得出來,陳寧的這個意思是經過慎重考慮的,雖然她猜不透陳寧的真正用意,但還是馬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點頭道:“好的,市長,安排好後,我打您電話。”

陳寧根本沒有注意到薛雅芳的情緒變化,笑了笑,道:“那就麻煩你了,薛市長。”

薛雅芳出門和方波打了一個招呼後,無精打采地往樓下自己的辦公室走去。歷史真是極其的相近,剛纔她心裡的感覺還象當年約暗戀的班長一塊兒去看電影,可是那位班長臨來時,居然還拉上了他們的另一位同學。當時,讓情竇初開的薛雅芳遭受第一次情感上的打擊。

.......

“這不是作秀嘛,從電視到報紙,昨晚央視的新聞三十分也做了報道。我們這位市長可真會利用。”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楊永坐在徐文斌的對面,看着辦公桌上擺着的報紙上的頭版頭條,話語中不無酸意。

徐文斌睜開微眯的眼睛,有些不滿意地掃了一眼這位一向緊跟自己的大管家。秘書長這個角色,徐文斌任過多年,只不過自己是省委秘書長。但是眼前這個楊永跟自己比起來,差了不止一個檔次,徐文斌心裡甚至在想,楊永的水平只能當這個市委秘書長。這些報道,徐文斌的心裡很清楚,這些都是肖向東的手筆。這次的抗擊雪災,肖向東分管的交通局和環衛局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如果這次不是陳寧反應快的話,這場雪災的後果無疑是很嚴重的。本來,徐文斌打算利用這點再次做做肖向東的文章,沒想到肖向東居然來了這麼一出,向陳寧投桃報李的同時,將自己還未出手的攻勢化解於無形之中,這讓徐文斌頗爲鬱悶。

“你以爲這是陳寧的意思呀?你難道不知道這些記者是誰帶去的?”

楊永一怔。他從徐文斌連續兩次反問中聽出了對自己剛纔那番話的不滿。楊永沒有接口,他意識到自己剛纔的話有些露骨。雖然他清楚徐文斌對陳寧近來的一系列做法有些不滿,但畢竟沒有象對肖向東那樣矛盾公開化。不過,他剛纔說到我們這位市長可真會利用時,他注意到徐文斌雖然眼睛微閉,但眉頭還是皺了皺。說明自己剛纔的話,徐文斌還是聽進去一半的。

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外逃第四百三十章 突然的重要彙報第四百章 有話你跟陳市長說第七章 報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現場會第二百八十七章 慶祝第七十一章 彙報工作第七十五章 意見很不統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子背後的權力鬥爭第一百七二章 新河之行第五十一章 遇上車禍第四百二十五章 散散心第四十八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曉梅的麻煩第四百二十八章 保留一定的警惕第三百八十五章 哥,有麻煩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任第四百五十二章 原來他在搗鬼第七十七章 張楠的妹妹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作探討第一百七十六章 襲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毀屍滅跡第二百二十二章 初到京城第四十四章 下鄉考察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筆大收入第三百七十二章 今天過來有什麼事嗎?道歉第四十四章 下鄉考察第四百零六章 視察鋼管廠第二百九十八章 辦公室矛盾第四百零九章 央視大門口第四百零七章 早有準備第二百六十一章 財政局調研第三百十二章 遭遇車禍第一百六十章 主動上門第二百零七章 萬毅第二百章 是派出所還是渣滓洞第二百八十章 拼死吃河豚第四百三十二章 撥開謎團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買強賣第三百零三章 視察明山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理解第一百八十八章 團聚第一百四十三章 代理區長的第一天道歉第六十六章 妥協第六十章 探視第二百八十章 拼死吃河豚第四百七十六章 春節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刑第八十章 季文和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見方雷第十三章 工作調動第三百七十三章 知遇之恩第二百六十九章 黃票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保留一定的警惕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陳區長吃飯第三百十八章 主動檢討第八十五章 巧遇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見方雷第一百零一章 反腐調查第四百二十六章 靜泊山莊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筆大收入第二百六十一章 財政局調研第二百五十八章 情況複雜第二百七十六章 沒想到在這兒能見到您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搭檔第四百零二章 拉攏決心第一百十五章 同學第三十六章 他是我的男朋友第三百九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酒後亂性第六章 姚子晴的邀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曉梅的麻煩第一百六十二章 直接碰撞第四百零六章 視察鋼管廠第一百七十三章 項海明第一百十八章 攝製組第三百四十六章 莊園聚會第四百章 有話你跟陳市長說第四百七十七章 幫忙第三百十九章 執行指示第一百八十三章 記恨第四百八十二章 巧遇第二百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零六章 憤怒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的收購價第二百六十五章 黃鎮的態度第二百七十章 用地指標第二百四十七章 最年輕自然最有活力第四百四十一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董事長的人選第四百四十章 鄭曉遇刺第二百五十一章 工作調動第三十二章 黨校學習第四百五十六章 張楠的反常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見蘇市長第二百零五章 樓倒了第七十章 調查組第六章 姚子晴的邀請
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外逃第四百三十章 突然的重要彙報第四百章 有話你跟陳市長說第七章 報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現場會第二百八十七章 慶祝第七十一章 彙報工作第七十五章 意見很不統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子背後的權力鬥爭第一百七二章 新河之行第五十一章 遇上車禍第四百二十五章 散散心第四十八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曉梅的麻煩第四百二十八章 保留一定的警惕第三百八十五章 哥,有麻煩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任第四百五十二章 原來他在搗鬼第七十七章 張楠的妹妹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作探討第一百七十六章 襲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毀屍滅跡第二百二十二章 初到京城第四十四章 下鄉考察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筆大收入第三百七十二章 今天過來有什麼事嗎?道歉第四十四章 下鄉考察第四百零六章 視察鋼管廠第二百九十八章 辦公室矛盾第四百零九章 央視大門口第四百零七章 早有準備第二百六十一章 財政局調研第三百十二章 遭遇車禍第一百六十章 主動上門第二百零七章 萬毅第二百章 是派出所還是渣滓洞第二百八十章 拼死吃河豚第四百三十二章 撥開謎團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買強賣第三百零三章 視察明山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理解第一百八十八章 團聚第一百四十三章 代理區長的第一天道歉第六十六章 妥協第六十章 探視第二百八十章 拼死吃河豚第四百七十六章 春節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刑第八十章 季文和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見方雷第十三章 工作調動第三百七十三章 知遇之恩第二百六十九章 黃票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保留一定的警惕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陳區長吃飯第三百十八章 主動檢討第八十五章 巧遇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見方雷第一百零一章 反腐調查第四百二十六章 靜泊山莊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筆大收入第二百六十一章 財政局調研第二百五十八章 情況複雜第二百七十六章 沒想到在這兒能見到您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搭檔第四百零二章 拉攏決心第一百十五章 同學第三十六章 他是我的男朋友第三百九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酒後亂性第六章 姚子晴的邀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曉梅的麻煩第一百六十二章 直接碰撞第四百零六章 視察鋼管廠第一百七十三章 項海明第一百十八章 攝製組第三百四十六章 莊園聚會第四百章 有話你跟陳市長說第四百七十七章 幫忙第三百十九章 執行指示第一百八十三章 記恨第四百八十二章 巧遇第二百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零六章 憤怒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的收購價第二百六十五章 黃鎮的態度第二百七十章 用地指標第二百四十七章 最年輕自然最有活力第四百四十一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董事長的人選第四百四十章 鄭曉遇刺第二百五十一章 工作調動第三十二章 黨校學習第四百五十六章 張楠的反常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見蘇市長第二百零五章 樓倒了第七十章 調查組第六章 姚子晴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