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久別重逢

這廂張氏和寶如兩個往早市上走着她也知道季明德有兩房妻室前兒還跟大房在一處昨夜纔剛回來。

她道:“季明德的人才沒話說。可是寶如妻子不比妾我家李海雖說愚孝卻頂住一切壓力連個妾也不曾納過。

我雖順從,可也是有脾氣的,他敢多看別的女人一眼不必老公公休,明兒我就收拾包袱,抱着我家媛姐兒回秦州去。這便是我做婦人最後一點退讓。那季明德竟有兩房妻室前兒還跟大房在一處若我是你,絕計不會待他這般掏心掏肺。”

寶如是真不妒亦不介意還有個胡蘭茵畢竟情愛事小生死事大。她的心思還放不到妒上面呢。

她今日穿着件楊氏替她衲的石榴紅素面夾襖兒系一條雪白的棉布長裙,紅衣白裙髮髻高攏,鬢簪兩朵迎春梅遠遠望着季明德離去的背影暗道我家相公也不差什麼,獨缺一匹良駒與之相配。

張氏只看寶如那一臉甜兮兮的笑,兩隻圓濛濛的眼兒裡一邊一個季明德,恨其不爭,恨不能一把捂上她的眼睛:“我的好妹妹,男女之間,誰先動情誰吃虧,我瞧你臉上寫着兩個字呢。”

寶如終於回頭,笑的傻傻乎乎,當真了:“什麼字兒?”

“左邊一個吃,右邊一個虧!吃虧。”

在早市上逛了一圈兒,一無所獲,倆人接着又到了胡市。

胡市上開店擺攤兒的大約全是些懶蟲,此時眼看將午,街市上空無一人,攤販們的貨架子空空蕩蕩,偶爾有間店鋪開着半掩門,也是黑洞洞的,瞧那裡面的人,一幅無精打采未梳洗的樣子。

無人的長街上,寶如搓搓雙手,春風拂過,仿如一隻展翅的白色小面蝶一般,忽而舞至一處空蕩蕩的貨架後,自架上摘下兩隻包木小椎,在鐵架子上輕敲兩下,笑嘻嘻道:“頭油胭脂潤澤澤,銅釵包銀賽金簪,小娘子,用了我的頭油,包你頭上蝴蝶都落不住腳兒,用了我的胭佛,包你面兒香噴噴,從早香到晚哩!”

春風沉拂,朝陽初升,貨架滿豎,空蕩無人的大街上,十六歲的小婦人還是少女模樣,兩隻眼兒笑彎成兩瓣月牙,手緩緩揚起,對比胭脂自雙脣撫過,美眸靈動,笑嫣如花。

忽而,她旋身躍起,三步並作兩步躍上那胡姬跳舞的高臺,以椎作劍,旋身一舞,回身再看長街,唯有胡氏一人在看着自己搖頭。

寶如蝶步至前,橫椎舞個劍花,背椎在後,雙指拜禪:“嫂子,您瞧我如何,若在胡市上高臺而舞,可能謀到一份營生?”

張氏高聲勸道:“我的好妹妹,拋頭露面賣藝爲生,終非良家婦人們所能操持的行當。況且你家丈夫即將考功名,若將來他做了官兒,人人都說他家婦人是個胡市上舞劍爲生的,只怕不好吧,我勸你還是收了這份心思,咱們另謀它職吧。”

寶如那點三腳毛的劍法,當然沒有天真到以爲自己能以舞劍謀生,回頭笑吟吟剛要回句好,便見街對面站着個男子,穿着本黑色刑官常服,腰佩挎刀,兩腳穩紮,略仰頭,青玉白的臉上喜怒不辯,就那麼定晴看着她。

那是李少源,非但能走,照那身官服來斷,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他已經回大理寺當差了。

既入長安,幼時的相識自然都會見面。

如今不比在關山風雪之中,她穿着棉脹脹的厚衣服,只牽着頭毛驢,連匹馬都沒有,在土地公的腳下捱風雪。

同是天涯淪落人,寶如當時並非全然斷了心思,只是不想叫李少源看到自己落魄成哪個樣子,不想叫他心酸難過而已。

如今她衣着光亮,容樣光鮮,便見了他,也不怕他心裡酸苦,所以大大方方的,寶如就走到了街對面,打算跟李少源訴舊,同時也告個別。

紅衣白裙,她舞劍的時候像只小面蝶一般。

花朝節整整五天,她就在芙蓉園中賣棗,李少源每日經過,還曾吃過兩回蜜酒蒸成的沙棗,卻完全沒想到,那東西是她蒸的。

今晨他四更起,五更入宮報備,出來在大理寺點了個卯,問了幾句話,便策馬至曲池坊。

寶如那點小院門外,拐角處一株櫻樹含苞欲綻,他在那兒站了至少一個時辰,看秦州舉子門出門,看她與季明德分別,一路跟着她從早市轉到胡市。

她其實打幼兒就喜歡些旁門左道,今天想走江湖賣藝,明兒想擺個珠花攤兒,本就反應慢半拍的腦子,全然用不到如何學做個親王府的世子妃那等重要的事情上。

早晨跟着走了一路,看她在早市上白裙微漾,如只小面蝶般四處穿行,見什麼都要摸一把,菜也喜歡,肉也愛看,那木盆裡一尾尾游來游去的魚也要看上半天。

祁連山的紫瓣牡丹能於高寒之處,風雪之中開花。她便是那株紫瓣牡丹,不畏嚴寒,雖嬌弱,卻頑強無比,在這窄街淺巷中熱熱鬧鬧,歡歡喜喜。

“少源哥哥!”寶如仍還笑的明媚,發攏芙蓉髻,略有些凌亂,概因她打小兒就沒有自己梳過頭,唯獨會梳的,只有這一種。

也不打頭油,發兒蓬蓬,帶着點早春的慵懶之意。

她道:“我聽說你兩條腿走不得路,連差事也辭了,看來你如今腿也好了,差事也沒辭,恭喜你呢。”

李少源脣抿一線,低頭看着她。在風雪關山廟中,他離她最近的時候,相距也不過三尺,她在門裡,他在門外。

他手撫上深青色的牛皮綴玉腰帶:“當日在土地廟中,你究竟做了什麼,幾番砸的裡頭轟隆隆作響?”

寶如還未笑,先抿脣,眼兒彎彎,兩頰浮起微紅。

自幼兒相親密慣的男女,曾經,她一見他就歡喜的,雖久別重逢,但曾經的親密掩藏不住:“也沒做什麼,那土地公它差點就,差點就掉下來了。”

李少源苦笑:“難道就不是你在裡面哭求,季明德才會出來給我治腿?”

寶如一怔:“少源哥哥,你這話何意?”她都不知道他的腿是季明德治好的。

李少源遙指着曲池坊的方向:“我往秦州去的時候,雙腿俱殘,是關山之中遇到季明德,他替我治的。

我聽見你在裡面哭,你在裡面鬧過,哭過,求過,他纔會替我治傷,對不對?”

寶如本來腦子就慢半拍,這會兒徹底糊了。季明德治好了李少源的腿,他怎麼從來沒跟她說過?

“寶如妹妹!”一輛寶藍頂朱轅的馬車得得駛來,窗簾撩起,裡面探出張下巴尖尖,膚如米脂的臉來,袖衽口櫻草紋淡淡。

來人是尹玉卿,她道:“瞧瞧妹妹如今過的,真真兒叫人心疼呢。昨兒在芙蓉園見着妹妹,姐姐回去一夜未曾好睡,怎麼想着,就算當初你險險害死少源,但畢竟也是因爲一時的氣憤。姐姐怎麼也該資助妹妹些銀錢,好叫妹妹不必……”故意左右四望一番,尹玉卿又道:“在這胡市上擺個小攤謀生,是不是。須知胡市多無賴地痞,萬一叫他們欺負了你,何處說理去?”

她害李少源,季明德又替李少源治腿?

離開長安一年多,寶如覺得在長安人的嘴裡,自己和季明德怎麼全像陌生人一樣。更何況李少源是倆夫妻同來,這是要當着她的面顯擺顯擺夫妻恩愛還是怎的?

她拉過張氏,笑盈盈道:“尹姐姐說笑了,妹妹如今過的好着呢。便有無賴地痞,少瑜哥哥也會把他們揍成豬頭的不是?”

尹玉良那個長安城最大的無賴,可不就是被李少瑜給揍了?

說罷,寶如拉過張氏,勁得得兒的走了。

李少源回頭臉寒:“好端端的,你跑來作甚?”

尹玉卿攀着車沿笑道:“娘說你腿還未全好,叫我來看看你,若腿不舒服,就早些回家。”

“大理寺分明在城西,娘未卜先知,知道我在胡市,所以讓你直奔胡市?”李少源側眸,斜眼,日光下眉毛根根分明,只要對着趙寶如的時候,他就不再是那幅死氣沉沉的樣子。

尹玉卿小嘴兒微撇,一幅被戳穿謊言後的委屈:“若你實在放心不下寶如妹妹,不如咱們把她接回府中,只要她願意,我與她仍舊姐妹相稱,早起跟娘說起,她願意,我也願意的。”

畢竟圓了房,尹玉卿也改了很多壞毛病,收斂了很多。李少源轉身要走,又回頭道:“既是夫妻,咱們又圓了房,以後你便是我一生的責任。寶如的事情,我必要追根問個底,但這只是情分,無關別的事情。請她入府,你這是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她。”

他上馬離去,尹玉卿長吁一口氣:等李少源的責任要變成愛,她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呢。

與張氏兩個逛了一整日,傍晚興沖沖回到家,寶如手裡還牽着一匹新買的小馬駒兒,她見院門開着,以爲季明德早自己一步先回來了,進門便在嚷嚷:“明德,明德,快來瞧瞧,我給你買了什麼好東西了?”

當院站着個男人,年約四十由旬,面如冠玉,眉目溫潤,懸鼻秀挺,頜下胡茬密生,約有三寸許長,卻不顯粗野,反而斂着幾分斯文。

這人戴硬襆,穿一品仙鶴補的文官補服,腰圍蒼玉帶,佩金魚,侍衛以扇形圍於其後。竟是當朝輔政大臣,榮親王李代瑁。

寶如自幼常在他家跑,打小兒見面的,連忙鬆了那匹‘馬’,上前一禮叫道:“王爺!”

李代瑁揚手一揮,近身侍衛們隨即退避到了東西兩廂之下。

他轉身進了正房,寶如自然也跟了進去。

天色已暮,正房頂樑太高,屋子壓沉沉的。寶如連忙點了盞燈,提了茶壺過來,一摸是涼了,正準備出門燒水,李代瑁道:“我不吃茶。”

寶如只得停手,站在一旁。

當初沒有見過季明德的時候,寶如面對李代瑁,自然只是當成普通長輩。但她也不知怎麼的,叫命運捉肘着嫁了個生的與他一模一樣的男人。

此時燈下細看,李代瑁除了年紀大點,眼角有些淡淡尾紋外,簡直跟季明德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寶如不由有些侷促,小聲問道:“但不知王爺此來,所爲何事?”

李代瑁一手下意識去握茶杯,沒握到,手攥成了拳頭:“當初花剌貢來兩個夷人少女,除了你姨娘,還有一個是先皇的妃嬪,位封瑾妃,你可知瑾妃是怎麼死的?”

不等寶如回話,他站了起來,身姿修挺,在八仙桌前踱着步子:“她與同爲妃的良妃起了齟齬,六宮之中不求和睦,竟拿花剌族人秘養的盅蟲陷害良妃,害良妃懷着龍胎一屍兩命。

先皇雖寵愛她,但在本王的堅持之下,還是賜了她麻紙覆面之刑,於是她死了。”

若非早上在胡市見過李少源和尹玉卿兩夫妻,寶如還不能懂李代瑁這話的意思。

他也認爲李少源之所以癱瘓,是她下的手,所以要來興師問罪。

李代瑁漸漸靠近,身上淡淡一股茶香,略俯腰,冷眸中瞳仁漆黑,緊緊盯着寶如。若不曾出意外,這小臉圓圓,面相嬌美的小姑娘,如今該要喊他做父親的。

寶如慣常在人前示弱,卻臨危不亂,遇弱則弱,遇強則強,面對這滿朝文武無不膽寒的攝政王,一點畏懼也無,圓圓一雙眸子坦蕩蕩回盯着李代瑁,看了許久,忽而一笑,脣一點點湊近,擦身而過時,停在李代瑁的耳邊,悄聲道:“先帝也曾說,李少陵,你是該叫朕做爹,還是呼李代瑁做爹?”

李代瑁果然大駭,雖面不改色,但恰如季明德一般,印堂浮起一抹青,拳頭捏的錚錚作響。

他聲寒,如毒蛇吐着信子,抑在喉頭,輕誘面前這看似憨厚,實則精利無比的小姑娘:“所以,那夜先帝確實給你留過血諭,對不對?”

算起來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

當時,如今已經死了的先帝李代燁住在延正宮。那是他爲儲君時的潛邸,爲帝之後,他將整座宮殿擴建,與正北方的皇宮以夾道相聯,除了逢年過節的祭祀之外,議朝問政,全搬到了延正宮。

延正宮相比皇宮要小得多,不比皇宮裡規矩多,帝后起居也很隨性,同住於交泰殿,而太子李少陵則住在旁邊不遠處南殿。

那夜李少陵與寶如捉迷藏,寶如找了一路,到交泰殿時,恰就遇見先帝在發脾氣。她欲退時已經來不及了,因爲王定疆遣內侍們關上了所有的門窗。

那年寶如也有十二了,不算小姑娘,僅看跪在大殿中央抽抽噎噎的白後和太子,便知大事不妙。所以她溜到一隻高豎在牆角的大花瓶後面,藏了起來。

皇帝一把玉如意砸出去,砸在白後的鬢額處,頓時鮮血崩流。他像頭暴怒的獅子一般在大殿裡橫衝直撞,忽而停下來,血紅着兩隻眼睛,指着跪在地上的太子吼道:“李少陵,你是該叫朕做爹,還是李代瑁做爹?”

白後慕戀李代瑁的那點小心思,寶如其實早就知道的。

但李代瑁生的玉面朱脣,斯文儒雅又儀表堂堂,滿京之中那個婦人見了不愛?

她只是沒想到李代瑁家中有那樣溫柔賢淑的王妃還不夠,竟然敢勾搭皇后。況且皇后白鳳,他還得叫聲嫂嫂呢。

她一動不動,縮在花瓶後面,便聽白後尖厲的哭求之聲:“皇上,少陵是您的孩子,也是您唯一的兒子,您怎麼能說這種話,您這話,置榮親王於何地,又置本宮於何地啊皇上?”

外面一陣咣啷啷的響,皇帝忽而吼道:“朕的御前侍衛何在?朕的御前侍衛何在?”

連着吼了兩聲,接着便又是嘭一聲巨響。寶如緊捂着嘴巴縮在角落裡,太子李少陵大概也嚇傻了,從頭至尾竟沒有哭過一聲。

“怎麼辦?”是白後的聲音。

“皇后說該怎麼辦?”是李代瑁的聲音。

再接着,王定疆說話了:“奴婢斗膽一言,皇上已經沒氣了。咱們得趕緊商量着擬遺旨,讓太子殿下登基纔是。”

白後摟着李少陵呆滯了片刻,忽而道:“皇上的喪訊,此時不能發,咱們先把他擡到寢室裡,待大事定了再說。”

然後,大殿裡的人全走完了。寶如四處找着能逃出大殿的門或者窗子,想要逃出生天。轉到後面寢殿時,好容易看見有扇開着的高窗,正準備爬上桌子,卻叫人一把扯住了腿。

那是原本早就該斷了氣的皇帝李代燁,他面色殘白如紙,一手撫着胸口,混身劇顫,卻又笑的極爲詭異:“他們以爲朕沒有別的兒子,所以有恃無恐,讓朕養個孽種養了整整八年。

寶如,朕是有兒子的,朕還有兒子,朕命你,拿着這份血諭出宮,交給你祖父,讓朕真正的血脈,登上皇位!”

……

忽而院中一陣響亮的驢叫,或者說馬叫,嚇的正房裡兩個人同時退了一步。

寶如坦然一雙眼睛,看着面前的李代瑁瞳仁驟然縮小,柔聲道:“我爺爺雖死,但他給您的誓言我會一直遵守。只要您不打擾我過清靜日子,世間就沒有什麼血諭,永遠都不會有。”

當初趙放給李代瑁的,也是這句話。有,但他永遠不會拿出來。

從長安到秦州,李代瑁見識了這小丫頭的柔韌。沿途一遍遍的搜檢,使山匪搶劫,逼她剝光身上所有,只剩幾件爛衣裳,可她終究沒有掏出那份血諭來。

他緩緩伸着手,就連那隻手,也跟季明德的相致無二般的秀致。但待它轉過來,就不一樣了。這隻握筆的讀書人,掌心綿軟,沒有季明德那滿手粗黃黃的老繭。

“寶如,你該知道,本王聽慣了這種承諾,也從不相信人口而出的承諾。把它拿出來,本王保你還能繼續做你的小賣買,每日都像今日這般歡喜,好不好。”

他明是威脅,但寶如聽了李代瑁這句話,卻是大鬆一口氣。顯然,王定疆知道趙寶鬆一家在何處,卻沒有告訴李代瑁,李代瑁如今只能威脅她,威脅不到趙寶鬆。

既如此,寶如就不怕了。她揹着兩隻手,揚着脖子,圓圓的小臉兒一鼓勁得得的倔意:“我這裡沒有什麼血諭,無論誰人來,我都是這句話,王爺請回吧。”

李代瑁收手,默默盯着寶如看了很久,忽而一笑,兩頰深深兩個酒窩:“我記得有一年冬至,宮裡賞了胙肉出來,府中諸人還未分食,卻叫少源養的一條狗把那胙肉給偷吃了。

管家奉我之命,要打殺那條敢吃胙肉的狗,卻四處找不見它。你當時在盛禧堂老太妃的臥室裡,管家找到門上時,你信誓耽耽稱屋子裡沒有狗。管家也就信了你,往別處去尋狗了。

可我撩起被子,油了嘴的狗分明就在被窩裡抱着塊肉啃。寶如,世間無人信你會撒謊,但我知道,你撒謊時面不改色,是天生的本領。”

小丫頭總算有了些羞意,垂下眼眸,我見猶憐。但她仍決然的搖着頭,就是不肯給他血諭。

李代瑁對着差點成自己兒媳婦的小姑娘,終究強硬不起來,柔聲道:“既你不肯給,本王也不逼你,這曲池坊你是住不得了。洛陽別院你是去過的,庭院雅緻,風景秀麗,此時去,恰能趕上牡丹花開,你簡便收拾一下,今夜就起身,從此住到洛陽去。”

這是準備把她軟禁起來?

忽而吧嗒一聲,正房臨窗木炕的位置火摺子一扇,竟是有個人在那兒抽着水煙。

李代瑁進來時命侍衛們搜過整座院子,也沒見還有別人,不知何時竟有個人悄無聲息坐在三尺之遠,他竟一無所知。

火摺子照亮炕頭之人,蔫兒巴拉的小發髻,耷眉垂眼,擡眉卻是兩道精光,這人竟是季明德的乾爹方昇平。他一笑:“草民們秦州山野人氏方昇平,常聞榮親王總攬朝綱,英名在外,卻不期竟暗搓搓在此欺負個毛頭小丫頭,若非親眼所見,草民不敢相信。”

土匪坐在炕上,國之親王站在地上。

李代瑁覺得,若非有十足的把握,一個秦州地頭蛇不敢如此大剌剌闖長安。

果然,方昇平笑呵呵欠身,遞了紙書信過來:“寶如是我方昇平的幹閨女,到長安也不過兩夫妻做點樸實賣買,經營份小日子而已,可你瞧瞧,樹欲靜而風不止,自她入長安,受了多少委屈?”

寶如覺得天下應當除了那封血諭,沒什麼能夠威脅到李代瑁,可李代瑁讀罷信,臉色頓時煞白,一把揉了信紙,怒目看着方昇平。

方昇平輕磕着煙桿:“寶如只想要一份太平日子,我們秦州山匪也只是匪,不起義,不作亂,大局全在王爺自己手中,您說呢?”

李代瑁臉色漸漸有白轉青,閉眼片刻,忽而說道:“罷,我信你方昇平一回。寶如自己保重,今日的事,就當沒發生過。”

第57章 療傷第88章 會試第209章 貪心第156章 暮色第91章 妝奩第170章 魔鬼第12章 12.舊物第155章 秋瞳第10章 補子第45章 清算第217章 餘飛第52章 少年第199章 自省書第126章 對燈賞屏第40章 兔子咬人第174章 野心第118章 妹妹第148章 印子錢第146章 媚上第117章 孔廟第14章 京兆解元第14章 京兆解元第203章 校場第48章 分別第66章 舞劍第241章 清骨第125章 雕花大牀第44章 聖諭第79章 人間惡道第218章 正人君子第221章 重孫第226章 野心勃勃第70章 地頭蛇第164章 宮亂第17章 朝顏第183章 笑話第233章 生產第188章 戲院第47章 親父第164章 宮亂第244章 牌位第68章 蘿蔔第109章 葵下捕蝶第25章 勸說第76章 認慫第152章 當年事第70章 地頭蛇第62章 賣買第96章 琳夫人第39章 兩妻相鬥第56章 相逢第91章 妝奩第170章 魔鬼第227章 湮滅第77章 血性第54章 風雪第2章 兼祧第138章 舊僕第150章 清風樓第246章 先救誰?第49章 季墨第249章 圍山第37章 胡蘭茵第2章 兼祧第134章 孽障第43章 惡鬼第102章 寒顫第70章 地頭蛇第163章 匪窩第14章 京兆解元第194章 調停第199章 自省書第61章 好奇心第72章 久別重逢第141章 尹玉釗第92章 螭魅魍魎第33章 相見第155章 秋瞳第206章 夯洞第189章 關門打狗第21章 毒蛇第198章 滿月第136章 醋性第18章 相爭第158章 噩夢第158章 噩夢第18章 相爭第77章 血性第19章 絕戶之墳第141章 尹玉釗第1章 新婦第30章 福慧第152章 當年事第49章 季墨第116章 兄弟第196章 東朝堂第138章 舊僕第29章 夢第131章 死無對證第224章 鋪路
第57章 療傷第88章 會試第209章 貪心第156章 暮色第91章 妝奩第170章 魔鬼第12章 12.舊物第155章 秋瞳第10章 補子第45章 清算第217章 餘飛第52章 少年第199章 自省書第126章 對燈賞屏第40章 兔子咬人第174章 野心第118章 妹妹第148章 印子錢第146章 媚上第117章 孔廟第14章 京兆解元第14章 京兆解元第203章 校場第48章 分別第66章 舞劍第241章 清骨第125章 雕花大牀第44章 聖諭第79章 人間惡道第218章 正人君子第221章 重孫第226章 野心勃勃第70章 地頭蛇第164章 宮亂第17章 朝顏第183章 笑話第233章 生產第188章 戲院第47章 親父第164章 宮亂第244章 牌位第68章 蘿蔔第109章 葵下捕蝶第25章 勸說第76章 認慫第152章 當年事第70章 地頭蛇第62章 賣買第96章 琳夫人第39章 兩妻相鬥第56章 相逢第91章 妝奩第170章 魔鬼第227章 湮滅第77章 血性第54章 風雪第2章 兼祧第138章 舊僕第150章 清風樓第246章 先救誰?第49章 季墨第249章 圍山第37章 胡蘭茵第2章 兼祧第134章 孽障第43章 惡鬼第102章 寒顫第70章 地頭蛇第163章 匪窩第14章 京兆解元第194章 調停第199章 自省書第61章 好奇心第72章 久別重逢第141章 尹玉釗第92章 螭魅魍魎第33章 相見第155章 秋瞳第206章 夯洞第189章 關門打狗第21章 毒蛇第198章 滿月第136章 醋性第18章 相爭第158章 噩夢第158章 噩夢第18章 相爭第77章 血性第19章 絕戶之墳第141章 尹玉釗第1章 新婦第30章 福慧第152章 當年事第49章 季墨第116章 兄弟第196章 東朝堂第138章 舊僕第29章 夢第131章 死無對證第224章 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