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龍孫

就這樣傻懵懵的寶如次日早晨起來到後院圍欄處時也不知是不是夜裡睡的太好的緣故昨兒自己買回來的那匹馬它毛色亮了許多脖子高昂兩隻水潞潞的大眼睛撲扇着,腿長腰勁,一瞧就是個千里馬的良駒坯子。

她自秦州騎來的那匹小母驢毛色水亮亮,眼兒吊梢,忽而自馬駒頸下而過善目望着她。

寶如心說這下可好,我的小母驢終於有伴兒了。

春三月恰是一年最好的時候寶如和張氏兩個連着在和市上轉了兩天還未找到好做的賣買恰這日一衆秦州的舉子們提議要往草堂寺去上香。

季明德瞧着寶如也想出去逛逛遂用那小馬駒載着寶如要帶她到寺裡上柱香去。

草堂寺離長安還有些路程,一羣人趕早出發沿路賞賞長安風光,到草堂寺的時候天已近午了。

今日同來的還有李純孝的女兒李遠方她亦騎着頭驢,本就是黑俏俏的小臉蛋兒,因爲怕曬的更黑,還特意戴了方冪籬在頭上。

草堂寺外停着好幾架大馬車,拴馬樁上亦拴了滿滿的馬與驢騾。

寶如遠遠瞧着一輛寶藍色頂蓋,硃紅雲紋飾欄的馬車,一眼便瞧出這是尹玉卿的馬車,再看旁邊一架鎏金飾圍欄的,是榮王府老太妃常趁的一輛,便知榮王府一府的婦人們,今日大約也在這寺中上香了。

到了長安就總要碰見熟人,榮王府的是貴眷,便來,也是停在旁邊的逍遙園中吃茶,與方丈聊天,老太妃若要拜佛,提前半個時辰整府草堂寺都要封禁,不許閒雜人等出入的。既山門開着,顯然老太妃還未出來禮佛。

寶如不欲正面撞上她們,想趁此早點上柱香,好回長安,遂拉了李遠芳的手便進了寺門,要往各處都上柱香,磕個頭去。

恰如寶如所猜,高宗皇帝身邊如今唯一健在的太妃,榮親王李代瑁的生母李太妃就在逍遙園中。

園中一片十餘里的竹林如今已經返青,昨夜一場新雨,竹葉滴水,林深幽靜,空氣中淡淡一股青草香氣,聞之叫人神清氣曠。

老太妃柱着龍杖走在石徑上,指着一處破土鮮嫩之處道:“悠容,那地方必有竹筍。你去吩咐一聲,叫廚子今日炒盤鮮筍來,我也嚐個鮮味兒?”

李悠容回頭看了跟在身後的尹玉卿一眼,笑道:“嫂子,祖母想吃鮮筍了,你去跟今兒隨咱們來的廚子說一聲去。”

尹玉卿亦是笑應,轉身出了竹林,自己也不與那等和尚們打招呼,使個身邊的婆子,去說這事兒了。

李太妃扶着孫女,興致勃勃的在竹林裡逛着,給李悠容講自己當年在宮裡時,陪高宗皇帝來草堂寺禮佛的舊事。

她比高宗皇帝小整整二十歲,高宗在世時頗爲寵她,一度曾想封爲繼後的。她聰明理智,不肯惹先帝李代燁厭憎,在高宗死後出了宮,住在兒子李代瑁的王府裡含飴弄孫,過的很是快活自在。

說起高宗皇帝對於自己的寵愛,三天三夜李太妃也說不完。

李悠容早都聽的耳朵起繭子了,擡頭忽見去路上堵着兩個婦人,穿的還頗爲華貴,只是瞧着面生,正在思索這是那家的夫人,便見那個年老的,穿着件丁香色蜀錦面褙子的婦人兩腿一屈,就跪到了地上。

李太妃正說的樂呵着呢,遠遠瞧見有個婦人跪了,止步在她面前,轉而去看李悠容:“悠容,這是那家的夫人?”

跪着的恰是季明德的生母朱氏。她重重叩了三個響頭,擡起頭道:“娘娘,是罪奴雲兒,雲兒無顏,出逃二十年,來向您請罪了!”

老太妃往後退了兩步,一雙昏濁老眼細細打量,到底身邊用過的人太多,認不出面前這老婦是誰,正準備喊人來趕,便見朱氏膝行兩步爬到了她腳邊,手指上自己的脣,道:“娘娘,我是給你守佛堂的雲兒啊,您不認得奴婢,總該認得奴婢這張嘴。”

朱氏的脣剛剛新縫合過,一條彷彿蜈蚣般的新疤佔據整個人中。老太妃看了半天,對上朱氏一雙眼睛,愈老而亮,明亮猶如寶石,她忽而憶及二十年前自己還在宮裡時,佛堂裡侍奉的個丫頭來。

那丫頭生來是個豁脣,大約父母嫌她難養,遂小襁褓一抱,扔在了草堂寺的門前。

她那日恰和高宗皇帝一起來這草堂寺上香,遂將那小丫頭撿了回去,自幼兒養到大,因脣豁見不得人,一直在佛堂裡替她燒香理佛的。

當時高宗皇帝還曾說過,鬥米養恩,升米養仇,善心不能亂髮。

果不其然,小丫頭長大之後,竟然趁一已之便,勾上她唯一的兒子,弄大肚子,叫她給逼着跳進了皇宮裡的東海池。

跳池必定要淹死,可過後卻未鳧出屍體來。多少年,這是老太妃心頭一重病。

老太妃使勁抓着李悠容的手,聲嘶力竭吼道:“你給我走,快走,我一眼都不想看到你。”

朱氏跪在地上,哭的上聲不接下氣:“娘娘,雲兒當年本是赴死的,可天憐奴婢,要奴婢爲您生下龍孫,請您好歹聽奴婢說一句。您要責要罵,奴婢皆會受着,可您的孫子……”

老太妃何等精明的人,冷靜下來,想起她跳水的時候已經有五月胎身了,墮胎藥沒有打下來,怕是已經生了出來。兔脣的女人,天生殘缺,萬一生出個同樣殘缺的兒女來,於李代瑁來說,更是莫大的羞恥。

她柱着龍杖,回頭對李悠容說:“悠容,去廚房吩咐一聲,就說我老了,克化不動硬食,那鮮筍要用油燜軟了才行。”

李悠容一聽孫子的話兒,心早暗疑到了老爹的風流情債上,笑着應了一聲,似是走了,轉身卻從另一條小道繞了回來,躲在竹林子裡偷聽。

老太妃自柱着龍杖往前走了幾步,見有個石几,正要坐,胡蘭茵連忙解了自己外套的褙子鋪在上頭,親自扶老太妃坐了。

朱氏跪在那溼浸浸的青石板上,正要說話,便見老太妃龍杖一搗,喝道:“悠容,快去!”

待李悠容真的走了。她才問:“孩子可也跟你一樣……”

朱氏淚往外崩着,連連搖頭,伸了兩根手指道:“奴婢身賤,兩個孩子分毫也沒有遺着奴婢的相貌,倒是與王爺生的一模一樣俊,奴婢罪該萬死,去年折了一個在秦州,如今只剩一個了。”

於老人來說,兒孫便是天下間最珍貴的物什。老太妃一聽兩個,喜的已是咧脣一笑,再聽折了一個,臉立刻拉了下來,問道:“活着的那一個呢,今兒可也來了?”

胡蘭茵凡事皆要撥尖,上前一步也跪在了地上,道:“祖母,我是明德家的。他今兒恰也在草堂寺敬香,若您想見,孫媳這就替你喊去。”

老太妃此時已信了七八分,揮手道:“那就快去,把他喊到碧琳宮來見我,我在那一處等着他。”

胡蘭茵大喜,轉身便去找季明德了。

這廂老太妃拉起朱氏,又細問起折了的那一個來。

季明義是朱氏一手帶大的,比之季明德,又不知心愛多少倍。她兩泡眼淚汪汪,講他自幼何等的聰明孝順,又跟着季白四處做生意時,何等的精明能幹。

老太妃冷靜下來,又只剩了五分的信。畢竟朱氏一逃就是二十年,若果真生得雙胎的兒子,怎麼不早早送到王府,都過去二十年了,孩子都成家立業了,才送來?

她怕朱氏在外生了孩子,要謊充皇家貴子,當下也不明說,柱起拐帶着朱氏回了碧琳宮。

這廂寶如和季明德兩個在山門上分別,季明德跟着一衆舉子,要去瞻仰草堂寺的碑廊。

草堂寺有一處長達三百多尺的碑廊,保存着歷代書法名家,並歷代先皇們譯經,書經的墨寶,秦州舉子們,恰是慕名來看碑廊的。

寶如跟李遠芳兩個從天王殿開始燒香。寶如是逢佛必拜的,且又拜的虔誠,無論到了那一尊神像面前,皆要絮絮叨叨,懇求菩薩渡化她死在半途的祖父母和父母,並那些陪同而去的家奴們。

李遠芳自打頭一天見寶如,就很有些看不慣她。看不慣她悶頭悶腦凡事拖季明德的後腿,也看不慣她勾搭着嫂子張氏出去做賣買。

張氏這些日子賺銀子賺起了興頭,有幾十兩銀子傍身,在家說話也敢大聲了,氣也粗了不少。

李遠芳白日要教巷子裡的七八個小姑娘讀《女德》、《女誡》、《孝經》等書,還得幫張氏帶她那個小丫頭媛姐兒,怨氣可想而知。

好容易拜完了各處菩薩,李遠芳準備去看看草堂寺有名的關中八景之一,草堂煙霧。那是一口古井,名曰龍井,龍井口常年煙霧升騰,與寺中香火齊燃,直上雲宵。

據傳是因爲這龍井中有一塊巨石,石上常臥一條青龍的原因,所以纔有煙霧每日蒸騰。

倆人一路兒走着,寶如不過一件素面褙子,白綾面的長裙,細骨勻肉的小腰身,太陽灑在臉上,又甜又美,嬌俏可人。

李遠芳五官是嬌俏的,但不知爲何,生得一身黑皮,是個黑美人兒。

偏寶如是個性子好的,見井臺邊擠的人多,怕倆人要被擠散,伸手便來挽李遠芳的手:“姐姐,咱們挽着手兒走吧,否則一會兒叫人擠散,可就不好了。”

李遠芳彆彆扭扭,叫寶如牽了手。恰對面有個婦人抱着孩子也在看井,那小丫頭大約也是看這一黑一白兩個婦人牽手走在一處太怪,童言無忌,竟指着叫道:“娘,快瞧快瞧,那兩個姐姐好像兩塊豆腐哩!”

第45章 清算第199章 自省書第58章 長安第19章 絕戶之墳第214章 金三事第169章 神助第69章 芙蓉園第142章 合昏第37章 胡蘭茵第100章 審訊第150章 清風樓第195章 拷問第212章 攪團第220章 犯渾第232章 杏仁南瓜面第100章 審訊第122章 壓寨夫人第41章 金口御言第55章 對坐第241章 清骨第108章 委屈第85章 明玉第111章 殊勝地第186章 中秋第25章 勸說第140章 惡徒第80章 面訓第201章 激怒第12章 12.舊物第213章 出門第75章 鬼話第59章 翻書第208章 兩面三刀第179章 熊孩子第199章 自省書第64章 胡市第218章 正人君子第157章 殺妻棄女第102章 寒顫第25章 勸說第191章 納妾第14章 京兆解元第98章 晚春四月第194章 調停第130章 何爲男人第231章 丟盔棄甲第124章 歸府第44章 聖諭第84章 抓瞎第156章 暮色第127章 打草驚蛇第255章 番外1第188章 戲院第185章 阮氏第44章 聖諭第132章 木瓜第46章 蓮姨娘第8章 虎骨粉第92章 螭魅魍魎第157章 殺妻棄女第6章 胡蘭茵第202章 燒過去第159章 太妃的夢第195章 拷問第236章 儲君第38章 逛書院第124章 歸府第121章 櫻桃第185章 阮氏第72章 久別重逢第112章 相鬥第16章 赴宴第184章 顧真真第255章 番外1第71章 心機第3章 見禮第76章 認慫第13章 苦心第68章 蘿蔔第118章 妹妹第226章 野心勃勃第71章 心機第54章 風雪第171章 探視第232章 杏仁南瓜面第235章 修齊第128章 明心見性第198章 滿月第56章 相逢第232章 杏仁南瓜面第93章 少瑜第125章 雕花大牀第132章 木瓜第236章 儲君第15章 親爹第157章 殺妻棄女第60章 蜜棗第199章 自省書第21章 毒蛇第50章 還鄉
第45章 清算第199章 自省書第58章 長安第19章 絕戶之墳第214章 金三事第169章 神助第69章 芙蓉園第142章 合昏第37章 胡蘭茵第100章 審訊第150章 清風樓第195章 拷問第212章 攪團第220章 犯渾第232章 杏仁南瓜面第100章 審訊第122章 壓寨夫人第41章 金口御言第55章 對坐第241章 清骨第108章 委屈第85章 明玉第111章 殊勝地第186章 中秋第25章 勸說第140章 惡徒第80章 面訓第201章 激怒第12章 12.舊物第213章 出門第75章 鬼話第59章 翻書第208章 兩面三刀第179章 熊孩子第199章 自省書第64章 胡市第218章 正人君子第157章 殺妻棄女第102章 寒顫第25章 勸說第191章 納妾第14章 京兆解元第98章 晚春四月第194章 調停第130章 何爲男人第231章 丟盔棄甲第124章 歸府第44章 聖諭第84章 抓瞎第156章 暮色第127章 打草驚蛇第255章 番外1第188章 戲院第185章 阮氏第44章 聖諭第132章 木瓜第46章 蓮姨娘第8章 虎骨粉第92章 螭魅魍魎第157章 殺妻棄女第6章 胡蘭茵第202章 燒過去第159章 太妃的夢第195章 拷問第236章 儲君第38章 逛書院第124章 歸府第121章 櫻桃第185章 阮氏第72章 久別重逢第112章 相鬥第16章 赴宴第184章 顧真真第255章 番外1第71章 心機第3章 見禮第76章 認慫第13章 苦心第68章 蘿蔔第118章 妹妹第226章 野心勃勃第71章 心機第54章 風雪第171章 探視第232章 杏仁南瓜面第235章 修齊第128章 明心見性第198章 滿月第56章 相逢第232章 杏仁南瓜面第93章 少瑜第125章 雕花大牀第132章 木瓜第236章 儲君第15章 親爹第157章 殺妻棄女第60章 蜜棗第199章 自省書第21章 毒蛇第50章 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