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不拘一格

第650章 不拘一格

650

恤民令一行,京城附近果然太平多了。

皇帝正準備將此令推行到地方,卻傳來朔州參將袁石川帶人造反的消息。

這袁石川將朔州太守殺了,手下號稱有五萬之衆,據城抗命,要自立爲王。

出了這樣的事朝廷自然要派兵鎮壓,可這袁石川兇猛狠戾,朝廷軍隊屢次敗北,竟然沒有一次能打得贏。

因爲這個緣故,陸續又有幾個州起事造反,老百姓不管那麼多,只要誰給飯吃就跟着誰走。

反正能混飽肚子餓不死久成。

這些叛軍有的純屬烏合之衆,有幾處已經鎮壓了下去,但不排除還有其他的州縣蠢蠢欲動。

尤其是朔州,不斷擴張勢力,已經把它臨近的賀州也佔了。

叛軍數量一下子就翻了倍,更何況朔州靠近北部邊境,一旦和境外的突厥勾連,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朝廷已經派了專人到那邊去宣傳恤民令,可人心都已經亂了,根本沒有人信。

皇帝因此焦灼萬分,這天早朝的時候便命大臣們討論該如何解此燃眉之急。

朝堂之上衆說紛紜,簡直就像一團亂麻。

“依臣的愚見,如今的兵禍都是恤民令惹出來的,”徐國老咳嗽了一聲,他講話的時候總是一副倚老賣老的神情:“地方上的貴族豪紳聽說要將他們的糧食土地讓出去,哪個願意?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話糙理不糙。看看那些造反的,哪一隊的頭領不是當地望族?”

“徐國老這話說的不對,”肖太傅反駁道:“如今民不聊生,陛下體恤百姓方纔頒佈此令,否則百姓終究是要造反的,到那時候又該怎樣?更何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主可以賞賜他們自然也可以收回。身爲臣下焉得如此不忠!不過取其五分之一,並未動搖他們的根本。”

“是啊,朕又不是白拿他們的,不是有爵位和官職交換嘛!”皇帝也忍不住吐口水。

“臣倒是覺得與其在這裡討論恤民令的事,還不如先把兵患平定。等太平了召令才能推行,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柱東王爺道:“別的不說,就說朝廷派去的那幾名將令,一個個都是草包飯桶。哪有一個堪當大任的?!否則也不至於助長了這些叛軍的威風。”

“既然如此,王爺爲何不主動請纓?”劉煥立刻跳出來說道:“又何況燕家子弟多才俊,隨便派一個出去不就成了嗎?何必要讓那些酒囊飯袋上前呢?”

柱東王爺立刻說道:“本王便上陣前去也沒什麼不可,誰也不是沒帶過兵打過仗!”

“真要這麼吵下去就沒意思了,”又一個大臣當起了和事佬:“王爺現居要職豈能輕易離開?御史大人也是憂心國事,兩位都消消火,咱們好說好商量。”

“諸位先都靜一靜,不如聽小王一言。”一直在朝堂上不怎麼說話的端王爺開了口,衆人於是都靜了下來。

“端王你有何高見?”皇上的耳根子終於得到了片刻的清淨,覺得關鍵時候還是自家兄弟靠譜。

“稟聖上,既然大家都認爲應該先平亂黨,而那袁石川又過於勇猛,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對手。所以我想着推舉一個人,讓他到前線去,一定能將那袁石川打的落花流水。”

“哦,如果真有這樣的人,那最好不過了。”皇上對此十分感興趣:“不知道端王究竟要舉薦誰?”

不但皇帝好奇,朝堂上的大臣們也個個好奇。

“小王要舉薦的就是超勇公鍾野,”端王爺直言不諱:“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這……”皇帝萬沒想到他會提起鍾野:“他如今可是嫌犯身份,何況也已經畏罪潛逃了。”

“陛下,傳言鍾野是匪首的事我覺着不真,傳來傳去也沒有實在的證據,又何況鍾野如果真是匪首的話,他此刻只怕早已帶人作亂了,又怎會悄無聲息的不見人影呢?”

“端王此言差矣,那鍾野對朝廷早就心懷不滿。趁此機會作亂有什麼不可能的?”徐國老道:“更何況他如果是清白的又爲什麼要逃走?身正不怕影子斜,上大堂上說個明白不就行了嗎?”

“我不知道徐國老您說鍾野對朝廷一直心懷不滿是從哪裡得出的結論?”端王爺反問:“是誰曾親耳聽他說起過,還是親眼見他做過什麼事?這麼多年鍾野沒有一分俸祿,可也安貧樂道,隨性灑脫。再說一句不好聽的話,若他真想造反,又何必只是小打小鬧?”

“可……”劉煥忍不住開口。

“劉大人,你如今風頭可是強勁的很啊!”端王爺看着劉煥說道:“自打你任御史中丞以來,彈劾的文武官員不下百人。你連別人的纖芥之錯都不放過,卻怎麼養出那麼一個愛逛煙花的好兒子呢!”

“端王爺,您不要隨意玩笑,”劉煥連忙說:“犬子初來京城,路還認不全,走錯地方也是情有可原的。”

“好啦!如今是用人之際,自然要不拘一格,”皇帝實在是被這些人吵的頭痛,既然總要聽一個人的,那還是聽自家兄弟的好些,何況端王平時幾乎不發一言:“鍾野的事情一直也沒有定論,他畢竟是忠良之後,朕願意給他一次機會。”

聽皇上這麼說,徐國老等人還有些不甘心,可因爲端王的緣故,最後還是忍住了。

“稍後就發聖旨下去,將以前的事一筆勾銷,只要鍾野能夠在三日之內返回京城受命,朕便恕他無罪。”皇帝道。

“謝皇上!”端王躬身行禮。

“好啦,恤民令的事先在栢州試行吧!”皇帝說道:“看看那裡成效如何,之後再全國推行。”

諸位大臣互相看了看,都知道燕肯堂在栢州。

“看來皇上還是信得過燕家人啊!”下朝之後有人悄悄議論道。

“燕肯堂聲名在外,又得民心,”另一個說道:“他一向是不怕朝上層人下手的。”

“哼哼,你沒聽說他在栢州做的事嗎?早晚是要壞事的。”前一個人說道:“咱們姑且在旁邊等着看好戲吧!”

第671章 是忠是奸第623章 共進退第640章 更有後來人第459章 故人第11章 撞破第366章 到底是誰第482章 活色生香第254章 可以殺但別折磨第463章 好奇第285章 毛腳女婿第166章 慶生第91章 對質第663章 臨行籌劃第4章 侯門似海第611章 呵護第703章 鍾公爺,等我回來第322章 排水道第478章 皇后的打算第330章 搜查敬王府第275章 大小姐回來了第43章 狗第114章 令人齒冷第67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90章 興風作浪第6章 說不清第772章 一箭三雕的好主意第437章 探監(二)第314章 打入內部第39章 擎西王府第464章 又是你第768章 千里投誠第505章 我只知道這麼多第677章 投誠第503章 廝見第368章 馬車第560章 辭舊迎新第240章 我沒笑第773章 遭遇突厥兵第65章 夏夜第207章 藥粉第302章 青衣奉天教第676章 麗妃生子第68章 執迷不悟第266章 天上掉餡餅第58章 強扭的瓜第793章 臨盆第334章 太夫人回來了第53章 高升第260章 大事不好了第481章 促狹心起第603章 拉鋸之勢第374章 好事多磨第498章 不吉利第30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527章 深夜火起第249章 衛宜寧的反戈第392章 醜話說在前第462章 刺駕第303章 惡疾第661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680章 把我藏起來第56章 擋刀第687章 刁奴第407章 歇一歇第327章 世子妃的條件第131章 無需太忌憚第342章 病得蹊蹺第209章 毒發第45章 失蹤第245章 實話實說第527章 深夜火起第26章 四王八公第100章 三審第244章 怎麼是你第101章 誰是誰非第685章 以疏間親第450章 小姐妹第45章 失蹤第470章 心靈感應第3章 慟哭第183章 放個火藥桶第485章 公爺回去吧第762章 文武雙全第394章 難得看得開第193章 恨之入骨第37章 樹欲靜第68章 執迷不悟第237章 反常的衛宜寧第101章 誰是誰非第92章 守靈第373章 飲酒第36章 人不爲己第305章 蹲守第632章 良策安出第793章 臨盆第494章 竊喜第707章 揭開傷疤第745章 急召入宮第423章 韋家姐妹求助第426章 小親親
第671章 是忠是奸第623章 共進退第640章 更有後來人第459章 故人第11章 撞破第366章 到底是誰第482章 活色生香第254章 可以殺但別折磨第463章 好奇第285章 毛腳女婿第166章 慶生第91章 對質第663章 臨行籌劃第4章 侯門似海第611章 呵護第703章 鍾公爺,等我回來第322章 排水道第478章 皇后的打算第330章 搜查敬王府第275章 大小姐回來了第43章 狗第114章 令人齒冷第67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90章 興風作浪第6章 說不清第772章 一箭三雕的好主意第437章 探監(二)第314章 打入內部第39章 擎西王府第464章 又是你第768章 千里投誠第505章 我只知道這麼多第677章 投誠第503章 廝見第368章 馬車第560章 辭舊迎新第240章 我沒笑第773章 遭遇突厥兵第65章 夏夜第207章 藥粉第302章 青衣奉天教第676章 麗妃生子第68章 執迷不悟第266章 天上掉餡餅第58章 強扭的瓜第793章 臨盆第334章 太夫人回來了第53章 高升第260章 大事不好了第481章 促狹心起第603章 拉鋸之勢第374章 好事多磨第498章 不吉利第30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527章 深夜火起第249章 衛宜寧的反戈第392章 醜話說在前第462章 刺駕第303章 惡疾第661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680章 把我藏起來第56章 擋刀第687章 刁奴第407章 歇一歇第327章 世子妃的條件第131章 無需太忌憚第342章 病得蹊蹺第209章 毒發第45章 失蹤第245章 實話實說第527章 深夜火起第26章 四王八公第100章 三審第244章 怎麼是你第101章 誰是誰非第685章 以疏間親第450章 小姐妹第45章 失蹤第470章 心靈感應第3章 慟哭第183章 放個火藥桶第485章 公爺回去吧第762章 文武雙全第394章 難得看得開第193章 恨之入骨第37章 樹欲靜第68章 執迷不悟第237章 反常的衛宜寧第101章 誰是誰非第92章 守靈第373章 飲酒第36章 人不爲己第305章 蹲守第632章 良策安出第793章 臨盆第494章 竊喜第707章 揭開傷疤第745章 急召入宮第423章 韋家姐妹求助第426章 小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