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結束之後,正式的工作算是開始了。
不過對於評委來說,要求是比較寬鬆的。
陳麟風完全可以隨意找自己喜歡的電影來看,不過要求是主競賽單元的二十多部電影,都要在這期間看完。
他也不着急,時間還多。
上午這會,新浪那邊有組織一個輪番採訪。
今天找到了劉茜茜,於是陳麟風就先在一旁等着。
“陳導要不一起來吧,兩位一起採訪豈不是更好?”記者熱情招呼道,迫切的心情溢於言表。
陳麟風擺擺手,“還是你們來,我就改天再說吧。”
記者也不敢多說,聽說這位是新浪微博的大股東之一,間接一下還算是他的上司呢。
陳麟風饒有興致的遠遠看着茜茜接受採訪,有種奇異的新鮮感。
在鮮綠色的草坪上,周邊被不知名的綠植環繞,猶如身處一處私人庭院。
天氣不算熱,還有徐風吹來,劉茜茜坐在一把藤椅上,裙襬被微微吹動,看起來頗爲愜意。
記者和攝製組把準備工作做完,開始了提問。
“請問劉茜茜,感覺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如何,與你以前來這裡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嗎?”
“嗯……當年是有作品入圍纔來的,今年是爲了陪小風,屬於是硬蹭的。”
這麼耿直麼。
開頭就有點讓記者難繃,而這也奠定了隨後的採訪基調。
劉茜茜主打一個有啥說啥。
記者:“有沒有想過帶作品來呢?”
劉茜茜:“當然想啊,可惜沒有機會。”
記者:“有人說你是靠陳導纔有如今的成就(說到這裡,不自覺的瞟了一眼陳麟風),你怎麼看?”
劉茜茜:“我覺得說的挺對,本來就少不了他幫忙嘛。”
記者:“爲什麼不試着否定呢?我想你在這中間,也應該付出了不少努力吧。”
劉茜茜:“是有我自己的努力,但努力的人多了,很多人連努力的機會都沒有,從這一點上來說,我確實是太過幸運了。”
……
採訪並不算長,沒一會就結束了。
劉茜茜提着裙子走來,“走吧,已經結束了。”
陳麟風隨口問道,“都問了些什麼?”
“問我對你什麼看法。”劉茜茜改由一隻手提裙子,另一隻手則挽住男友的胳膊。
“哦?”陳麟風來了興致,“怎麼說的?”
劉茜茜惡狠狠的道,“我說你最讓人討厭了,老欺負我。”
“哈哈,多說點,我愛聽。”
“……”
兩人先回酒店換了身休閒的衣服,隨後就在整個小鎮閒逛起來。
平時總是很忙,如今忙裡偷閒算是有時間,就當休假了。
中午兩人隨便找了個露天餐館一起吃了飯。
這個時候的物價很貴,不過他們也不在意這個,很是享受戶外的二人生活。
中間自然是少不了影迷粉絲們上前求籤名合照的。
不過來參加電影節的,多少會識趣些。
再者說,來這裡的明星太多了。
物以稀爲貴,他們也變得沒那麼稀奇。
下午的時候,兩個人挑了兩部電影進去觀看。
陳麟風也沒有擺評委的譜,看完就出來了,並沒有多評價什麼。
等到了晚上,受邀參加酒會期間,他和碰到的幾個評委,大致交流了一番。
算是彼此交換意見。
按照慣例,如果有感官比較差的電影,在這個過程中,還能碰到一致意見。
那這部作品大概率就會被提前淘汰,根本不會參與到最終輪的討論中。
這樣看看電影,和女朋友一起逛街、遊玩,晚上再與人討論電影。
一天天下來,讓陳麟風都有些樂不思蜀了。
第三天下午,《鋼的琴》首映。
陳麟風和劉茜茜一起去捧場。
“陳導,您來啦。”王謙源率先來打招呼。“喲,嫂子也在,歡迎你來。”
“呸,誰是你嫂子,之前就讓你們別亂叫。”劉茜茜啐了一口。
上次在北冰洋聚會,一幫人起鬨,然後就開始這麼叫起來。
當時陳麟風只呵呵笑,根本不阻止,她光說一點用也沒有。
這次還是一樣,陳麟風眨了眨眼,全當沒聽到。
只有劉茜茜跺腳。
沒說兩句,導演張蒙也到了。
寒暄兩句之後,陳、劉兩人進場,他們主要爲了看電影,並不太想應酬。
一個父親爲了給女兒的音樂夢想而努力,聯合身邊的一羣朋友,用鋼鐵給女兒打造一架鋼琴的片子。
故事很簡單,但其中體現的時代氣質和工人情感,卻很動人。
前世他看過原片,今世再看,另有一番感觸。
趁着觀衆們起立鼓掌的功夫,陳麟風和劉茜茜提前退場。
兩人背對夕陽邊走邊聊。
“怎麼樣,片子好看不?”
“好看!”劉茜茜不假思索道。
然後她歪頭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個鋼琴就算造好,其實聲音也不會很好聽吧?”
“誰知道呢。”
“所以重點不在於造出的結果,而在於他們彙集在一起,造了一架鋼琴,在於那架鋼琴凝結的情感嗎?”
“也可以這麼理解吧。”陳麟風感嘆道,“東北的那段歷史是個很大的命題,一架鋼琴包含着父愛,其實也代表着別的東西,這纔是我欣賞的體現時代的作品。”
“哦~”劉茜茜試圖去理解。
“其實造好的那個鋼琴,未必聲音就差了,或者說,就算一開始不好,他們應該也是可以調的,不要小看厲害的鉗工師傅,以及過去那幫工人階級大佬啊。”
“啊?真的假的!”
於是陳麟風開始描述自己以前聽到過的,一些關於八級鉗工的離譜傳說。
說的茜茜一愣一愣的,她聽得也是津津有味。
隔天,兩人又一起看了《hello!樹先生》。
這部電影所體現的時代元素,就有點沉重了。
劉茜茜沒有經歷過類似的農村生活,她一開始還不太懂劇情。
陳麟風給她講述過電影劇情之後,尤其是教她怎麼判斷,主角樹是什麼時候開始瘋的。
她纔算是徹底搞明白。
然後她就一聲嘆息,有點抑鬱了。
“這電影拍的好,王保牆演的更好,就是看完很不開心。”
“嗯,不開心也是一種情緒,優秀的電影就是能使觀衆心生不同的感觸。”
前世後世兩個時代,王保牆的演技始終都這麼好。
尤其片中抽菸的那股子勁,跟他在電影裡無處安放的手一樣,真的是有點絕。
陳麟風開始頭疼,最後要怎麼安排這兩部作品了。
都是好片子,倆主演還都演的特別好。
嗨,難受,我爲啥要推薦他們一塊參加威尼斯呢,分開多好。
……
晚上,又是一場酒會。
陳麟風和一個參賽電影的主創聊了幾句。
以前他作爲參賽作品的主創,要想辦法公關評委。
如今,則輪到他作爲公關的對象了。
他知道對方的意圖,對方也知道他知道。
雙方就這麼心照不宣的聊着,能不能獲得欣賞,則要看對方的能力,以及電影質量。
陳麟風對當年他幹這事的時候,對應評委是什麼心態,有了更深的體會。
聊完天之後,他看到了王保牆。
“今晚上還有放映場吧,已經結束了?”
“嗯,剛結束,”
王保牆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問道,“陳導你下午怎麼提前走了,還想着結束之後和你跟茜茜聊聊呢。”
陳麟風明白他的擔憂,解釋了一句,“我們倆等電影一結束就立馬離開了,電影節這幾天一直是這樣看電影的。”
原來如此。
王保牆鬆了口氣,還以爲對方覺得自己的電影不行,提前退場呢。
話說到這,他順便也就問了。
“陳導覺得電影怎麼樣?”
“嗯……”陳麟風有些遲疑。
王保牆心有點涼涼。
“金獅獎估計有點難。”
“嗯,我們繼續努……嗯?金獅獎?!”
王保牆猛的一驚,嚇得聲音都高了好幾個聲調。
他看了眼左右,又壓低了聲音道,“金獅獎可不敢想,能好賴有個獎就心滿意足了。”
陳麟風無語。
你說你又不是說啥壞話,幹嘛鬼鬼祟祟的樣子。
“得獎這事不光看你們自己的作品質量,也得看競爭對手的實力。
今年的不少電影,水平都挺高的,所以我也不敢說最終結果會是啥樣。”
王保牆憨厚一笑,“我們儘可能做到最好,剩下的就聽天由命吧。”
之後幾天,陳麟風把國內的幾部電影都看了。
說實話,這次參展的華國電影,質量出奇的高,其他國家的作品也不算差。
估計又是個大年。
這一點,從他和其他幾位評委的討論中,也能體會到。
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審團,每天晚上會隨即相互交流。
每過三天,他們還會集合起來,開個兩小時左右的小會,用於交流意見。
大家一致認可,今年不少作品質量都不差。
尤其是華國的幾部作品,受到了一致認可。
陳麟風在提及這幾部電影的時候,底氣都足了幾分。
說實話,身爲身份不一的評委,因爲國籍而心有偏向,那是再正常不過。
但想要幫自己的同胞說話,總是需要要他們自己扶的起。
不能睜着眼說瞎話,大家都要臉。
而最近兩次討論,陳麟風聲量愈發的大。
搭配上他本身的地位,說服力十足。
9月5日時,劉茜茜提前離開了這裡。
《行屍走肉2》快要開播了,她要去好萊塢參與開播前的宣傳。
劇組其他人早幾天就開始了。
本來她也該早些去的,只是導演聽說她在威尼斯電影節這裡。
直接放她在威尼斯這裡宣揚宣揚《行屍走肉》第二季開播的消息。
最近劉茜茜偶爾接受採訪的時候,都會提到,算是休假上班兩不誤。
其實陳麟風最近也會在記者面前,提一下不久後要開播的劇版《神探夏洛克2》。
放着威尼斯電影節這麼好的宣傳平臺,不做點什麼真是浪費了。
茜茜走後,陳麟風看電影的頻率提高了不少,他準備在這兩天快點把參賽的電影看完。
最近這幾天,各個主競賽單元電影的評分已經基本出來了。
分數從第3名開始往後排,國產電影幾乎都處於靠前位置。
其中《hello!樹先生》的評分是最高的,來到了7.6分(滿分10分)。
國外的媒體,明顯很中意這種虛實結合的電影,對於後半段半瘋狀態的敘事,很是讚賞。
尤其王保牆的表現,最是被稱讚,成了影帝呼聲最高的演員之一。
其次《桃姐》,評價也不低,拿到了7.1分。
再然後則是《鋼的琴》和《人山人海》,分數差不多。
最低的是灣島的一部《賽德克巴萊》,4.8分,在所有作品裡墊底。
當時這部片子與媒體見面之後,還遭遇了不少噓聲。
被認爲戰爭場面太血腥,故事冗長、文戲又差,被評爲“華而不實的僞史詩片”。
陳麟風自己的評價和媒體評價比較類似。
其中灣島的那部影片,前世他看過,當時是分爲上下兩部放映的。
上半部節奏還算不錯,後半部則明顯拖沓,媒體所提到的問題,也都是有的。
這次電影節中,導演將其剪到一起,造成的效果簡直一言難盡。
2個多小時的電影,完全成了考驗人的膀胱。
對於這部電影,陳麟風對它的評價,和媒體稍有不同的在於。
從前世剪好的版本來看,水平是不低的,單就電影藝術上來說,是部好片子。
但從思想主題上來說,屁都不是。
他對片中包含的私貨和理念,完全秉持一個“自娛自樂,別來碰瓷”的態度。
閉幕式的前一天,在最終討論的環節,陳麟風還想着說,給它上上眼藥。
結果,諸位評委先給他斃了。
還有幾位擔心,chen要給自己同胞的電影說話,費盡心思的向他解釋。
他直接一個拍板。
“夥計們,我也覺得這部電影不適合參與到最終的評選,我認可你們的選擇,讓我們把它排除吧。”
好死!
除了它以外,其他華國電影質量都不差,穩穩過了第一輪篩選。
到評獎環節,陳麟風就開始了微操。
幾天下來,他已經對不少評委的傾向有所瞭解。
“達倫,我認可你的看法,《浮士德》確實很不錯,那《殺戮》就可以放放了,我們沒必要追隨媒體的看法。”
“大衛,我不覺得邁克爾法斯賓德的表現就比王保牆好,咱們實在討論實實在在的演技,兩部入圍電影的表現,未必就比一部中的好。”
“是的,阿爾芭,我也覺的《庸才》的表現不錯,它值得一個最佳新人。”
“……”
幾個小時的討論中,陳麟風充分發揮了他的嘴皮子功底。
最終結束時,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哭笑不得,“chen,下次奧斯卡頒獎晚會,真該找你主持。”
陳麟風眨了眨眼,“我覺得學院應該出不起這個價格。”
“哈哈,你說得對。”
雖然最終幾乎成了chen把控局面,但達倫的心情出人意料的不算差。
對方對他足夠的尊重,很多時候,與他的看法有諸多相同點。
他覺得自己碰到了知己。
而他不知道的是,其他幾位評委也是這麼認爲的。
投票結束,衆人皆鬆了口氣。
這麼多天下來,不停的看片、討論、給出評價,耗費的心力也不低的。
陳麟風不知道最終的結果如何,但料想應該不會太差。
總歸是已經盡到了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
當天晚上,王保牆和王謙源兩人,都興奮的打來電話,說他們收到了邀請,要參加明天的閉幕式。
這個信號給的很清楚,有獎可拿了。
陳麟風也爲他們高興。
至於其他幾部華國電影,他不太清楚。
畢竟關係不算太好,肯定不會特意通知他的。
然而稍後,他又收到了組委會的電話,請他擔任明天評審團大獎的頒獎嘉賓。
陳麟風一時有些定不準,這是有所暗示,還是正常流程。
因爲正常來說,他也很有可能被邀請來做這個。
還真不好說,是不是國內有作品得了這個獎。
反正關係不大,他也沒太在意,早早的睡去。
電影節前半段,和茜茜一起遊玩還挺輕鬆的。
但後幾天,不停的看電影,討論,再看,在討論,給他搞得着實有些累。
感覺比拍戲可累多了。
而在陳麟風進入夢鄉的時刻。
王保牆、王謙源、劉德樺、葉德賢等人,都有點睡不着了。
尤其前兩人,幾乎沒啥心理準備,以前也根本沒經歷過這種級別的頒獎禮。
差點一晚上沒睡着覺。
因爲知道明天的場合重要,硬閉着眼要睡,結果愈發焦慮,更睡不着了。
直到臨近早上,才朦朦朧朧的眯了一會。
中午起來,服裝、造型、準備感言、稍後的發佈會說什麼。
各種內容都要準備,不是有團隊其他人幫襯着,估計都要鬧笑話。
陳麟風這時,也知道了參加閉幕式的幾家劇組的消息。
一共有四家劇組收到了邀請,三家是角逐主競賽單元的。
“四中三麼,還算不錯。”
陳麟風心裡想着。
很快到了晚上,氣氛已經濃烈起來。
去往閉幕式現場的路上,能看到很多人,鋪天蓋地的涌向同一個方向。
陳麟風沒有去參與紅毯,直接走內部通道進場,也別有一番感受。
七點半左右,閉幕式開場。
他作爲評審團成員,和同僚們一起上臺致意,接下來又坐回到專席。
能看到幾個國內的劇組人員緊張的樣子,讓他瞬間想起了當年自己經歷。
不過如今以旁觀者的視角來看,讓他頗有些愉悅。
首先頒發的是新人、技術貢獻這類的小獎,還有地平線單元的獎項,各種本土獎項、影評人獎等。
大約半個多小時後,範彬彬主演的那部《觀音山》得了個特別提及獎。
陳麟風往後看去,範彬彬興高采烈的起身與導演慶祝。
也行吧,回頭這獎估計要被媒體說成是重量級獎項。
頒獎禮繼續,又過了二十多分鐘,終於到了主競賽單元環節。
最佳劇本,給到了港島電影《桃姐》。
前世陳麟風記得這部是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的。
是要讓位嗎?
他心有所感。
隨後最佳女演員獎,頒給了一位意大利演員。
輪到最佳男演員獎,陳麟風關注了起來。
“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Baoqiang Wang,《hello!樹先生》,來自中國。”
全場的目光集中在王保牆身上,讓他瞬間有些懵。
前排的王謙源羨慕萬分的提醒他,“哥們,你拿獎了,還不快上去!”
“啊?”
這時韓潔導演,以及製片人賈章科,其他的幾個主創演員,都站起身與他擁抱。
wWW◆тt kán◆¢Ο
王保牆這才反應過來。
隨後,他上臺磕磕絆絆的唸了一段感言。
陳麟風在臺下輕輕的鼓掌,深感欣慰。
再然後,最佳導演,給到了意大利作品《內陸》。
輪到評審團大獎,陳麟風走上臺。
他輕車熟路的打開信封。
“讓我看看是誰,哈,恭喜《鋼的琴》,張蒙導演獲得評審團大獎,恭喜。”
這回輪到《鋼的琴》劇組接受榮譽和歡呼了。
全場有些沸騰,這是華國第三次得獎了,還都是大獎。
大中華區的電影人和記者們啪啪啪的鼓掌,驚歎聲不絕於耳。
“陳導,謝謝,謝謝你!”
張蒙上臺後先來了個熊抱。
一會獲獎感言不能提,只能在這裡給表示表示了。
真牛逼啊,陳導,全靠你擡我。
隨後的獲獎感言,張蒙有些語無倫次。
陳麟風在一旁輕輕鼓掌,深藏功與名。
最後的大獎,給到了《浮士德》。
這是達倫和兩個評委都比較看好的作品,西方名著經典改編的電影,本來就很容易獲得西方電影人的好感和關注。
陳麟風等於是拿它做了交換。
只是沒想到,竟然這麼管用。
臺下的嘉賓們議論紛紛,也就是金獅獎沒給到華國。
否則這屆電影節,改叫華國電影節算了。
頒獎禮剛一結束,媒體就涌了上來。
今天這結果誰能想到啊,第二重要的大獎,連帶很受關注的影帝都拿到手了,還順帶送了個最佳編劇。
如果說沒有陳麟風這個評委的原因,大家都願意吃點什麼。
記者們可太好奇這裡面的內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