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查不出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因而兩人暫且擱置,聊起了漫威談判的進度。
“迪士尼方面,同意我們拿走部分漫威電影和人物版權(限陳麟風製片或拍攝),比例方面還在談,不過我看最多也就能談到一半,對方在這塊看的比較死。”
陳麟風點點頭,不愧是梅姐,總是很有辦法。
“哦,還有,他們希望能繼續和你簽訂電影合作協議,看情況,應該是把這個當做條件,和前面的版權比例退讓綁定在一起了。”
“這樣,我說以迪士尼的性子,怎麼可能讓出這麼多。”
“是,我也覺得,他們還是更看重你一些。”
陳麟風思索片刻,然後道,“可以綁定在一起,但要換成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作,就籤麒麟和頂峰這兩家公司,與迪士尼的合作協議。”
梅姐驚訝道,“這樣他們應該不會同意的。”
畢竟對方看中的,只是小風這一個人而已。
對於兩家公司的團隊和製作能力,並不算太看重,好萊塢相同等級的製作公司太多了。
“可以在協議里加入附加條款嘛,最終還是我主導的電影纔算。”
“那這麼繞個彎做什麼?”
“我在想,可以稍微增加一些合作的電影數,然後換取版權比例的進一步提高。”
梅姐不知道他怎麼又突然轉到這裡來,只是順着說道,“這倒是有可能實現,之前對方提出的意見,還是參照上一次的5部合約,如果我稍微鬆鬆口,他們肯定願意再加的。”
“可以直接給加到10部。”
如今是2013年,已經臨近他預想的那個時間點。
再過兩年,他所拍的電影,在北美很可能就要遭受不公平待遇。
有迪士尼全身心的保駕護航,至少電影開畫數能保持住,輿論上,也能維持均勢。
陳麟風看梅姐不太理解的樣子,於是解釋道,“我的想法是,後續可以用麒麟和頂峰這兩家公司的名義,來開展和迪士尼的合作。
另外還能想辦法通過龍麟或者開設新公司,來和華納進行後續可能的合作,算是留個口子。”
“我倒是不反對這樣做,只是迪士尼那邊,肯定會不願意。”
“只要與迪士尼合作的電影,能夠在至少一年一部,保質保量就行。”
《詭秘之主》如果想要拍攝成電影,必須要和華納合作,總不能等到10部合約完成之後,才能啓動吧。
所以留個口子出來是必要的。
“原來是這樣,確實有必要保留一定的自主性。”
梅姐點點頭。
既然說到《詭秘之主》,她便很自然的問道,“小說第三部寫的怎麼樣了?前幾天在洛杉磯見到亞歷克斯,他還有問過。”
“基本已經寫完了,現在在做最後的修改。”
他拍戲的期間,晚上回家也不是光和茜茜膩歪了,一般也會花一兩個小時,碼上個五六千字。
因而,到現在確實是到了收尾階段。
“那太好了,”梅姐鬆了口氣,“這樣正好能趕上下半年開學。”
陳麟風的小說,每年都會多出大批的新讀者,這裡面絕大多數是學生。
老讀者無論什麼時間都會買。
因而爲了照顧這些新讀者,他每次發售小說,一般都會在學生上學期間,也就是三、四月份,或者下半年的九、十月份。
8月份寫完的話,差不多10月能上市發售,12月還有個聖誕節,又是一波銷售潮。
時間確實卡的夠好。
一天時間過去,等陳麟風第二天早上醒來,他連牀都沒下,先拿過牀頭的筆記本,查看起國內輿論情況。
網上的輿論鬧的更熱烈了。
因爲燕影的公告發了出來。
公告中承認陳麟風確實少有來學校給學生上課,但相應的,也披露了他這四年以來,帶過的兩屆學生。
其中第一屆學生,有些已經自己組建劇組拍戲,有的則加入到業內相關公司中,擔任重要職位。
公告下方,甚至還附有相應的名單,放開讓公衆審查,以示這些都是真的。
燕影學院並不認爲陳麟風是吃空餉的類型,不僅如此,學院還特意表揚了他在教導學生方面的貢獻。
一時間,支持陳麟風的人羣士氣大振。
反對他,想讓他辭職的那一方,則有些憤怒了。
竟然還敢頂風作案?
兩邊的衝突更加激烈了。
陳麟風特意關注了一下,這次的輿論,娛樂圈中靜悄悄的,竟然沒有一個名人出來說話。
只有圈外的,諸如一些高校教授出來評論。
這些人也是各執一詞。
“一般來說,電影學院的畢業生,往往會有一定比例的失意者,但陳麟風帶出的這些學生,發展要比平均水平高太多了。”
“此風不可長,陳麟風畢竟都沒怎麼去過學校,他這種例子一旦放開,那些企業家也可以跟着學。
只要拉着一些學生去企業實習,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說是在帶學生,然後拿個教授名頭,多爽啊。”
“影視人才的培養,畢竟和其他行業不同,實踐大於學習,經驗大於天賦,這種代課方法,已經證明了他的行之有效。”
“不管怎樣,規矩就是規矩,一個常年不在學校的老師,就不該佔着名額。”
“……”
陳麟風大概看了下這些人的微博評論,就不在意了。
都是些閒人。
應該沒有背後人的手筆。
想讓這些教授出手,跟那些水軍可就不是一個價位了。
事到如今,他對於可能的幕後之人,也多少有些猜測。
按理來說,現在輿論已經炒得這麼熱,可以找重量級的下場,進一步帶節奏了。
但遲遲不見人出來,還是隻有網友們在熱火朝天的討論。
這就代表,背後的人很可能是圈內人。
因爲只有在圈內,他纔有這麼大的震懾力,讓人不敢露頭。
其他行業的,根本不怕報復,反正隔行如隔山。
此外,目標對準的不是他這個人,而是他代課的行爲。
那麼利益衝突最明顯的是誰呢?
陳麟風先從自己有過沖突的人想起。
矮大緊?
不,這人已經徹底縮了,而且是樂壇的人,跟他帶學生可沒有半毛錢關係。
路釧?
陳麟風託着下巴,有那麼點可能。
這小子純粹濫竽充數,如果新生代導演數量多了,路釧是首當其衝要被淘汰的那一批。
但回頭一想,他沒這個能力。
哪怕找上他爹,作爲淺層京圈人士,馮曉剛大概率會聽到相關消息。
想了想,這個先待定。
剩下的人選,陳麟風自然而然的將目光往南放。
這麼多年來,他在國內的敵人不多,大多都集中在港臺圈了。
會不會是這些人?
他在心裡畫了個大大的圈,嫌疑很大。
只是具體是哪幾個,他就不確定了。
人數有點太多了。
“小風~你起這麼早啊?”
劉茜茜揉着眼爬起身子,毯子滑落,露出大片的春光。
陳麟風瞄了一眼,按下身體的悸動,“嗯,起牀沒事幹,上上網。”
“哦,”劉茜茜心知小風肯定是因爲昨天的事,有點鬧心。
想到這裡,她也不太有睡意了。
隨手拉了件睡衣披上,身子往上伸,就這麼倚靠在他身上,也盯着電腦看起來。
“今天還是這麼熱鬧啊。”
“嗯,不過也只是熱鬧了,跟昨天比起來沒什麼區別。”
陳麟風向茜茜講述自己剛纔看到的情況。
“唉,這背後的人真討厭,又不敢冒出來,還非要搞事。”
“也正常,畢竟一出來就要被打死嘛。”
“那他們這樣,咱能揪出來誰是討厭鬼嗎?”
“還是有可能的。”
“等揪出來了,一定要讓他們好看。”劉茜茜攥緊拳頭,惡狠狠的揮動兩下。
“當然。”
早飯後,陳麟風接到電話。
“陳總,應該已經起來了吧?”
“嗯。”陳麟風連忙道,“王總,情況查的怎麼樣了?”
“顯示ip比較集中的幾個疑似目標,我這邊已經發給鄭總了,這裡邊,有兩家提供信息服務的,應該不怎麼幹淨。”
王高飛說出了兩個公司名字。
“其實這次的水比較混,說不好到底是誰發起的,但這兩家在何炯那事裡,就有冒頭,算是嫌疑最大的。”
所謂信息服務公司,自然就是水軍公司,陳麟風再清楚不過,麒麟就掌管着好幾家類似的公司。
“多謝王總,真是幫大忙了。”
“嗨,都自己人嘛,而且看他們這麼潑髒水,我也看不慣的很。”
作爲髒水集中地,微博的總裁這麼說,陳麟風也就這麼信。
“王總仗義!”
電話掛斷之後,陳麟風立馬打給鄭志浩,將情況說明。
“先查查情況,然後聯繫這兩家,看看他們怎麼說,能套出幕後之人最好,不行咱們再說。”
“好,我知道怎麼做了。”
上午,拍戲間隙,鄭志浩回電話。
“陳總,這兩家公司我查了,背後倒沒什麼特別之處,資金來源看起來挺乾淨的,
公司的老總,一個是南一個北,沒什麼聯繫,應該是接單。”
“好,”陳麟風精神一振,“有問出背後是誰嗎?”
“沒有,”鄭志浩鬱悶道,“說什麼要爲客戶保密,做事要有道義,甚至嘴上還不承認這事跟他們有關係。”
艹,都出來賣了,還道義個啥啊。
陳麟風無奈的搖搖頭,“那按照流程來吧。”
反正已經抓住尾巴了,也不用着急。
“好的,明白。”
上午這段時間,陳麟風電話還是不停。
其中韓山平特意打過來電話詢問,“小陳,到底啥情況啊,看着像是圈內人乾的。”
果然,聰明人大約都能猜到。
只能說這事,背後的人乾的是真的糙。
雖然還通過何炯轉了一手,顯得神通廣大一樣,但太急了,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可能我教學生擋到別人的路了唄。”
韓山平皺眉,“咱們好好教學生,拍電影,能擋誰的路?”
“那誰知道,本來這些年國內電影市場發展這麼快,我尋思多培養點人才,儘量別學港島90年代,空有市場,最終作品跟不上導致沒落,看來終究是錯付了。”
陳麟風說的悽慘,讓韓山平心裡的火氣瞬間就上來了。
華夏電影產業發展,是他多少年來心心念唸的目標,誰敢亂來,就是跟他對着幹。
“現在有懷疑的目標嗎?”
小陳手下的實力龐大,想來不應該全無頭緒纔對。
陳麟風沒說自己查到的情況,只是將自己早上懷疑的情況合盤托出。
“這……”韓山平遲疑了,“確定是那邊的人?”
“就是還不確定,韓總,你說真要是那邊人乾的,你怎麼說?”
“那還能怎麼說,”韓山平硬着頭皮道,“這事你肯定沒錯,對於這兩天的輿情,領導也發話了,不能讓劣幣驅逐良幣,這話說的再明白不過。”
“好,有領導和韓總這話就行。”
韓山平有些心虛,“真要是南邊的人,畢竟要考慮影響,到時候還是不要打擊面太大,否則領導面上不好看。”
“團結還是要講的,畢竟不能跟上面對着幹。”陳麟風點點頭。
只是跟他站一塊的叫團結,跟他作對的,那可就不再團結範圍內了。
“對對,這個想法沒錯,真正下手的人,想怎麼辦都行,只要別傷及無辜。”
韓山平搖搖頭,看來小陳是有了什麼線索,否則不會提前跟他這麼說。
這是事先放話啊。
沒錯,鄭志浩那邊有了點收穫。
打頭的想要講誠信,但一個公司可不是一個人就說了算的,總有人會棄暗投明。
背後的人,幾乎已經確定,如今只差實錘。
陳麟風放手讓鄭志浩來辦,他在歐洲這邊,更多的是在空閒時候,跟國內的領導們聯繫放話。
網上,輿論逐漸有減緩的趨勢。
學院的公告作用還是不小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陳麟風雖然人不在學校,但代課正常進行,而且成果斐然,這樣就夠了。
陳麟風的名聲本來就好,一般的路人,更願意相信他。
他粉絲又多,這樣反對的聲音,自然就難以維持。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水軍逐漸都撤了。
整個輿論走向,看起來有點虎頭蛇尾。
這顯然有些脫出背後之人的預料,在他們看來,應該有很多國內的勢力後續跟上,然後大家一起打上梁山,把陳麟風的聲勢給打下來纔對。
怎麼也想不到,一幫軟腳蝦,竟然不敢出手。
上回矮大緊微博大鬧那次,還有不少追隨者,怎麼這次一個都沒有了?
艹!
吳雨森氣的摔杯子,他臉色極其難看的看向對面,“阿平,你出的主意也不怎麼樣啊,這招根本不管用!”
“阿平”表情也不好,“有些低估這小子的能量了,誰能想到京圈、西北圈這兩大幫人,一開始就找人說明白事,沒給咱攪混水的時間,後面別人一看,當然就不敢亂出手了。”
吳雨森想到這個,表情猙獰起來,“一幫膽小鬼,想要吃肉又不敢上手,以後永遠都吃不上肉,要不咱乾脆直接站出來,旗幟鮮明的跟他幹一場。”
“不可,”又一人道,“不能硬幹,陳麟風這個人在內地實力太強,光他一個人的勢力,就能跟咱們這在座幾家加起來差不多,正面對拼不是個好法子。”
“沒錯,還不僅僅是他自己,就像阿平說的,京圈和西北圈和他關係也不錯,韓山平也跟他站一起,聽說大陸上層也非常重視他,真要鬧起來,咱們可不佔優。”
有人便開始嘆氣,“唉,內地資本現在比當年強太多了,現在想要做個事也太難了。”
“正是因爲如此,咱們纔要站在一起,還要想辦法停止住姓陳的繼續盲幹下去,否則咱們只會更艱難。”
“對,沒錯。”
“只是這次眼看要失敗了,後續咱們怎麼辦?”
“只能再找下次機會了。”
“唉~”
“……”
時間過的很快,兩天之後。
網絡上關於陳麟風吃空餉一事,早已成爲過去。
雖然當初鬧的聲勢很大,但現在已經沒什麼人聊了,想來再過幾天,說不定整件事都會在大衆的記憶力淡忘。
畢竟互聯網是沒有記憶的。
但作爲當事人,陳麟風可不會放過。
他還在讓人追查。
下午,鄭志浩發起了和他與梅姐三人的通話會議。
“陳總,有結果了。”
“哦?怎麼說?”
“兩家公司已經收編,證據找到了,背後出錢的公司,直接能聯繫到的人是吳雨森、朱彥平這兩個。”
之前所說的流程,便是談不通,就花錢買下。
就跟網文傳說中的富二代一樣。
他們這也不是白花錢,畢竟本來就有水軍…不對,是互聯網服務方面的需求,就當補充人手了。
“吳雨森…朱彥平…”陳麟風喃喃道。
吳雨森倒是不奇怪,只是這個朱彥平,挺讓他意外的。
小龍小時候賴以成名的導演,就是這個朱彥平。
“他怎麼也摻和進來了?”
梅姐道,“鄭總跟我說起這事之後,我就第一時間找人打聽,有準備目標,事情就好查了,現在基本確定事情的來龍去脈了。”
吳雨森和朱彥平這兩個人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有一個著名觀點。
那就是用內地演員來給港臺新生代演員擡轎子。
“很顯然,陳總你帶學生……”
“等等,”陳麟風有些聽明白了,“所以說我培養導演不是重點,陸陽沈奧他們組局,不用港臺演員,纔是重點?”
“沒錯,其實業內多了些內地導演,對他們也是有些影響的,只是影響最大的,還是演員。”
是啊,畢竟一部電影裡,可不止一兩個演員。
但這終究還是陳麟風的問題,因爲他出了名了的不喜歡用港臺演員。
少有的願意用的幾個,還是那些平日裡就對內地比較親近的藝人,像是劉德樺、古天楽、樑佳輝他們。
他教出來的學生,自然而然的跟着老師的步伐走。
甚至不只是他的學生,就連其他導演,也有跟着學的。
都知道陳導總是成功,但到底是因爲劇本,因爲陳導的導演水平,因爲劇作中心制,還是因爲總是用內地演員,這沒誰說的準。
那自然學習的人也是五花八門,學什麼的都有,也有都學的。
一來二去,影響的就是大批人的利益。
怪不得。
他一開始的思路還是想錯了。
“這樣一來,光吳雨森、朱彥平他們兩個也不夠,背後的那些勢力,應該也跟咱們實現所設想的不一樣咯?”
這倆導演就算有“擡轎子”的觀點,說到底還是爲了吸引港臺新生代背後的資本。
沒誰是真爲了理念,背後一定有利益在。
“確實,湯晨影業、昌宏影視、雪哲公司,都有插手的跡象,這些公司經常合作的製片人,蔡鬆霖、陳果富應該都跑不了。”
梅姐總結道,“這就是一張網。”
而且這裡面還有很明確的發展脈絡。
最初,不用多說,港臺資本勢大,內地根本沒有翻身的餘力。
08年之後,事情起了變化,單輪港島或灣島影視公司,完全無法與內地影視製作公司相抗衡。
於是灣島電影公司學會了搶先一步的策略。
就是資金雖然有限,但只要搶先和港島公司簽署合約,那麼無論之後加入多大的內地電影公司,對方都只是第三方的電影代表。
換句話說就是,對方已經失去了電影演員的優先選擇權。
這一招很有效,隨後港臺資本合流,衆多港臺電影公司發起的項目,雖然大陸方面的投資可能佔到6成,港島和灣島各佔兩成。
但由於兩方先簽合作條款,所以兩方就可以優先選角。
天庭宴就是靠着這種策略,不斷上位的。
本來這種策略還會一直再持續好幾年,但這時陳麟風來了個釜底抽薪。
他本人,公司,以及學生們發起的項目,根本不吸納港臺資本和演員。
關鍵這些項目幾乎還都是優勢項目。
整個市場,大量資本目光都集中到了他們這些人身上,港臺的那套玩法,有點玩不動了。
或者說,內地資本也不是傻的,再碰到這種情況,只要說一句,“你這樣,我乾脆去找麒麟公司的項目去投資算了。”
瞬間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