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叫我方太太
這波“限外”熱潮就連香江也受到了影響,香江媒體說這是閉關鎖國。
米國媒體紐約時報說這是對美劇的打壓,引起了網民的不滿。
就連《華爾街日報》也說用戶會外牆,這波“限外”不會有預期效果。
反正就是酸,什麼事都做不了,這是大勢所趨。
當然這波限外確實讓一些不是主流平臺的網盤、盜版等用戶量大增,但這些也都是要打掉的,只是還沒有管到而已。
規則都是慢慢完善的,並不會一蹴而就。
電影圈剛迎來一波監管,流媒體影視平臺再次要迎來一波監管。
前者是那些資本挑起的,毫無顧忌的偷票房,搞虛假票房;後者是校長挑起的,公開說要“限外”!
一般人是不知道這兩者有什麼聯繫的,本質就是資本之間的利益之爭。
只不過這樣的爭鬥讓小的內容製作者死了一大片,最近《捉妖記》最高峰單日票房達到了1.8億。
八天總票房超過了10億,具體真實票房是多少,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他們還通過互聯網報喜了,“《捉妖記》票房8天破十億,有望超越《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當時可是破30億了的,以《捉妖記》的表現刷都很難刷到。
胡吹嘛,誰都可以。
《煎餅俠》最高峰單日票房達到1.5億,八天總票房超過7億,不過這部電影后繼乏力,確實很爛。
兩部電影合起來單日票房超過3億。
再加上《大聖歸來》票房穩在三五千萬左右,後面是有下降的,目前總票房超過11億,是最高票房的電影。
不過《捉妖記》很快就能追上來。
這些電影單日票房超過4億,三部電影就拿走了整個7月暑期檔總票房超過差不多30億。
就這一個月,其還在不斷上升。
那其他同期電影只能淪爲炮灰,有個十萬就不錯了,像《諾蘇之鷹》就幾百塊的票房;
《愛情魔發師》一天也讓就2萬左右票房。
除了粗製濫造以外,這些電影都是票房之爭下的犧牲品,沒有任何翻身的餘地。
本來市場就這麼大,刷票房也要真實購票,真實入座的,這必然導致其它電影沒法排片。
單日超4億的票房成績,也讓資本看到了電影市場的強大潛力。
且這個暑期檔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幾乎全軍覆沒,像《罪惡贖金》、《分歧者》、《模仿遊戲》等都是好萊塢大片。
但票房卻是都不理想,遭遇了有史以來的滑鐵盧,也是國產電影全面崛起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其中新浪就報道:“2015暑期檔,好萊塢大片疲軟,華語片共呈全類型饕餮盛宴!”
網易財經:“十年最差暑期檔?好萊塢在華票房同比暴跌18%!”
界面新聞:“‘自來水’逆襲:《大聖歸來》如何用口碑打敗好萊塢特效?”
對比去年《哥斯拉》、《變形金剛4》、《沉睡魔咒》以及《明日邊緣》等今年好萊塢電影完全不行。
特別是下半年,好似國產片一下子就起來了。
今年好萊塢影視不僅要限制,電影也是全面被國產電影碾壓。
這都是整個華語市場,以及上面不斷推動的結果,就是要把文化產業搞起來。
那些導演就只會瞎嗶嗶,天天抨擊審查,如果沒有國家推動國產影視崛起,他們自己就沒好日子過,要回到以前窮的日子。
一部電影幾億,幾千萬就封頂的電影市場,就說哪個電影人想回去?
沒別的,根本不掙錢,拍大片都是要市場,要經濟基礎作爲支撐的。
那些普通人不懂這些,就喜歡罵方洪,說他破壞了影視良性競爭,說他不該限制海外劇。
這裡面多少有帶節奏的成分。
方洪也無所謂,這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不可能自己的影視產業不扶持,要給好萊塢送錢,沒這個道理的。
至少他這麼一搞,國產影視內容投入增長會在200%以上,比如以前基礎投入是10部,在這基礎上會多20部,也就是30部。
因爲有大量的資本投入,影視製作出來也不怕沒人買,整個流媒體會大量需要新的內容,垃圾也需要。
只要拍的出來,那就會有人要,因爲有政策保持,海外劇空出的市場空白,將會被國產劇完全佔領。
這麼說吧,整個影視行業將會迎來第二次繁榮,去年影視製作公司只有五千家,今年會突破一萬家。
本來只有七八十萬人的影視製作從業者,保守估計會增加到150萬人以上。
明後年會突破到200萬人。
這麼多人吃飯,這麼大的蛋糕,難道送給海外劇不成。
米國本身的影視市場都要靠國際市場吸血才得以壯大,咱們只能自己循環,要是再不限制,怎麼循環壯大。
不說別的,就他的羣演羣註冊會員都有上十萬人,很多人是沒活幹的,但這麼一搞,很多人將會被安排工作。
版權費高了,多少會漏些下去,當然這是方洪主導的影視項目是這樣,其它的只會給頭部明星。
這也是後來明星片酬大漲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是不可避免的,方洪還是要提議限了海外劇,要把他們拉到同等段位。
至少咱們有語言文化優勢,這都打不贏,只能說菜。
雖然那些網友,那些觀衆都在罵他,就連事不關己的媒體也都在罵他,畢竟沒有利益相關,但整個影視從業者都要感謝他。
因爲是他起的頭,提了“限外”!
只是這部分人都是默不作聲的,享受着方洪帶來的便利選擇沉默。
後來有個叫“強哥”的影視從業者,就在抖音上講:“現在影視行業這麼的繁榮,明星片酬那麼高,從業者那麼多,都要感謝校長。
如果沒有他提出限外,平臺肯定還是會去買海外劇的,爲什麼呢,直接買過來就能上線,受衆也很大,就跟好萊塢電影一樣,市場驗證過的,不會虧本。
既然這樣,那我何必去投資呢,直接買多省事呀,資本不會管你這個劇是哪裡製作的,有人看那就買,就這麼簡單。
你們不知道,以前很多人看韓劇,看美劇的,電視上播放的都是韓劇美劇,包括泰劇很多!
如果不限制,那咱們自己的影視產業就沒法發展,本來就落後,那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