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別談錢,談錢傷感情!

的確,楊慶就是不掏錢他們又能怎樣?

說修萬壽宮只是給他們個面子。

他就是明說了,你們想迎回皇帝來搞我,還要我掏錢交贖金,真把他當傻子嗎?戶部就算有錢,內庫就算堆了如山的銀子,我就是不掏你們能奈我何?話說東林羣賢們真得一樣無可奈何,反正戶部和內庫都在楊慶的控制下,他說幾千四民代表花光了戶部的稅款那就是花光了,他說內庫超過千萬的銀子都給他姘頭修萬壽宮了那就是都修宮了……

再說誰也不知道那內庫到底有多少的存銀。

那東西賬簿在張嫣手中。

而銀子全存入了帝國銀行,實際上全碼在帝國銀行位於萬壽宮所在地樑洲的銀庫,這座銀庫剛剛建成,據說光往裡面運銀子就運了整整一天一夜。

可是……

“可是戶部和內庫都不出,那這一千五百萬石誰出?”

徐孚遠帶着不祥的預感問道。

“暗公以爲弟因何而歸?”

陳子龍說道。

“牧齋之意是民間籌款。”

他隨後解釋道。

“民間籌款?一千五百萬石啊!哪怕市價也是近千萬兩,這樣大量抽空糧食米價定然暴漲,漲到一兩毫無疑問,那就是一千五百萬兩,民間如何籌得出如此巨資,這簡直荒謬!”

徐孚遠勃然站起說道。

“暗公先坐下!”

夏允彝拉了他一把說道。

這裡面數他年紀大,徐孚遠對他還是很敬重的,隨即坐了下來,他倆和陳子龍都是幾社創建者,三人算得上莫逆。三人曾一起言志,徐孚遠自稱百折不回死而後已,夏允彝自稱安於無用,其守不奪,陳子龍自評成敗不計,後來全都做到了。徐孚遠一直抗清到康麻子時代病死爲止,夏允彝家鄉淪陷後即自殺殉國,陳子龍就不用說了。

酒桌上氣氛一片凝重。

這個問題真得很嚴重,他們支持迎回皇帝是一回事,要他們掏錢贖回皇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尤其還這麼多錢。

保守估計也得一千萬兩啊!

不過真要說其實也沒多少,就像徐孚遠家族,拿出十分之一都可以說毫無壓力。他其實是老陰賊徐階弟弟的曾孫,當年徐階可是因爲子弟兼併高達二十四萬畝被海瑞給搞過,當然也有說是四十萬畝的,不過應該不至於,畢竟松江就那麼點地方。

但不是這麼回事啊!

錢謙益說是民間籌款,但也就是反對楊慶的人會掏,而且不鳥東林羣賢的也不會掏,比如福建士紳是不會管的,湖廣士紳也夠嗆,雲南貴州的更別指望,這樣仔細算實際就攤派給南直隸,浙江,江西三個省爲主。如果是過去,可以通過加稅轉嫁給所有人,但現在加稅是不可能的了,大明稅率已經明確,監國已經奏起皇上下了聖旨,永不加賦,這可是真正的永不加賦,攤丁入畝後農民需要交的只有田賦了,誰還敢加稅就等着錦衣衛抄家吧!

而普通百姓更不可能額外掏錢。

說白了就是這三省士紳來掏這筆鉅款。

這不是扯淡嗎?

憑什麼啊!

談錢?談錢傷感情!

“諸位以爲忠勇侯執政如何?”

王夫之突然笑着說道。

“若非於田地之上咄咄逼人,侵漁士紳,倒稱得上大明第一能臣,整軍經武使大明幾復太祖成祖之強,大力推行新種使江南無飢謹,興工礦重商貿使民間日益富庶,自張居正以來無可比擬者,縱然張居正與之相比亦差了許多。”

夏允彝老老實實地說。

他這話其實有點虧心,理論上楊慶沒侵漁過士紳,只是藉着經界把士紳侵漁的官田又收回去,但官田以外真正士紳原本所有的是不動的。

當然,有罪抄家是另一回事。

“仲彝過譽了吧?楊慶之功在於捨棄北方,江浙本就富庶,之前朝廷以江浙養天下,故此使得江浙受天下之累,如今他斷臂才使得大明絕地復生,若崇禎朝諸公無北方饑荒鼠疫之拖累未必不如他。他只不過是把這病樹上朽爛之處切下,自然剩下一個花團錦簇,若此時再把北方千萬饑民塞給他,他一樣搞得焦頭爛額。即便如此江淮之間,甚至河南一帶能恢復穩定,靠的也是地瓜之功,若無此物增加的糧食,他也一樣沒這麼逍遙。

倒是這強軍一道確是無人能及。”

顧鹹正說道。

他可是從西北逃回來的。

西北都餓成什麼樣子了,他是很清楚的,楊慶斷臂求生,以北方甩給李自成換來大明在南方的穩定這是不爭的事實。甚至到現在還對北伐沒有興趣,寧可和多爾袞停止,寧可每年就跟歲幣一樣給李自成一百萬石糧食買和平,其實就是不想再背那麼多負擔,即便這樣淮河兩岸的屯田區,也是靠地瓜在支撐着。

“但這地瓜徐文定何嘗沒搞過?結果又如何呢?”

王夫之說道。

說完他端起地瓜酒。

顧鹹正不說話了。

的確,徐光啓也不是沒搞過,甚至徐光啓連冬儲都解決了,地瓜疏很明確指出,地瓜窖藏在北方甚至優於潮溼的南方,雖然火炕育秧還沒搞出來,但在北方山嶺推廣已經完全沒有問題了,可結果又如何呢?還不是照樣石沉大海?朝廷各方勢力,地方士紳,重重阻力讓本來就不算強勢的徐光啓根本無法實現自己的意圖,最後只能黯然放棄,否則大明至少提前二十年在北方推廣開地瓜,那時候不說西北饑荒能否解決,但山東北直隸河南的饑荒絕對大幅緩解。

大明也不至於落到南渡的下場。

然而徐光啓做不到的,無論楊慶和李自成,卻都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做到,這就不能說人家是運氣好了。

“諸位,大明需要一個權臣!”

王夫之語重心長地說。

“之前那些純粹內耗的黨爭也該結束了,至於田地,他不是還沒公然學那賈似道嗎?”

他接着說道。

在坐的精英們一片沉默。

“賈似道我是不會做的!”

楊慶舉着酒杯說道。

在他面前全是自己黨羽了,他這個小圈子以黎玉田爲狗頭軍師,以黃蜚幾個武將爲核心,然後以宋權高弘圖和路振飛還有宋應星幾個文臣,再加上鄭芝龍,黃斌卿,張名振這些爲外圍。他們實際上掌控着大明的軍隊和財政,但這些人也得要利益,沒有利益誰會跟他混?

“但是,我也不支持土地兼併!

都什麼時代了,爲何還盯着土地?開工廠,開礦,海外貿易,哪一樣不是日進斗金?這一年諸位從這些上賺了多少?是不是都遠超那些地主?未來是屬於工商業的,何必從那些農民嘴裡搶銀子?

再說想要土地也很容易。

跨過大洋到美洲去有幾倍於大明的沃野,哪怕去南洋都有的是,誰想去開墾我做主任憑他去佔,他就是能佔一千萬畝我也支持,但大明內地的土地兼併是必須抑制的。但抑制不是侵奪,肯定不會在某一天,出一個公田法,強制要求地主將土地出售給國家的。”

他說道。

“那忠勇侯以後的土地制度如何明確?”

宋應星問道。

此時大明朝廷派系很清楚,楊黨對東林黨,剩下那些地方派系要麼依附楊黨要麼依附東林。

北方南逃的都依附楊黨。

畢竟後者理論上也是從北方南下的,這些人天然就是一夥,這算是楊黨的基本盤了,他們的基礎就是淮河兩岸的屯田區和遍佈南方的衛所皇莊。

東林黨的基本盤是那些江浙籍官員,而基礎就是江浙士紳,不過這個基礎不穩,江浙士紳因爲利益不同也分敵視楊慶或者容忍他甚至還有支持他的。

後者是新興的工商業階層。

說到底誰都明白,楊慶帶來了工商業的興旺發達。

剩下其他幾個省就得選邊了。

福建算中立,他們有鄭芝龍這個特殊的代表,足夠保證自己利益就行了,只要開放海上貿易,福建士紳就沒什麼意見了,崇山峻嶺中一座座茶園就是他們財富的保證,除此之外他們對朝廷沒什麼特殊要求。

而湖廣和江西就不一樣了。

湖廣還差點,畢竟經歷了多年戰亂尤其是桂王造反的洗牌,導致湖廣皇莊衆多,尤其是整編下來的雜牌還有被招出來的棚民,多數都以皇莊化方式安置在湖廣。可以說湖廣士紳沒得選擇,他們沒有任何對抗楊慶的手段,而和江浙士紳合作,又因爲雙方多年的宿怨很難實現,而且就算成功了,東林羣賢也不歡迎他們。這樣還不如干脆破罐子破摔,當年楚黨能和魏忠賢結盟,這時候湖廣士紳爲何不能與楊慶結盟?

既然反抗不了,那就索性閉上眼享受吧!

而江西士紳就很糾結了。

他們和東林羣賢關係密切,比如他們在朝中的老大姜日廣就是東林老將,但以宋應星爲首的另一幫卻是楊慶一夥,他們某種意義上說騎牆,他們原本可以繼續騎牆,可現在騎不下去了。

一千五百萬石啊!

這錢誰掏?

連蘇鬆的士紳都不想掏,更何況是江西士紳。

還是那句話……

別談錢,談錢傷感情。

第三九三章 這真是一出好戲第一一零章 史閣部,你準備好身敗名裂了嗎?第四五九章 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一九二章 三國殺第四九八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一七一章 無產者第四九三章 廣州城的大同社會第四五九章 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四七五章 陛下要生了!第二零七章 這真是一個悲劇第三一二章 心都一樣是黑的第四六三章 好吃不如餃子,好玩不如……第五二四章 垂死掙扎第四零零章 勸進第二五七章 這是一個春天第十二章 大明皇帝舌戰羣臣第四八五章 血染長街第一四二章 咱大明有皇帝落水的傳統第三六六章 這就是你們對大明的忠心?第二四七章 你真壞第七十六章 雷鳴般的飢餓面前一切都是渣渣第二一七章 太無恥了第六十二章 咱大清的好奴才第五十四章 傻了吧?爺上面有人!第二一六章 信仰之戰第四零六章 審判日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三三八章 和盤托出第二四八章 獨cai者的崛起第三九八章 我有罪,我對不起人民!第四六六章 大鍊鋼鐵第五四二章 有文化人最黑第三七零章 特務統治第二十七章 方天畫戟第七十章 衍聖公第十一章 爾等的良心都喂狗了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三四章 大清國要亡啦!第三六二章 真弒君了!第五十九章 就像過去對吳三桂一樣對他第二十八章 怪獸,有怪獸第三十八章 你怎麼不叫犯賤呢?第三九八章 我有罪,我對不起人民!第六十三章 多爾袞,你還缺我一個蛋第八十九章 甦醒的錦衣衛第一四二章 咱大明有皇帝落水的傳統第四八二章 快來人哪,工人造反啦!第九章 陛下,不如二位同飲一杯?第五一四章 還我們血汗錢第二零三章 鉅額田產來源不明罪第七十二章 你自吹自擂的臉皮真厚第一零零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二四五章 友誼地久天長第三十六章 跗骨之蛆第一一一章 他們不同意就去死好了第二七七章 人間宣言第一六六章 北都人民喜迎王師第三零六章 放飛思想第五三四章 重啓第六十一章 挖空了心,耗盡了力,卻輸給了天意!第二六四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一七四章 楊慶的真實身份第四九四章 一國兩制第四七六章 生了,兒子!第三六六章 這就是你們對大明的忠心?第五二六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二二四 豈能行此不臣之事第三零四章 一頂綠帽子壓不死人第二十九章 五馬分屍第三八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二五章 左夢庚衝冠一怒爲龍陽第四九三章 廣州城的大同社會第五一六章 流氓有文化第一三零章 都是咱大清的好奴才啊!第二六六章 大哉乾元第四零六章 審判日第二三零章 忠勇侯醉戲柳如是第一零七章 這叫尚方寶劍(第二更)第二三六章 要民主,不要獨cai!第三零二章 四民大亂鬥第三五八章 徽州農村調查報告第五零八章 婦唱夫隨第四四八章 梟雄落幕第三一二章 心都一樣是黑的第二二八章 人民衛士第六十八章 精神崩潰了第五二三章 賄選第九十五章 有錢就是聖主明君第五三九章 皇清國第三六六章 這就是你們對大明的忠心?第二一八章 巨龍的甦醒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第四零零章 勸進第一八三章 運籌帷幄第四十五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二十七章 方天畫戟第二六九章 妖孽第三零零章 反楊聯盟第九十五章 有錢就是聖主明君第五十六章 這真是極好的
第三九三章 這真是一出好戲第一一零章 史閣部,你準備好身敗名裂了嗎?第四五九章 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一九二章 三國殺第四九八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一七一章 無產者第四九三章 廣州城的大同社會第四五九章 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四七五章 陛下要生了!第二零七章 這真是一個悲劇第三一二章 心都一樣是黑的第四六三章 好吃不如餃子,好玩不如……第五二四章 垂死掙扎第四零零章 勸進第二五七章 這是一個春天第十二章 大明皇帝舌戰羣臣第四八五章 血染長街第一四二章 咱大明有皇帝落水的傳統第三六六章 這就是你們對大明的忠心?第二四七章 你真壞第七十六章 雷鳴般的飢餓面前一切都是渣渣第二一七章 太無恥了第六十二章 咱大清的好奴才第五十四章 傻了吧?爺上面有人!第二一六章 信仰之戰第四零六章 審判日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三三八章 和盤托出第二四八章 獨cai者的崛起第三九八章 我有罪,我對不起人民!第四六六章 大鍊鋼鐵第五四二章 有文化人最黑第三七零章 特務統治第二十七章 方天畫戟第七十章 衍聖公第十一章 爾等的良心都喂狗了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三四章 大清國要亡啦!第三六二章 真弒君了!第五十九章 就像過去對吳三桂一樣對他第二十八章 怪獸,有怪獸第三十八章 你怎麼不叫犯賤呢?第三九八章 我有罪,我對不起人民!第六十三章 多爾袞,你還缺我一個蛋第八十九章 甦醒的錦衣衛第一四二章 咱大明有皇帝落水的傳統第四八二章 快來人哪,工人造反啦!第九章 陛下,不如二位同飲一杯?第五一四章 還我們血汗錢第二零三章 鉅額田產來源不明罪第七十二章 你自吹自擂的臉皮真厚第一零零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二四五章 友誼地久天長第三十六章 跗骨之蛆第一一一章 他們不同意就去死好了第二七七章 人間宣言第一六六章 北都人民喜迎王師第三零六章 放飛思想第五三四章 重啓第六十一章 挖空了心,耗盡了力,卻輸給了天意!第二六四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一七四章 楊慶的真實身份第四九四章 一國兩制第四七六章 生了,兒子!第三六六章 這就是你們對大明的忠心?第五二六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二二四 豈能行此不臣之事第三零四章 一頂綠帽子壓不死人第二十九章 五馬分屍第三八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二五章 左夢庚衝冠一怒爲龍陽第四九三章 廣州城的大同社會第五一六章 流氓有文化第一三零章 都是咱大清的好奴才啊!第二六六章 大哉乾元第四零六章 審判日第二三零章 忠勇侯醉戲柳如是第一零七章 這叫尚方寶劍(第二更)第二三六章 要民主,不要獨cai!第三零二章 四民大亂鬥第三五八章 徽州農村調查報告第五零八章 婦唱夫隨第四四八章 梟雄落幕第三一二章 心都一樣是黑的第二二八章 人民衛士第六十八章 精神崩潰了第五二三章 賄選第九十五章 有錢就是聖主明君第五三九章 皇清國第三六六章 這就是你們對大明的忠心?第二一八章 巨龍的甦醒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第四零零章 勸進第一八三章 運籌帷幄第四十五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二十七章 方天畫戟第二六九章 妖孽第三零零章 反楊聯盟第九十五章 有錢就是聖主明君第五十六章 這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