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三國殺

銅瓦廂大捷的消息,迅速讓南京城一片歡騰……

快三十年了!

從最初的撫順之戰開始,在這近三十年時間裡,明軍對清軍終於取得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捷,儘管戰場是在中原腹地,但這終究代表着在交戰了近三十年後,明軍終於迎來了至關重要的轉折……

而且還是完勝。

雖然前線謊報戰績很平常,但俘敵八千代表着這一次沒有水分。

俘虜是肯定沒法造假的。

因爲沒有實行強制剃髮易服,所以除了編入八旗的降軍和神軍,北方只有極少數不要臉的漢奸主動剃髮易服表示對大清的擁護,民間是很難找到同樣的鼠尾巴可冒充,只能是戰場上抓獲的真正八旗。而這一次除了兩千蒙古俘虜,剩下全都是真正的八旗軍,哪怕絕大多數仍然是漢軍朝鮮和神軍,但裡面仍舊有一千多是真正的八旗滿洲。

這個戰果是沒有水分的。

事實上也的確真沒有,楊慶一向不喜歡部下在這一點上弄虛作假,而且前線的高得捷和方國安也沒必要弄虛作假。

這個戰果已經足夠輝煌,何必再冒着挨處罰的危險造假?

而明軍傷亡不足兩千。

這個數字也沒造假,實際上戰死六百傷一千三,其中包括四百重傷和殘疾,肯定要退出軍隊的,具裝騎兵在這一點上是必然。當然,高一功傷亡一萬多,這個就沒必要關心了,那也不是明軍傷亡,明軍報告的只是騎兵軍和後來增援的方國安部兩個步兵旅的傷亡。

後者在袁宗第攻破沁陽,事實上已經從西線摧毀清軍側翼後,立刻乘船從黃河順流而下增援銅瓦廂。

他們的到達結束了戰鬥。

知道後背沒有擋住袁宗第背刺的多鐸不得不全線撤退,然後就是明順聯軍對清軍的追殺,不過多鐸最終還是在那些地方士紳的配合下,向北撤到了開州,西線清軍撤到衛輝,事實上在衛輝,開州,濮州直到東昌再轉向濟南這條線形成防線,以準備抵擋明軍的進攻。當然,明軍沒有繼續向前,順軍也止步沁陽,所以多鐸在後撤大名府後暫時穩定了南部防線,清軍無力再次南下,明軍和順軍獲得了穩定的黃河航道,高一功帶着滿載近百萬石糧食的船隊在深秋的寒風中到達洛陽。

至於接下來,無論楊慶還是李自成都沒興趣繼續向北進攻了。

運河即將封凍。

剩下無論潁河渦河還是黃河也都將被冰層覆蓋,甚至就連淮河都將在這個小冰河期巔峰的年代,被可以通行馬匹的堅冰覆蓋。

沒有後勤的楊慶無法繼續進攻。

事實上他正在向北方搶運最後一批物資,以保證前線各軍在這個漫長冬天用於防守,爲了確保在冬天能夠提供一定的運輸能力,他正在大量製造四輪馬車。同時還在修繕從南京到鳳陽,然後從鳳陽到鄭州的道路,另外也在修繕海州港和從海州到徐州及沂州的道路,未來還得開拓一條海運補給線,但向黃河以北的後勤供應他暫時還做不到。

事實上這場大戰勝利是明順聯合作戰的結果,單明軍自己能守住黃河就不錯了。

實際參戰的就三萬多明軍。

但順軍投入了整整十萬,這還不算向澤潞進攻的,劉宗敏和劉芳亮兩路使得澤潞的四萬清軍不但無力南下參戰,而且還逼迫多爾袞把兩萬原本要南下的清軍轉向他們那裡,否則劉芳亮就打到潞安出擊多鐸的戰線後背了。

真正打贏這場決戰的主力是順軍。

明軍充其量只是個配角,只不過對外宣傳肯定不能宣傳這一點,於是就變成了明軍兩萬大破清軍八萬,而且只損失不足兩千。

但實際上呢?

是順軍五萬加明軍兩萬,以死傷近一萬五千的代價,才最終取得了這場勝利,如果把整個黃河之戰綜合起來是順軍十萬加明軍三萬,以死傷超過三萬的代價,擊敗了十三萬清軍並斬俘四萬。清軍損失雖然多一些,但只是因爲雜牌太多,尤其是倉促武裝起來的那些八旗神軍,他們的真正戰鬥力其實還不如以前的明軍雜牌呢!

這纔是真正的結果。

但沒有順軍的話,就三萬明軍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打贏,最多也就是守住鄭州。

但李自成肯定沒興趣繼續進攻。

他配合楊慶作戰的目的只在於黃河上運來的這批糧食。

這是他的救命糧。

現在糧食到手,他還管個屁!

一百萬石糧食加上他之前在關中的儲備,還有他清洗晉商所得,還有關中等地民間的存糧,基本上就夠他的軍隊和百姓熬過這個冬天了,畢竟關中和山西多少也有些自產,而且手中的大量金銀還可以讓他從周圍蒙古部落換些牲畜。總之他的這個冬天只要不打仗,維持着還是足夠,開春之後航運恢復,他還可以繼續向楊慶採購糧食,然後一直堅持到明年地瓜收穫的季節。說到底他治下這時候也沒多少人口,哪怕崇禎二年這兩省還沒進入毀滅性旱災前,總共也就是不超過兩千萬人口,更別說經歷了近二十年饑荒和戰爭摧殘,估計剩下能有一半頂天了。

而且他的地盤也不完全囊括這兩省。

都只是部分。

楊慶的估計是他的屬地人口應該在六七百萬,不過軍隊數量多,所以李自成的軍隊也在重新改編,按照全民皆兵的方式將戰鬥力差的改爲府兵屯田。他倒是很喜歡唐朝的稱呼,實際上也就是楊慶玩的民兵化,只不過楊慶是部分,而他是全面的,所有他統治下的都民兵化。

然後將正規軍裁減到二十萬以下。

接下來李自成沒有太大壓力。

他需要的只是防禦太行山和秦嶺各關口而已,就連向南和張獻忠的戰爭都暫停……

畢竟張獻忠投入楊慶懷抱。

而他短期內還需要楊慶繼續提供糧食,既然這樣就給個面子,至於北方多爾袞肯定沒能力向西,楊慶也沒興趣管他,說起來李自成雖然退出中原爭霸,但卻立刻把自己的置身於一種超然境界,他可以安安心心經營自己的小確幸。

至於多爾袞……

他在移民。

他在趁着冬天到來前,把北方老家的人口儘量向着關內遷移,然後瓜分北京周圍那些被李自成清洗過的土地,雖然這些土地寒冷,但再冷也比遼東強啊!這些在楊慶看來完全可以放棄的土地,對於咱大清的鐵桿莊稼們來說那就已經是好地方了,哪怕現代年平均氣溫都差五度啊!這個時代就是能正常生存和不能正常生存之間的區別啊!更何況不只北京,鐵桿莊稼們還可以繼續向南居住……

實際上多爾袞玩的也是楊慶那套。

只不過楊慶是把皇莊民兵往士紳的世界裡硬塞,而多爾袞是把鐵桿莊稼們往士紳的世界裡硬塞。

都是把士紳的地盤碎片化。

利用自己能夠掌控的武裝移民貼身監控士紳,實現自己對縣級以下的掌握,說到底多爾袞也一樣是要和士紳爭權奪利,他也不會真老老實實當一個被士紳利用的打手,他和北方士紳同樣得爭權奪利。因爲這次入關的清軍和原本歷史上相比實力削弱,相反那些降軍的加入使得士紳力量相對增強,所以北方士紳在多爾袞面前很有底氣,他們是合作者而不是清軍的依附者。

雙方是平等的。

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讓多爾袞按照自己的心意,往他們期待的聖主明君成長。

他們的內鬥必不可少。

至此明清順三國殺格局重新確立。

大明監國控制黃河自銅瓦廂向東到山東的山區這條線以南,和李自成以秦嶺太行山爲界,但後者保留洛陽及沁陽的突出部。清軍退守衛輝,開州,濮州,東昌,濟南一線,和李自成以太行山爲界,但控制澤潞一帶爲向西的突出部,另外在北方奪回或者說接收宣大一線,和順軍隔着雁門關對峙,但後者在他們西邊控制着陝北這個李自成的老家。

另外清軍還和明軍在朝鮮半島進行戰爭。

鄭成功已經到達朝鮮。

而銅瓦廂大捷的消息,以最快速度送到朝鮮,原本李自成的那支水師也歸了楊慶,這支水師在楊慶支援下繼續控制登州和萊州,歸屬鄭成功的援朝軍指揮。

接下來就是朝鮮國王的反攻了。

不過楊慶不準備繼續派兵。

畢竟他現在理由充足,他現在也是兩線作戰,既要在北方和多爾袞保持軍事對峙,又要和南邊造反的桂逆作戰,哪有多餘兵力給朝鮮,再說不是又多了李自成的水師嗎?好歹鄭成功的援朝軍現在也超過兩萬人,足以幫助朝鮮國王奪回漢城,多爾袞都從遼東往關內移民了,對朝鮮早就已經沒有興趣了。朝鮮國王真正的敵人其實是那些八旗化的叛軍,說白了接下來就是多爾袞支持的朝鮮北方剃髮易服勢力,和南方大明支持的華夏衣冠勢力之間的戰爭。

這是朝鮮人內部的戰爭。

加油吧,李倧君!

忠勇侯會爲你鼓掌的。

反正朝鮮人死得越多越好。

第二十一章 皇上,你別走第一一九章 我們都是文明人第二二八章 人民衛士第四六四 我們是忠臣啊!第四九零章 又倒下一個第六十二章 咱大清的好奴才第二六六章 大哉乾元第二零七章 這真是一個悲劇第四二零章 一隻大象踏上了天平第一七九章 大明四川總督張獻忠第四八二章 快來人哪,工人造反啦!第二一七章 太無恥了第二零五章 忠勇侯說,我們是法治社會第一六一章 天命所歸第一八六章 決戰黃河第一三六章 崇禎駕崩第一一三章 都一個鳥樣啊第四零二章 人民審判官第二九五章 要戰就戰個痛快第一五一章 急轉直下第五一八章 最後的理想主義者第三三零章 霸權第一零七章 這叫尚方寶劍(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崇禎皇帝下江南第二九六章 忠勇侯舌戰羣儒第九章 陛下,不如二位同飲一杯?第三八五章 俺的心都碎了啊第三三九章 楊慶的理想第一九七章 亂則斬第一六四章 咱大清的逆襲第三二二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十章 陛下,請御皇極殿第一零二章 剃髮易服第二九五章 要戰就戰個痛快第四七五章 陛下要生了!第一八一章 殺建奴啦!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第八十九章 甦醒的錦衣衛第二二五章 錦衣衛VS軍機處第二零二章 我要搞個大事情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第一六八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五十章 反派總是死於話多第二零六章 要武鬥不要文鬥第二九八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三七六章 鄉賢啊!第一四三章 你別怕,我不打你第五一二章 銀子,我的銀子啊!第二十六章 無限制破襲戰第八十四章 高風亮節楊爵爺第五十二章 多爾袞,爺爺走了!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三一五章 皇上,您是願意做花瓶呢還是願意做花瓶呢?第八十一章 抄家,抄家!第二五五章 這盛世,如你所願第二五三章 有些事終究需要做個了斷第一零零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三二一章 我,楊慶,掏錢!第八十七章 惡魔的巢穴第四二八章 大明之逼王再起第九十九章 咱大清還沒亡!第十三章 本王最恨那些亂臣賊子了第一二八章 軍閥都是渣渣第四四八章 梟雄落幕第三二九章 倭奸的誕生第二四九章 這是未來第五零五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四章 簡單粗暴第五十七章 楊慶何在第五二四章 垂死掙扎第一零五章 老子的劇本不是這麼寫的第一七一章 無產者第三二七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第二七二章 血染的風采第二零零章 大塊人心第四八四章 廣州大罷工第三三三章 該大幹一場了!第二零四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三十章 隨風潛入夜第二零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十六章 使大明至此,百官皆可殺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一九章 我們都是文明人第五三九章 皇清國第四一零章 芳蹤渺渺第二四零章 免死牌第四六三章 好吃不如餃子,好玩不如……第五三六章 以人民的名義第二五一章 一千五百萬石第二八零章 這臉打的,真狠!第一七九章 大明四川總督張獻忠第二十六章 無限制破襲戰第一二二章 楊慶式的裝逼打臉第四九一章 楊大忽悠第二七一章 漢滿蒙第三九八章 我有罪,我對不起人民!第一八七章 進擊的尚可喜第五一五章 來啊,你們咬我啊!
第二十一章 皇上,你別走第一一九章 我們都是文明人第二二八章 人民衛士第四六四 我們是忠臣啊!第四九零章 又倒下一個第六十二章 咱大清的好奴才第二六六章 大哉乾元第二零七章 這真是一個悲劇第四二零章 一隻大象踏上了天平第一七九章 大明四川總督張獻忠第四八二章 快來人哪,工人造反啦!第二一七章 太無恥了第二零五章 忠勇侯說,我們是法治社會第一六一章 天命所歸第一八六章 決戰黃河第一三六章 崇禎駕崩第一一三章 都一個鳥樣啊第四零二章 人民審判官第二九五章 要戰就戰個痛快第一五一章 急轉直下第五一八章 最後的理想主義者第三三零章 霸權第一零七章 這叫尚方寶劍(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崇禎皇帝下江南第二九六章 忠勇侯舌戰羣儒第九章 陛下,不如二位同飲一杯?第三八五章 俺的心都碎了啊第三三九章 楊慶的理想第一九七章 亂則斬第一六四章 咱大清的逆襲第三二二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十章 陛下,請御皇極殿第一零二章 剃髮易服第二九五章 要戰就戰個痛快第四七五章 陛下要生了!第一八一章 殺建奴啦!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第八十九章 甦醒的錦衣衛第二二五章 錦衣衛VS軍機處第二零二章 我要搞個大事情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第一六八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五十章 反派總是死於話多第二零六章 要武鬥不要文鬥第二九八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三七六章 鄉賢啊!第一四三章 你別怕,我不打你第五一二章 銀子,我的銀子啊!第二十六章 無限制破襲戰第八十四章 高風亮節楊爵爺第五十二章 多爾袞,爺爺走了!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三一五章 皇上,您是願意做花瓶呢還是願意做花瓶呢?第八十一章 抄家,抄家!第二五五章 這盛世,如你所願第二五三章 有些事終究需要做個了斷第一零零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三二一章 我,楊慶,掏錢!第八十七章 惡魔的巢穴第四二八章 大明之逼王再起第九十九章 咱大清還沒亡!第十三章 本王最恨那些亂臣賊子了第一二八章 軍閥都是渣渣第四四八章 梟雄落幕第三二九章 倭奸的誕生第二四九章 這是未來第五零五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四章 簡單粗暴第五十七章 楊慶何在第五二四章 垂死掙扎第一零五章 老子的劇本不是這麼寫的第一七一章 無產者第三二七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第二七二章 血染的風采第二零零章 大塊人心第四八四章 廣州大罷工第三三三章 該大幹一場了!第二零四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三十章 隨風潛入夜第二零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十六章 使大明至此,百官皆可殺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一九章 我們都是文明人第五三九章 皇清國第四一零章 芳蹤渺渺第二四零章 免死牌第四六三章 好吃不如餃子,好玩不如……第五三六章 以人民的名義第二五一章 一千五百萬石第二八零章 這臉打的,真狠!第一七九章 大明四川總督張獻忠第二十六章 無限制破襲戰第一二二章 楊慶式的裝逼打臉第四九一章 楊大忽悠第二七一章 漢滿蒙第三九八章 我有罪,我對不起人民!第一八七章 進擊的尚可喜第五一五章 來啊,你們咬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