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二章 護國公撩漢

兩個月後。

長安。

楊慶站在綿綿春雨中,頗有些哀傷地看着前方。

被雨水打溼的神道上,一百多人擡着巨大的金絲楠木棺材,邁着整齊的步伐緩緩向前,走向大明秦王李自成的享殿……

這是早就修好的。

李自成又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他在前年就已經開始給自己修建墳墓了,而且也是按照一個藩王的規格修建。耗資足有百萬,從南方購買了大量材料,雖然活着的時候對奢華生活並不怎麼追求,但老李對自己死後還是很注重的。這座修在終南山麓的秦王陵佔地近十萬平方米,享殿比他的秦王府還高檔,至於這口金絲楠木棺材就不用說了,光給他從湖廣運過來就耗費巨資。

“你義父還沒給自己也準備好這樣一套嗎?”

楊慶傷感地說。

“不勞護國公操心!”

李定國面無表情地說道。

“唉,都是老朋友了,眼看着老朋友們都一個個地走了,就還剩下那麼幾個,我好歹也還年輕些,我不替他們操心誰操心呢?”

楊慶說道。

“義父還有自己的兒子,還無需勞煩護國公!”

李定國說道。

“他們也都已經老了,孫可望還能活二十年?我看是很難了!劉文秀也罷,艾能奇也罷,馮雙禮也罷,都比你大得多吧?我記得艾能奇都已經有孫子了,你們這些人也就你年齡算起來最小,但你也比我大幾歲吧?更別說你們身體和我都沒法比,你們就是長命百歲,也一樣還得走在我的前面,你看,到最後還是得我操心!”

楊慶赤luoluo地炫耀着。

不過事實就這樣。

張獻忠本人就不用說了。

孫可望等人雖然和李定國一樣都算張獻忠義子,但他們年齡其實比張獻忠差不了多少,這個義父義子更多是加強關係,和李定國這種從十歲就由張獻忠養大的不一樣。以艾能奇爲例,兒子這時候都已經二十多早就娶妻生子,原本歷史上孫可望等人退入雲南後,他兒子艾承業就和沐天波的女兒成婚了。而李定國事實上也比楊慶略大一點,他這時候也已經三十出頭了,楊慶事實上還沒到三十,如果看面相說自己還是小鮮肉一枚都不算太過分。

“那就先謝過護國公了!”

李定國表情複雜地說。

他也明白這一點,楊慶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用年齡優勢,直接熬死了李自成,這一點上誰也比不了這個傢伙。說到底誰活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梟雄們的確都不好對付,可憑着年齡和身體優勢,熬到對手老死病死,那也一樣是勝利啊!

從這一點說楊慶就是躺贏的。

但李定國也不知道張獻忠會做何種選擇,畢竟張獻忠有兒子,雖然張獻忠的兒子一樣沒什麼本事。

可是……

誰知道呢!

這種問題誰也不敢問啊!

“不用客氣,都是老朋友了,你們的後事交給我就行!”

楊慶很無恥地說。

李定國沒有再搭理這個臉上貼着我年輕我囂張的傢伙,默默看着李自成的金絲楠木棺材。

“老李很會選地方啊!”

楊慶轉頭看着身後風光。

站在這片向陽的山坡上,正好對着眼前遼闊關中平原,對着這片李自成苦心經營七年的土地。在這裡放眼望去,以他那不需要望遠鏡的視力可以看見,洨河在一片綠色中橫向流過然後匯入北去的灃河。但交匯處北邊一道橫亙的百餘米攔河壩將河水阻擋住,並形成一個小小的湖面,擡高的河水順着一條人工挖掘的渠道流向東北。這條看起來細細的渠道兩旁一道道更細的水渠分流,來自終南山的清澈河水,就這樣流入一塊塊農田,灌溉着那些正在抽穗的冬小麥。

這條李自成親自參與挖掘的渠道一直延伸到長安城,綿延近四十里灌溉三萬畝良田。

這是他七年的成就之一。

除了因爲技術條件限制,目前還不可能建成的洛惠渠,原本歷史上李儀祉這個德國留學的水利專家主導建設的關中八惠剩餘七惠,被李自成這個老土匪帶着數以百萬計的民夫,以六年的汗水甚至鮮血全部建成。

洛惠渠其實也有。

李自成重新修繕了龍首渠,雖然不可能達到洛惠渠的灌溉面積,但依然能灌溉三十多萬畝。

八條渠道。

超過一百五十萬畝水澆田。

當然,楊慶也給李自成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幫助,比如水泥,比如幾個水利方面的人才,這些攔河壩本質上並不是高科技。而且很多都是古代就有過的,比如涇惠渠就是以鄭國渠爲基礎,渭惠渠相當於成國渠。民國時候修建最快的就一年多,之所以李儀祉到死也只建成一半,主要是因爲正好是在抗戰期間。

但本身它們都不是真正超出這個時代技術水平的。

可憐的李自成,就這樣在楊慶引誘下用他能用到的一切,甚至透支了他的生命,爲這片大明饑荒最嚴重的土地,留下了這筆可以說是巨大的財富,留下了平均畝產不少於五石的一百五十萬畝良田。

然後他就像被榨乾一樣,春蠶到死絲方盡了。

把這些都便宜了楊慶。

“老李能有這樣的歸宿,也可以含笑九泉了,你知道嗎?他其實是笑死的,有多少人能笑着死呢?雖然他這輩子受的苦不少,但能笑着死,還能葬在這充滿仙氣的終南山上,對着自己爲後人留下的福地,享受那些耕種的百姓每天擡起頭就能看到他的崇敬目光,這真得很完美了!其實有時候想想,人這一輩子追求的也就是這麼一個歸宿了,我覺得他在人生最重要時刻做出了最完美選擇!”

楊慶繼續撩李定國。

“護國公是指拱手向您投降嗎?”

李定國無語道。

“說投降就過分了,都是自己人有什麼投降可言?不論他以前做過什麼終究是大明藩王!而現在李家作爲大明的藩王,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繼續爲大明管理這片土地,於是把她交給朝廷來管理,卸下這副重擔而已!如果哪一天張獻忠覺得自己已經管理不了他的轄區,同樣也可以向朝廷提出辭職的,其實我覺得就他的身體,再繼續讓他管理四川也是朝廷對他的不負責任。”

楊慶說道。

“護國公想怎樣?”

李定國警惕地說。

“不想怎樣,就是隨口說說,沒有逼你們的意思,蜀公最近經常會發病吧?他還時不時昏倒嗎?我這是關心他的身體,沒什麼別的意思。”

楊慶說道。

“再說我就是真有別的意思你們又能如何?你們又打不過我!”

他緊接着拍了拍李定國肩膀笑着說道。

這時候那棺材進入享殿。

“走吧,去給老李上柱香,祝他早登仙界!”

楊慶說道。

李定國沒有在說話。

兩人和其他那些拜祭李自成的人一起走向享殿,爲大明秦王送行,接下來他的棺材將通過後面的昇仙橋進入地宮,從此告別這個人間。就在同時數百名帶着鐐銬,身上穿着建奴服裝的傢伙被押過來,在那些士兵的毆打中跪在享殿前……

“這是?”

李定國疑惑地說。

“給老李祭祀的建奴,雖然我是不提倡血祭之風的,但他們喜歡那就隨他們吧!”

楊慶說道。

說的就好像不是他最先開始把孝陵的享殿當刑場,時不時凌遲幾個建奴和漢奸,用鮮血祭祀大明太祖一樣。

潞安之戰已經結束,除了不足兩萬清軍逃入山林,目前還在圍剿中之外,剩餘五萬清軍在潞安被殲,孔有德自殺,耿仲明下落不明,據說是被攻城火箭炸得屍骨無存。大玉兒的哥哥滿珠習禮之前就在突圍時候被亂槍打死,逃入上黨盆地的總計十一萬清軍就這樣覆滅。剩下的清剿只是時間問題,那些逃入山林的清軍根本找不到吃的,這又不是抗戰時候太行山區可以種玉米,地瓜,這個時代太行山區根本沒有多少可種的作物。

他們在山裡找不到多少糧食。

只要明軍在外圍始終維持清剿的封鎖,就算不打用不了多久他們也得多半餓死。

或許會有極少數漏網之魚。

但那個就無足掛齒了,總之關內清軍已經成爲歷史,要麼成爲這片土地的肥料,要麼成爲奴隸被榨乾最後的價值。

至於這場血祭……

這個真不是他指使的,而是李過這些人,覺得給李自成血祭兩百建奴比較能安慰老李在天之靈。

畢竟他沒看着多爾袞的死。

既然這樣就隨他們便了,反正這時候順軍手中有的是俘虜,無非就是少賣幾個,於是就這樣兩百名俘虜帶着鐐銬成了祭品,到享殿前放血以便讓老李走得安心。而且這裡面還有好幾個野豬皮的後人或族人,包括褚英的孫子杜爾祜,他的兩個弟弟都已經死在了潞安之戰中。

李定國只是隨意地看了這些祭品一眼,略微感慨一下,然後就跟着楊慶一起走進享殿,開始向李自成做最後送別……

第一零四章 抗清援朝第三三四章 錦衣衛土改司第三四五章 士紳議會第四零六章 審判日第二一八章 巨龍的甦醒第一三八章 忠勇伯大殿行兇第一四三章 你別怕,我不打你第二九六章 忠勇侯舌戰羣儒第一四零章 這只是開始第三二四章 閣下欲謀反乎?第二十五章 真乃萬人敵也第一四三章 你別怕,我不打你第一二八章 軍閥都是渣渣第二二二章 長公主,你要做一個淑女第四六三章 好吃不如餃子,好玩不如……第五零九章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第四一九章 近衛軍出擊第二零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二一三章 淨街虎出擊第四十七章 紛紛加碼第二四五章 友誼地久天長第四四六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一八七章 進擊的尚可喜第十七章 他們這是不準備讓皇上活着離開啊!第六十二章 咱大清的好奴才第三六七章 皇帝你去哪兒啦!第四五零章 護國公杯酒釋兵權第一八九章 官軍流寇與建奴的銅瓦廂決戰第四十四章 1V300的決鬥第一六五章 開門,咱們的聖主明君到了第三一五章 皇上,您是願意做花瓶呢還是願意做花瓶呢?第一八二章 誓死保衛大清第三五八章 徽州農村調查報告第四三一章 科學與神話第三四五章 士紳議會第四一零章 芳蹤渺渺第一九九章 梟獍之獬第四三四章 大清國要亡啦!第三零零章 反楊聯盟第二九五章 要戰就戰個痛快第三八零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十一章 爾等的良心都喂狗了第五三四章 重啓第一二五章 左夢庚衝冠一怒爲龍陽第一一六章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第一零一章 幽靈的威脅第四三四章 大清國要亡啦!第三十二章 楊慶與大玉兒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二二四 豈能行此不臣之事第二三一章 大明雷霆第三六三章 逃出生天第二八零章 這臉打的,真狠!第十六章 使大明至此,百官皆可殺第三七三章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第三一三章 超級蛀蟲第九十五章 有錢就是聖主明君第四六三章 好吃不如餃子,好玩不如……第一九二章 三國殺第三一四章 老來失計親豺狼第九十八章 少年,你的腦洞有點清奇啊!第二九二章 鬧起來第二一七章 太無恥了第三零六章 放飛思想第一五二章 大明之三國志第四十章 熔爐第四五一章 護國公,仁義!第三十四章 血洗第四三九章 大明錦衣衛異端審判所第四二零章 一隻大象踏上了天平第四零二章 人民審判官第七十二章 你自吹自擂的臉皮真厚第一八四章 黃河滔滔第四九五章 人民政權第三九零章 衣冠喪盡第一零一章 幽靈的威脅第三四五章 士紳議會第四六七章 收智商稅第二十五章 真乃萬人敵也第二九零章 出大事了第二五六章 中國之君,殊難爲也!第四九四章 一國兩制第四四七章 相見歡第八十一章 抄家,抄家!第四六八章 兩張牀的故事第一七六章 理想國第四二九章 天威第七十四章 值此國難當頭,衍聖公,委屈你了第四三八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三十四章 血洗第一七零章 忠勇侯的幸福後gong生活第二四四章 李自成的漢唐偉業第一九九章 梟獍之獬第六十五章 崇禎十七年夏第一零一章 幽靈的威脅第四十五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三九六章 諸位,我們需要一場geming第四一零章 芳蹤渺渺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一七二章 你真不愧是作死小能手
第一零四章 抗清援朝第三三四章 錦衣衛土改司第三四五章 士紳議會第四零六章 審判日第二一八章 巨龍的甦醒第一三八章 忠勇伯大殿行兇第一四三章 你別怕,我不打你第二九六章 忠勇侯舌戰羣儒第一四零章 這只是開始第三二四章 閣下欲謀反乎?第二十五章 真乃萬人敵也第一四三章 你別怕,我不打你第一二八章 軍閥都是渣渣第二二二章 長公主,你要做一個淑女第四六三章 好吃不如餃子,好玩不如……第五零九章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第四一九章 近衛軍出擊第二零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二一三章 淨街虎出擊第四十七章 紛紛加碼第二四五章 友誼地久天長第四四六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一八七章 進擊的尚可喜第十七章 他們這是不準備讓皇上活着離開啊!第六十二章 咱大清的好奴才第三六七章 皇帝你去哪兒啦!第四五零章 護國公杯酒釋兵權第一八九章 官軍流寇與建奴的銅瓦廂決戰第四十四章 1V300的決鬥第一六五章 開門,咱們的聖主明君到了第三一五章 皇上,您是願意做花瓶呢還是願意做花瓶呢?第一八二章 誓死保衛大清第三五八章 徽州農村調查報告第四三一章 科學與神話第三四五章 士紳議會第四一零章 芳蹤渺渺第一九九章 梟獍之獬第四三四章 大清國要亡啦!第三零零章 反楊聯盟第二九五章 要戰就戰個痛快第三八零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十一章 爾等的良心都喂狗了第五三四章 重啓第一二五章 左夢庚衝冠一怒爲龍陽第一一六章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第一零一章 幽靈的威脅第四三四章 大清國要亡啦!第三十二章 楊慶與大玉兒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二二四 豈能行此不臣之事第二三一章 大明雷霆第三六三章 逃出生天第二八零章 這臉打的,真狠!第十六章 使大明至此,百官皆可殺第三七三章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第三一三章 超級蛀蟲第九十五章 有錢就是聖主明君第四六三章 好吃不如餃子,好玩不如……第一九二章 三國殺第三一四章 老來失計親豺狼第九十八章 少年,你的腦洞有點清奇啊!第二九二章 鬧起來第二一七章 太無恥了第三零六章 放飛思想第一五二章 大明之三國志第四十章 熔爐第四五一章 護國公,仁義!第三十四章 血洗第四三九章 大明錦衣衛異端審判所第四二零章 一隻大象踏上了天平第四零二章 人民審判官第七十二章 你自吹自擂的臉皮真厚第一八四章 黃河滔滔第四九五章 人民政權第三九零章 衣冠喪盡第一零一章 幽靈的威脅第三四五章 士紳議會第四六七章 收智商稅第二十五章 真乃萬人敵也第二九零章 出大事了第二五六章 中國之君,殊難爲也!第四九四章 一國兩制第四四七章 相見歡第八十一章 抄家,抄家!第四六八章 兩張牀的故事第一七六章 理想國第四二九章 天威第七十四章 值此國難當頭,衍聖公,委屈你了第四三八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三十四章 血洗第一七零章 忠勇侯的幸福後gong生活第二四四章 李自成的漢唐偉業第一九九章 梟獍之獬第六十五章 崇禎十七年夏第一零一章 幽靈的威脅第四十五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三九六章 諸位,我們需要一場geming第四一零章 芳蹤渺渺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一七二章 你真不愧是作死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