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

女皇陛下很快結束對這些種植園的視察繼續啓程。

四天後到達天津。

在這裡無法繼續坐船了,雖然她的龍舟並不大,但也無法通過北運河的淺水,從尹兒灣往上基本上都不能走大船了。實際上這段運河的作用也已經被一條國道分擔,大批新式馬車從尹兒灣開始,滿載各種物資三天內就能送到北都。而且與國道並行的鐵路也在準備施工中,這條鐵路會在未來兩年內建成,畢竟沿途沒有什麼真正大河阻隔,就是過去都能在這些河上修橋的,未來將以陸路運輸徹底取代北運河的水路……

畢竟這裡已經不是都城。

實際上北都的人口至今寥寥,要知道上次幾乎清空了多半,這麼多的人口損失,根本不是這短短几年就能恢復的。

就連天津都很蕭條。

當初在天津可是進行過大戰,駐守這座城市的八旗神軍,可是做到了血戰到底,最終天津衛城戰後人口剩下不足一半。也不僅僅是這裡,整個順天府各地都差不多,戰爭,戰後對漢奸和異端的清算,讓這片土地人口損失嚴重。不過活下來的過得還是很幸福,因爲他們都在耕種着最好的田地,當人口銳減後,自然就不存在土地壓力了,而且一些頭腦靈活的也在學着搞種植園。但他們不用倭奴,而是大批建奴和神奴,至於這些人的反抗逃跑問題,這個沒什麼,直接戴上腳鐐就行。

戴上腳鐐又不是不能幹活。

“這不是以前的,這都是建州衛和蒙古各部,在關外抓捕的。”

鄭成功解釋。

“我就說嘛,哪裡來這麼多!”

楊慶滿意地說道。

實際上關外蒙古人和建州衛正樂此不疲,甚至把捕奴當做他們的支柱產業,反正他們也沒什麼其他經濟來源,蒙古人最多也就能賣點馬,但現在大明到處都是馬場,而且他們的蒙古馬也不值錢。

至於建州衛只能賣人蔘了。

雖然目前建州三衛同樣人口也大幅減少,但因爲自然條件限制,日子過得還是比較艱苦。

相反捕奴卻能賺大錢。

不僅僅是捕皇清國的,甚至還有臣服大明的部落互相捕的。

“北直隸的糧食能自給了吧?”

楊慶緊接着問道。

“能,今年就能完全自給,而且還能有餘糧供應關外各軍,這土豆真是好東西,別說是關內了,就是關外宣大一帶,種土豆都能高產!”

北直隸巡撫朱大典激動地說。

楊慶還沒等南美土豆弄來,就已經開始在他們這裡推廣土豆,畢竟這邊的氣候合適,尤其是關外山區,按照新的行政區劃,原本遼東都司轄區和宣府也劃給北直隸。畢竟這些地方几乎沒什麼人口,根本沒必要單獨設立行政區,比如整個宣府目前只保留一個知縣,而且還是知府兼着,不足五萬人口要那麼多官員幹什麼?而遼西只保留一個錦州,遼東也只有一個遼陽府,好在這個府大點還有三個知縣,整個遼西加遼東,總人口至今還不足十萬呢!在這樣土曠人稀的地方完全不值得設立太多行政區,統統歸北直隸巡撫管。

“朱公,接下來土改可就該到您家了,您不會有什麼怨言吧?”

楊慶笑着說。

朱大典家可是土豪級別。

“怨言倒不至於,到時候護國公多給老朽在北方補點就行,我那一家子雖算不得世家大族,但終究也是不少人吃飯!”

朱大典說道。

“朱公爽快人!”

楊慶笑道。

實際上這些北方的接收大員們都撈足了好處,尤其是北方礦產,朱大典和鄭成功合夥開了好幾處煤礦,現在女皇的龍舟燒的煤,都是他們的煤礦在開平挖出來的。至於佔開荒地搞種植園,他們早就開始了,光朱大典就以承租方式,在順天圈了整整二十萬畝,正在使用奴隸開墾,然後大規模種植棉花。

土改對他們的確有影響。

但這個影響都在他們能接受的範圍之內,說到底他們收穫太多,可以接受失去一點。

楊慶站在繁忙的種植園裡,最後看了一眼那些正在帶着鐐銬鋤草的建奴們,這才心滿意足地離開,帶着鄭成功二人返回北都。但他並沒有急於起出周皇后的梓宮,而是繼續在北都一帶視察,不過讓楊慶失望的是南方始終沒人敢造反……

匪患依然不斷。

很顯然朝臣終究沒有膽量因此直接武力對抗楊慶。

他們都是聰明人。

他們知道武力對抗的結果,更何況他們也沒到走投無路的地步,至於地方上那些士紳忍無可忍,自發搞出來的抵抗,這個坐視就行了,幾十萬大軍壓在南直隸,這些士紳的反抗只能是螳臂當車。

大明的土改繼續。

楊慶和女皇一直在北都待到了這一年的九月,才起出周皇后的梓宮,然後登船返回南都,將其與崇禎合葬在了安陵。

葬禮完成後,女皇以迎梓宮之功封朱庶人爲信王,封地瀛州,緊接着她哥哥就被打包裝上了去封地的艦隊,隨行的還有女皇陛下親自出面動員最終拼湊起的五千家移民。他們將以信王護衛的身份移居瀛州,另外那裡還將以定期換防方式,常駐一個陸戰旅和一支由二十艘巡洋艦組成的艦隊,主要任務是征伐太平洋上那些小島……

這些小島可數量衆多。

而且其中不少頗有價值,從大明方向對這些羣島進行征服,距離太過於遙遠,但以夏威夷爲基地,對西南太平洋各島進行征服就很容易了。

總之曾經的龍興天子就這樣徹底離開了大明人民的視線。

雖然他還可以回來。

畢竟他是藩王不是囚犯,但實際上距離的遙遠,再加上身份的尷尬,讓他在蒸汽動力的海船成熟前是肯定不會回來的,不過他剛剛出生的兒子留在了皇宮,並且由女皇陛下撫養。很顯然女皇也防止她哥哥死在遙遠的夏威夷,哪怕那裡已經被明軍控制,並且完成了清理工作,這樣的遠航路上也很難保證不會發生意外。

而涼王朱慈烺在葬禮後同樣踏上了前往關西的旅途,跟隨他的是整整兩個騎兵軍,另外還有同樣五千家跟隨的移民。他將指揮這兩個騎兵軍,再加上關西原有的一個軍,完成對葉爾羌汗國的徹底毀滅。另外準噶爾汗,和碩特汗等藩臣,也得到配合作戰的聖旨,他們會愉快地尊旨,雖然不准他們佔地,但他們可以隨便搶掠,尤其是可以抓捕奴隸賣給大明的奴隸販子。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大明朝廷的軍隊將和這些藩屬一起,分三路掃蕩關西,徹底恢復至唐朝在那裡的疆域。

包括碎葉城。

雖然這時候碎葉城在準噶爾汗的控制區,但既然他是大明的藩臣,大明當然也有資格在他的地盤建城。

不僅僅是建一座碎葉城。

包括通往碎葉的驛道體系同樣也要建成。

至於準噶爾汗……

他必須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其實他也沒反對資格,因爲他們背後俄國人依舊虎視眈眈,再說大明還支持他們掃蕩哈薩克,完全沒必要爲這點小事和大明鬧翻。準噶爾部在抵擋俄國人南下的同時,真正的目標是哈薩克,是大玉茲和中玉茲,那纔是他們在中亞的擴張方向。原本歷史上他們和哈薩克人在這片土地上進行了持續數十年戰爭,直到準噶爾部被清軍滅族,哈薩克人才擺脫這個噩夢。

而第三個赴鎮的是唐王。

儘管這時候他的昭南城還沒有真正完工,不過作爲昭南總督,他可以先駐紮河仙的殖民地,這塊原本廣東士紳開拓的殖民地,已經正式交給國家,在昭南城完工前,河仙暫時代替。而未來的昭南城,將完全按照巨型要塞的標準建設,棱堡,炮臺,港口,甚至部分必要的工廠,統統都要有,另外同樣向昭南城移民一萬家。總之這座城市就是未來大明在南洋的核心,就連南洋艦隊母港都改爲昭南城,至於舟山的則改成本土艦隊母港,畢竟大明在近海又不存在敵人。

保留一個本土艦隊就行了。

就算訓練基地。

但真正的主力艦隊,將絕大多數都壓到南洋,甚至印度洋,下一步肯定要想紅海進軍,至於印度反而不在楊慶的擴張方向,把他們交給英國好了,大明和英國還是友好的,反正英國人無非就是在印度吸血。

他們吸的血還會流到大明。

主要是印度人口太多,這樣的地方征服毫無意義,當奴隸來源地,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供應地是最好的,真正值得用武力去征服的,反而是這時候看起來最沒有價值的阿拉伯半島。尤其是楊慶還得進行他的運河計劃,西班牙人已經對此表現出很大興趣,他們已經淪爲二流貨色,歐洲的貿易線控制在荷蘭和英國手中,如果能有這樣一條運河,那麼坐擁直布羅陀的西班牙,將重新掌控東西方貿易。畢竟他們不開門誰也進不了地中海,最多讓法國人分一杯羹,但目前已經爲分贓打起來的兩強就可以被踢到一邊了。

地球王還是很有夢想的。

荷蘭人對明軍在南洋的斷擴張很不滿,但剛剛在歐洲戰敗的他們也無可奈何,畢竟他們連英國人都沒打敗,又何況是更強的大明。

唐王赴鎮後,緊接着開始了對勃泥的討伐,跨海遠征的明軍登陸勃泥,但因爲粗暴的民族政策,導致了勃泥人民的堅決反抗,他們居然抵抗了整整兩個月,纔在源源不斷趕到的明軍面前做鳥獸散。大部分勃泥人投降,還有少量逃入森林,去跟達雅克獵頭族爲伍,總之這個國家徹底消失,原本的勃泥國變成了大明昭南省的一個府。並且在隨後的一年裡,明軍迅速清理掉了婆羅洲的其他幾個蘇丹,因爲參戰明軍,在婆羅洲西部發現大量金礦,大明迅速掀起婆羅洲淘金的熱潮……

荷蘭人還是默默忍受。

不忍受還能怎樣?

明軍的兩艘一級艦就在昭南城,隨時跑去炮轟巴達維亞,至於馬六甲城完全被包圍中,就連進入馬六甲的荷蘭商船都得先駛過明軍炮口。而其他國家的商船都已經不進馬六甲城,轉而在昭南城停靠補給,可以說這座城市完全建成後,馬六甲城就完全作廢了。

馬六甲海峽已經是大明的了。

好在楊慶在這一輪擴張之後終於消停了一下,主要是國內土改已經到了最關鍵階段。

不過也就是在這一年,大明蜀公張獻忠病死,護國公沒有事後拉清單,他遵守承諾讓張獻忠的兒子繼承了蜀公的封爵,於是緊接着孫可望等人紛紛上書請求告老。而原本李自成部下的那些軍頭們同樣紛紛告老,這些梟雄們徹底告別了大明的舞臺,最終只剩下作爲農工黨黨首的李來亨,還有原本也告老,但被楊慶強行留下繼續擔任四川巡撫的李定國……

他的工作成績有目共睹。

這個人的寬仁風度,無比適合四川這種地方,四川在他近十年治理下完全達到了儒家的大同之世,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可憐無數大儒世世代代夢寐以求的理想,居然被一個土匪出身的人給他們實現!

這真是一種諷刺。

所以未來護國公還要對他委以更重的擔子呢!

而南直隸的土改,也在這一年年底時候正式完成,無論那些士紳還想如何垂死掙扎,他們的命運就這樣註定,在土地的清丈完成後,所有南直隸的土地全部收歸國有。

同意也罷不同意也罷,

總之南直隸士紳們手中的地契,在女皇的聖旨頒佈一刻起,已經全部作廢了,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了。他們能做的只是接受命運,然後去各地土改隊登記,領取他們的土地券,領取北方土地的墾荒證。當然,作爲大明的人民,他們也可以自己去領取自己應該分的那份土地耕種……

如果他們願意的話。

第一九四章 殉葬第四二零章 一隻大象踏上了天平第五一六章 流氓有文化第三二六章 人民的大救星第五二七章 鐮刀和錘頭第五十五章 大清,我來了!第二三四章 牧齋公,一路走好!第五零三章 明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三二七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第五十四章 傻了吧?爺上面有人!第三六零章 螳臂擋車第一三二章 宿命第三四二章 解放者楊慶第七十六章 雷鳴般的飢餓面前一切都是渣渣第一六六章 北都人民喜迎王師第四十三章 少年,你太天真了!第三六零章 螳臂擋車第一五五章 大明太師中書令秦王李自成駕到第二八八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第二七零章 主子與奴才第一五四章 主子,奴才來世再伺候主子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七十四章 值此國難當頭,衍聖公,委屈你了第四八八章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第五零六章 大明女皇之地圖開疆術第二九四章 祭天第五零四章 帝國雄心第一六九章 屠刀舉起,人頭滾滾第一九五章 慶慶,我給你唱征服好嗎?第二一零章 忠勇侯,咱們是法治社會第二零三章 鉅額田產來源不明罪第三零八章 有些事終需做個了斷第二九一章 這就很麻煩了第三零五章 十萬秀才十萬兵第七十七章 你們的,全是你們的!第五四二章 有文化人最黑第一二一章 瘋狗們的反擊第一四七章 踏碎這一場盛世煙花第四八三章 風暴第二一七章 太無恥了第四一一章 不愛江山愛做戲第二三三章 軍備競賽的時代第五零一章 奸臣本色第四三二章 膜拜吧,凡人!第四零九章 護國公第三九四章 無道昏君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一零六章 我不饒該死的人(求首訂,四更)第三七五章 真不愧是先帝的種第一二一章 瘋狗們的反擊第一六八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一六四章 咱大清的逆襲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四七九章 食人魔的登場第二八七章 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一三二章 宿命第四三零章 此乃大清國戰第二六二章 山東義軍第一六四章 咱大清的逆襲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八零章 二十五年的輪迴第一三四章 帝國的基石第四八八章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第六章 陳圓圓第二七三章 又要搞事情?第二三三章 軍備競賽的時代第三九三章 這真是一出好戲第一五四章 主子,奴才來世再伺候主子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二九三章 真鬧起來了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二八三章 這天理何在啊!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六章 無限制破襲戰第四二三章 護國公夜探洛陽第三一八章 陛下,您就從了他吧!第四三七章 古都悲歌第二七七章 人間宣言第四九二章 歷史會對我做出公正評價第五零八章 婦唱夫隨第二十二章 搶皇上啦!第四七二章 拉倒吧,朕的大清都亡了!第一六一章 天命所歸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四四一章 宿命之戰第四十七章 紛紛加碼第三九四章 無道昏君第四一二章 我,秦王,不服!第四八五章 血染長街第四五零章 護國公杯酒釋兵權第三四八章 我這算不算作繭自縛?第一零一章 幽靈的威脅第二零三章 鉅額田產來源不明罪第十章 陛下,請御皇極殿第三七零章 特務統治第六十八章 精神崩潰了第四六七章 收智商稅第一四六章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二七六章 妍皮不掩癡骨第一二九章 國之重器
第一九四章 殉葬第四二零章 一隻大象踏上了天平第五一六章 流氓有文化第三二六章 人民的大救星第五二七章 鐮刀和錘頭第五十五章 大清,我來了!第二三四章 牧齋公,一路走好!第五零三章 明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三二七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第五十四章 傻了吧?爺上面有人!第三六零章 螳臂擋車第一三二章 宿命第三四二章 解放者楊慶第七十六章 雷鳴般的飢餓面前一切都是渣渣第一六六章 北都人民喜迎王師第四十三章 少年,你太天真了!第三六零章 螳臂擋車第一五五章 大明太師中書令秦王李自成駕到第二八八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第二七零章 主子與奴才第一五四章 主子,奴才來世再伺候主子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七十四章 值此國難當頭,衍聖公,委屈你了第四八八章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第五零六章 大明女皇之地圖開疆術第二九四章 祭天第五零四章 帝國雄心第一六九章 屠刀舉起,人頭滾滾第一九五章 慶慶,我給你唱征服好嗎?第二一零章 忠勇侯,咱們是法治社會第二零三章 鉅額田產來源不明罪第三零八章 有些事終需做個了斷第二九一章 這就很麻煩了第三零五章 十萬秀才十萬兵第七十七章 你們的,全是你們的!第五四二章 有文化人最黑第一二一章 瘋狗們的反擊第一四七章 踏碎這一場盛世煙花第四八三章 風暴第二一七章 太無恥了第四一一章 不愛江山愛做戲第二三三章 軍備競賽的時代第五零一章 奸臣本色第四三二章 膜拜吧,凡人!第四零九章 護國公第三九四章 無道昏君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一零六章 我不饒該死的人(求首訂,四更)第三七五章 真不愧是先帝的種第一二一章 瘋狗們的反擊第一六八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一六四章 咱大清的逆襲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四七九章 食人魔的登場第二八七章 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一三二章 宿命第四三零章 此乃大清國戰第二六二章 山東義軍第一六四章 咱大清的逆襲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八零章 二十五年的輪迴第一三四章 帝國的基石第四八八章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第六章 陳圓圓第二七三章 又要搞事情?第二三三章 軍備競賽的時代第三九三章 這真是一出好戲第一五四章 主子,奴才來世再伺候主子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二九三章 真鬧起來了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二八三章 這天理何在啊!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六章 無限制破襲戰第四二三章 護國公夜探洛陽第三一八章 陛下,您就從了他吧!第四三七章 古都悲歌第二七七章 人間宣言第四九二章 歷史會對我做出公正評價第五零八章 婦唱夫隨第二十二章 搶皇上啦!第四七二章 拉倒吧,朕的大清都亡了!第一六一章 天命所歸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四四一章 宿命之戰第四十七章 紛紛加碼第三九四章 無道昏君第四一二章 我,秦王,不服!第四八五章 血染長街第四五零章 護國公杯酒釋兵權第三四八章 我這算不算作繭自縛?第一零一章 幽靈的威脅第二零三章 鉅額田產來源不明罪第十章 陛下,請御皇極殿第三七零章 特務統治第六十八章 精神崩潰了第四六七章 收智商稅第一四六章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二七六章 妍皮不掩癡骨第一二九章 國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