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長安。

“陛下,您就聽老臣一句吧!”

常延齡趴在朱慈烺的面前哭着哀求。

“懷遠侯,你要陛下自棄江山?”

毛奇齡冷笑道。

“陛下,您身旁這些有哪一個不是包藏禍心?他們是爲大明嗎?當然不是!他們不過是自己在江南鬥不過楊慶想用您當槍使,他們是被楊慶的釋奴令和準備實行公田法逼得,他們需要一個鬥倒楊慶的武器,您不過就是他們的一杆槍,您這杆槍折了他們大不了拋到一邊!”

常延齡指着他對朱慈烺說道。

“懷遠侯,你不要血口噴人!”

毛奇齡怒道。

常延齡依舊沒搭理他。

緊接着老常將手指向錢謙益。

“至於他們,他們不過是羣眷戀高位不肯下的朽木,還在做着往日的舊夢,但他們也隱隱知道,自己不過是在做夢,故此拉着您一起讓自己的夢真實些!

但可惜夢終究是夢!

變不了真!”

他鄙夷地說。

錢謙益的涵養很好,繼續保持着寵辱不驚的泰然。

話說常延齡給了他們一個可以說突然襲擊,誰也沒想到這個明顯和楊慶不是一路的勳貴,居然會直接勸朱慈烺留在長安。原本錢謙益這些人估計,常延齡就算不會真得和他們結成同黨,至少也會推一把皇帝,畢竟南京勳貴被楊慶害得太慘。哪怕常延齡躲過當年那一劫,常家事實上依舊有三分之一的主要成員或死或流放,之後常延齡也一直被楊慶事實上剝奪一切權力,僅僅頂着個錦衣衛同知的頭銜在家養老。

而龍興天子還都,拿下楊慶後他肯定就是錦衣衛都指揮使。

這一點毫無懸念。

然而常延齡卻不惜以這種完全撕破臉的方式阻止朱慈烺……

“至於他!”

常延齡指着李自成。

老李坐在他的專門座椅上,頂着金色眼罩,帶着烏紗翼善冠,穿着紅色四團龍袍,老神在在地擡頭看着屋頂恍如未聞。他這身打扮其實和朱慈烺差不多,後者也是烏紗翼善冠,四團龍袍,只不過是明黃色,兩肩額外加上日月。

皇帝常服沒有顏色限制,就是和李自成一樣穿紅色都行。

“他把陛下賣了一千五百萬!”

常延齡鄙夷地說道。

“至於他!”

然後他又指着大學士王應熊說道。

老王原本是崇禎的總督雲貴川三省軍務,但這個職位被楊慶撤銷,他回家後正好趕上楊慶和張獻忠分割四川,本身就是重慶人的他,在收稅的楊慶和不收稅的張獻忠之間毫不猶豫做出選擇。因爲他是崇禎的四川籍舊臣之首,曾經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所以在求賢若渴的張獻忠那裡很受禮遇。於是這個原本清剿張獻忠的明軍最高官員,又成了張獻忠的良師益友,龍興天子在長安組建自己的小朝廷,張獻忠毫不猶豫地把他派過來湊份子了。

“他身後的張獻忠,不過是想讓您當炮灰而已,他們要的只是您去和楊慶鬥,他們根本不關心您會不會獲勝,甚至他們根本不關心您的生死。

他們的確可以給您保證什麼。

但您若死於楊慶之手,他們不會爲您做任何事情,他們會繼續和楊慶保持着表面的友好。

然後找下一個炮灰!”

常延齡說道。

“而他們也一樣!”

他指着王應熊身旁的丁魁楚說道。

丁魁楚同樣是奉桂王命令前來贊助龍興天子的小朝廷的,這樣即可以保證後者不會退縮,又可以儘量爭取勝利,如果勝利那麼他們就是這些勢力在朝廷的代言人,組建一個類似的聯合政府。如果朱慈烺失敗,那也沒什麼大不了,就算他們被楊慶定罪殺了,桂王這些人也可以推脫乾淨,以前這些人的確是他們的手下,但人家給龍興天子當大臣就跟他們脫離關係了。

“您真以爲桂王會在您需要的時候出兵相助嗎?”

常延齡冷笑道。

“陛下,懷遠侯宿有痰疾,當初在南京就曾經突然發狂當街殺人,以至於引起百姓公憤,就連懷遠侯府都被義憤的百姓給燒了,想來此次奔波數千裡,這痰疾又犯了瘋病復發!”

水太涼笑着對朱慈烺說道。

其他人一片附和。

“陛下,當日臣記得清楚,懷遠侯恍如被妖邪附身般,衆目睽睽之下把方允升給活活打死了!”

毛奇齡心有餘悸地作證。

朱慈烺看着常延齡。

“既然如此,就先將其擡下去醫治吧!”

他緩緩說道。

“還不快把這個老東西拖出去!”

李自成一招手喝道。

外面的侍衛立刻走進來,架起常延齡向外走去。

“陛下,您醒醒吧!陛下,您去南京只有死路一條!留在這裡則保平安無事……”

常延齡高喊着。

但他的喊聲越來越遠,很快就再也傳不到這間大殿了。

“走,去看看朕的御營!”

朱慈烺站起身,躊躇滿志地說道。

大殿上所有文臣武將立刻一片歌頌之聲,在這歌頌中李自成保持着他那種形象,臉上帶着詭異的笑容閉目養神。不過朱慈烺也沒打擾他,緊接着皇帝陛下就在他的大臣們簇擁中走出去,直到他們全部離開,李自成才睜開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準備站起身,但剛站起一半就重重地坐了回去。

旁邊的張鼐趕緊扶住他。

李自成擺了擺手,示意自己沒什麼事,然後這才深吸一口氣,重新站起來走向外面。

此時龍興天子已經登上馬車。

這輛楊慶進貢的四輪馬車在四匹馬拉下,連同那些隨行大臣的,很快駛出了皇宮,李自成沒跟他們,而是返回自己的秦王府。當然,龍興天子和他的大臣們也不關心他,誰都知道雙方是什麼關係,興致勃勃的龍興天子一行很快出了長安城,繼續向北直奔新建的渭橋。

御營當然不可能在長安。

李自成又不傻,怎麼可能讓五千大軍駐紮自己身旁,他還怕哪天炮轟秦王府呢。龍興天子的車駕迅速駛過渭橋,在一片綠色中直奔涇陽,那裡纔是他的御營駐地。

此時已經初夏,被涇惠渠灌溉的關中大地正在麥收,放眼望去一片繁忙,甚至一些已經完成收割的麥田中已經開始搶種新一季作物。穀子,地瓜,甚至還有高價從楊慶手中購買的玉米,雖然這個奸商至今不肯教李自成如何治種,但羨慕於其產量的李自成還是不惜高價購買。不過夏季作物的主力還是地瓜,冬小麥和地瓜的輪種是李自成這裡的標準做法,但也有部分早熟穀子,高粱,甚至糜子和蕎麥,這個視灌溉情況而定。

涇惠渠的灌溉面積,是不可能像它的前身鄭國渠一樣,能夠達到數萬頃的。

這個時候降雨量和秦漢沒法比。

哪怕李自成傾盡全力重修,只是能夠灌溉不足五十萬畝,整個關中八惠加起來才過百萬,但這已經是乾旱的關中賴以活命的了。其他地方只有零星的小塊水源便利區能夠實現一年兩熟,絕大多數地方只能種地瓜高粱之類抗旱作物,就連兩年三熟的都很難實現。

爲了保證糧食產量,李自成已經禁止種棉花。

反正他可以買。

也不能怪李自成賣皇帝。

他也沒辦法,要想不餓死人就得大量購買糧食,要想在不準種棉花情況下不凍死人,還是得從楊慶那裡購買棉花布匹,他的確有在北方抄家的大量白銀,可僅僅這幾年時間,這些白銀就已經消耗得所剩無幾。

而關中的氣候沒有本質改變。

雖然他拼盡全力,甚至不惜向西域擴張,也對抗不了這個冰河期。

他能依靠的只有銀子。

所以他纔不惜一切方式,能通過貿易獲得,他就讓自己的商隊一直走到遙遠的西伯利亞,能夠通過掠奪獲得的,他就讓自己的軍隊數千裡遠征血洗葉爾羌,甚至連販奴都幹。能夠以笑臉換來的,他就去和張獻忠繼續稱兄道弟,只要後者賣給他的糧食能便宜點。能不要臉獲得的,他就拿皇帝當商品出售給楊慶,總而言之他就是以一切手段換來銀子,然後把這些銀子轉手交給那兩個坐擁膏腴之地的對手,換來糧食和棉花分給自己的那些公社。他只求老天開恩,能讓他帶着關中和山西這幾百萬遺民,支撐到已經持續了十幾年的乾旱結束。

不過這些年已經開始好轉,至少比崇禎年間好了許多。

事實上他已經看到了希望。

明末大旱是逐步轉移,從西北開始向東向南轉移,這幾年多爾袞那裡最慘,不過最大的乾旱區反而轉移到楊慶那邊。但楊慶那邊最慘的河南已經基本沒人根本不在乎,山東也大部分沒人,剩下的有救濟,湖北和淮河上游是新作物的最大推廣區,而且人口也沒恢復到過去水平。

實際也在旱災覆蓋下的江浙……

江浙怕個鳥啊!

江浙的旱只是下雨少,又不是說沒水灌溉,也就是山區缺水,但楊慶這些年的水利工程也不是白建,再加上新作物推廣,鳥糞肥的應用,放到關中足以餓死人的乾旱,在江浙無非就是給楊慶製造點麻煩。

局部需要從湖廣和江西買糧而已。

實際上江浙的乾旱從崇禎十三年就很嚴重了。

尤其是衢州金華一帶。

甚至嘉湖平原都旱過。

但整體上講,這場原本歷史上毀掉了大明朝的持續乾旱,已經基本上到了尾聲,至少就關中來講,已經可以用挺過來形容了。至於說旱,這地方就這樣,根本就沒有不旱的時候,只是嚴重不嚴重的問題,風調雨順什麼的,對這裡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很遙遠的傳說。

伴着一路新麥的香味,龍興天子一行到達涇河南岸,早就得到命令的御營已經集合完成。

五千大軍列陣迎駕。

一個個六列方陣在空曠的平原上排列整齊,普通士兵穿半身甲,軍官穿四分之三甲的倭奴軍昂首挺胸。他們的盔甲是江浙產,張獻忠以給自己部下使用爲名訂購,然後通過棧道運輸過來。雖然倭奴們身材矮小,但穿上這些明晃晃板甲,戴着帶盔纓的笠盔,或者拿着長矛或者拿着燧發槍看上去也很威武。

他們實際上改良了。

因爲燧發槍射速遠超火繩槍,所以縱隊降到了和明軍一樣,由原本十列降爲六列,同時大幅減少了長矛兵的數量。

總之這已經接近古斯塔夫或者說明軍山地步兵標準陣型。

當然,龍興天子沒準備真打仗。

他這一個旅的御營,只是作爲他的近衛,爲他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保證,他沒指望一個旅就能用武力爲他奪回江山,楊慶手下有上百個這種級別的旅呢!但這樣一支近衛卻可以爲他個人提供足夠的保護,萬一有人想以盜殺他,他能自保,萬一楊慶要自己動手弒君,他身旁有足夠的武力能夠阻止。就算沒有這些,到南京後錦衣衛不聽話,他也能繞開楊慶直接以武力做一些事情,他當然知道自己指揮不了南京任何一支武裝力量,但這些人可以爲他解決這個問題。

這纔是御營的真正用途。

換乘一匹駿馬的朱慈烺,在羣臣簇擁下,緩緩在陣型前走過。

他面前的士兵威武雄壯。

雖然矮了點,但氣勢還是很足的。

看看他們面前的大炮,看看他們身上那片鋼鐵的反光,看看他們手中如林的長矛,看看他們肩頭那一支支燧發槍。他們頭頂旗幟招展,他們兩旁鼓聲震天,騎兵營的一匹匹戰馬正在發出亢奮的嘶鳴,馬背上的騎兵高舉着他們的刀。

這是他的軍隊。

真正屬於他的,只聽從他命令的軍隊。

他的大業就從這裡開始,他的帝國就從這裡開始,他的如畫江山就從這些人腳下展開,從這一刻起他不再是任何人的傀儡,他是真正的天子真正的皇帝……

他是大明帝國的主宰者!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身後的水太涼振臂高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些大臣們振臂高呼。

呃,下面沒有了!

那些倭奴士兵還沒學會漢語!雖然他們的軍官都在廣東學會,這些軍官會的是粵語。

第四十九章 龍套總是帥不過三秒第二四一章 大明版五四運動第三九五章 全民公敵第四二九章 天威第一八三章 運籌帷幄第一三一章 大明之自由女神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一五二章 大明之三國志第三四四章 殭屍的皇帝新裝第二四四章 李自成的漢唐偉業第九十八章 少年,你的腦洞有點清奇啊!第一零二章 剃髮易服第一七七章 猛獸出籠第八十六章 家無餘財楊爵爺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四六二章 護國公撩漢第二八七章 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一零八章 士紳掛路燈(第三更)第五四零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二五六章 中國之君,殊難爲也!第三五六章 這些亂臣賊子!第三零二章 四民大亂鬥第一零七章 這叫尚方寶劍(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楊爵爺要種田第四二五章 大明之帝國反擊戰第二四八章 獨cai者的崛起第三八九章 我大明言論自由啊!第二五九章 魔域桃源第九十六章 楊爵爺要種田第二十三章 皇上丟了第四九七章 惡魔在招手第四六八章 兩張牀的故事第四二四章 秦王威武第十三章 本王最恨那些亂臣賊子了第二一二章 公車上書第一八八章 三種制度的戰爭第三八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零六章 放飛思想第一九七章 亂則斬第三八零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二九二章 鬧起來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五三五章 昭昭天命第四八零章 天下苦楊久矣第二三一章 大明雷霆第一三五章 不好啦,皇上又落水啦!第三七二章 陷害忠良第八十七章 惡魔的巢穴第七十章 衍聖公第二十一章 皇上,你別走第二五四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一九四章 殉葬第五零八章 婦唱夫隨第五一八章 最後的理想主義者第三十六章 跗骨之蛆第一二四章 大明錦衣衛稅警總隊第十章 陛下,請御皇極殿第三六二章 真弒君了!第七十八章 尼山劇盜楊豐第四三六章 八旗健兒的娛樂秀第四一三章 女皇休產假第一五零章 戰爭通牒第四六零章 完美世界第五三四章 重啓第三一三章 超級蛀蟲第四二一章 單刀會第二零八章 這很東林第一一零章 史閣部,你準備好身敗名裂了嗎?第二十三章 皇上丟了第一八七章 進擊的尚可喜第四九二章 歷史會對我做出公正評價第三十二章 楊慶與大玉兒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第四十章 熔爐第四五五章 走,去取多鐸的人頭!第三二八章 這是爲什麼?第二一六章 信仰之戰第八十三章 鐵拳無敵楊爵爺第四二七章 目標,大沽口第三八二章 命運的轉折第三七八章 劇本不是這麼寫的啊第二三九章 大明最後一把老骨頭第九十三章 少年,咱們一起清君側吧!第四二零章 一隻大象踏上了天平第四九一章 楊大忽悠第二二一章 殖民者養成日記第八十五章 美人,來十個大腰子第四五七章 來啊,快活啊!第三七二章 陷害忠良第二零五章 忠勇侯說,我們是法治社會第一三四章 帝國的基石第四三零章 此乃大清國戰第五一六章 流氓有文化第四三八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一三四章 帝國的基石第三七七章 衣帶詔第二十二章 搶皇上啦!第八十六章 家無餘財楊爵爺第一四一章 奸臣與妖后第八十一章 抄家,抄家!第三七三章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
第四十九章 龍套總是帥不過三秒第二四一章 大明版五四運動第三九五章 全民公敵第四二九章 天威第一八三章 運籌帷幄第一三一章 大明之自由女神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一五二章 大明之三國志第三四四章 殭屍的皇帝新裝第二四四章 李自成的漢唐偉業第九十八章 少年,你的腦洞有點清奇啊!第一零二章 剃髮易服第一七七章 猛獸出籠第八十六章 家無餘財楊爵爺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四六二章 護國公撩漢第二八七章 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一零八章 士紳掛路燈(第三更)第五四零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二五六章 中國之君,殊難爲也!第三五六章 這些亂臣賊子!第三零二章 四民大亂鬥第一零七章 這叫尚方寶劍(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楊爵爺要種田第四二五章 大明之帝國反擊戰第二四八章 獨cai者的崛起第三八九章 我大明言論自由啊!第二五九章 魔域桃源第九十六章 楊爵爺要種田第二十三章 皇上丟了第四九七章 惡魔在招手第四六八章 兩張牀的故事第四二四章 秦王威武第十三章 本王最恨那些亂臣賊子了第二一二章 公車上書第一八八章 三種制度的戰爭第三八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零六章 放飛思想第一九七章 亂則斬第三八零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二九二章 鬧起來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五三五章 昭昭天命第四八零章 天下苦楊久矣第二三一章 大明雷霆第一三五章 不好啦,皇上又落水啦!第三七二章 陷害忠良第八十七章 惡魔的巢穴第七十章 衍聖公第二十一章 皇上,你別走第二五四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一九四章 殉葬第五零八章 婦唱夫隨第五一八章 最後的理想主義者第三十六章 跗骨之蛆第一二四章 大明錦衣衛稅警總隊第十章 陛下,請御皇極殿第三六二章 真弒君了!第七十八章 尼山劇盜楊豐第四三六章 八旗健兒的娛樂秀第四一三章 女皇休產假第一五零章 戰爭通牒第四六零章 完美世界第五三四章 重啓第三一三章 超級蛀蟲第四二一章 單刀會第二零八章 這很東林第一一零章 史閣部,你準備好身敗名裂了嗎?第二十三章 皇上丟了第一八七章 進擊的尚可喜第四九二章 歷史會對我做出公正評價第三十二章 楊慶與大玉兒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第四十章 熔爐第四五五章 走,去取多鐸的人頭!第三二八章 這是爲什麼?第二一六章 信仰之戰第八十三章 鐵拳無敵楊爵爺第四二七章 目標,大沽口第三八二章 命運的轉折第三七八章 劇本不是這麼寫的啊第二三九章 大明最後一把老骨頭第九十三章 少年,咱們一起清君側吧!第四二零章 一隻大象踏上了天平第四九一章 楊大忽悠第二二一章 殖民者養成日記第八十五章 美人,來十個大腰子第四五七章 來啊,快活啊!第三七二章 陷害忠良第二零五章 忠勇侯說,我們是法治社會第一三四章 帝國的基石第四三零章 此乃大清國戰第五一六章 流氓有文化第四三八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一三四章 帝國的基石第三七七章 衣帶詔第二十二章 搶皇上啦!第八十六章 家無餘財楊爵爺第一四一章 奸臣與妖后第八十一章 抄家,抄家!第三七三章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