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要滾蛋?

“鹽鐵,戶部,度支,此三司,何其重要,陛下所託非人,臣斗膽上奏,罷免宋祁三司使之要職,另覓良人守此重任。”包拯並不回韓琦的話語,直接再奏一語,說什麼也要把宋祁噴下去。火耗之事,但凡當過官的人,哪個不懂?爲何宋祁偏偏就不能及時發現其中漏洞?包拯心中,宋祁當這個官,那就叫作尸位素餐。

韓琦擡頭看了一眼包拯,包拯這一刻,哪裡把他這個當朝首相放在了眼裡?首相都開口迴旋了,包拯依舊不依不饒,完全當作沒有聽見。

身爲百官之首的韓琦,心中很是不爽,會如此把他韓琦不放在眼裡的人,如今只怕就這個包拯了。

只是不爽又能如何?赤膊上陣,去跟包拯對噴?有些得不償失。

有些時候,包拯這種做派,其實有點像無賴,官場無賴。這個套路的人,按理說是不可能在官場混得開的,更別說能在朝堂有一席之地,但是偏偏仁宗朝,就讓包拯這種人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然後包拯耍起無賴,這不知道如何去招架。韓琦真要與包拯對噴,吃虧的絕對是自己。

韓琦在猶豫,宋祁唯有自己上了,人重要爲自己爭取一下:“包中丞,你何必如此得理不饒人,在下雖有罪過,但也有救災之功,難道在包中丞心中,在下就這麼一無是處了?”

包拯虎目一張,回頭看着宋祁,口沫橫飛:“功是功,過是過,有功自然要賞,有過自然要罰,從古至今,豈有功過相抵之說?何況此時所言,更非功過之事,而是說才能高低之事,三司本就是與朝廷所有錢糧打交道的衙門,掌管所有來去賬目之所在,這麼一點小小賬目,你都無辨別之能,還有何面目堪當重任?”

“罷了,別吵了,包卿一開口,朕的雙耳都震聾了……”皇帝趙禎還真做出了一個掏耳朵的動作,這還不是說笑,包拯扯着大嗓門一通說,口水還到處飛,這誰受得了?其實……趙禎還是受得了的,口水飛到他臉上,他還得假裝若無其事,不好意思當着包拯的面去擦,免得傷了包拯的自尊心。

皇帝當到趙禎這種地步,也可以說是古往今來獨一號了。

宋祁見得皇帝在說包拯,莫名覺得心理舒服了不少,連忙一躬身:“還請陛下明鑑。”

仁宗皺着眉頭,想了一想,還有一副於心不忍,伴隨唉聲嘆氣:“宋卿乃是朝廷棟樑之臣,內外倚仗之助,莫不如此吧,歐陽學士一直主持《唐書》修撰之事,如今他又赴任開封府,如此大事,不若勞煩宋卿接手主持一下,歐陽學士只當輔助之職。另升宋卿爲工部尚書,以爲功勞之封賞。”

仁宗的話,說得很是愧疚,愧疚也只是愧疚,話說得再好聽,三司使還是說罷就罷了,不過也還是有重用的,修上一朝的歷史,也是重任,對於當朝而言,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韓琦吞了吞口水,看着宋祁躬身謝恩:“謝陛下隆恩。”

還看着包拯趾高氣昂,韓大相公很是不爽。

趙禎又道:“包卿,此番當把此事嚴查。”

包拯作揖:“遵旨。”

“都回吧。”趙禎起身揮手。

幾人回頭出門而去,包拯是龍行虎步,甚至故意離韓琦只有兩步遠,頭前韓琦與宋祁,本來還有說幾句私密話語,包拯就跟在身後,兩人只得對視搖頭,私密話也就只能忍一忍了。

要說宋祁去修《唐書》,也是倒黴,還被歐陽修嫌棄。歐陽修嫌棄宋祁咬文嚼字,故作高深。這個故事頭前也說過,依舊還是新舊文風之爭。而今歐陽修推崇的新文風已經佔據了優勢。

宋祁在修史的時候,把“迅雷不及掩耳”寫成了“震霆無暇掩聰”。

歐陽修看到這一句話,還故意在門口題了八個字“宵寐非禎,札闥洪休”,這八個字就是“夜夢不祥,題門大吉”的意思。就是歐陽修故意咬文嚼字編出來取笑宋祁的,歐陽修甚至還直言去編排取笑宋祁。

這是宋祁人生中最後一個重任了,還被歐陽修一個後輩編排取笑。最後宋祁得了個羣牧使的大官,這個大官就是主管天下馬政的。可別小看了這個官,周朝的時候,秦國祖先就是管這個的,到得漢唐,這也是重中之重。只是到得宋朝,呃……這個官就不那麼重要了。

宋朝缺馬,這個言論經常會被人反駁。有人說宋朝根本不缺馬,唐朝養馬之地,宋朝依舊保有很大一塊地區。有人說宋朝並不缺馬,只是缺少戰馬。

但是真要看過史料,就會明白,宋朝是真的缺馬。也如一些人所言,北宋若是單看地圖,是真有養馬之地的。只是有人忘記了時過境遷這件事情,說白了,就是生態惡化。西北之地是還有一些牧馬之所,只是生態環境與幾百年前的唐朝早已不是一回事了。

生態惡化的原因,其實也要歸咎於唐。昔日長安爲天下中心,萬國來朝,那時候的長安,最鼎盛時期,人口甚至高達一百五六十萬以上,比宋之汴梁還要繁華得多,長安城裡光是外國人,就有上十萬之數,甚至還有幾千外國人在長安當官當吏。那時候的陝西,可以說是富甲天下,那時候的關外,也是沃野千里。

但是到得唐朝末期,史書記載,整個長安城裡,竟然打不出一口甜水井了,長安城所有的飲用水,皆是“滷水”,都是帶有味道的水,要麼臭,要麼鹹。什麼意思?就是幾百年長安下來,吃喝拉撒,排污又沒有處理手段,地下水都被污染了。

黃土高原,本是鬱鬱蔥蔥之地,砍,伐,燒,耕種,取暖,做飯,千百年下來,高原成了高坡,黃土高坡。然後還有一條滿是泥沙的黃河。

漢之時,張掖這種地方,那是匈奴人的重要據點,那裡曾經草原遍地,鬱鬱蔥蔥,漢爲了搶奪張掖,花費了無數心思,得勝之後取名張掖,意思就是張腋,得了這個地方,大漢朝就把自己的腋下張開了,也就是把手臂張開了,再面對匈奴,就可以直接揮拳進攻了。

而今,張掖,早已成了戈壁大漠之地,草原反倒成了點綴。這只是舉個例子,意思就是說西北養馬地,如今早已名不副實,大片的草原成了戈壁沙漠,沙漠越來越大,大到連西夏党項人都難以繼續維持遊牧生活,導致大量党項人開始了農耕生活。

大宋,沒有養馬場了。漢與匈奴的主要戰場,在西北。唐與突厥,主要戰場也在西北。從唐之後,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主要戰場,再也不是西北了。連西北的長城都開始荒廢了,那裡連遊牧民族不去了,還養什麼馬?乃至後世說要看長城,反倒是往燕雲這邊去,就是北京。

再說宋朝民間的馬,且不論是不是戰馬,就說馬。也就是說馬政,宋沒地方養馬了,得想辦法啊,想了個好辦法,那就是讓百姓養,國家出錢,國家收購,是不是天才?很是天才,把百姓養得叫苦連天,因爲怕馬死啊,馬也是要生病的,馬一死,得賠錢,乃至還要獲罪。這誰敢養?

馬要吃好的喝好的,還不能像牛一樣任勞任怨,馬政在開國之時,還有點成效,到得之後,那就成了一團糟。

宋朝民間缺不缺馬,把清明上河圖拿來看一眼,看看諾大一個百萬汴梁城,人來人往的城門口,最熱鬧的交通咽喉,一共有幾匹馬。拉車的,有沒有一匹是馬?這就是最直觀的證據了。清明上河圖中,連外國商隊,都不帶一匹馬來,只能帶駱駝,爲何?因爲商隊若是帶馬,不論從西夏來,還是從遼國來,那是過不了邊境的。

宋朝缺馬,已經缺到了哭爹喊孃的地步了。

宋祁,兩年後就在羣牧使這個沒什麼卵用的職位上鬱鬱而終了。宋庠宋祁兄弟倆,本是主角光環,兄弟倆同榜高中,一個狀元,一個探花,一時間名傳天下,成爲天下所有人羨慕與學習的對象,宋庠一度拜相封公,最後結局,一個當縣長,一個當弼馬溫,鬱鬱而終。兩人本該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兄弟才子,但是最後卻再也無人去傳頌兩人的故事了。

至於誰接任三司使這個職位,那還得大朝會的時候去商量,其實皇帝趙禎,心中已經有了人選,那就是包拯。

不過包拯想當上這個三司使,也沒有那麼容易。還有一個不怕事的噴子會來噴包拯,那就是歐陽修。

歐陽修噴包拯的理由很簡單,張方平當三司使,你包拯把他噴下去了,然後宋祁當三司使,你包拯又把他噴下去了,哦豁,然後你包拯就當上三司使了?

包拯你這是什麼意思?這是什麼新套路?包拯你這套路是不是太過分了一點?

歐陽修噴得包拯氣不打一處來,不論皇帝怎麼勸,包拯就是不當,回家呆着也不去上任。大概在包拯心中,唯有如此才能顯出自己清高,唯有如此才能顯示自己大公無私。

所以包拯噴倒宋祁之後,在皇帝已經要升他做三司使的時候,他竟然躲在家裡不出來了。

當甘奇從王安石口中聽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也只是苦笑不已。三司使是頂級的高官,副宰相,一國之財務總監,這也是包拯的人生巔峰了。

包拯不幹,打死也不幹,躲在家裡不出門,也不聽皇帝的。歷朝歷代,身爲臣子,能這麼不聽皇帝話的人,包拯大概也是極少數中的一個了。而且,皇帝還拿他沒辦法,只能等着,虛位以待,等到包拯哪天相通再說。

對於下屬而言,趙禎真的是一個好領導。只是對於公司而言,趙禎是不是一個好董事長,那就不好說了。

王安石升官了,這也是王安石來找甘奇的原因,升官了要找人慶祝一下,但是整個汴梁城,想來想去,能賠王安石慶祝升官的人,似乎就唯有甘奇了。

甘奇家也偏僻,倒也不會落人口舌,在仁宗朝升官,只有謙虛謹慎的,沒有大操大辦的道理,連慶祝都要躲一躲,免得讓人覺得你得意忘形了。

王安石當了什麼官?三司副使,這真是意外之喜,從度支判官升到三司副使,也有點破格錄用的意思,這回王安石在皇帝面前,是真的露臉了。包拯躲在家中不上任的時候,王安石几乎就是三司衙門裡的實際負責人。不過真要按照官職來說的話,三司使與三司副使,差距還是很大的,其中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古代的官職體系,都是這樣,一個衙門的主官與下面的副官,看起來差得不多,但是實際上差距極大。就比如包拯當開封知府,司馬光當開封府判官,兩人是直接上下級,但是還隔着六七個級別。

酒桌之上,王安石一杯一杯去敬甘奇:“當真要多謝道堅了,此番若是沒有道堅,我當萬萬不可能如此高升。”

“介甫兄不必如此,以介甫兄之才,相公之位也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副使之職?”甘奇這句話不是奉承,王安石真有當總經理的能力,不論其變法最終如何,但是變法之中,王安石是切切實實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幫助,就說幫國家賺錢這一道上,王安石的辦法是很見成效的。

“道堅過獎了,愚兄可不敢如此妄想。愚兄屢次給官家上書,稟奏改革之事,奈何官家皆未有答覆,唉……每每念及此事,愚兄心中不免有所懈怠,鹽鐵度支之事,實非愚兄所好,若是一直在京城裡辦這份差事,愚兄倒是更願意去主政一方。”王安石與甘奇掏心掏肺起來,他想把自己在地方任職的那些經驗說給皇帝聽,也把一些改革的思路說給皇帝去聽,希望皇帝能聽自己的,奈何皇帝沒有什麼反應。

王安石是帶着抱負入京的,一入京就上了萬言書,細說改革,只是皇帝好似並沒有把他的抱負當回事,這對於王安石是很大的打擊。每日與賬目打交道,王安石這工作也並不快樂。就像王安石話語所說,與其如此,寧願去主政一方,至少主政一方,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情。

“介甫兄不必氣餒,抱負在胸,總有施展之日。”甘奇勸了一語,其實也是知道,王安石是真的做得不開心,過兩年,王安石會以母親去世守喪爲名,回到江寧,蟄伏好幾年。一直蟄伏到小針針登基。

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衙門與見分曉第二百七十六章 胡大儒的鑽營之法第四百七十四章 高牆城池,運籌帷幄,始決勝第三百八十章 侍御史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三百八十一章 上朝必罵,誰來勸也不好使(六千)第一百二十五章 咱買不買?第一百四十五章 氣人氣人,氣煞個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雄鷹與北境之王第一百零八章 劊子手何在?第八十七章 害人的大哥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堅,道堅啊,慎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頭痛哭,懷才不遇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姐姐,女人,妻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說不盡的好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士了嗎第一百一十一章 言情劇有毒第七十三章 妻弟宗實設宴相請第八十五章 國舅爺,您沒事吧?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堅,道堅啊,慎言!第三百零七章 這事,做得又不虧。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四百五十七章 遼國怎麼死?第五百三十章 尸位素餐的西北局勢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場鬧劇啊……第五百二十七章 這叫什麼事?第六十七章 不準入內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頭皮的甘奇,要乾了!第五百五十章 甘相信得過下官?第四百二十四章 相公,還去請人嗎?第五百三十二章 甘奇要決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包拯躲起來了,王安石升官了第五百零五章 甘奇百萬貫,相公請放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哦?你又知曉了?第七十四章措手不及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六百章 此實乃大凶之兆第四百六十五章 謝陛下隆恩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姐姐,女人,妻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裡的女人們第七十七章 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公英明第四百四十七章 經略相公的大局(感謝2019****3348兩萬大賞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不了什麼?第四百九十一章 射中目標的羽箭第三百零六章 大宋之賭神篇第三百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四百二十九章 貿易戰攻略第一百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先佔晨暉門,誰也走脫不得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在背後搗鬼?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六十三章 贖身第六百零九章 甘相公要舌戰羣儒第四百四十四章 兒子,爹來了第五十七章 勇,退(感謝鹹魚蘇卡萬賞)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全民選秀時代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七十三章 妻弟宗實設宴相請第五百五十二章 妖言惑衆晏幾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還請道堅兄速速解惑第四百二十七章 你說,你好好說,萬不可胡說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們不要亂來啊第五百九十章 反改革急先鋒第五百八十一章 甘相公就此殞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衙門真是寒酸得緊(三更補)第七十九章 聚人(大宋猛虎改書名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第一百零八章 劊子手何在?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煉獄在人間第三十四章 你爲何要做這般傻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一百頭,買夠爲止上一章後面多加了六七百字,免費的,剛纔已經看了的書友可以回頭再看看。第十四章 幸運大轉盤與大哥三弟第一百六十六章 尷尬的老師與學生第二百九十六章 學院派,講學派,甘黨第二十三章 甘奇,你快出來第六十九章 你想去哪裡?第三百八十章 侍御史第四百六十二章 安喜,戰爭是怎麼回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胡老頭的太學博士第四百六十三章 登基稱帝,大封文武第五百三十九章 欺君罔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人豬狗乎?第三十九章 梁山伯與祝英臺第四百零八章 準備回京,女兒,祥瑞,韓琦第三百一十二章 立儲之應對第四百一十三章豎子小兒,滾回去(感謝盟主安靜的黑色小螞蟻十萬巨賞)第四百七十七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八十九章 好小夥,前途無量第四百零一章 有些事情說來也怪……第五百八十二章 甘相奮勇在外,國賊作亂於內
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衙門與見分曉第二百七十六章 胡大儒的鑽營之法第四百七十四章 高牆城池,運籌帷幄,始決勝第三百八十章 侍御史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三百八十一章 上朝必罵,誰來勸也不好使(六千)第一百二十五章 咱買不買?第一百四十五章 氣人氣人,氣煞個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雄鷹與北境之王第一百零八章 劊子手何在?第八十七章 害人的大哥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堅,道堅啊,慎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頭痛哭,懷才不遇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姐姐,女人,妻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說不盡的好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士了嗎第一百一十一章 言情劇有毒第七十三章 妻弟宗實設宴相請第八十五章 國舅爺,您沒事吧?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堅,道堅啊,慎言!第三百零七章 這事,做得又不虧。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四百五十七章 遼國怎麼死?第五百三十章 尸位素餐的西北局勢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場鬧劇啊……第五百二十七章 這叫什麼事?第六十七章 不準入內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頭皮的甘奇,要乾了!第五百五十章 甘相信得過下官?第四百二十四章 相公,還去請人嗎?第五百三十二章 甘奇要決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包拯躲起來了,王安石升官了第五百零五章 甘奇百萬貫,相公請放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哦?你又知曉了?第七十四章措手不及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六百章 此實乃大凶之兆第四百六十五章 謝陛下隆恩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姐姐,女人,妻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裡的女人們第七十七章 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公英明第四百四十七章 經略相公的大局(感謝2019****3348兩萬大賞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不了什麼?第四百九十一章 射中目標的羽箭第三百零六章 大宋之賭神篇第三百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四百二十九章 貿易戰攻略第一百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先佔晨暉門,誰也走脫不得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在背後搗鬼?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六十三章 贖身第六百零九章 甘相公要舌戰羣儒第四百四十四章 兒子,爹來了第五十七章 勇,退(感謝鹹魚蘇卡萬賞)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全民選秀時代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七十三章 妻弟宗實設宴相請第五百五十二章 妖言惑衆晏幾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還請道堅兄速速解惑第四百二十七章 你說,你好好說,萬不可胡說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們不要亂來啊第五百九十章 反改革急先鋒第五百八十一章 甘相公就此殞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衙門真是寒酸得緊(三更補)第七十九章 聚人(大宋猛虎改書名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第一百零八章 劊子手何在?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煉獄在人間第三十四章 你爲何要做這般傻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一百頭,買夠爲止上一章後面多加了六七百字,免費的,剛纔已經看了的書友可以回頭再看看。第十四章 幸運大轉盤與大哥三弟第一百六十六章 尷尬的老師與學生第二百九十六章 學院派,講學派,甘黨第二十三章 甘奇,你快出來第六十九章 你想去哪裡?第三百八十章 侍御史第四百六十二章 安喜,戰爭是怎麼回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胡老頭的太學博士第四百六十三章 登基稱帝,大封文武第五百三十九章 欺君罔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人豬狗乎?第三十九章 梁山伯與祝英臺第四百零八章 準備回京,女兒,祥瑞,韓琦第三百一十二章 立儲之應對第四百一十三章豎子小兒,滾回去(感謝盟主安靜的黑色小螞蟻十萬巨賞)第四百七十七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八十九章 好小夥,前途無量第四百零一章 有些事情說來也怪……第五百八十二章 甘相奮勇在外,國賊作亂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