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狄大爺可爽快?

韓琦死了,死得不明不白。

有人說他是被不長眼的山賊攔路劫道給殺了的,所以相州臨近幾個地方的衙差禁軍,正在漫山遍野的搜捕賊匪。

有人說韓琦是被官場上的政敵給殺了的,恰好韓琦失勢,所以有人要報仇。

還有人說,韓琦就是被皇帝殺了的,但是這種說法,只能在暗地裡偷偷摸摸說一句,不敢在人多的地方亂講。

皇帝陛下趙曙聽到韓琦橫死的消息,震怒非常,嚴令地方衙門全力緝兇,更還派出了刑部、大理寺、御史臺的官員趕赴地方督導辦案,甚至還派了皇城司的幾百軍漢過去。

爲了此事,皇帝還輟朝幾日,以表對這位社稷之臣的哀悼。

也還下旨安撫相州韓家,聖旨上對韓琦的功績不吝讚美之詞,這道聖旨也被相州韓家人掛在了晝錦堂之中。晝錦堂,就是韓琦建立的。

韓琦爲什麼要在家鄉建立一個晝錦堂?

因爲《漢書》中有一句話,叫作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所以韓琦要富貴還鄉,顯擺自己是如何富貴的,所以取名“晝錦”,晝就是白天,晝錦的意思就是白天穿着錦衣回家。就是“錦衣晝行”的意思,與“錦衣夜行”剛好相反。

說來說去,就是爲了顯擺韓大相公的富貴。

把皇帝趙曙給韓琦表功的聖旨,掛在韓琦建立的“晝錦堂”中。

興許有點諷刺,但是懂得這個諷刺的人卻不多。

回京的甘奇升官了,升爲知諫院,而之前的知諫院唐介,也升官了,成了御史中丞。

回到諫院衙門上任的甘奇,看到的也有許多老熟人,比如張商英與張唐英兄弟倆,都在甘奇座下爲官。

再見趙曙,趙曙非常高興的表彰了甘奇:“道堅此番差事做得極好,朕甚是滿意。”

甘奇不想在趙曙面前表現出自己心狠手辣的那一面,所以說道:“陛下,爲了確保萬無一失,臣特意調狄青狄將軍出手辦理此事,還請陛下恕罪。”

甘奇是想讓皇帝知道,這件事是狄青做的,不是他做的。他是一個文人,正兒八經的文人,讀聖賢書的文人,做不來那種殺人一家老小的事情。

“狄青?”趙曙點着頭,又道:“原道是狄將軍,道堅你當真會辦差,難怪此事做得這麼天衣無縫,狄將軍出手,自然是手到擒來。”

“那是自然,狄將軍一輩子戰陣勇猛,千軍萬馬都不在話下,百戰百勝。做這點小事自然是手到擒來。狄將軍這一輩子,唯有忠義。一聽說是陛下吩咐的差事,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了。”甘奇是想再次把事情推到朝堂上來。

因爲狄青已經淡出朝堂好幾年了,許多人平常裡想都想不起來他了。連韓琦之前再聽到狄青的名字,也說了一句“這老貨還沒有死”的話語。

所以甘奇得在皇帝面前提一下這個名字,刷一下存在感。

趙曙點着頭,想了一想,問道:“狄將軍如今身有何職啊?”

“賦閒在家,只有一個散官。”甘奇如此說了一語。

“那便着他到樞密院任職吧,好似以往他就當過樞密院副使,不若就再當回這個樞密院副使。”趙曙如此說道。

甘奇似乎也察覺到了一些什麼東西,能感覺到趙曙對於狄青的態度並不是那麼熱切。

狄青這種老將軍,若是放在唐朝,那是寶貝疙瘩,鎮國的柱石,但凡有軍事兵事,必然要千呼萬喚請來相問相商。

但是趙曙對狄青的態度,雖然不至於不好,卻也顯然沒有甘奇想象的那麼尊重。

這大宋朝的皇帝,對於軍漢,似乎依舊保持了一貫的傳統。

興許還會帶着一些戒備。

這好像是基因裡與生俱來的東西。

說得更直接一些,如果甘奇自己的是皇帝,座下有一個百戰百勝的老將軍,封什麼官職且不說,此時必然會高興不已,快請狄青來見,上座伺候。這就是態度。

罷了,甘奇也不強求,大宋朝的基因,沒有辦法。

樞密副使就樞密副使吧,沒什麼權柄就沒什麼權柄吧,至少甘奇能保證狄青這次在當樞密副使,必然不會有人再開口去噴他。

讓狄青自自在在當一個官,不必誠惶誠恐,不必日夜擔憂。

“臣代狄將軍先行拜謝陛下隆恩。”

皇帝趙曙點點頭,換了一個話題:“朕還有一事要你幫着出出主意。”

“陛下請說。”

“關於太后之事,最近後宮鬧騰得緊,太后總是尋着由頭找皇后的麻煩,還有李憲,也是唯恐避之不及,你覺得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趙曙問道。

甘奇並未急着答話,而是擡頭看了一眼趙曙。他更想知道趙曙的態度,如今趙曙是皇帝了,再也不是原來那種關係,許多事情就不能隨隨便便應對,特別是皇家之事,一個外臣,還是要謹慎小心。

趙曙的態度,其實甘奇看得出來,即便趙曙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甘奇也能在趙曙的眼中看到一種煩躁的感覺。

煩躁就是態度,煩躁就表示趙曙想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趙曙想要的答案,甘奇不想說,所以甘奇猶豫了。

“你都不說話了,看來此事着實是棘手啊,她畢竟是朕名義上的母后……唉……”趙曙嘆着氣,他也在糾結,若是不糾結的話,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他的想法就是最直接簡單的辦法,找個角落把曹太后關起來,隨她鬧騰去,眼不見心不煩,哪天死了哪天自在。

甘奇忍了忍,還是忍不住開口了:“陛下,依臣之見,兩宮失和,本就是讓人笑話的事情,普通百姓家裡,都有家和萬事興一說。所以臣以爲,陛下當主動與太后緩和關係,多行孝順之舉。”

甘奇還是不忍心看到曹太后落得一個囚禁的結局,畢竟仁宗皇帝對甘奇實在不薄,仁宗皇帝的遺孀,落得那般地步,甘奇是看不過眼的。

而且曹太后本身而言,也不是什麼真正的壞人。本來歷史上兩宮失和之事,最後的解決辦法,還是曹太后在衆多朝臣的勸勉之下,主動交出了皇帝大寶,主動讓趙曙親政的。

若是沒有韓琦這一道,甘奇也不至於夜裡入宮去搶奪大寶。

不說曹太后,就算看在仁宗皇帝的面子上,趙禎的老婆,也不該是那麼一個下場。

所以甘奇還是說出了違背趙曙心中所想的一番話語。

趙曙看着甘奇,想了一想,慢慢說道:“家和萬事興,朕倒是也想家和萬事興,但是如今太后的做派,教朕如何主動上前啊?”

“陛下,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陛下極盡孝道,太后終究還是會明白的,不會再鬧騰下去了。”甘奇決定了,也就要勸說到底。

趙曙還是有些猶豫,他從小不受曹太后待見,所以心中也是有心結的。

甘奇在勸:“陛下,臣說一些僭越之語,還請陛下恕罪。”

“你說。”

“臣斗膽了,陛下畢竟是先皇繼子,若是陛下能待太后如生身親母一般,傳揚出去,陛下之忠孝仁德,便可名聲在外,人人都會誇讚陛下孝義無雙,朝臣百姓說起此事,都會以陛下爲榜樣。哪怕是青史之中,也當濃墨重彩記上一筆,此乃明君典範者也!對陛下的威望名聲,幫助甚大。可致天下歸心,陛下便可與先皇仁宗陛下一樣,受萬人敬仰。”甘奇認認真真說出了這番話。

趙曙聽完,長長嘆了一口氣:“道堅所言有理啊!有道堅知諫院,必然可保朝廷言路通暢。”

甘奇也出了一口氣,剛纔那番話,看來是真的說服了趙曙。沒有一個皇帝不會被這種話語打動的,萬民敬仰,青史一筆,明君典範,這顯然是趙曙所追求的。

曹太后的結局,在甘奇這幾句話中,終於扭轉過來了。

趙曙哪怕是裝,也會裝得一副孝順的模樣。

這件事情算是說完了,趙曙卻還有煩心之事,又問甘奇:“道堅,你說朕初登基,到底該做些什麼?”

這話倒是把甘奇問愣住了,都當皇帝了,還要做什麼?

不過這也是個問題,新官上任都有三把火,新皇帝上任,豈能不想做出一點成績出來?

但是如今這個國家,到底怎麼去做出成績呢?

趙曙顯然有些迷茫,他這個皇帝,有一個榜樣在前面,那就是萬民敬仰、青史留名的仁宗皇帝。

所以已經登基快兩個月的趙曙,不想讓自己顯得碌碌無爲,那就得幹些什麼。

到底幹些什麼呢?這個國家,最近也不缺錢,也不打仗,也沒有什麼大事,不說大事,幾乎連小事都沒有。

這讓趙曙去幹點啥好?

趙曙問出這句話,甘奇幾乎忍不住就要說出“改革”一詞了,把這個國家從上至下、從內至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敢叫日月換新天!

甘奇連忙沉了沉,得沉住氣。

改革這種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甘奇現在這個地位可以完成的。這種事情不能靠皇帝,只能靠自己。

因爲靠皇帝,不知道皇帝哪天被其他人忽悠人就變卦了,改革就無疾而終了。皇帝本就是個人,也會受到別人左右,皇帝變卦這種事情,太正常不過了。

所以想要改革成功,甘奇就得靠自己,讓自己有足夠的影響力去面對所有人,讓所有人都能信服他的一言一行,再加上皇帝的信任,這纔是改革的基礎。甚至皇帝不信任的時候,有懷疑的時候,還有人幫着甘奇去說服皇帝。

而且改革還不能操之過急,得有試驗,然後在推廣,得有這麼一個過程。這個經驗來自鄧老爺子。不能直接就一拍腦袋大刀闊斧去弄,這麼幹必然失敗。

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其實就失敗在這兩點上。

一是王安石几乎就是靠着自己一個人在幹,幹到後來,滿朝都是敵人,甚至自己手下的人都有叛變的。皇帝也經常搖擺不定。

二是王安石許多的政策,還真就是一拍腦袋決定的,大刀闊斧去弄,最後的結果表明,王安石的一些政策,其實在推廣實行階段是行不通的。

當然,王安石還有許多政策還是極爲高明與先進的,總體而言,王安石變法,是爲大宋積累下來了一些家底的,否則徽宗趙佶也不可能那麼大手大腳的花錢,醉生夢死直到亡國。

所以甘奇這個時候,不適合提出什麼變法改革的事情。

甘奇在沉思,爲新皇帝上任三把火想着辦法。

趙曙見得甘奇久久不語,多少也有些氣餒。還說道:“先皇把這天下治理得太好了,教朕如今都不知道做點什麼好。本還有一個冗費度支問題,卻也被道堅你的商稅之法解決了。唉……”

冗費度支被解決了?其實也不盡然,是這兩年解決了,過兩年這個問題就會再次顯現出來。

趙曙說出這番話,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意思,一個幻想,要是當初甘奇把商稅之法拖幾年在拿出來那就好了,這個時候剛剛登基的趙曙,不久立馬能做出大政績了嗎?此時也不會這麼煩惱。

甘奇想了許久,想定了一件事情,然後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口說道:“陛下,國泰民安之時,其他政事暫時都無需多操心。陛下有沒有想過幹一件大事?”

甘奇要慫恿趙曙了。

趙曙立馬來了精神,問道:“什麼大事?”

“燕雲十六州!”甘奇說得是一字一句。這件事情太大了,是大宋歷代皇帝的心病,甚至宋神宗小針針上位的時候,還說過一個遺願:得燕雲十六州者,封王。

燕雲十六州是哪裡?大致範圍就是東起後世的天津,西到後世山西之北的這麼一個狹長的區域,中間還包含了後世的北京。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這麼重要?因爲燕雲十六州就在長城之下,也是燕山山脈之下。

燕山山脈是河北山西之地,北方唯一的屏障,也就是中原北方最重要的屏障。遊牧民族只要越過燕山山脈,就是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

沒有了燕雲十六州,其實整個中原之地,都沒有真正的防線可守。

燕雲十六州如今在遼國手裡,也就是說這大宋朝的北方,是沒有真正屏障的,遼國只要進攻大宋,打破幾個主要城池,便可馬踏汴梁。這也是後來金國入侵的時候,能瞬間兵圍汴梁、滅亡北宋的原因所在。

遼國與北宋,在幾十年前打了許多仗,北宋最初的北伐,也就是爲了奪回燕雲十六州。但是那個時候,遼宋的戰爭,不論誰勝誰敗,大局上基本維持着一個誰也奈何不了誰的平衡。

所以在這種誰也奈何不了誰的平衡之下,遼宋才簽訂了檀淵之盟,有了幾十年的和平。歷史上的檀淵之盟,維持了一百年,一直維持到徽宗趙佶的時候,維持到北宋滅亡的前幾年才被打破。

也是北宋立國之初的時候,軍將還算能打。遼那時候也極爲強盛,還未腐朽,戰局之上經常佔有優勢。但是宋也不弱,許多人以爲檀淵之盟是屈辱的盟約。

其實也不盡然,別看宋朝答應了遼國歲幣之事,其實歲幣對於宋朝而言,算不得什麼,銀十萬,絹二十萬匹,這點錢幾乎是九牛一毛。

遼之所以會在軍事處於略微優勢的情況下籤訂合約,主要還是因爲最後一戰,真宗景德二年,檀淵之戰中,遼國領軍統帥蕭達凜被宋軍射殺在陣前,致使遼軍士氣大落,無心再戰。

那時候的宋軍,能在陣前射殺遼國領軍的統帥,可見戰鬥力着實不差。

領軍統帥都死了,遼國不想戰了,宋也不想接着打了,遼國還要面子,檀淵之盟結下,宋朝每年給遼國送點錢去。

雙方從此萬事大吉了一百年之久。

但是對於大宋來說,不論是哪個皇帝,對於燕雲十六州,還是心心念念想要的,燕雲十六州對於整個大宋來說就是一種安全感。國家的安全感,有了燕雲十六州,就有了燕山山脈,也就有了山脈之上綿延的長城,有了這一道防線之後,中原王朝才能真正高枕無憂。

只是趙曙這個剛剛登基的皇帝,聽得甘奇說出“燕雲十六州”這幾個字,也是一臉的驚駭之色,燕雲十六州他是想要的,要說能奪回燕雲十六州,趙曙就超越了大宋所有的皇帝了,甚至太宗太祖。

但是,趙曙驚駭問道:“道堅是想起兵事?這……”

“陛下稍安,臣並非只是想起兵事,容臣娓娓道來……”甘奇,準備忽悠了。這個忽悠有很多目的。

趙曙還是嚇到了,與遼國開戰,背棄盟約的罵名先不說,朝堂上不知多少人要跳出來反對。

因爲遼國不是西夏,也不是那些造反的賊寇,遼國之勢,在所有人心中,那是不可想象的。

一旦開戰,幾乎就是賭上了國運,若大敗,亡國都有可能。

趙曙一臉緊張說道:“你說,你好好說,萬不可胡說……”

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五百零一章 遼國內外,甘奇佈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堅,你看手中之物第一百四十八章 寒門士子與記者(第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零五章 華夏,華夏,華夏第十一章 拔苗第二百六十章 大樹要倒了第四百九十章 你想活着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也有些於心不忍第四百零六章 收穫的季節第十一章 拔苗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欺君罔上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五十八章 不知尋我何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小事而已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宋的未來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五十三章 先生請第一百二十七章 巧兒成衣第七十七章 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第一百零七章 你就記着今日第四百二十章 城門樓子九丈九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士了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戰場縱橫之野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嘴抹了蜜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學生,好老婆,好女婿(感謝盟主智瞳萬)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王,救命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去死諫,不死不休第四百零五章 鐵石心腸,心狠手辣,沒有辦法第八十八章 咱們不殺人第一百八十章 仁宗之仁第二百零八章 人傻錢多第三百八十六章 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第五百二十七章 這叫什麼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甘博士的太學第五百六十章 自尋死路第八十七章 害人的大哥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趙大姐的忽悠第三百二十章 了無生趣的元夕與悲催的甘奇第四百九十一章 射中目標的羽箭第四百四十七章 經略相公的大局(感謝2019****3348兩萬大賞第一百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四十三章 曾鞏有點老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正的簡在帝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甘相公就此殞命第五十二章 三年會考,十年模擬,一年衝刺第三百九十七章 當官就該是一個高危職業第四百九十二章 胡說!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當不當得(感謝盟主智瞳巨賞)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二百七十章 洛陽程頤(第四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甘郎,不要……第四百二十九章 貿易戰攻略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一百零四章 甘奇,甘道堅第三百七十章 剛起來,少年!(四千字章節,不分兩章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頭皮的甘奇,要乾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佑大遼第二百二十六章 這老貨當真如此放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別跟本使來這一套,哼!第三百零一章 甘正的人生巔峰第九十六章 大兄第一百五十九章 辦講座第五百五十九章 高明,醞釀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一百九十章 這小姑娘莫不是在與我談戀愛?第三十三章 滾蛋第二百三十四章 狄青手把手教你帶兵打仗第三百九十五章 甘大知州的一板斧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爲宰相第四百五十五章 小事而已第四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這都是爲什麼?第四十九章 你可是看不起我老趙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辦講座第一百四十六章 范進中舉……第六十九章 你想去哪裡?第五百五十八章 逆賊(八千六,一口氣寫完,昨天今天都在裡面了)第七十四章措手不及第六百零一章 還請陛下罪己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去死諫,不死不休第五百四十四章 高原第一百七十一章 哈哈……當真第四百一十一章 良善人與良善人有誤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看老夫這信中寫了什麼第五百二十章 蘇門學士成了甘門學士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宋噴王之野望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大相公的朝堂第六百零四章 征服之感第三百零八章 韓大相公與錢第二章 這個大宋有點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被人嫉妒,是一種享受第五百八十二章 甘相奮勇在外,國賊作亂於內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同,大同第九十九章 勇夫
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五百零一章 遼國內外,甘奇佈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堅,你看手中之物第一百四十八章 寒門士子與記者(第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零五章 華夏,華夏,華夏第十一章 拔苗第二百六十章 大樹要倒了第四百九十章 你想活着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也有些於心不忍第四百零六章 收穫的季節第十一章 拔苗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欺君罔上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五十八章 不知尋我何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小事而已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宋的未來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五十三章 先生請第一百二十七章 巧兒成衣第七十七章 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第一百零七章 你就記着今日第四百二十章 城門樓子九丈九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士了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戰場縱橫之野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嘴抹了蜜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學生,好老婆,好女婿(感謝盟主智瞳萬)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王,救命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去死諫,不死不休第四百零五章 鐵石心腸,心狠手辣,沒有辦法第八十八章 咱們不殺人第一百八十章 仁宗之仁第二百零八章 人傻錢多第三百八十六章 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第五百二十七章 這叫什麼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甘博士的太學第五百六十章 自尋死路第八十七章 害人的大哥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趙大姐的忽悠第三百二十章 了無生趣的元夕與悲催的甘奇第四百九十一章 射中目標的羽箭第四百四十七章 經略相公的大局(感謝2019****3348兩萬大賞第一百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四十三章 曾鞏有點老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正的簡在帝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甘相公就此殞命第五十二章 三年會考,十年模擬,一年衝刺第三百九十七章 當官就該是一個高危職業第四百九十二章 胡說!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當不當得(感謝盟主智瞳巨賞)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二百七十章 洛陽程頤(第四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甘郎,不要……第四百二十九章 貿易戰攻略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一百零四章 甘奇,甘道堅第三百七十章 剛起來,少年!(四千字章節,不分兩章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頭皮的甘奇,要乾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佑大遼第二百二十六章 這老貨當真如此放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別跟本使來這一套,哼!第三百零一章 甘正的人生巔峰第九十六章 大兄第一百五十九章 辦講座第五百五十九章 高明,醞釀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一百九十章 這小姑娘莫不是在與我談戀愛?第三十三章 滾蛋第二百三十四章 狄青手把手教你帶兵打仗第三百九十五章 甘大知州的一板斧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爲宰相第四百五十五章 小事而已第四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這都是爲什麼?第四十九章 你可是看不起我老趙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辦講座第一百四十六章 范進中舉……第六十九章 你想去哪裡?第五百五十八章 逆賊(八千六,一口氣寫完,昨天今天都在裡面了)第七十四章措手不及第六百零一章 還請陛下罪己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去死諫,不死不休第五百四十四章 高原第一百七十一章 哈哈……當真第四百一十一章 良善人與良善人有誤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看老夫這信中寫了什麼第五百二十章 蘇門學士成了甘門學士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宋噴王之野望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大相公的朝堂第六百零四章 征服之感第三百零八章 韓大相公與錢第二章 這個大宋有點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被人嫉妒,是一種享受第五百八十二章 甘相奮勇在外,國賊作亂於內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同,大同第九十九章 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