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燕國公是正人君子(今日第三更)

蘇劉義這話一出,陳宜中心中直犯突突,有種不詳的感覺。

楊太后微微頷首,示意蘇劉義說下去。

蘇劉義徑直起身對着楊太后恭敬說道:“臣在微末之時被太后賞識才得以平步青雲,有了今日的這番成就。但是臣出身軍伍,對那些將領士卒還是有一定了解的。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而徵北軍的二十萬將士數年來平琉球,戰東瀛,攻城掠地無數,可見是一支能征善戰的虎狼之師,也足見燕國公對他們傾注了一番心血。”

嘶...

陳宜中眉頭緊鎖,老臉頓時垮了下來,這怎麼好像是在誇陳家小兒呢?難不成清流系這幫頑固集體投奔陳系,與陳家一個鼻孔出氣了不成?

剛想出聲打斷,就聽見楊太后面無表情地擺擺手示意道:“繼續說下去。”

蘇劉義稱了聲是,然後繼續說道:“軍中漢子都是些目不識丁之士,除了遵從令行禁止的森嚴軍規外,還講得就是一個義字當頭。太后您想想,燕國公與他們南征北戰,又朝夕相處,難免有了一定的威望。如今貿貿然一句在家養病,辭去所有職務,底下中人會有何看法?牴觸情緒是肯定的,關鍵還會質疑朝中有小人作祟。”

說着意味深長地看了眼陳宜中和躺在牀上哼哼唧唧作死的翟國秀,凜冽剔透的眼神看得兩人心中一顫,急忙心虛的迴避了過去。

蘇劉義最後才恭敬地看向楊太后,說道:“又見國丈爺如此迫不及待地前去上任,更加會認爲朝廷這是卸磨殺驢,過河拆橋,欲圖抹殺有功之臣。這不但會讓官家背上涼薄功臣的污名,萬一一不小心,更會釀製軍中譁變。太后,京都城外可是二十萬能征善戰的虎賁之士啊,就如今這幅光景,別說遠征高麗,就連京都城都...”

“夠了!”

楊太后鳳袖一揮,蹙眉冷喝道:“果真如此嚴重?”

陳宜中插嘴道:“蘇大人莫要在此危言聳聽了,不過是一夥子不懂得上下尊卑的丘八而已。”

蘇劉義嗤笑一聲,直視着陳宜中道:“右相敢拍着胸脯保證在下所說之事絕無可能發生否?”

“這...”

陳宜中啞口無言,他不懂兵馬事還真不敢保證,特別是清楚了翟國秀的遭遇之後,就更加不敢了。

此時的楊太后心中其實已經有了譜兒,知道這次錯信了國舅等人,才導致此次的橫生事端。

除了心中痛斥國舅等人誤事之外,心中也暗暗後悔這次事件沒有考慮周全。

目前而言,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纔是重中之重,而且自己下了陳靖元的職,也見他閉門不出,沒有放出一些忤逆放肆之話,可以看出他壓根兒就沒有反意,算自己多心孟浪了。

轉念一想,當初是自己找來陳吊眼和李倫,讓陳靖元主動上奏辭去官職,但現在還不到幾天的功夫又讓他復出率軍出征。天家一言,如墜千斤,絕無收回的道理,言而無信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堂堂大宋太后,自己扇自己嘴巴子,成何體統?如何母儀天下?

必須要找到一個好的臺階來下啊。

心煩意

亂地楊太后面色陰晴不定,豁然起身對着蘇劉義和陳宜中下了逐客令,然後又對門外的李敬忠喊道:“李敬忠,派人將國丈送出皇宮,讓他在家好生休養着吧。”

李敬忠喏了一聲,然後帶着幾個內侍走了進來。

幾個內侍將渾身乏力地翟國秀扶出婉儀殿,隨着蘇劉義和陳宜中兩人朝麗陽門走去。

殿中僅剩楊太后和李敬忠兩人。

這時,宮女來報,被御林軍從燕國公莊園解救回來的雅子皇后要求面見太后娘娘。

雅子皇后。

楊太后心中一亮,解鈴還需繫鈴人,此事因他而起,是不是可以從她身上找出破局之法呢?

隨即道了句宣,便讓李敬忠下去準備些糕點送上來。

不一會兒,休養幾日換上漢人宮裝的雅子皇后便衣袂飄飄,姿態萬千地款款走了進來。

雅子皇后一見着楊太后,很自覺地跪了下去行了一個三跪九叩的大禮,嘴中吐着倍兒溜的漢語說道:“南原雅子拜見上國大宋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嗯,不錯,懂分寸知進退。

這是楊太后對雅子皇后的評價。

等得李敬忠上完糕點和茶水,楊太后請雅子皇后坐了下來,仔細端詳了一遍這個前東瀛國的皇后。鵝臉杏腮柳葉眉,膚若凝脂眼若水,果然是一副我見猶憐地好姿色,難怪能成一國之後。

既然東瀛國已經覆滅,那麼就沒有雅子皇后這一稱呼了。

楊太后想着桓武天皇被封爲菊花國公,隨即稱呼道:“雅子夫人受驚了,讓你們夫妻兩地分居,這是哀家的疏忽,還請見諒。”

一聽見楊太后提起夫妻二字,雅子皇后心中一陣酸楚,原來自己的夫君前東瀛天皇已經帶走了所有的妃嬪南渡了琉球,過起了悠哉逍遙的日子。

他怎麼就不來接我呢?難道已經樂不思蜀,不要他的皇后雅子了嗎?

看着雅子皇后一陣發呆,楊太后清咳兩聲,問道:“哀家有一事不明,還請雅子夫人釋疑。”

雅子皇后微微頷首,嗯了一聲。

楊太后屏退了所有的宮女之後,唯獨留下李敬忠隨身侍候,然後問及雅子皇后道:“燕國公將夫人軟禁在莊園之內,可曾羞辱,呃,甚至,甚至凌辱過夫人?”

最後一句話,連她自己都問得有些尷尬。

兩個女人坐在一起,然後問對方你是不是被某人幹過?換成誰都一下子適應不過來,如果不是楊太后就在跟前,李敬忠都差點笑出聲來。

果不其然,雅子皇后臉色一怔,口中喊了一聲納尼,然後羞憤地低下了腦袋。

其實她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有被凌辱過。

那一晚的風情猶記心中,似夢境似虛無似飄渺。

但是一切又都來得那麼真實。

那種感覺來得真是好強烈,與桓武天皇曾經帶給自己的快感一樣,如若雲端。但是比之桓武天皇來得又要猛烈,而且還要來得有絲絲粗壯與持久。

真是令人既害羞又美妙的滋味啊!

想及此處,雅子皇后的兩腮不僅佈滿紅暈,腦袋垂得

更低了。

看着雅子皇后這幅模樣,楊太后心道,唉,哀家今日是怎麼了?怎麼問得問題都如此孟浪?

隨即柔聲對着雅子皇后說道:“夫人別怕,有什麼委屈,哀家都可以爲你作主。”

誰知雅子夫人自己也把握不住到底是不是真實,隨即拼命搖頭矢口否認道:“沒有,燕國公對雅子一直都禮敬有加,爲了不讓雅子在莊園寂寞,還讓我的好友歸蝶夫人前來相伴。大宋燕國公是一位正人君子。”

自己都無法肯定的事兒,雅子皇后當然矢口否認,而且這關係到自己的清譽名節。

這話一出,楊太后頓時傻眼了,難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哀家誤會了燕國公不成?

李敬忠也被雅子皇后的最後一句話雷悶了,燕國公是正人君子?以他對陳靖元的瞭解,那兒爺壓根兒就不是啊,嘖嘖,這事兒還真邪行了。

既然陳靖元沒有污辱過雅子皇后,那麼他的什麼淫樂之罪就是子虛烏有了。難怪蘇劉義今日說,軍中將士會認爲哀家和皇帝在卸磨殺驢。這可怎生是好?

楊太后心中產生了一絲絲的無助感。

這個臺階真是不好下啊!

看出了主子的揪心,李敬忠小聲說道:“太后,那是不是召燕國公進宮一趟呢?畢竟被人無緣無故扣了個屎盆子,又被下掉了一身官職,委實挺憋氣的。”

李敬忠之意就是讓楊太后對陳靖元寬慰一番,然後大家都找一個臺階下下掉就算了。

楊太后嗯了一聲,臉色稍緩,讚道:“還是敬忠想得周到。”

於是對着雅子皇后說道:“雅子夫人,你先在宮裡歇上幾日,等着哀家抽空安排人送你去琉球,與你夫君菊花國公再續前緣,可好?”

能回到桓武身邊,雅子皇后當然稱好,畢竟是相處這麼多年的夫妻,沒有感情那是假的。

雅子皇后對着楊太后感激一番之後,在宮女的攙扶下離開了婉儀殿。

緊接着,李敬忠召來小黃門,替楊太后傳旨,召燕國公陳靖元進宮一趟,說是太后有事相商。

小黃門接了懿旨,屁顛屁顛出了皇宮,朝着燕國公府快速趕去。

李敬忠則重新替楊太后上了一遍茶水和糕點,然後在婉儀殿內坐等陳靖元的到來。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小黃門屁顛屁顛地從宮外趕了回來,進婉儀殿復旨。

一進婉儀殿,就對楊太后跪拜道:“太后娘娘,奴婢剛到燕國公府門口準備進去宣旨,就被一個凶神惡煞地大和尚給擋了回去。那大和尚說,燕國公抱恙在身,概不會客。而且還說那病會傳染,燕國公臥病在牀爬不起來,哪兒去不得。”

騰,

楊太后杏眼一煞,冷聲道:“燕國公好大的膽子,哀家相召還敢拒接旨意,哼,病得爬不起牀?那好,哀家親自去他燕國公府一趟,看看到底病得有多嚴重。來啊,擺駕!”

李敬忠愕然,太后親自駕臨燕國公府“探病”?

隨即招牌式的嗓子響徹屋宇:“奉懿旨,太后擺駕燕國公府啦!”

PS:感謝【叫你難忘】的打賞,謝謝哈。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驚後喜第二百零九章 節操何在?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三百五十一章 元朝廷三巨頭梅園小聚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九十九章 朝議之時聞捷報第五十五章 嘉義府六縣二十四鄉第三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三百六十章 有美相伴,我看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纔是三軍主帥?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千學子赴京城第三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爆發五更之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沐春怒斬狗男女第四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爹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一百零六章 沐春的要求?第二百一十二章 左光斗上殿告御狀第五十八章 母親大人的要求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詐我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七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二十一章 忠魂歸九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臣有異議【加長】第八十八章 大安羅府的女主人第三百八十章 鋤奸第二百六十四章 搏個爵位第四十三章 李家小巾幗第二百五十六章 燕國公是正人君子(今日第三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三百零五章 哥薩克行省聯名上奏第三百三十六章 紛紛出事第八十三章 陳、楊兩系交鋒:平局第六十五章 少將軍雷霆之怒第一百二十章 滿叔到底怎麼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炸開了鍋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沅芷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四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爹了第三百四十章 宮闈事發第十四章 軍中雙楊第一百零二章 突如其來的斬首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翟國秀入軍營 (今日第二更)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花園逸事第二十七章 王戶曹大婚第二百五十九章 重騎兵的構思第一百八十六章 源藤博文和歸蝶的故事第五十一章 林家阿斗是爛泥第五十一章 林家阿斗是爛泥第三百一十六章 路上小插曲【五更繼續】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二十七章 王戶曹大婚第四十四章 天生的鬥氣冤家第八十三章 陳、楊兩系交鋒:平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平南侯真富有第三百五十八章 統統放了吧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夏宮廷動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四百一十二章 文天祥到底有幾幅面具?第六十二章 坐而論道分時勢第三百一十章 陳靖元上奏的五大條款【爆發五更之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突襲(一)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一百二十七章 初見大喬與小喬第一百六十五章 豪言壯志【爆發第四更】第七十八章 加恩的海戰論第一百零四章 斬首計劃在行動第六十四章 林鎮南面見楊國舅第二百七十三章 求神禱告第二百零五章 遇刺第四十四章 天生的鬥氣冤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堂又是吵翻天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四十七章 堂中臨時定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家有女郭瑾璇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尚書教子第六十章 太傅張世傑來訪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一百零四章 斬首計劃在行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治安維持會會長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三十四章 草創北洋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喬第三百八十六章 集結完畢第七十九章 平南侯爺第二百六十三章 行進第八十四章 文廷玉入軍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捷報,捷報第四十五章 少將軍不孕不育?第十九章 元軍囤糧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千學子赴京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楊太后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驚後喜第二百零九章 節操何在?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三百五十一章 元朝廷三巨頭梅園小聚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九十九章 朝議之時聞捷報第五十五章 嘉義府六縣二十四鄉第三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三百六十章 有美相伴,我看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纔是三軍主帥?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千學子赴京城第三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爆發五更之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沐春怒斬狗男女第四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爹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一百零六章 沐春的要求?第二百一十二章 左光斗上殿告御狀第五十八章 母親大人的要求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詐我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七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二十一章 忠魂歸九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臣有異議【加長】第八十八章 大安羅府的女主人第三百八十章 鋤奸第二百六十四章 搏個爵位第四十三章 李家小巾幗第二百五十六章 燕國公是正人君子(今日第三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三百零五章 哥薩克行省聯名上奏第三百三十六章 紛紛出事第八十三章 陳、楊兩系交鋒:平局第六十五章 少將軍雷霆之怒第一百二十章 滿叔到底怎麼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炸開了鍋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沅芷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四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爹了第三百四十章 宮闈事發第十四章 軍中雙楊第一百零二章 突如其來的斬首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翟國秀入軍營 (今日第二更)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花園逸事第二十七章 王戶曹大婚第二百五十九章 重騎兵的構思第一百八十六章 源藤博文和歸蝶的故事第五十一章 林家阿斗是爛泥第五十一章 林家阿斗是爛泥第三百一十六章 路上小插曲【五更繼續】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二十七章 王戶曹大婚第四十四章 天生的鬥氣冤家第八十三章 陳、楊兩系交鋒:平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平南侯真富有第三百五十八章 統統放了吧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夏宮廷動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四百一十二章 文天祥到底有幾幅面具?第六十二章 坐而論道分時勢第三百一十章 陳靖元上奏的五大條款【爆發五更之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突襲(一)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一百二十七章 初見大喬與小喬第一百六十五章 豪言壯志【爆發第四更】第七十八章 加恩的海戰論第一百零四章 斬首計劃在行動第六十四章 林鎮南面見楊國舅第二百七十三章 求神禱告第二百零五章 遇刺第四十四章 天生的鬥氣冤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堂又是吵翻天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四十七章 堂中臨時定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家有女郭瑾璇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尚書教子第六十章 太傅張世傑來訪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一百零四章 斬首計劃在行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治安維持會會長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三十四章 草創北洋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喬第三百八十六章 集結完畢第七十九章 平南侯爺第二百六十三章 行進第八十四章 文廷玉入軍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捷報,捷報第四十五章 少將軍不孕不育?第十九章 元軍囤糧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千學子赴京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楊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