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文丞相就是大手筆

因爲今天是三日一次的早朝。

如今貴爲燕王,出行儀仗等同王爵,但是他還是未改軍中習慣,策馬當先率着金和尚等一干侍衛馬蹄噠噠地朝着麗陽門趕去。

繞過幾條大街,約莫過了半柱香的時間,一行人緩緩到了麗陽門外。

此時天已大亮,初陽東昇魚肚白,已經有大臣陸續進入麗陽門準備上朝。

陳靖元甩了金和尚等人在麗陽門外,獨自一人進了宮門,眼尖的他發現在自己前頭,文天祥和張世傑,蘇氏兄弟低頭看路邊走邊交頭接耳討論着什麼事。

如今的文天祥儼然就是清流繫帶頭大哥的範兒,居於中間大步行走。

兩邊的張世傑和蘇氏兄弟則是緊隨在其身側,不時向文天祥說着話,聽得文天祥不滯點頭表示贊同和認可。

在幾個清流系大佬後面,又尾隨着數十個品階相對較低的清流系官員,一言不發本本分分地緊隨幾人身後。

看得陳靖元不由暗贊,嘖嘖,看看人家清流系,那真叫一個範兒。

他在擡頭尋望着自己陳系,父親陳吊眼龍驤虎步早趕到最前頭,而岳父李倫和吏部尚書王澤恩並肩而走低聲細語,那鬼祟模樣較之文天祥的中正仁和之氣真是差之千里。

再見到陳系的骨幹,平章政事郭敬儀,就在自己身邊。

陳靖元剛想過去打個招呼,誰知郭敬儀這犟驢冷哼一聲偏過頭去,屌也不屌陳靖元一眼。

他奶奶的,這老犟驢和自己差不多快生了一個多月的悶氣了。

陳靖元心中真是喊冤,他是家閨女硬要往他陳某人身上靠,他能怎麼着?況且他也沒把郭瑾璇那小妮子怎麼着呀。老子如今家宅不寧,幾個娘們鬧得歡騰,怎麼可能再去沾惹一個智商無上限的女人?

突然,陳靖元心生一種不祥之感,難不成郭瑾璇那妮子從遼陽行省回來之後,對郭敬儀說過些什麼?

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兒,不行,陳靖元認爲需要和郭敬儀好好解釋一番,交交心。

剛要過去,勤政殿外李敬忠很利索地甩了下拂塵,高聲唱道:“皇帝陛下,太后娘娘臨朝,文武百官入殿覲見了...”

好傢伙,嗓門雖然尖細,但是勝在響亮,就衝這聲音的穿透力,絕對能到麗陽門那兒。

身爲燕王的陳靖元走在前頭,徐徐上了盤龍階梯,笑着對李敬忠點頭示意一番之後,擡腳邁過門檻進了勤政殿。

和李敬忠擦身而過之時,稍稍注意了一下,嗯,敬忠兄臉色紅潤,顯然如今在宮中地位很穩定嘛,小日子過得很安逸。

浩浩蕩蕩,文武百官近百人分兩排,緩緩進入了勤政殿。

接下來又是一番躬身拜見金鑾殿那兩位主兒的儀式,山呼皇上萬歲,太后千歲云云。

一番見禮之後,早朝正式拉開了序幕...

先是陳系和清流系的小兵小蝦頻繁出班啓奏,說得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作爲文武百官一哥的文天祥自然當仁不讓的將這些小事攬了過來,且井井有條地處理完畢。

接下來輪到吃飽了沒事幹的御史言官們出班彈劾,狂

刷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存在感。

不是彈劾某某官員中飽私囊,就是彈劾某某武將飛揚跋扈,仗勢欺人。

楊太后一聽這些就頭疼,瞟了一眼文天祥之後,閉眼養神樂得清閒。

像這種不痛不癢的彈劾,兩系的大佬們是不會攙和的,紛紛閉眼假寐,管你去死。

文天祥這個一哥再次揮發出強悍的個人魅力,將諸事一一處理了下來,任誰都不敢挑刺。一個早朝下來說不上累,但是也把文天祥折騰的口乾舌燥,不勝其煩。

最後,看着再也沒有大臣出班,養神完畢的楊太后對着小皇帝循例地問了一嗓子:“皇上,你還有何異議嗎?”

大清早被叫起來上,空腹上早朝的小皇帝早已餓的前胸貼後背,這人在發育階段,丁點餓不得。

一聽太后問話,小頭搖得直晃盪。

金鑾殿上隨侍左右的李敬忠見狀,領會深意地高喝一聲:“有事啓奏,無事退朝嘞。”

這時,陳靖元知道該自己表演了,重頭戲大人物往往都是壓軸登場的嘛。

隨即大步上前,走至中間對着楊太后和小皇帝說道:“皇上,太后,臣陳靖元有事啓奏。”

娘嘞!

小皇帝委屈地看了一眼陳靖元,心道,餓死朕了,王八犢子。

楊太后揮揮手,示意陳靖元啓奏。

陳靖元說道:“太后娘娘,臣今日上朝是要和您和皇上告別的。三天後,臣就要親赴遼陽行省盛京城和元軍開戰了。”

大宋和元朝廷開戰已經不是鮮聞,相反,大宋的文武官員和境內百姓都早已做好了與蒙古人幹仗的準備,熱情甚至高漲。

楊太后乍聽,也心中清楚,一個多月前,城外的十幾萬馬步軍已經開拔,提前進入了遼陽行省。

這大軍開動,是個人都知道大戰一觸即發了。

今日早朝陳靖元能夠跟自己告別,楊太后打心眼裡還是高興的。

因爲這是燕王沒有囂張跋扈,恪守本分的表現,眼裡還有聖上,有她這個太后。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凡夫俗子如此,楊太后亦不外如是。

於是,滿臉笑意地勉勵道:“燕王此次出征不同往日,此戰關乎我大宋是否能夠恢復祖宗基業,恢復我宋人衣冠。哀家也不懂兵馬軍事,不敢胡亂出謀劃策。在此唯有預祝燕王馬到功成,凱旋而歸。”

會說話,陳靖元心中小小讚了一下,這小話說得爺們心裡就是暖洋洋的。

於是抱拳說道:“謝太后吉言,臣此次出征定要打進大都城,一雪我大宋多年來被蒙古人欺侮之恥。”

楊太后唔了一聲,臉色如常,笑意盈盈,看樣子女強人心情不錯,整個勤政殿內猶如暖風薰陶,衆大臣們如沐春風。

這時,文天祥再次出班,代表着文武百官循例出來對陳靖元預祝道:“燕王,出征在外辛苦至極,文某謹代表大宋文武百官向燕王千歲和數十萬在前方作戰的將士致以謝意。”

嘖嘖,都是右丞相,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陳靖元心中不由一嘆,到底是千古名臣,比起現在

在哥薩克放羊的陳宜中強上何止千百倍。

想當年出征時,陳宜中那老羊倌可沒對他說過這些吉祥話。

陳靖元對於文天祥頷首致謝,就目前而言,文天祥與陳系,乃至陳靖元之間的關係還算是蜜月期。

接着,楊太后對文天祥說道:“文丞相,前幾日你來宮中求哀家之事,哀家已經準了,”說到這兒,對身邊的李敬忠吩咐道:“敬忠,宣旨。”

李敬忠唔了一聲,將手中黃帛聖旨展開,開口宣道:“太后娘娘懿旨,燕王長年征戰,功勳卓著。聞聽無法顧及家中,冷落了府中妻妾,哀家於心不安。冊封燕王府姬妾桑柔(柔娘)爲三品輔國夫人,冊封六月爲三品鎮國夫人,冊封喬秋韻(大喬)爲三品護國夫人,冊封喬秋蟬(小喬)爲襄國夫人。特此誥命,以示恩寵。”

嘶...

這事別說文武百官,清流系和陳系諸位大佬,就連陳靖元自己都沒有想到。

楊太后怎麼會突然唱這麼一出?

對陳靖元收買人心?根本用不着啊。

既然給了,陳靖元就坦然受之,對着楊太后遙遙一躬,山呼謝恩。

楊太后擺擺手,對着陳靖元說道:“燕王要謝就謝文丞相吧。前幾日,文丞相進宮跟哀家說,燕王出征在即,但是後院姬妾依舊爲了一個側妃之位爭吵得永無寧日。他希望哀家能夠下道懿旨,封賞你燕王府中諸位姬妾,絕了她們吵鬧的心思。也不至於讓燕王在外作戰的時候,還有後顧之憂。”

陳靖元聽罷,心中讚歎道,大氣,文天祥就是大氣,隨隨便便就是大手筆。

這個恩情,真是欠大了。

但是從太后的話中,陳靖元也聽出了另外一層含義,封賞柔娘,六月等人爲誥命夫人,爲的就是徹底絕了她們對側妃這位的念想。

以後她們幾人在燕王府中有這道誥命護身,自然沒有人敢拿她們當姬妾來看待。

但是,側妃之位,自此也與她們無緣。

往深了說,她們幾人享受側妃或平妻的待遇,但是掛得仍是姬妾的頭銜。只是姬妾頭銜外面鍍着一層閃亮的光輝,就是誥命冊錄。

陳靖元心中不由好笑,怎麼就那麼亂呢?

待得楊太后大手一揮,道了句退朝,便和小皇帝在宮女內侍的簇擁下,緩緩離去。

早朝歇罷,百官退朝。

陳靖元走到文天祥跟前,抱拳致謝道:“文丞相,真心說一聲謝謝。”

說完也不廢話,轉身就出了勤政殿。

文天祥看着陳靖元邁着雄渾的步伐愈走愈遠,輕聲自語道:“你救我一命,我替你解了家宅不寧之困,倒是我佔了你的便宜。”

言罷,他也在張世傑和蘇氏兄弟的招呼下緩緩離去。

離去之時,正好看見平章政事郭敬儀一副精神萎靡的神情,不由搖頭心道,看來郭敬儀被他家那鬼靈精折騰地夠嗆。

一想到當日郭瑾璇在船上的那番倔強言辭,文天祥心道,郭家丫頭,燕王府側妃之爭,我算是給你攪合黃了,也不枉你我相識的一場緣分。但是能夠空置多久,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本章完)

第十一章 六月與柔孃的交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二百八十六章 混戰第八十四章 文廷玉入軍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纖纖女子不輸男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二百二十七章 突襲(一)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十七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來第三十章 子接父業第二百零七章 故布疑雲還是有心爲之第二百七十七章 馳援第三百一十六章 路上小插曲【五更繼續】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二百零二章 青年縣令李淵風【求月票】第一百零一章 孫高聯盟,苦思計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圍府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二百四十五章 臣有異議【加長】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可再說第一百三十四章 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二百四十三章 柔娘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怒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九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三十二章 暫設平南大將軍府第六十二章 坐而論道分時勢第三百五十五章 王文統這個王八蛋第一百九十一章 東海道危急,東瀛危急第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九章 酒肆救美第一百七十六章 懷柔政策初顯威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有皇協軍,我有宋協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舅子都一樣第七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一百五十二章 沐春怒斬狗男女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位,平南都督府令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豪言壯志【爆發第四更】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舅楊廷玉下臺第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八十三章 陣地龍旗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破那一刻第三十五章 六月的小心事第一百六十章 李沅芷說情【爆發第三更】】第十七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四十四章 天生的鬥氣冤家第三百六十八章 李恆倉促登基第二百二十一章 甘巴城,必丟!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二百零九章 節操何在?第二百五十九章 重騎兵的構思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九十五章 侯爺有令,屠城三日第五十七章 大儒郭敬儀是個實幹家!第一百九十一章 東海道危急,東瀛危急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南侯的元宵獻禮【爆發第三更】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長的一次早朝第三百七十七章 作繭自縛,活該。第六十二章 坐而論道分時勢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驚後喜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一百零五章 時機已到,攻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好吃好喝圈着第二十七章 王戶曹大婚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九十六章 你什麼你?胡鬧!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四十二章 西港李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魯王歸來,太后醉酒第一百七十八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七十三章 薛府晚宴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二公子真是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廷玉是個外交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水淹大阪城 (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簡易火炮的誕生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紙盟約而已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炮,三段連射?第二百二十六章 羅州郡城在哭泣第一百二十七章 初見大喬與小喬第八十八章 大安羅府的女主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喬小喬返宜蘭第一百七十四章 治安維持會會長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三百七十一章 陛下,真狠啊!
第十一章 六月與柔孃的交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二百八十六章 混戰第八十四章 文廷玉入軍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纖纖女子不輸男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二百二十七章 突襲(一)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十七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來第三十章 子接父業第二百零七章 故布疑雲還是有心爲之第二百七十七章 馳援第三百一十六章 路上小插曲【五更繼續】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二百零二章 青年縣令李淵風【求月票】第一百零一章 孫高聯盟,苦思計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圍府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二百四十五章 臣有異議【加長】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可再說第一百三十四章 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二百四十三章 柔娘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怒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九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三十二章 暫設平南大將軍府第六十二章 坐而論道分時勢第三百五十五章 王文統這個王八蛋第一百九十一章 東海道危急,東瀛危急第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九章 酒肆救美第一百七十六章 懷柔政策初顯威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有皇協軍,我有宋協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舅子都一樣第七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一百五十二章 沐春怒斬狗男女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位,平南都督府令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豪言壯志【爆發第四更】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舅楊廷玉下臺第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八十三章 陣地龍旗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破那一刻第三十五章 六月的小心事第一百六十章 李沅芷說情【爆發第三更】】第十七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四十四章 天生的鬥氣冤家第三百六十八章 李恆倉促登基第二百二十一章 甘巴城,必丟!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二百零九章 節操何在?第二百五十九章 重騎兵的構思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九十五章 侯爺有令,屠城三日第五十七章 大儒郭敬儀是個實幹家!第一百九十一章 東海道危急,東瀛危急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南侯的元宵獻禮【爆發第三更】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長的一次早朝第三百七十七章 作繭自縛,活該。第六十二章 坐而論道分時勢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驚後喜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一百零五章 時機已到,攻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好吃好喝圈着第二十七章 王戶曹大婚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九十六章 你什麼你?胡鬧!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四十二章 西港李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魯王歸來,太后醉酒第一百七十八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七十三章 薛府晚宴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二公子真是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廷玉是個外交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水淹大阪城 (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簡易火炮的誕生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紙盟約而已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炮,三段連射?第二百二十六章 羅州郡城在哭泣第一百二十七章 初見大喬與小喬第八十八章 大安羅府的女主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喬小喬返宜蘭第一百七十四章 治安維持會會長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三百七十一章 陛下,真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