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皇上賞識

就是兩世爲人的雷曉飛,也何曾見過如此場面,一貫沉穩的他,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一絲慌亂,從來說話都不結巴的他,此刻說的話也不連貫了,他硬着頭皮對正勤皇說道:“皇上,我也不想對您撒謊,一是我確實不懂這些禮節,二是我真的還從來未對人下跪過,冒犯皇威之處,還請您見諒。(《奇》biqi.me《文》網)”

哦,從來未對人跪下過?不懂這些禮節?正勤皇疑惑了,那面前的這個人,還是不是這個朝代的人呀?當朝的禮節,就是對父母,逢年過節也得跪安,所以,沒有理由從來未對人下跪過呀?當朝的人,從小就會接受這些禮節的洗禮,哪怕就是山野之人,也應該聽聞過見到皇帝要叩頭吧?

皇太子見正勤皇滿臉疑色,就上前對父皇說出了雷曉飛他自己杜撰的身世。

正勤皇恍然大悟狀點了點頭,自言道:“原來自幼就沒有親人,從小又四方遊歷,難怪不禮節,也難怪見識超羣。”

正勤皇自語完後,沉吟了一下,對雷曉飛說道:“朕念你不知禮節,就免你死罪,但冒犯皇威的事,卻是不能輕饒。否則皇室的威嚴何在?這樣吧,你先把你輔佐丹愛卿以後的事,詳細說來,讓我再衡量怎麼定你的罪。”

皇太子和丹楓,見皇上還怪罪雷曉飛,忙又要上前替他求情。但卻被正勤皇出言阻止了,他對皇太子和丹楓說道:“朕的主意已決,你們就別再多言,聽他說完了以後,再作定論。”

看來這場災難是避不過了。雷曉飛不禁心中發苦,唉,早就知道官場不好混,還是插足其中,這次真的就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但事到如今,又能奈何。雷曉飛只好按正勤皇的意思,把正勤皇指定的那段時間的經歷,一一詳細報上。

雖然雷曉飛並未添油加醋,也沒有大力渲染自己,但他的故事卻確是太多、太精彩了,直聽得三人忘了形。

皇太子雖然從丹楓的口中和譚代巡撫的奏章中,大略知道雷曉飛在穗城和巴蜀所做下的事情,但那只是“簡介”,哪及整個“故事”精彩,所以,他聽得入神。

丹楓就對雷曉飛在巴蜀的那一段經歷一無所知,現在,聽雷曉飛娓娓道來,也聽得入了神。他私下比較了一番,心生感慨地認爲:雷曉飛與自己於兩地同時上任以來的這個時間段,雷曉飛所處的環境無疑要比自己惡劣多了,但這位未來女婿的成績,卻超越了他。

正勤皇這是第一次與雷曉飛打交道,關於雷曉飛的事,他只是從皇太子的口中聽說。這幾天來,他的身體開始好轉後,就忙着瞭解朝中的形勢。皇太子這幾天向他的稟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竟是一個他沒有聽過的名字。

正勤皇從皇太子的口中,知道了有一個叫雷曉飛的人,堪稱天才,他不但在多個學術領域有當朝領先的技能,連當朝學術機構的老大周學士也折服於他的技能,連“大華第一才女”也要拜他爲師。

更讓正勤皇驚訝的是這個被稱天才的年輕人,還是個不可多得的管理人才。丹楓的才能他清楚得很,丹楓在朝中的羣臣中,論到管理才能,已經屈指可數,但聽皇太子說,這個叫雷曉飛的年輕人不但幫丹楓出謀劃策破解了幾道管理的大難題,還單槍匹馬就把巴蜀管出了一個樣子,連江湖大豪張真人、洪七公也爭着招攬他管理門派。

大華現在最缺的就是管理人才。特別是在當朝這個動盪的年代,更需要出色的管理人才,來扶助皇室,穩固這搖搖欲墜的政權;來安定天下,讓大華的子民能過上好生活。

所以,正勤皇才拖着病體,就急着召見丹楓和雷曉飛這個太子口中的天才。

初見雷曉飛時,正勤皇對這個年輕人的印象並不好。他那一身從未見過、不知是採自哪裡式樣的衣服,雖然穿着顯得朝氣,但身爲朝廷命官,穿這樣的衣服來朝聖,可就有失禮儀,如果追究起來,還有藐視朝廷之罪。再見到這個年輕人連行君臣之禮都不會時,他就直接懷疑皇太子的判斷有問題,這年輕人哪是個天才,說他“白癡”還差不多。

但隨着雷曉飛的敘述深入,正勤皇就完全承認了皇太子的判斷是對的,面前這個年輕人,就是不是天才,也肯定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合作社”、“互助生產模式”和“水車”、“牛耕”技術的發明,足已讓無數的大華農民受益。而且,還是從此受益的那一種,如果連這幾項技術的傳承、延伸下去到後代來算,大華農民受惠多少,那就是算也算不清。這幾項發明中,能佔有一樣,已足稱天才。

而面前這個被稱天才的人,在對巴蜀的治理中,又顯露出了他的管理天才本事。

巴蜀這個地方,作爲大華這塊土地的統治者,正勤皇當然清楚,他管治的年頭,也有治理巴蜀的計劃,可是卻因當時百廢待興,巴蜀又山長水遠,並且還是窮山惡水,治理價值不大,所以,在朝政穩固的當時,他就把這個計劃放到了最後。

到自己不能治理朝政的時候,朝政不穩了,出現了兩派相爭的局面,這時巴蜀的價值就凸現了。但當時,朝中卻是無能力去治理這片皇土。太子派出譚代巡撫對巴蜀進行的聯合治理,他也知道,那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誰知,就在他重病的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一個年輕人單槍匹馬就收拾了巴蜀,讓它迴歸到了大華皇家的懷抱。

用不到一年的時間,把一方原始、沒有政權統治的大地方,從無到有建立政權,從有到全面集中治理,並且已經開始了從全到精的局部整治。能做出這個讓人不敢相信的成績的人,還不是天才?

正勤皇越聽就對這個被稱天才的人越賞識。他暗自在心中對雷曉飛的治理成績,做了個評價。

首先,這個年輕人的全盤計劃做得成功,從武林聯盟切入,從生產模式突破,從剿匪蕩寇穩固,再從團結異族求全。整個的治理計劃,條理分明,先後有序,目的清晰,思路連貫,不失爲一個運籌帷幄的好方案。

其次是這個年輕人的本領超權。爭盟主,鬥匪類,顯示出了他的勇;促生產,抓商業,突出了他的謀。在整個巴蜀的治理中,這個年輕人都表露出了他的有勇有謀,文武雙全。

最厲害的是這個年輕人的手段,從臣服譚代巡撫,到脫離商會,到剿匪,到利用“水派”,到團結異族,這個年輕人的手段百出,無不精彩之極、成功之極。

單是從這個年輕人治理巴蜀這段日子來看,這個年輕人不但建立了巴蜀的政權,還從農業、種養業、商業上,讓巴蜀地區得到質的改變,並讓巴蜀的人民脫離了貧困的生活。

而且,這個年輕人的商業網絡,已經不限於巴蜀,通過丐幫鋪遍了大華全國,在讓天下第一幫的丐幫和巴蜀都得利之餘,也惠及了不少各地的商家。

一通評價之後,正勤皇望雷曉飛的眼光,已經就像發現了一件寶物。

不過此時的雷曉飛與丹楓,都不敢正視皇上,所以沒有發現這情形。只有發現了這個情形的皇太子,在替雷曉飛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替這位異姓兄弟終於得到父皇的賞識而高興。

第425章 節外生枝第437章 騷擾見效第857章 麪條鐵釘第727章 以商興市第481章 製作茶葉第679章 師徒情事第769章 模具鍛造第343章 小試太極第414章 鎖定目標第841章 出海試航第148章 別前纏綿第551章 收服神尼第45章 發明煤球第794章 挺直腰桿第60章 大幹苦幹第610章 召見賊首第728章 擴大經營第459章 練功佳境第797章 摔跤風波第818章 爭市佈置第543章 決定接納第341章 山城分舵第486章 篝火晚會第517章 搶修通道第528章 以硬碰軟第250章 幫主失蹤第3章 穿越重生第141章 商議投資第58章 教授數學第715章 咖啡生意第193章 商討對策第500章 與皇論政第34章 開張儀式第480章 改良結構第421章 發展神速第252章 跟蹤追擊第715章 咖啡生意第143章 確定試點第271章 全民動員第858章 休閒日子第46章 烹狗試爐第136章 促成好事第684章 遊山探幽第808章 以夷制夷第375章 募集資金第741章 創建作坊第571章 兄弟重聚第425章 節外生枝第406章 組建民兵第449章 巴山夜談第510章 齊人之福第551章 收服神尼第173章 槓桿原理第783章 奇異地形第841章 出海試航第699章 宴請洋人第370章 仗勢欺壓第273章 趕牛犁田第137章 初到郡治第563章 木牛流馬第365章 以劍對劍第754章 王位變異第550章 高手過招第2章 回到古代第263章 戰局變故第846章 絲綢之路第530章 神尼心思第734章 制煤構想第630章 稟報戰果第161章 再見府尹第691章 七公認錯第796章 慶祝晚宴第45章 發明煤球第66章 節前大幹第850章 研製寶石第340章 找尋下屬第751章 公主心事第118章 防狼計劃第75章 對酒當歌第567章 辭別巴蜀第201章 設計水車第831章 盤點過住第689章 雙姝獻媚第693章 漁民遇怪第349章 戰前準備第144章 再添新職第12章 古代大集第352章 種子選手第779章 佈置就緒第418章 黑道聯盟第440章 剿匪善後第44章 製作模具第801章 興建新區第142章 翁婿夜談第211章 浮球靈感第162章 協商合作第704章 贈君寶石第226章 畫舫晚宴第338章 治理設想第72章 舊僚重聚
第425章 節外生枝第437章 騷擾見效第857章 麪條鐵釘第727章 以商興市第481章 製作茶葉第679章 師徒情事第769章 模具鍛造第343章 小試太極第414章 鎖定目標第841章 出海試航第148章 別前纏綿第551章 收服神尼第45章 發明煤球第794章 挺直腰桿第60章 大幹苦幹第610章 召見賊首第728章 擴大經營第459章 練功佳境第797章 摔跤風波第818章 爭市佈置第543章 決定接納第341章 山城分舵第486章 篝火晚會第517章 搶修通道第528章 以硬碰軟第250章 幫主失蹤第3章 穿越重生第141章 商議投資第58章 教授數學第715章 咖啡生意第193章 商討對策第500章 與皇論政第34章 開張儀式第480章 改良結構第421章 發展神速第252章 跟蹤追擊第715章 咖啡生意第143章 確定試點第271章 全民動員第858章 休閒日子第46章 烹狗試爐第136章 促成好事第684章 遊山探幽第808章 以夷制夷第375章 募集資金第741章 創建作坊第571章 兄弟重聚第425章 節外生枝第406章 組建民兵第449章 巴山夜談第510章 齊人之福第551章 收服神尼第173章 槓桿原理第783章 奇異地形第841章 出海試航第699章 宴請洋人第370章 仗勢欺壓第273章 趕牛犁田第137章 初到郡治第563章 木牛流馬第365章 以劍對劍第754章 王位變異第550章 高手過招第2章 回到古代第263章 戰局變故第846章 絲綢之路第530章 神尼心思第734章 制煤構想第630章 稟報戰果第161章 再見府尹第691章 七公認錯第796章 慶祝晚宴第45章 發明煤球第66章 節前大幹第850章 研製寶石第340章 找尋下屬第751章 公主心事第118章 防狼計劃第75章 對酒當歌第567章 辭別巴蜀第201章 設計水車第831章 盤點過住第689章 雙姝獻媚第693章 漁民遇怪第349章 戰前準備第144章 再添新職第12章 古代大集第352章 種子選手第779章 佈置就緒第418章 黑道聯盟第440章 剿匪善後第44章 製作模具第801章 興建新區第142章 翁婿夜談第211章 浮球靈感第162章 協商合作第704章 贈君寶石第226章 畫舫晚宴第338章 治理設想第72章 舊僚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