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

這對韓爌來說,其實算不上一個太好的消息,他的心裡面也不想事情發展成這個樣子。

自從認識張餘以來,張餘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沒有錯,預料到的事情也全都猜對了。這對韓爌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因爲對於韓爌來說,從某種程度上他還是想利用張餘的,但是卻不想提高張餘的地位。

如果張餘能夠錯一次的話,那麼以後他說話的時候就會更尊重自己。可是現在看來,這一次張餘又對了,所以韓爌的臉色並不是很好看。

現在所有人都在彈劾內閣,稱內閣攬權。

如果按照正常的規矩的話,這個時候內閣就應該上書推辭,把事情否認掉。

那怎麼才能證明內閣沒有這樣的想法?

只能把這件事情推出去。

那把事情推給魏忠賢嗎?

顯然這不是內閣想做或者願意做的事情,這顯然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所以韓爌的話說出來之後,其他三人的臉色也不太好看。

孫承宗擡起頭說道:“不能退,一旦退了就沒有回頭路了。今天退了一步,明天就會讓你再退一步,總有一天你會無路可退。”

“到了那個時候怎麼辦?”

“向魏忠賢投降?”

“把這個國家交給魏忠賢?”

“或者我們卑躬屈膝地跪在他面前?”

聽到孫承宗把話說得這麼激烈,韓爌等人的臉色頓時就沉了下來。

徐光啓緩緩的說道:“的確不能退,但到了今時今日,我們也要想一想陛下的想法,顧及一下陛下的感受,總不能讓陛下對我們產生懷疑吧?”

“如果這樣的話,得利的還是魏忠賢。”說着,徐光啓的目光看向韓爌等人。

見他們對着自己點了點頭,顯然是認同了自己的想法,徐光啓這才繼續說道:“所以這件事情要想別的辦法。”

“既然魏忠賢不想讓內閣來管這件事情,那內閣就不管了。對於我們來說,只要不把這件事情交給魏忠賢,其實就好辦很多。朝廷有很多衙門可以來做這件事情,比如通政司。”

聽到徐光啓的這句話,韓爌等人都是略微一愣。

誰也沒想到徐光啓會提到通政司。

作爲內閣大佬,對通政司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可是隨着內閣的權力逐漸加強,通政司的權力早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正常通政司的職責應該是掌出納帝命、通達下情、勘合關防公文,奏報四方臣民實封建言、陳情申訴及軍情、災異等事。

曾經,通政司權力的確非常大,可是現在已經被司禮監和內閣瓜分得差不多了,徐光啓在這個時候把通政司給拿了出來,事情就變得有些古怪。

如果把密奏的事情交給通政司,那麼顯然,通政司的權力就會再一次擴大。

見到韓爌等人臉上的遲疑之色濃厚,徐光啓不急不慢的說道:“通政司的事情你們也應該知道,現在是什麼情況,也不用我多說了。交給通政司,總比交給魏忠賢要好。”

聽到徐光啓的話,衆人點了點頭。

道理倒是這個道理,交給通政司的確是比交給東廠來的好。可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已經到嘴裡的鴨子就讓它這麼飛出去,這心裡面肯定是不甘心的。

這個時候,黃克纘點了點頭說道:“我覺得徐閣老說的有道理。”

“現在的事情是把這件事情給定下來,我們反對可能會造成適得其反的作用。如果想把它拿到內閣來,看現在的情況也做不到,那麼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黃克纘的語氣十分肯定的說道:“交給通政司,就是最好的選擇。原本這就是給通政司的權力,現在還給他們也無可厚非,至少在道義上和理論上是站得住的。”

“至於通政司能把這件事情做成什麼樣子,我覺得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黃克纘說到這裡,自己先笑了,繼續緩緩的說道:“畢竟通政司也是六部九卿之一。”

這句話的意思雖然說的很淺,但是裡面蘊含的韓爌等人都聽明白了。

通政司也是六部九卿,說白了也是自己人,當然這只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既然是文官,是六部九卿,那麼官員的任免就由吏部說的算,也就是由內閣說的算。

這第三層意思,那就是適當的時候可以換成自己人。

如果不行的話,可以把通政司弄進內閣,到時候自然就是自己人了。是自己人就沒有什麼其他好說的,直接拿過來用就行了。

韓爌等人看了一眼黃克纘,臉上的表情緩和了不少。

“我覺得這件事情可以。”

韓爌第一個站了出來,面上很平靜,但他的心裡已經非常的激動。

因爲韓爌想到了一件事情,一件他無論如何也沒能想到會發揮作用的事情。

那就是他在通政司可是有人的。通政司的右通政是馮從吾,那可是徹徹底底的自己人。

一旦把密奏的事情交給通政司,那麼他就能說得上話了,甚至比在內閣更要好。所以韓爌直接就開口同意了。

韓爌反應快,其他人自然也不慢。

既然考慮到了通政司,那麼瞬間想到的自然就是通政司的人,馮從吾自然就入了幾人的眼。

韓爌與馮從吾的關係也不是什麼秘密,大家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

“我覺得合適。”深深地看了一眼韓爌,孫承宗第一個開口表示贊同。

他還有吏部尚書周嘉謨作爲盟友,一旦展開的話,他就有事情可以做了。

通政司上下的官員,可以通過吏部來調整。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黃克纘提出來的,他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一旦這件事情能夠成型,有人蔘奏就要有人調查,用到的肯定就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可以趁着這個機會把自己的權力拓展出去。

徐光啓看着他們三個人,心裡面很清楚這三個人都有自己的算盤,不過他也並不擔心,自身依靠的不是這個。

至於如果出現官員之間的相互彈劾的場面,徐光啓也不是很擔心。本身他的人就最少,再說了,他不覺得這是壞事。

大明朝官場吏治都成了什麼樣子了?

當初徐光啓在練兵的時候,沒少被上司刁難。如果那時候就有密奏制度,他早就上密奏彈劾上司了。

四個人各自懷着不一樣的心思,把這件事情就這麼給定了下來。

“我去寫題本,然後聯名吧。”韓爌點了點頭說道。

原本也到不了這個地步,不過現在內閣被人彈劾,終究是要寫一份題本解釋一下的;幾位內閣大學士也要聯名,用來表達內閣的態度。

那麼就順便把內閣的態度寫在這份題本上,也算是應有之意。

其他三人也沒有意見,畢竟剛剛已經達成了共同意見,於是紛紛點頭,表示認同韓爌的說法。

韓爌的題本寫完之後,交給了孫承宗三人看了看。

三人都表示沒有意義,對於韓爌的文筆和他的行文,也是沒有什麼好說的。

畢竟韓爌在內閣這麼多年,寫一份公事的文書自然沒問題。

於是三人就把自己的名字全都附屬上,題本也直接送到了皇宮裡面。

幾經轉折之後,題本落到了朱由校的手裡。

在得到這份題本的第一時間,朱由校就拿過來看了。

將題本看了之後,朱由校輕輕的笑了一下,然後就將題本放到了一邊。

倒也算是好事情,正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果然沒讓自己失望。

Wшw◆ тт kǎn◆ c o 隨手將題本交給了陳洪,朱由校說道:“儘快把消息傳出去吧。對了,就說按照內閣的意見辦,送司禮監批紅。”

“是,皇爺。”陳洪連忙答應了一聲,雙手捧着題本離開了。

事情按照朱由校的計劃圓滿的結束了。

當然了,也可能只是一個開始。所以朱由校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人來接手。

正在朱由校琢磨的時候,陳洪從外面回來了。

他在手裡面捧着一份題本,徑直來到朱由校的面前,說道:“皇爺,這裡有一份題本,是太常寺少卿梅之煥上的。”

朱由校微微一愣。

梅之煥,這個名字好耳熟啊,卻忘了在哪裡聽過。在這個時候,陳洪把題本給自己送了,顯然是有其他的用意。

朱由校伸手將題本拿了過來,翻看了一下,果然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梅之煥的這份題本沒有寫太多的東西,只寫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爲張居正平反。

在這個時候,上這樣一份題本,這個梅之煥有點意思。

朱由校連忙看了下去。

在這份題本里面,梅之煥寫到:

當今國家百姓貧窮、國庫匱乏、強盜橫行、軍隊疲軟。

言官不談論國家大事,卻做派系之爭;官員們放棄本職工作,發表一些空洞的言論。國家的事情全部被虛假的文辭所束縛了。

有人試圖進行一些改革,不是說他多事,就是格外苛求他。改革沒有成功而誹謗卻隨之而來,正義得不到伸張而仇人卻結了一大堆。

豪傑灰心、庸人得勢,國家的事情沒有辦法做下去了。

梅之煥這是提出了問題。在題本的後面,他還給出瞭解決的辦法。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官員,而且說的也的確掐中了要害,現在大明就是這個樣子。

只有嚴格考察官員,要求做到實事求是;疏通言路來加強組織紀律,區別褒貶來愛惜人才,只有這樣國家纔可能有希望。

在題本的後面,梅之煥還暗戳戳的支持了一波密奏制度。

梅之煥之所以沒有光明正大的跳出來,原因也很簡單。

這個密奏制度是閹黨提出來的,在內閣沒有表態之前,他這樣的小官還是不要表態的好。

有想法有態度,做事情有手段、知道進退,這個官員可以用啊!

梅之煥題本之中,有一句話把朱由校給逗笑了。

他在題本里面說:依附小人的一定是小人,依附君子的未必是君子。附在馬身上的蒼蠅,即使走了千里路也還是蒼蠅。

在最後,梅之煥就提到了張居正:假使今天有人像張居正那樣考覈名實、整頓綱紀,那些誹謗陷害別人的無恥小人還敢如此猖狂嗎?

朱由校笑着將手中的題本放下,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一些作用了。

這一段時間他一直在對外表現出一種態度,那就是自己需要敢做事情的人,需要敢改變的人,不需要說空話、放空炮的人。

無論是任用徐光啓,還是任由黃克纘提出荀子的事情。

事情的過程不重要,重要的事情是表示自己能夠接受不同的結果,能夠接受不同的意見。

雖然恨的人恨得要死,但是很多人卻覺得這是機會。

朝廷不能如一潭死水一樣,要讓他們能動、敢動、知道動。

顯然梅之煥就是被這種態度給激起來的。

他抨擊了現在的官場,希望能夠用監察制度來改變;他支持密奏制度,推崇張居正。

他不迂腐的認爲君子就是君子,能夠立身持正。

這,就是自己需要的官員。

看了一眼陳洪,朱由校說道:“去給朕查一查這個梅之煥。”

“是,皇爺。”陳洪答應了一聲之後,轉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輕輕的站起身子,活動了一下筋骨,朱由校鬆了一口氣。

自己想要用的人好像找到了,如果合適的話,正好把他也送過去。

比起馮從吾,自己更喜歡梅之煥。

馮從吾是韓爌的人,現在還管着皇家書院,如果讓他把手伸到密奏制度這件事情裡面來,那麼他的權力就有一些過於大了,這可不是好事情。

何況馮從吾沒那麼堅定,比起梅之煥,少了一些東西。

而馮從吾少的這些東西,恰恰就是自己看重的。

如果時機合適的話,朱由校願意提拔一下梅之煥。

沒多久,陳洪就回來了。

尋找資料並沒有花費太長的時間。當然只是普通的資料,不是秘密的東西,有一些甚至是就是吏部的檔案。

從陳洪的手裡面接過檔案,朱由校快速的看了起來。

梅之煥,萬曆三十二年考中進士,任庶吉士。

七年之後,授職吏科給事中,做過廣東副使,當過山東學政。

此人有在地方任職的經驗,看考績也都是上等,的確是自己喜歡的官員。

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七章 韓爌進言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三三二章 傳衍聖公第一三八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求首訂)第六三七章 準備策反朝鮮小世子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一六四章 孫慎行的交代第一九六章 國丈頭上兩口鍋第一七四章 大婚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二二九章 哪吒射紂王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四三章 瘋狂備戰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四一三章 剝奪功名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五三二章 花錢背黑鍋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五四一章 稅改和軍改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二零三章 打不過就跑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九七章 賣了老福王第四八二章 籌備大明海軍第五章 題本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一九六章 國丈頭上兩口鍋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三四五章 抓孔府大管家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四一七章 清華園,大明文教聖地第一八三章 昭告天下第二七一章 安邦彥要造反!第五零一章 揚州瘦馬第五九六章 兩姐妹的洞房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五六四章 赫圖阿拉城花落誰家?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六三零章 參謀處高層會議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三八四章 阮大鋮怒懟魏大中(掌門魑魅魍兩加更)第四五九章 準備去遼東第五四二章 威望都是打出來的第四九九章 成熟的情報網第四七七章 洗刷恥辱的一戰!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六七七章 逼宮第一九六章 國丈頭上兩口鍋第六三二章 情報系統裡的女人們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三五九章 京城的某個大人物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一七三章 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第四十三章 另起爐竈第六三八章 給仁穆王后服用抗生素第三六二章 許顯純成了忠心的瘋狗第四八三章 派戚元輔去澳門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四七五章 大敗黃臺吉!第三八六章 大明無農不穩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
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七章 韓爌進言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三三二章 傳衍聖公第一三八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求首訂)第六三七章 準備策反朝鮮小世子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一六四章 孫慎行的交代第一九六章 國丈頭上兩口鍋第一七四章 大婚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二二九章 哪吒射紂王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四三章 瘋狂備戰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四一三章 剝奪功名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五三二章 花錢背黑鍋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五四一章 稅改和軍改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二零三章 打不過就跑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九七章 賣了老福王第四八二章 籌備大明海軍第五章 題本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一九六章 國丈頭上兩口鍋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三四五章 抓孔府大管家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四一七章 清華園,大明文教聖地第一八三章 昭告天下第二七一章 安邦彥要造反!第五零一章 揚州瘦馬第五九六章 兩姐妹的洞房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五六四章 赫圖阿拉城花落誰家?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六三零章 參謀處高層會議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三八四章 阮大鋮怒懟魏大中(掌門魑魅魍兩加更)第四五九章 準備去遼東第五四二章 威望都是打出來的第四九九章 成熟的情報網第四七七章 洗刷恥辱的一戰!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六七七章 逼宮第一九六章 國丈頭上兩口鍋第六三二章 情報系統裡的女人們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三五九章 京城的某個大人物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一七三章 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第四十三章 另起爐竈第六三八章 給仁穆王后服用抗生素第三六二章 許顯純成了忠心的瘋狗第四八三章 派戚元輔去澳門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四七五章 大敗黃臺吉!第三八六章 大明無農不穩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