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

聽了朱由校的話,陳四海雖然心裡面感動,但是更多的卻是擔心。

陳四海不知道陛下要怎麼做,生怕陛下弄出什麼不可收拾的事情,於是向前走了一步,輕聲的說道:“陛下,還是要從長計議。”

“雖然那些人都該死了,可是也不能操之過急,不然還是會出亂子的。真到了那個時候,就不好收拾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陳四海,見他一臉的擔心,便笑着說道:“朕不會魯莽行事的,你放心吧。回去好好準備,別到了用你的時候出不上力。”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陳四海連忙答應了一聲。

輕輕的點了點頭,朱由校說道:“參謀處很快就成立了,朕會在參謀處下面設立一個軍法處,這個衙門朕想交給你負責,用來專門查處軍方將領的,這件事情你要把握好。”

聽了朱由校的話,陳四海頓時就激動了起來,連忙躬身說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這個軍法處的設想已經很久了,朱由校一直想設立,只不過一直沒有什麼機會。

這一次趁着設立參謀處的機會,儘快把軍法處給設立起來,專門用來查軍方的案子。如此一來,可以把軍方和文官集團剝離開,最主要的是不讓軍方那麼的受制文官集團。

事實上,很多人都沒弄明白一件事情,所謂文武分治,並不是把文人和武將分開。而是軍方的事情歸軍方,政府的事情歸政府。

在軍方之中也可以有讀書人,在政府之中也可以有軍人,雙方是不犯衝突的。所謂的軍政分離,其實是兩個行政體系的分離。

現在大明的官場就沒有這個條例,“以文御武”把武將徹底踩到了泥裡面。

文官集團的利益可不是和國家的利益一致的,他們掌握着軍人的升遷,掌握着軍人的刑法,這對軍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這種權力會被濫用,同時也會讓軍人對文官集團更加的俯首帖耳。在這樣的政治生態下,文官貪污了,武官也不敢說,因爲承受不起。

可是如果把這兩項權利剝離出來,那麼就會大大的削弱文官集團對武將的控制力。

把這兩項權力轉移到參謀處,也就是轉移到了皇帝的手裡面。

軍法處,行軍法,參謀處卻不涉及地方事務,但是能夠像內閣一樣調遣地方官府,實現雙重管轄。

軍方不再接受地方官府的管轄,而是直屬於參謀處;參謀處只對皇帝負責,可以說大大的加強了皇帝的權力。

所以設立軍法處這個衙門勢在必行。

至於負責人,朱由校早就選定了陳四海,現在和他說,也不過是通知他一聲罷了。

見到陳四海答應了,朱由校便笑着說道:“事情還沒有對外公佈,所以你不要到處去炫耀。”

“陛下放心,臣不是那種人。”陳四海連忙說道。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就笑了,說道:“朕就是隨意說的,你不用在意。”

陳四海滿頭的冷汗。

您是隨意說了,可是誰敢不在意呀?

“行了,你去吧,”說着,朱由校擺了擺手,示意陳四海退下。

陳四海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躬身說道:“那臣告退。”

說完這句話之後,陳四海便轉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等到陳四海走了之後,朱由校輕輕的舒了一口氣。

這麼久了,自己終於把朝政理出了一個頭緒,一團亂麻似的關係也終於擺到了一個合理的地步,暫時可以不用大動干戈了。

內閣之中,幾個人相互制約,暫時平穩。

錦衣衛和東廠的權利也沒有被削弱。通政司和軍法處都要用錦衣衛;至於東廠,以後可以給他們轉換一下工作方向。

新軍編練的也差不多了,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暫時還算夠用。

至於錢財上面,內務府那邊已經有收益了,年前一直在做準備,年後就開始在全國鋪開渠道了。勳貴們的莊田納稅,暫時能讓自己緩一口氣。

在思想方面,皇家書院也準備的差不多了,趁着這一次科舉正好鋪開。

山東等地發生了地震,自己也可以趁着這個機會收拾一下。

整個朝朝,基本上已經理出了頭緒,剩下的就是微調,暫時沒有辦法大動干戈了。

因爲自己要轉移方向了,如果後續有什麼動作的話,估計也要等一些年了。

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的等待。等待時機成熟之後,開始下一步的大動作。

皇宮裡面消停了,但是外面卻沒消停。

關於參謀處的事情,所有人都在忙碌着走門路,不過名單沒有確定下來之前,誰也不知道事情會發生什麼樣的轉折。

時間卻在一天天的走,科舉終於到了。

期盼着這一天的學子們,終於迎來了決定人生的考試。

這一場考試被稱爲會試。所謂會試者,共會一處,比試科藝。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考試。

會試在北京內城東南方的貢院舉行,會試的主考官2人稱總載。應考者爲各省的舉人,錄取者稱爲“貢士”,第一名稱爲“會元”。

會試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

三場所試項目,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以及策問,與鄉試同。

只不過與每一次的會試不同,這一次出現了一羣人。他們全都穿着青色的長衫,看起來和別人不一樣,但是衣服卻相對比較整潔,全都是同類款式。

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人是皇家書院的學子。

這些人無論走到哪裡,那裡的氣氛都會變得很古怪,其他的士子看上他們的目光也是充滿了敵視;即便沒有敵視,也會下意識躲得遠遠的。

對於皇家書院的學子,所有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在讀書人看來,這些人都是馮從吾的門下,學的都是荀子。與他們這些學孔孟的,完全就是背道而馳,或者說是格格不入。

雙方就差沒打起來了,可以說是鬥爭激烈。同時科舉考試,也是千萬人過獨木橋。

這一次的考官是書院的祭酒馮從吾,已經讓很多人不滿意了,覺得他會偏向皇家書院的學子。現在皇家書院的學生還這麼招搖,顯然讓所有人很不爽。

但是皇家書院子弟卻無所謂,每一個人都在我行我素。

在皇家書院的學子隊伍最前面,張餘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裡,在他的兩側則是宋家兄弟。

另外還有盧象升。在盧象升的身邊,則是被他一起拉了考皇家書院的劉賢。

比起旁邊那幾個人,劉賢則是一臉的無奈,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穿着皇家書院的學子服來參加科舉,這個主意就是張餘出的。劉賢本身是不贊成的,因爲在他看來這就是在拱火。

可是誰能夠想到這個意見提出來之後,這些人居然一呼百應,連一向穩重的盧象升居然也跟着湊熱鬧。

劉賢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自己被逼,無奈之下只能和他們同流合污。

在張餘看來,這次這麼幹,就是在對所有人宣佈,我們來了。

自己這些人又不是在朝堂上沒有根基,根本不怕人排擠。上到內閣首輔大學士韓爌,下到皇家書院的同僚,以後都會互相幫襯。

即便自己這些人不這麼做,到了官場上也一樣被人排擠。所以還不如就徹徹底底轟轟烈烈的幹一把,讓官場好好看看,我們這些人來了。

所以張餘才決定這麼幹,結果一呼百應。

看了一眼身側的這些人,張餘的心裡面豪情萬丈。等到自己這些人踏上官場,那些人全都得完蛋,有多遠滾多遠。

看了一眼站在盧象升身邊的兩個人,劉賢很無奈。

在皇家書院裡面,他們幾個人是一個小團體。在文學方面,學的比較好的是張餘、宋應升和宋應星。

張餘這個人很深沉,善於謀算;宋應升則是精於學問,爲人非常的正直。

至於宋應星,算得上最跳脫的一個了,想法很多,對什麼東西都感興趣,尤其精善木匠活,總是搖頭晃腦的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至於盧象升,算得上是文武雙全。當然了,更強的是武,很能打,一把大刀揮舞起來,無敵的那種。

也不是沒有人能夠和他匹敵,比如他身邊那個叫曹文詔的也很能打,弓馬騎射樣樣精通,尤其是一杆長槍用的出神入化。曹文詔沒事就要和盧象升較量一下。

至於盧象升身邊的另外一個人,他叫吳襄,待人和善,總是笑眯眯的,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似乎都不會急,像個彌勒佛一樣。

至於劉賢自己,在這個小團體裡面並不是很突出,好像什麼都會點,但什麼都不擅長。但是劉賢知道自己的長處,那就是會看人。

在劉賢看來,如果要論做官,這個小團體裡面張餘最厲害,沒有人能夠比得過他,將來如果說他要是能夠入閣拜相,那自己一點都不奇怪。

至於宋應升,如果不改改脾氣,恐怕不會太招待見。

反而是吳襄,這個人或許有前途。

至於盧象升,劉賢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人爲人耿直,一腔熱血,如果能得遇於明主,那自然是無話可說,否則恐怕結局不會太好。

反而是宋應星,這個人跳脫也灑脫,無慾無求的樣子,反而能夠善終。

不過現在自己這些人一腳踏進了洪流之中,將來如何,殊難預料,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劉賢輕輕晃動手裡面的摺扇,即便他一直沉穩,此時也有一些激動。能夠捲入歷史的洪流之中,這已經是讓人激動的事情了。

前面似乎準備的差不多了,時辰也到了。

貢院的門也打開了,所有人開始按照次序向裡面走了進去,科舉考試要開始了。

在貢院院旁邊的一座茶樓裡面,朱由校站在二樓的窗口,身上穿着白色的長衫,整個人透着一股儒雅的氣質。

他手中拿着摺扇,不時的扇動兩下,當然不是爲了涼快,天還沒那麼熱。早春的天氣還是有一些微涼的,拿着摺扇主要是爲了帥。

目光看向下面的一羣人,朱由校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尤其是皇家書院的那些學者,服飾整齊劃一,看那個樣子就是惹事的架勢。

朱由校很無奈,看來這幫傢伙全都是刺兒頭,這大明官場怕是要熱鬧了。

目光落在不遠處,朱由校看到了一輛馬車,不由得一愣,轉頭對身邊的陳洪問道:“那個是徐光啓的馬車吧?”

“回陛下,正是徐閣老的馬車。”陳洪連忙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看到馬車裡面下來一個人。這個人很陌生,他不認識,這個人的年紀可不小了,看那個樣子怎麼也有五十多,但是從他的打扮上來看,這人應該是來參加科舉考試的。

朱由校看着他,很想說一句,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說實話,這個年紀來考試的人有,但其實已經不多了。另外這個人是坐着徐光啓的馬車來的,這就比較有意思了。

於是朱由校轉頭對陳洪說道:知道那個人是誰嗎?”

“回陛下,奴婢不知道,不過奴婢馬上去查。”陳洪連忙說道。

“去吧!”朱由校點了點頭,擺了擺手讓他去查。

不過陳洪也沒有去太久,因爲他把沈庭筠給帶來了,身爲禮部尚書他自然是要在這裡的,只不過他不是主考,所以也不能入貢院。

“臣沈庭筠,參見陛下。”見到朱由校之後,沈庭筠連忙行禮道。

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在外面就用不着這樣了。”等到沈庭筠站起身子之後,朱由校問道:“你怎麼到這裡來了?”

“臣就是擔心,所以過來看看,在下面遇到了陳公公,知道陛下在這個就過來了。”沈庭筠解釋道。

“那你知道那個人是誰嗎?”朱由校對沈庭筠說道,

“回陛下,臣知道。”沈庭筠連忙說道:“那個人叫王徴,陝西人西安府涇陽縣人氏。”

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二章 魏忠賢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四五七章 又洞房(日萬求賞!)第一二一章 錦衣衛,出發!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三七六章 大明軍方第一人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們報馬尼拉慘案之仇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二六零章 福王造反第五一八章 娘西皮!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二一九章 鳩佔鵲巢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五一八章 娘西皮!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六十四章 據實上奏第一四四章 逐個清理(盟主Cz、加更)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五十三章 駱思恭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六六三章 大執政(求月票!)第四九六章 戰艦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嗎?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五一五章 鬧騰得越大越好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一二七章 說曹操曹操就到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二六二章 一網打盡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四九六章 戰艦第三七一章 夏鎮失守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三三二章 傳衍聖公第一七零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八三章 昭告天下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二一一章 皇家標識的商號(萬字)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三三章 離開揚州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四五二章 大玉兒侍寢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四章 客巴巴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三二八章 一語定生死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五十章 圍三缺一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一一一章 豬隊友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三二四章 朱由校進德州城第三八四章 阮大鋮怒懟魏大中(掌門魑魅魍兩加更)
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二章 魏忠賢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四五七章 又洞房(日萬求賞!)第一二一章 錦衣衛,出發!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三七六章 大明軍方第一人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們報馬尼拉慘案之仇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二六零章 福王造反第五一八章 娘西皮!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二一九章 鳩佔鵲巢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五一八章 娘西皮!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六十四章 據實上奏第一四四章 逐個清理(盟主Cz、加更)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五十三章 駱思恭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六六三章 大執政(求月票!)第四九六章 戰艦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嗎?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五一五章 鬧騰得越大越好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一二七章 說曹操曹操就到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二六二章 一網打盡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四九六章 戰艦第三七一章 夏鎮失守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三三二章 傳衍聖公第一七零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八三章 昭告天下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二一一章 皇家標識的商號(萬字)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三三章 離開揚州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四五二章 大玉兒侍寢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四章 客巴巴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三二八章 一語定生死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五十章 圍三缺一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一一一章 豬隊友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三二四章 朱由校進德州城第三八四章 阮大鋮怒懟魏大中(掌門魑魅魍兩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