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

朱由校到來的時候,這裡已經聚集了不少人,不過見到朱由校到了,所有人全都退了出去。

朱由校的眼中現在也沒有他們,這些人主要是來拍張皇后馬屁的。

在這之前,張皇后在宮裡面的地位已經是無人能及了,陛下對張皇后的寵愛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現在張皇后又有了身孕,自然更加得寵。如果將來能夠生下一個兒子,那麼張皇后在皇宮裡面的地位將無可撼動。

在這個時候,即便不能夠跟張皇后搞好關係,也不能夠得罪,所以不能缺了禮數。

這些人自然要過來好好的獻獻殷勤,至少也要在張皇后面前露個臉。

對此,朱由校也知道沒什麼辦法,畢竟宮裡面的生存之道就是這樣的。

他走到牀前,見張皇后還要起身,便伸手按住了她,溫和的笑着說道:“你現在可是非常重要的,就別起來了,咱們夫妻之間用不着這個。”

聽了朱由校的話,張皇后甜蜜的點了點頭。

“好好養身子,有什麼需要的和他們說,讓他們去辦。如果誰惹你不順心了,告訴朕,朕收拾他們。”朱由校笑着說道。

“宮裡面的人還是很懂事的。”張皇后也笑着說道。

知道自己有了孩子之後,她也是非常高興的。比起剛進宮的時候,她也長大了不少,自然明白很多事情。

朱由校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這宮裡面的人可不都那麼懂事,之所以張皇后說懂事,那是因爲在張皇后的面前他們不敢不懂事。

稍有不懂事,人就沒了。

朱由校陪着張皇后好好的聊了一會後才離開。

有了孩子之後,朱由校的心情很不錯,之前的糟心事多少也放下了,不過事情還是要辦。

現在破事實在是太多了,當務之急是山東和河南的事情,那裡的災害很嚴重。

朱由校知道的很清楚,當地的官府在這次的事情上處理的並不好,按照歷史的發展,那裡會興起白蓮教之中的聞香教。

有一個叫做徐鴻儒的人,會趁着這次搞事情,然後就會給自己來一波造反。

比起西南的事情,朱由校對這件事情更關注,甚至遼東的事情都沒有這件事情緊急。

西南的事情,朱由校可以任由他們造反。

一來是離得遠,自己鞭長莫及;二來是雖然鬧騰的比較大,但是破壞性並不大。

不過徐鴻儒的這一次造反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現在三個省遭了災,再加上他們造反,恐怕會鬧出大亂子,整個北方很長時間都恢復不了元氣。這是朱由校不想看到的。

不過有些事情也可以趁着這一次一次性解決掉,只不過時間上要急切一些。

回到宮殿之後,朱由校躺在搖椅上晃動的身子,開始琢磨一些事情。

現在第一個要排上日常的事情就是組建參謀處。

接下來要打仗了,這個參謀處的重要可想而知,更何況自己還要利用這一次機會把參謀處推出去,給他們增加一些權力。

於是朱由校轉頭對陳洪說道:“去把張維賢給朕找的。”

“是,陛下。”陳洪答應了一聲,轉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事實上,關於參謀處的建設章程,張維賢早就遞上來了。只不過朱由校一直沒有和他詳細的談,這一次要和他好好的談一談。

關於參謀處的事情,還需要張維賢給自己掌舵。

wωω ¸тт κan ¸¢Ο 內閣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構,只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內閣早就變了味。

他們爲內閣設立了很多規矩,比如非翰林不得入閣,這就堵死了不少人的上進之道。

很多官員在外任踏踏實實做了不少年的地方官,但是卻沒有辦法進入中樞,這是一種涼人心的做法,朱由校不想這麼做。

шωш ⊕ttκā n ⊕¢O

一旦機構成了某些人的專屬,那麼這個機構也就沒有什麼用了。

至於搞軍政分離,現在還有一些難度,這是後面的事情了。

但是削弱內閣的權力這件事情刻不容緩,同時提拔軍人的地位這件事情也很重要。

雖然朱由校對以文御武的觀念是認同的,但是有些事情不能太過。

關於以文御武,這條政策一直在堅持。

宋朝制定的大方向,到了明朝發展到了巔峰。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中央集權政策。

但是一味的踩低武人的地位,對這個國家也沒有什麼好處,直接表現就是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這一點很不好。

從對外戰爭上就能看得出來,戰國時候,中央幾國多麼強大。

隨後漢唐都很強,甚至三國依舊很強。

到了宋明,除了開國幾代之外,武人的地位被踩的太低了,戰鬥力也直線下跌。

這樣很不好,所以朱由校要提拔武人的地位。

當然了,也不能無限的提拔,老祖宗早就有了總結,“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不可偏廢。”

現在的情況就是偏廢了,文官的地位太高,武將的地位太低,基層的軍戶更不用提,以奴隸爲主,所以必須要改。

在張維賢的計劃裡面,這方面有提及。

甚至張維賢覺得參謀處既然是參謀軍事的,那麼就要以武將爲主,所以在他的計劃裡面,勳貴和勳戚佔了很大的比重。

像戚金,雖然不是世襲勳貴,但是他們家也是世襲的將軍。

戚繼光也是如此,很多募兵制上來的軍官,最後也全都加封成了世襲的將軍,本質上並沒有改變什麼。

所以勳貴和勳戚的地位很穩固。這一點是朱由校不想看到的。

要改,只不過不能這麼明目張膽的改,要從長計議。

如果參謀處都是武人,文官那邊肯定也不同意,到時候很可能會演變成文武之爭。這也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參謀處要有文官,何況大明有很多文官都很能打,這一點要考慮。

至於說文官會不會看不上參謀處,甚至屁股歪,朱由校一點都不擔心。

坐在哪裡就要爲哪裡說話,屁股坐在參謀處這裡,是很難幹出有損參謀處利益的事情。

因爲參謀處的利益就是個人的利益,沒有人這麼無私偉大。

很快,張維賢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見到朱由校之後,他連忙恭敬的行禮道:“臣張維賢,參見陛下。”

“行了,免禮吧。”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來人,賜坐。”

等到陳洪把凳子搬了,張維賢坐下之後。朱由校才說道:“參謀處的事情要操辦起來了,朕準備讓內閣擬一個名單。入參謀處,做參謀大臣,官職正五品。”

聽了朱由校的話,張維賢就是一愣。

不是說好了要用勳貴和勳戚的人嗎?

怎麼現在又突然要用文官了?

要是讓文官掌握了參謀處,那自己這些人還有好日子過嗎?

這些日子究竟發生了什麼,是誰在陛下面前進了讒言?

朱由校沒有去看張維賢的臉色,而是繼續說道:“關於參謀處人選的問題,朕已經想好了。”

“要廣徵人才,從將領之中選一些能征善戰的。除此之外,文官之中也要選一些,在從新科進士之中選一些有才學的補充進參謀處。”

聽了朱由校的話,張維賢有點咂出味道來了。

如此一來,那這個參謀處可就了不得了。

有文官,有武將,同時還有新科的進士,也就是有了後備的人才,看來陛下這是要重用參謀處。

事實上,一直以來張維賢都沒懷疑朱由校重用參謀處的決心,只不過他沒想到是通過這樣的方式。

原本張維賢以爲只是在軍方設立一個衙門,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於是他說道:“陛下英明決斷,臣沒有意見。”

“如此最好不過了。”朱由校看着張維賢,說道:“武將那邊,你來擬定一個名單吧!”

“臣領旨。”張維賢連忙說道。

“行了,沒什麼事了,你退下吧。”朱由校看着張維賢說道。 Wωω▲ t tkan▲ ¢ O

等到張維賢走了以後,朱由校輕輕地敲打着椅子的扶手,轉身對陳洪說道:“你去內閣傳旨,讓他們儘快擬定一個名單送上來。”

“是,陛下。”陳洪答應了一聲,轉身去內閣傳旨了。

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恐怕內閣就要有一番爭鬥了。

畢竟能夠進入參謀處的人,那肯定是將來要得到重用的。內閣的那幾位閣老,估計會爭吵不休。

這個名單也足夠重要,足夠讓人心動,所以也其他人也會活動起來,看來官場上又要不太平了。

不過這些和自己沒什麼關係,陳洪也只是在腦子裡面過一遍。

事實也正如陳洪所想的一樣,消息傳出去之後。瞬間就引發了不小的波瀾。不少人都開始琢磨這件事情,顯然大家都很興奮。

內閣之中,氣氛也變得古怪了起來。

幾位閣老自然能夠看明白這次事情有多重要,所以各自開始琢磨該安插什麼人手,一時之間也沒開始商談什麼事情。

下了衙門之後,大家也都各自回家了。

回到家之後,孫承宗吃了一點東西,端着茶水喝了兩口,擡頭看了一眼管家問道:“袁大人來了沒有?”

“老爺,人還沒到呢!”管着笑着說道。

他不知道自己家的老爺爲什麼這麼着急,不過顯然是有大事情的。要知道,平常家裡來人了自己都是第一時間通報,老爺也不會開口過問。

這一次既然開口問了,顯然是有一些亂分寸了。

不過並沒有耽誤太長時間,下面的人就進來通報了。

管家按照孫承宗的吩咐,直接把人帶到了書房裡面。

袁可立看着孫承宗,笑着說道:“這麼晚了約我過來,爲了參謀處的事情吧?”

兩個人相交多年,彼此也算得上知根知底,所以說起話來也就沒有繞彎子。對於袁可立的直接,孫承宗也沒有覺得意外。

輕輕的點了點頭,放下手中的茶杯。孫承宗說道:“這一次參謀處有多重要,你應該也能夠看得出來。陛下這是要對軍方動手了,但是天下不能亂。”

“現在朝廷是多事之秋,勢力盤根錯節,圖謀不軌之人大有人在。所以這個參謀處,我們怎麼也要有人進去。”

“你想讓誰去?”袁可立看着孫承宗,問道。

“我想讓你去。”孫承宗也沒隱瞞,直接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看着袁可立沒有直接反對,他便繼續說道:“總要有幾個老人坐鎮。你這一次在西南大勝而歸,入參謀處想來也沒什麼難度。”

袁可立沒有說話。

他當然知道自己進去是沒什麼難度,可是他也在琢磨這件事情的得失利弊。

他年紀不小了,摻和進這種事情裡面去,似乎也不太好。

“你不要猶豫,這件事情非你莫屬。”孫承宗看着袁可立,繼續說道:“這個參謀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能讓那些人壞了事情。”

“勳貴和勳戚那些人沒什麼本事,撈錢很厲害。如果真的讓他們掌握了參謀處,後果不堪設想。”

“你進去之後,反而要好辦很多,至少不能夠讓他們做出什麼不法的事情。”

袁可立嘆了一口氣,隨後苦笑着說道:“你想的倒是很好,恐怕最後卻會不如人意。”

“盡人事聽天命而已。”孫承宗看着袁可立,沉着臉說道:“我們做大明的官,自然要盡忠於王事。”

聽到孫承宗這麼說,袁可立擡了擡手說道:“剩下的話你就不用說了,我答應了。不過有一件事情我要和你說,我希望你能再塞進一個人。”

“你說的是孫傳庭吧?”孫承宗看着袁可立,笑着說道。

“知我者,你也!”袁可立也笑了,臉上帶着感慨的笑容說道:“這個孫傳庭是個人才,別看年紀不大,但是很有才華。”

“對於行軍打仗,那也是頗有一番見解,這一次在西南也沒少立功。”

“這件事情恐怕不用你操心。”孫承宗看着袁可立,說道:“他爲什麼去西南,你還不知道嗎?那可是簡在帝心的人物,用得着我們操心嗎?”

“正因爲如此,我們纔要舉薦他,不是嗎?”袁可立也笑着說道。

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二四四章 重複太祖榮光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二二二章 你沒有反對的資格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六十六章 薛國用死了?!第二二三章 廢宋儒,學漢儒(萬字,盟主雲哥的fans加更)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四六三章 王在晉的謀劃(拂袖沾風生日加更)第四零六章 聲援鍾羽正第一零八章 天子需立功於天下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一七零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三十三章 提醒選後第三五九章 京城的某個大人物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四零零章 各懷心思第十二章 童謠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二零三章 打不過就跑第四一八章 皇帝也缺錢(三更求票!)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四八四章 編撰大明山河志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第一九八章 兵仗局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八十三章 準備大反攻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六八一章 清掃朝鮮第三二二章 張維賢砸了自己的腳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八十二章 向魏忠賢認輸第三八五章 阮大鋮傍上崔呈秀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三八零章 皇家書院推廣試點(盟主拂袖沾風加更)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二五七章 能臣孫傳庭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三二二章 皇帝要離京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八十九章 魏忠賢覺得扎心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二八六章 大棚開摘了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五二八章 直接抄家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二章 魏忠賢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三二一章 張維賢請罪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三零二章 摸底各地衛所第八十二章 向魏忠賢認輸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
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二四四章 重複太祖榮光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二二二章 你沒有反對的資格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六十六章 薛國用死了?!第二二三章 廢宋儒,學漢儒(萬字,盟主雲哥的fans加更)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四六三章 王在晉的謀劃(拂袖沾風生日加更)第四零六章 聲援鍾羽正第一零八章 天子需立功於天下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一七零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三十三章 提醒選後第三五九章 京城的某個大人物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四零零章 各懷心思第十二章 童謠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二零三章 打不過就跑第四一八章 皇帝也缺錢(三更求票!)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四八四章 編撰大明山河志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第一九八章 兵仗局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八十三章 準備大反攻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六八一章 清掃朝鮮第三二二章 張維賢砸了自己的腳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八十二章 向魏忠賢認輸第三八五章 阮大鋮傍上崔呈秀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三八零章 皇家書院推廣試點(盟主拂袖沾風加更)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二五七章 能臣孫傳庭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三二二章 皇帝要離京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八十九章 魏忠賢覺得扎心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二八六章 大棚開摘了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五二八章 直接抄家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二章 魏忠賢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三二一章 張維賢請罪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三零二章 摸底各地衛所第八十二章 向魏忠賢認輸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