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你沒有反對的資格

對於韓爌這位內閣首輔大學士,所有人的評價都不怎麼樣。

有的人甚至覺得韓爌是東林黨的背叛者,是一個爲了獲得權力就毫無原則毫無底線的奸臣。若是把這個問題交到韓爌的手裡面,基本上就等於沒戲了。

在所有人複雜的目光之中,韓爌穩穩的向前走了一步,沉聲說道:“啓稟陛下,臣亦同意將孟子換爲荀子。”

說完這句話之後,韓爌沒有多餘的動作,直接轉身站到了另外一側。

聽完韓爌的話,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行,朕知道了,看來愛卿們的想法都是如此。很好,那就這麼辦吧。”

他又轉頭看向黃克纘,微微笑着說道:“黃愛卿,這件事情交給你來辦吧。你會同禮部一起,把這件事情辦好,不要有什麼紕漏。”

“是,陛下。臣一定不讓陛下失望。”黃克纘連忙走出一步,恭敬的說道。

聽到這句保證之後,朱由校收起笑容,直接站起身子說道:“那今天就到這裡吧。”

他說完這句話之後,不再理會衆人,轉身向着後面走了出去。

今日大朝會上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所有人都沒想到居然是一面倒的贊同。

這實在是太奇怪了吧?

難道朝堂之上全部都是庸庸碌碌之輩,一個敢站出來說話的人都沒有?

一時之間,輿論甚囂塵上。

事實上,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因爲高層沒人。

自打朱由校穿越到大明朝以來,他就一直在清理朝堂上的東林黨,而且每一次東林黨人都是一批一批的被拿掉。

像工部戶部,還有禮部和兵部,全部都被朱由校給清洗了一遍。

內閣四位大學士,也都是清洗之後留下來的人。

一向擅長噴人懟人的都察院,早已經被清洗的不像樣子,現在爲首的是朱由校的心腹大臣餘懋衡,在都察院裡跳得最歡的大噴子是崔呈秀。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層怎麼可能會有反對的聲音?

至於下層的人想反對,有什麼辦法?

你連站在朝堂上的機會都沒有,你怎麼反對?

你想到早朝上去說話?

可惜啊,你沒這個資格。

這一次大朝會只宣召了正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反正低於這個級別的官員都沒有資格參加。所以出現一面倒贊同的這種情況,一點都不奇怪。

說白了,雖然這個決定不符合民間的希冀,但是卻被朝堂上認可。

就是因爲朝堂和民間想的不一樣,朝堂上的每一位大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利益,他們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之後,決定這個政策應該支持,因爲大家都能從這個政策之中分到好處。

雖然這些大佬心裡面並不是很贊同,但姑且還是可以同意的,所以就形成了現在這種局面。

民間的反對聲音依然非常的劇烈,但是沒有用,無法傳達到高層,所以無論怎麼跳都不會有結果。

何況這種改革又不像是什麼制度的推行,需要下一層的配合。

科舉這種改革完全是自上而下的,完全不要下一層的配合。

嗯,要麼你就不考,這就算是你最能夠拒絕的地方。

你不參加科舉就算了。可你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不參加科舉,總會有人願意去參加的。

一旦有人去了,那麼這種對抗措施就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至於說下層官員,朝廷這會讓你考荀子,你不聽直接考孟子,那是什麼呀?

違抗朝廷命令,違逆皇帝的聖旨。知道那是什麼罪名嗎?

其他的罪名可以找理由推脫或者搪塞,但是這個罪名沒法躲。這就是一條從上自下壓下來的政策。

一時之間,京師風起雲涌,無數人在奔走呼號,無數人在瘋狂咒罵,甚至發生了好幾次攔轎子的事情。

當然,他們攔的就是朝廷重臣的轎子,憤怒的發泄自己的情緒,大聲的咒罵這些重臣不配爲官,不配作爲讀書人;同時也呼嚎着讓這些重臣站出來說話。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都熱鬧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校卻笑了。

說白了,從這一次的事情上就能夠看得出來,很多時候,朝廷的利益與地方的利益是不符合的。

朱由校想要的是爲國家選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能夠爲國家所用的人才。

可是地方卻不這麼想,他們首要的想法是我要做官,至於怎麼考上的無所謂。哪怕是比拼力氣,只要是我擅長的就沒關係。

這條政策被如此多的人反對,是因爲大多數的讀書人讀的都是《孟子》,猛然換成《荀子》,他們就不適應了。

但更多的則是對未知的恐懼,不想做出改變的恐懼。

擡頭看了一眼陳洪,朱由校面無表情的問道:“沒有人準備跪到皇宮前面來吧?”

如果有人跑到皇宮前面罵自己一頓,或者搞一個什麼到午門門前去跪諫,這纔是真正的麻煩事呢。

至於其他的根本就沒那麼重要,他們喜歡攔官員的轎子就去攔唄。

“啓稟皇爺,不會出這樣的事情。”陳洪連忙躬身保證道。

事實上,的確不會出這樣的事情,因爲這一次錦衣衛和東廠全部都在盯着。

只要有人想要這麼幹,錦衣衛和東廠準備就直接將其掐死於萌芽裡。

誰敢這麼做,直接搞死。

朱由校點了點頭,他知道陳洪話裡面的意思,沒有繼續問下去。

只要不出這種事情就可以了,爲什麼不出的原因就沒那麼重要了。

站起來活動了一下身子,朱由校想起什麼似的說道:“今天是內務府那邊考舉的日子吧?”

“回皇爺,的確是。”陳洪連忙低頭說道。

“那就準備一下,咱們去看看。”朱由校笑着說道。

事實上,朱由校在皇宮裡面待得真的有一些煩悶了;另外一點,自己對內務府那邊的考舉真的很在意。

原因很簡單,這是以後的一條路啊。因爲公佈准許胥吏參加,所以引起了不少的風波,但並不是很大,因爲這畢竟是皇帝的家事,所以其他人也不太好過多的干涉。

根據方正化前幾天的彙報,內務府這邊的確是收到了不少胥吏的報名。

對這些胥吏來說,考一下試試又沒有什麼壞處。

再說了,誰願意當一輩子的胥吏?

只要能夠考到內務府去,那可就是官員了。雖然是皇帝家的私人官員,甚至有可能會被罵成皇家的奴僕,那又有什麼關係?

那也是官。錦衣衛還被稱爲皇帝鷹犬,可是誰敢小瞧人家?

所謂的地位高低其實都是對比出來的,有人自擡身價,整出一副我就是比你高貴的模樣,無數次的塑造,無數次的擡高自己,然後下面的人還真就信了。

這就是士人們不斷乾的事情,因爲他們掌握着話語權。

其實這與後世的一些人種論、種族論是一樣的。人家掌握話語權、掌握着世界經濟大權,人家就告訴你,我更高貴。

最讓人無語的是,有些人居然還真信,相信的還是底層人。

雖然內務府的官員會被人鄙視,那胥吏就不被人看不起了嗎?

不管怎麼說,從胥吏變成內務府的官員,那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胥吏的報名熱情可想而知。要知道這一次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誰知道以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

所以他們一定要把握住。

朱由校想去看一看考舉,看看有什麼結果,會不會蹦出一兩個人才。

“是,皇爺,奴婢這就去準備。”陳洪連忙答應了一聲。

朱由校這邊在準備出宮的同時,宋家兄弟與張餘也來到了一戶人家的門口。

雖然張餘說要自己來,但宋家兄弟還是陪着他一起來了。

用宋應升的話來說,咱們三個到了這個地步就共同進退吧。成,則一起在朝堂;敗,那就一起回家種田。

對於宋家兄弟的情誼,張餘沒有多說什麼,三個人一起來了。

宋應升他們來的就是馮從吾的家。

對於宋應升三人來說,這不是他們應該來的地方。可他們都知道,不來不行。

在接到宋應升三人的拜帖之後,馮從吾那邊也給了回信,願意見他們三個。這纔有了今日的會面。

不然你直接就直不楞騰的上門去,根本沒有人會見你,門房直接把你給打出去。

因爲這是沒有禮儀的事情,你是在看不起人家。除非是大人物光臨小人物的家,可以直接去,這叫禮賢下士。

門房這邊知道宋應升三人會來,直接就把他們都接進去了。

宋應升三人帶到後面的二堂會客廳,有人上了茶之後就退了下去。

宋應升三個互相看了一眼。

張餘悠悠的說道:“京城居之大不易啊!”

宋應升瞪了一眼張餘,因爲張餘說的那句話明顯是在反諷。

原因也非常的簡單,馮從吾的這個宅子可不小,是一套三進的院子。最關鍵的是這套宅子的位置,絕對的黃金地段。

是這樣的地段弄這麼一套大宅子,咱就先不要說他多少錢了,這就是一般人買不了的地方。你想住到這裡邊來,你周圍的鄰居還不一定同意呢。

馮從吾能夠住到這裡邊來,這地位自然就不低。不然以他一個五品官,在京城這樣的地方,想住在這裡邊根本就不可能,有錢都沒資格住這裡。

所以張餘的這句話明顯就是在反諷馮從吾表面上推崇簡樸,暗地裡面卻是各種享受。

事實上,這在大明官場上都已經成爲非常非常熟悉的套路了,大家基本上都這麼幹。

就像當年萬曆皇帝恨張居正就這個原因。張居正教導萬曆皇帝,你要節儉,國家艱難,所以你要簡樸;宮裡面不能點太多的燈,宮殿也不要修,吃穿都要節儉。

如果張居正能夠以身作則,那麼他的確是一個好老師。

可事實卻恰恰相反,他的生活十分的奢靡,大肆收受賄賂,出門坐四十八人擡的轎子。那轎子就像個移動的小房子,裡面什麼都有。

每一次張居正出門都是前呼後擁,起居八座,你讓萬曆皇帝怎麼看?

你剝奪了我的權力,你還不讓我花錢。你倒好,你行使我的權力,還花着我的錢?

要不是我打不過你,我早就弄死你了!

這種情況隨着時間的推移越演越烈,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基本上這些官員都是表面上生活簡樸,私底下生活奢靡。

尤其是從江南來的一些東林黨官員,在京師的時候,口中喊着皇上你要節儉,但是自己過的生活卻一點都不節儉。

他們每年都會有人送禮,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碳敬;沒事還有人跑過來找一幅字,上趕着送潤筆費。即便是什麼都不做,每年都有一大筆收入。

更有甚者,雖然表面看起來很清廉,但是在他們的老家,家裡面仗着他們的威勢,那可真的是各種發財,做生意、開店鋪、放高利貸、兼併土地,什麼都幹。

因爲有他們這些大官員保駕護航,地方管也不敢管。

他們表面上清廉不貪,但實際上家裡面每年都會送來大量的銀子,典型的例子就是嘉靖時期的內閣首輔徐階。

誰能想到這樣的一代名臣,他居然比大奸臣嚴嵩還有錢?

現在張餘這麼說,明顯就是反過來諷刺馮從吾。

原因也很簡單,小年輕人還沒有踏入官場,沒有被這樣的風氣所左右和洗禮,心中還抱有愛國的之心,所以看不慣;加上性格之中帶着一絲促狹,張餘才這麼說的。

宋應升瞪了他一眼說道:“背後論人是非,非君子所爲。如果你想知道,等一下馮大人來了之後,你可以直接問他。”

張餘看了一眼宋應升,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自己是怎麼和他們成爲朋友的?

要知道這可是第一次和馮從吾見面,什麼都沒談,先去問馮從吾你房子怎麼來的?

你信不信馮從吾直接讓人把你給打出去?

“讓你們久等了。”這個時候,馮從吾走了進來,臉上帶着笑容,語氣溫和的說道。

同時他還對宋應升三人拱了拱手,一點架子都沒有。

宋應升三人連忙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一躬到地。

要知道馮從吾可是老前輩,他們該有的尊重是一定要給的。所以宋應升三人的禮儀都沒有一絲一毫的缺點。

“免禮,免禮。坐,坐。”馮從吾笑着說着,伸出手對宋應升三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等坐下之後,雙方誰都沒有先說話,而是在互相打量着。

尤其是馮從吾在仔細的看着眼前的這三個人,事實上他已經派人打聽過他們仨了。

這三人現在在圈子裡面的名氣可不小,尤其是宋應星辯駁魏大中的事情。

現在這三人找上門來,馮從吾心中多少還是有些高興的,因爲這體現了他的地位嘛。

不過對於三人找自己有什麼事情,馮從吾心裡邊還沒什麼底。

宋應升三人也在看着馮從吾。

馮從吾五十多歲的年紀,臉上沒有什麼奸邪之相,整個人看上去透着一股儒雅。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老帥哥,看起來沒有什麼毛病,爲人處事也頗爲和善。

“剛剛在寫題本,不好打斷。讓三位久等了。”馮從吾對自己的遲到做出瞭解釋,隨即說道:“希望你們不要見怪。”

“不敢。”宋應升三人連忙應道。

這個時候,張餘說道:“敢問馮先生,可是關於朝中以荀子代孟子之事?”

誰都沒想到張餘會這麼直接的問出這個問題,一時間氣氛有些尷尬。

馮從吾臉上的笑容緩緩收斂起來,因爲這個問題不是特別好回答,同時也不是張餘他們應該問的問題。

看了一眼張餘,馮從吾還是點了點頭說道:“是。正所謂事無不可對人言,我要勸諫陛下也沒有什麼可瞞着的,我寫的正是關於這件事情。朝堂之上沒有人反對,會讓陛下以爲所有人都贊成。他們無所作爲,我卻不能夠視若無睹。”

張餘點了點頭說道:“可我卻覺得這麼做不妥。”

馮從吾看了一眼張餘,沉着臉說道:“臣子有錯,需要參奏;陛下有錯,需要直諫。有何不妥之處?”

說這句話的時候,馮從吾臉上的表情已經有一些不太高興了。顯然他對於這三人已經開始懷疑,直接就問出了這個問題。

如果張餘不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覆,那麼肯定就要擡手送客了。

“因爲我認爲除了激怒陛下以外,如此做法毫無用處。”張餘笑着說道:“我再問一句不太妥當的話,先生的題本之中,可是言辭十分的激烈?”

“不激烈無以振聾發聵。”馮從吾說道。

不過張餘能夠猜到這一點,這倒是讓馮從吾對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馮從吾繼而問道:“可有不妥當的地方嗎?即便激怒了陛下,我們身爲臣子的該勸誡還是要勸誡,豈能因爲怕激怒陛下而退縮?”

“爲臣者自當勸誡陛下。可是先生你也要明白,這針對於事無補。”張餘繼續說道:“我們要做的是激怒陛下?還是希望陛下能夠收回成命?或者是希望陛下能夠撥亂反正?”

“只有弄清楚自己的目的之後,才能夠繼續做事情。如果想要激怒陛下,想要以直邀名,如此做法自然沒有問題。甚至言辭越激烈把陛下激怒,越能夠達到目的;最好能夠被陛下打一頓廷杖,或者是直接被下入錦衣衛的詔獄,如此方能夠全自己的名聲。”

聽到張餘的這句話,馮從吾沉着臉沒有說話。

不過從表情上來看,馮從吾是真的生氣了。

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五一四章 毛啓光瘋狂甩鍋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五七三章 血祭演武(故夢飛雪生日加更)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二七五章 安邦彥造反了!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三五零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六八九章 釘子第五零九章 食鹽生意歸朱由校了第四三一章 朕缺錢了第五四五章 幾十秒真男人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四五三章 大玉兒侍寢(下)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二零三章 打不過就跑第一六二章 搞土地的想法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四三三章 區區一個範永斗的範家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義城第二八零章 就這實力,還想造反?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一零一章 新一輪洗牌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五二六章 徽商慌了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六七六章 取信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二五三章 發賣如意豆種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三十七章 考成法第一二八章 一份題本引爆了大明官場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二零九章 千牛衛和戲肉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三一三章 選一個狀元第二章 魏忠賢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三五一章 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二一零章 達成協定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八十七章 長生丹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五九五章 騎兵的時代,過去了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一五四章 翻盤(盟主Cz、加更)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二一一章 皇家標識的商號(萬字)第六零八章 朕要去天津(求雙倍月票!)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一九零章 兩個背鍋俠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上架感言!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六四九章 方正化上船
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五一四章 毛啓光瘋狂甩鍋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五七三章 血祭演武(故夢飛雪生日加更)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二七五章 安邦彥造反了!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三五零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六八九章 釘子第五零九章 食鹽生意歸朱由校了第四三一章 朕缺錢了第五四五章 幾十秒真男人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四五三章 大玉兒侍寢(下)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二零三章 打不過就跑第一六二章 搞土地的想法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四三三章 區區一個範永斗的範家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義城第二八零章 就這實力,還想造反?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一零一章 新一輪洗牌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五二六章 徽商慌了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六七六章 取信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二五三章 發賣如意豆種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三十七章 考成法第一二八章 一份題本引爆了大明官場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二零九章 千牛衛和戲肉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三一三章 選一個狀元第二章 魏忠賢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三五一章 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二一零章 達成協定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八十七章 長生丹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五九五章 騎兵的時代,過去了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一五四章 翻盤(盟主Cz、加更)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二一一章 皇家標識的商號(萬字)第六零八章 朕要去天津(求雙倍月票!)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一九零章 兩個背鍋俠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上架感言!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六四九章 方正化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