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

等到張順也被壓下去之後,朱由校看了一眼陳洪說道:“筆墨伺候。你來替朕研磨,朕要寫幾個字。”

“是,皇爺。奴婢馬上去準備。”陳洪連忙答應道。

事實上,陳洪心裡面很清楚自家皇爺這麼多年了就沒愛好過寫字,而且從小受的教導也不多,很多字恐怕都不會寫。

現在怎麼突然就要寫字了呢?

突然愛好書法了?

或許原本的朱由校沒什麼文化水平,但是現在這朱由校文化水平還行,畢竟兩世爲人,上輩子多多少少也學過一點。

至於毛筆字,原本的朱由校也會寫,只不過寫的不好罷了。當然了,比起穿越而來的朱由校那還是好很多的。

經過這麼多長時間的熟悉,現在的朱由校寫繁體字還是沒問題的。當然了,談不上寫的多好,只能算是文字記述,遠遠談不上書法。不過這對朱由校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等到筆墨拿來之後,陳洪研磨,朱由校開始提筆寫字。

用毛筆輕輕地蘸了點墨汁,朱由校緩緩地在上好的宣紙上寫下了一首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寫完這首詩之後,朱由校緩緩擡起毛筆,輕輕地放到一邊,隨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轉頭看向陳洪,朱由校笑着說道:“朕這首詩寫得怎麼樣?”

“皇爺的書法蒼勁有力,大開大合,氣勢磅礴,大有氣吞山河之勢。單單是這份氣度,已不是尋常人可比,可見皇爺書法頗具帝王之氣。”陳洪讚歎的說道。

朱由校看了一眼陳洪,沒好氣的說道:“你以爲朕是隻會聽馬屁的昏君嗎?”

說完,朱由校轉回頭看着自己寫的詩說道:“朕的書法,朕自己知道。”

放下手中的毛筆,朱由校轉頭對陳洪說道:“裱起來,等到魯王來了之後送給他們。”

“是,皇爺。”陳洪連忙答應道,其他的話一句都不敢說了。

陳洪也意識到了自己剛剛說錯話了,這馬屁顯然是拍到了馬蹄子上。皇爺剛剛見了張順,聽他說了那些話,怎麼可能還有心思寫書法?

這首詩既然要送給魯王,那就是要教訓教訓魯王。想來這也代表着皇爺的態度,看來魯王的日子怕是不太好過了。

對此陳洪也不說什麼,不是他能夠發表意見的事情。

等到陳洪把字拿走之後,朱由校坐在椅子上,眺望着遠方的天空,開始琢磨接下來該怎麼辦。

與此同時,濟南城中,山東巡撫衙門。

山東巡撫趙彥正在喝茶,外面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突然走了進來。

他來到趙彥的身邊,說道:“大人,山東布政使趙奎求見。”

趙彥看了一眼來人,說道:“就說我抱恙在家,無法見客。”

來人看了一眼趙彥,有些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自己家大人面色紅潤,皮膚白皙,就在這裡一副悠閒的模樣,怎麼看都不像是生病的樣子。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家大人就是故意避而不見,於是說道:“那我去回絕了他們。”

“讓別人去吧。”趙彥擺了擺手說道:“你坐下,咱們聊聊。”

“是,大人。”來人答應了一聲,轉身向外面吩咐了一句,然後才轉回身走到屋子裡面,直接找了一張椅子坐下。

看他態度也是隨意的很,顯然兩個人關係不是簡單的上司和下屬那麼簡單。

等到他坐下之後,趙彥才說道:“介輔,你在我身邊也有幾年了,我之前就和你說過,如果你去參加科舉,進入官場,想必官職不在我之下。奈何你無心官場,厭煩官場爭鬥,可如今怕是要受我牽連了。”

被稱爲介輔的人,名叫李安,介輔是他的字。

李安算得上是趙彥的幕僚,此時聽到趙彥這麼說,便笑着說道:“見大人如此氣定神閒,怕是早就心有成竹。既然大人都不擔心,那我有什麼可擔心的?”

笑着看了一眼李安,趙彥說道:“可是誰也不知道事情會怎麼樣。”

趙彥嘆了一口氣,將手中的茶杯放下,繼續說道:“當今陛下的心思誰又摸得清?陛下到了德州之後,不但沒有懲處德州知府,還給了恩賞,現在德州那邊可是熱火朝天。”

“可是陛下到了濟州之後,那可是直接就拿了濟州張順。現在整個濟州上上下下,估計原來的人也沒剩下幾個了,還嚴令我們不能去見駕,現在整個山東可以說是人心惶惶。”

“陛下拿了張順,用的罪名可是賑災不利。這個罪名能拿了張順,自然也能拿了其他人,包括我這個巡撫在內。這一次的事情,怕是沒有那麼簡單。”

“陛下這一次南下,本就沒有那麼簡單。”李安笑着說道。

“這個我也知道,可是誰知道陛下會做到什麼程度?”趙彥嘆了一口氣說道:“自從當今陛下登基之後,我就沒有摸清過陛下的路數。傳到山東的消息也比較多,很多事情也是不清不楚。”

“有人說陛下昏聵,說陛下年少,寵信太監,同時也信奉道教,整日在宮裡面煉丹問道,實在是不像明君。”

“可是也有人說陛下英明無比,蕩平宇內,實乃大明中興民主。”

“觀其言,察其行,陛下的所作所爲很多我都看不懂。比如清理朝堂,很多官員都被清理掉了,其中不乏名臣,不乏重口稱讚之臣。可是陛下使用的人,又皆不是無能之輩。”

“徐光啓沒有打過交道,不知其人如何。可是孫承宗、袁可立,我都熟悉,這都是能臣。”

“除了這些臣子之外,朝堂之上新出的密奏制度也被很多人詬病,說是迫官害官之政,掀起了官員互相誣告之風。”

“除此之外,陛下重用馮從吾等人,大肆提倡荀子的學說,也遭受到了不小的抨擊。可見陛下心思之重,所行之匪夷所思。”

聽了趙彥的話,李安笑着說道:“這話要是讓外人聽去,大人恐怕要下錦衣衛大獄了。”

趙彥看了一眼李安,說道:“非議天子本就不是臣子所爲,如果因此被陛下治了罪,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不過我還是想聽聽你的意見。”

“其實也很簡單,我認爲陛下是英明之主,胸有大志。”李安笑着說道:“只不過能夠做到什麼程度,那還要看看。”

“何以這麼說?”趙彥遲疑着問道。

“大人也常讀史書,想想當年的漢武帝。”李安笑着說道:“漢武帝年少登位,國家內憂外患。朝堂之上,把持朝政的是黃老之學。”

“漢武帝廢棄黃老之學,尊儒學;王霸雜之,重用法家。如此對內可震懾宵小,凝聚國力;對外則可上下一心,使得人人奮勇爭先。漢武帝才能夠平滅匈奴,打造一個強大的漢朝。”

“顯然陛下也覺得大明如此衰落,與這些年尊孟子之學有關係。比起孟子之學,陛下顯然更喜歡荀子之學。陛下是如此說,同樣也是如此做的。”

“河南的案子,陛下可就嚴懲了福王。除了沒有廢除福王的爵位之外,一切皇家待遇全都沒有了。從這件事情上,我就看出了陛下的大魄力、大決心。”

“前些日子勳貴和勳戚的莊田納稅,那也是鬧得沸沸揚揚。有人說陛下是爲了錢,可我卻不這麼認爲。錢雖然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陛下在收回給勳貴和勳戚的特權。”

“如此可以想象,這一次陛下到山東,恐怕會收拾魯王。就連曲阜的那些人,恐怕也要跟着倒黴。不信,大人拭目以待。”

聽了這話之後,趙彥有些不敢置信的說道:“不至於如此吧?”

“就是如此。”李安信心十足的說道:“陛下捧荀子,孟子已經不在陛下的眼中了。大人覺得陛下會有多看重孔子?”

雖然李安的話說得很狂妄,但是趙彥卻沒在意。兩個人相處多年,他也知道李安的一些想法,對他這樣說話也早就習慣了。

如果不是這個性格和這張破嘴,李安也不至於不走官場的路子。

“我還打聽到一件事。”李安有些神秘的說道。

“你說來聽聽。”趙彥見李安故作神秘的樣子,知道這件事情肯定小不了,不然李安不會在自己這裡繞圈子。

“我打聽到趙奎等人正在謀劃,把責任都推到魯王府和曲阜的身上去。”李安笑着說道。

聽到這話之後,趙彥遲疑的說道:“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正是如此。”李安笑着說道:“這些人想用魯王府和曲阜來威逼陛下,想讓陛下輕拿輕放,不過於追究他們的罪責。可是我卻覺得他們弄巧成拙。這些人如果這麼做,恐怕正中了陛下的下懷。”

“他們其實就是在賭陛下有沒有動魯王府和曲阜的魄力。在他們看來陛下沒有這個魄力,畢竟魯王府和曲阜的地位在那裡擺着,陛下如果真的動了,就牽扯甚大。可是在我看來,他們都小看了陛下。”

“那我們要怎麼辦呢?”趙彥有些遲疑的說道:“我可是山東巡撫,這件事情恐怕也會牽扯到我。說不定趙奎等人已經在想着怎麼攀咬我了。”

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零二章 怒斥魏大中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四七七章 洗刷恥辱的一戰!第九十三章 開宗立派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一二五章 犀利的反擊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六零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四九三章 下江南第六七八章 兵臨江戶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五七二章 震撼人心!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三九一章 城頭燉肉第二一八章 這纔是大明宰輔第六八一章 清掃朝鮮第三六六章 聞香教造反了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擊異己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第四二七章 認籌開始(雙倍月票,求求求!)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六五零章 幕府將軍之位第六八二章 大明施壓(情人節快樂!纔怪呢!)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六九七章 賣了老福王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二零零章 文會第四九二章 徐韓之間的鬥爭第五二六章 徽商慌了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六三零章 參謀處高層會議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一二五章 犀利的反擊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四八四章 編撰大明山河志第一零四章 內閣想要奪權第一二八章 一份題本引爆了大明官場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擊異己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五零四章 認慫纔是王道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五八一章 犧牲皮相肉體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六四三章 合圍鄭芝龍第十二章 童謠第五五二章 打給朝鮮他們看(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十三章 另起爐竈上架感言!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一六零章 新的團隊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四六三章 王在晉的謀劃(拂袖沾風生日加更)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三五三章 今後再無衍聖公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六九九章 朝鮮國王之死(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
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零二章 怒斥魏大中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四七七章 洗刷恥辱的一戰!第九十三章 開宗立派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一二五章 犀利的反擊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六零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四九三章 下江南第六七八章 兵臨江戶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五七二章 震撼人心!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三九一章 城頭燉肉第二一八章 這纔是大明宰輔第六八一章 清掃朝鮮第三六六章 聞香教造反了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擊異己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第四二七章 認籌開始(雙倍月票,求求求!)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六五零章 幕府將軍之位第六八二章 大明施壓(情人節快樂!纔怪呢!)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六九七章 賣了老福王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二零零章 文會第四九二章 徐韓之間的鬥爭第五二六章 徽商慌了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六三零章 參謀處高層會議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一二五章 犀利的反擊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四八四章 編撰大明山河志第一零四章 內閣想要奪權第一二八章 一份題本引爆了大明官場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擊異己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五零四章 認慫纔是王道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五八一章 犧牲皮相肉體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六四三章 合圍鄭芝龍第十二章 童謠第五五二章 打給朝鮮他們看(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十三章 另起爐竈上架感言!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一六零章 新的團隊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四六三章 王在晉的謀劃(拂袖沾風生日加更)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三五三章 今後再無衍聖公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六九九章 朝鮮國王之死(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