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嗎?

明朝的話語權可沒掌握在皇帝自己的手裡。

你看看朱由校自己的老爹泰昌帝,在位三十八天,幹了三件事情:

廢礦稅,即位後便下令罷免全國範圍內的礦監、稅使,停止任何形式的的採榷活動。

餉邊防,即位後便借皇帝遺詔的名義,發內帑百萬犒勞邊防將士,由大內銀庫調撥二百萬兩銀子,發給遼東經略熊廷弼和九邊巡撫按官,讓他們犒賞將士,並撥給運費五千兩白銀,沿途支用。

第三件事情,補官缺。

先命令禮部右侍郎、南京吏部侍郎二人爲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隨後,將何宗彥等四人均升爲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起用卸官歸田的舊輔臣葉向高,同意將因爲“上疏”立儲獲罪的三十三人和爲礦稅等獲罪的十一人一概錄用。

召回在萬曆一朝因爲上疏言事而罷免的官員,像袁可立、鄒元標、王德完等東林黨官員。

這三件事情,將一個在位三十八天的皇帝吹捧成了明君,三十八天成了泰昌中興,這些拼命吹捧的人得有多不要臉?

看看這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廢除礦稅,那些人肯定樂得蹦起來;從內庫拿出兩百萬兩銀子,未必到將士手裡,經手的官員正好發財,這筆橫財到手,自然更高興;最後一條,升官了,被罷免的一概錄用,直接高興到飛起,這樣的皇帝你不吹捧一下?

朱由校卻知道,這事自己幹不出來,沒辦法,明君的名頭沒戲,那就索性做個昏君。

昏君他不香嗎?

回想歷史,整個明朝曾有無數次的太監專權:汪直、劉瑾、魏忠賢等。可無論他們如何囂張跋扈、迫害反對者,對於他們的主子——皇帝,卻是忠心地很。

當然了,政治鬥爭本就是殘酷的很,這不關太監的事情,不是太監,難道就不狠了?就不下殺手了?

過分的強調太監的身份,無非是想說太監是閹人,他們就不配,不攻擊政策,直接玩人生攻擊。在朱由校看來,這麼幹不但十分的沒品,而且是十分的手段低劣。反正在朱由校看來,東林黨乾的那些事,也沒有高尚到哪裡去。

輕輕地舒了口氣,將腦海中紛亂的思緒壓了壓,朱由校不禁嘆了口氣。此時的大明江山雖然還沒有經過魏忠賢的禍害,可也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希望遼東能夠穩住啊!”朱由校最後將目光落在了遼東上面,一旦遼東穩不住,那就是大麻煩,“希望熊廷弼來得及。”

如果像歷史上一樣,遼東繼續走老路,先是丟了遼陽,然後丟了瀋陽,最後丟了廣寧,那後金想不做大都難了。向東可以打朝鮮爲後勤,向西可以打蒙古,收服蒙古諸部,同時將戰線拉長,從動到西這麼長的戰線,怎麼打?

大明不要說進攻了,想要守住如此漫長邊境線都很困難,所以遼東不能丟。

如果瀋陽和遼陽還在,努爾哈赤是絕對不敢向西或者向東進軍的,因爲一旦他向西進軍或者向東進軍,他的後路就會被抄了,所以努爾哈赤只能在遼東和明軍糾纏。甚至在歷史上瀋陽遼陽都丟了,東江總兵毛文龍依舊對遼陽和瀋陽虎視眈眈。

毛文龍的毛病非常的多,佔居的東江,形勢雖然足以牽制後金,但他本人謀略有限,每年浪費的軍餉無法計算,並且只顧徵招商賈,販賣禁物,名義上在援助朝鮮,實際上是妄出邊塞,沒有軍事的時候就以變賣人蔘、布匹爲職事,有戰爭,也很少得到過他的功用。

朱由校對這一點卻很理解,因爲毛文龍不容易,在皮島那個地方,出產有限,不做點生意哪來的錢養軍隊?

至於說毛文龍冒領軍餉,幾萬人的隊伍要二十萬的軍餉,這是毛文龍的問題?貳拾萬人的軍餉給了,最後到毛文龍手裡面能剩下幾萬人的就不錯了,甚至連幾萬人的軍餉都不剩不下。銀子從戶部撥付,還沒出京城就沒了三成,這是漂沒。

一路走,一路扒皮,到了遼東能剩下多少?這個鍋給了毛文龍,錢被誰拿去了?反正錢都是毛文龍貪污了。

後世有一個段子,銀行被搶了,劫匪搶走了三百萬,但是到了報損失的時候就是三個億,全都是劫匪幹的。劫匪欲哭無淚,毛文龍也是如此,別說毛文龍,戚繼光如何?張居正支持戚繼光,但是貪污依舊組織不了,戚繼光幾萬人也是二十萬的編制拿錢。

這種事情在明末不要太正常,幾十萬人大敗虧輸,事實上真的有那麼多人?這裡面還不算吃空餉和缺額的。

朱由校輕嘆了一口氣,如果遼陽瀋陽不丟,那麼自己就能緩一口氣了,當然了,皮島還是要搞一下的。到時候大軍可以坐船順着鴨綠江而上,直接襲擾後金的腹地和後方,讓他們想要打瀋陽和遼陽都不敢全力。只是這個領軍的人要好好選一選了。

如果遼東穩不住,那麼自己就只能另想辦法,但是朱由校是絕對不會在戰和守之間搖擺不定的,並且朱由校也更傾向守,守個十年八年的,到時候自己就能做好些事情了。

伸手將桌子上的書冊拿起來翻看了一會兒,朱由校發現自己還是看不進去,心思全都在遼東上。

朱由校現在琢磨的是怎麼能做點什麼,將希望全都寄託在熊廷弼的身上,可是如果來不及呢?自己能不能做點什麼呢?

只不過如今他在京城,琢磨來琢磨去也沒想到什麼好辦法。

派兵過去肯定不行,這個年代調兵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錢糧,需要安排,而且遠水解不了近渴。

派點錢過去?好像也不合適,運過去需要時間,等到錢運過去,黃花菜都涼了。

要不再派遣幾個能人過去?可是一時之間去哪裡找人呢?遼東的情況很紛雜,去了一個新人未見得是好事情。

琢磨來琢磨去朱由校也沒想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最後只能頹然的嘆氣,即便是做昏君也有一種無力感。

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一八七章 和王安談理想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五零九章 食鹽生意歸朱由校了第三十三章 提醒選後第四五九章 準備去遼東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三零五章 參謀處(爲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十七章 考成法第五七五章 你去寫國書,朕來蓋玉璽第二章 魏忠賢第一二八章 一份題本引爆了大明官場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二五三章 發賣如意豆種第五三七章 南京大清洗第三一八章 祖輩的交情第三五六章 孔胤植會不會心懷愧疚?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嚴懲魏忠賢(盟主Cz、加更)第四十七章 戚家軍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三二一章 張維賢請罪第一六三章 舉薦左光斗第三九九章 爵位改革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五六零章 接二連三的捷報第二一五章 看誰不順眼就打誰第一四七章 鄒元標死了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五四五章 幾十秒真男人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擊異己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五七五章 你去寫國書,朕來蓋玉璽第十六章 姚宗文被捕第五九六章 兩姐妹的洞房第一零一章 新一輪洗牌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二零三章 打不過就跑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二六五章 陳奇瑜升官至京師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三二零章 定國公翻騰佔窩之事第四三四章 自找苦吃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三八三章 從首善書院開始改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一四三章 趙韓一起動手(盟主Cz、加更)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四十七章 戚家軍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嚴懲魏忠賢(盟主Cz、加更)第七章 韓爌進言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五四二章 威望都是打出來的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一五三章 名單第四九二章 徐韓之間的鬥爭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三二二章 皇帝要離京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三八三章 從首善書院開始改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
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一八七章 和王安談理想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五零九章 食鹽生意歸朱由校了第三十三章 提醒選後第四五九章 準備去遼東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三零五章 參謀處(爲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十七章 考成法第五七五章 你去寫國書,朕來蓋玉璽第二章 魏忠賢第一二八章 一份題本引爆了大明官場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二五三章 發賣如意豆種第五三七章 南京大清洗第三一八章 祖輩的交情第三五六章 孔胤植會不會心懷愧疚?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嚴懲魏忠賢(盟主Cz、加更)第四十七章 戚家軍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三二一章 張維賢請罪第一六三章 舉薦左光斗第三九九章 爵位改革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五六零章 接二連三的捷報第二一五章 看誰不順眼就打誰第一四七章 鄒元標死了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五四五章 幾十秒真男人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擊異己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五七五章 你去寫國書,朕來蓋玉璽第十六章 姚宗文被捕第五九六章 兩姐妹的洞房第一零一章 新一輪洗牌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二零三章 打不過就跑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二六五章 陳奇瑜升官至京師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三二零章 定國公翻騰佔窩之事第四三四章 自找苦吃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三八三章 從首善書院開始改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一四三章 趙韓一起動手(盟主Cz、加更)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四十七章 戚家軍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嚴懲魏忠賢(盟主Cz、加更)第七章 韓爌進言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五四二章 威望都是打出來的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一五三章 名單第四九二章 徐韓之間的鬥爭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三二二章 皇帝要離京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三八三章 從首善書院開始改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