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

售賣如意豆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來,關於價格的問題也傳了出來。

當然了,大家關注的點除了價格本身以外,還有國丈進言的事情。而且消息傳出來的還很詳細,有具體的經過:

陛下不知道外面糧食的價格,因爲是內務府發售的,所以就把國丈給叫到宮裡面去,詢問了一下國丈的意思。

於是國丈就說了自己的態度,認爲應該用高價讓每個人少買,從而讓更多的人能夠買得到,畢竟如意豆數量是有限的。

陛下同意了國丈的獻策。如意豆的價格也定在了每石30兩,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高的價格。

這個價格出來之後,京師之中可以說是一片罵聲,所有矛頭都對準了國丈。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當朝的讀書人都是如此。

當然了,不能夠明說。畢竟國丈打的旗號是惠及更多的人,你總不能說這是錯的。

但是彈劾國丈的題本,一時之間也快速增加了起來。顯然對他不滿的人越來越多了,覺得國丈勢寵而驕,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弘治皇帝。

當年弘治皇帝就是獨寵張皇后,結果張皇后的孃家兄弟可以說是非常的囂張跋扈。

尤其是當今陛下還加封了皇后娘娘的兩兄弟爲錦衣衛同知,這就更讓大臣們擔心了,於是彈劾他們的人也就多了起來。

西苑之中。

朱由校翻看着眼前的題本,都是彈劾張國紀的。他笑了笑之後扔到了一邊,根本就沒有想看的意思,因爲這些題本說的都是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

在朱由校眼中,錢真的很重要,因爲他要沒錢了。

這一段時間自己一直在燒錢,百工院那邊、戚金練兵那邊,那都是燒錢的大戶,而且燒的全是自己內庫的錢,已經快要燒不起了。

何況之前還給遼東發了一批賞賜過去,動用的也是內庫的錢。

至於國庫的錢,朱由校根本就沒想過。倒不是因爲覺得臣子們會怎麼反對,以自己現在對朝堂的掌控程度,基本上用在正途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問題是國庫也沒有錢,就大明現在這個收入,根本就沒有辦法充盈國庫。

內務府那邊雖然已經開始要賺錢了,但是還沒有實際性的收入,倒是前期還投入了不少銀錢,所以朱由校要沒錢了。

這次賣如意豆,能收100萬兩就能解決很大的問題。

朱由校有些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自己還真是一個窮皇帝。

百工院那邊要大規模的製造燧發槍,投入又是一大筆。雖然百工院的技術已經革新了,可是一支燧發槍的造價還是高達白銀20兩,這還不算其他的配套。

如果生產10萬支,那就需要200萬兩白銀。

配套的裝備,還有軍隊,那就需要的更多了。

現在前期投產了2萬支燧發槍,需要白銀40萬兩,還有其他的一些東西,比如鎧甲、裝備、火炮啊,全都要錢。

朱由校的內庫雖然不算空空如也,但也真的拿不出來了。

要知道這錢可是從萬曆皇帝爺爺那裡繼承來的。自己在老爹上位之後就扔出去了200萬兩,根本就沒打起什麼水漂。

同時要修爺爺的墳墓,還要修老爹的墳墓,這又是一大筆開銷。

如果沒有把宮殿重修的事情給停掉,估計現在自己就已經開始捉襟見肘了。

想到這裡,朱由校就更無奈了。

日子不好過呀!

坐直了身子,看了一眼身側的陳洪,朱由校問道:“內務府那邊已經開始發賣了嗎?”

“啓稟皇爺,已經開始發賣了。”陳洪恭敬的答應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繼續靠在搖椅上。

只要開始發賣了,有錢賺就好。至於文官和勳貴勳戚那些人,朱由校根本就沒考慮。

還記得崇禎皇帝末期,朝廷沒錢,崇禎皇帝希望大臣們能捐出一點來。

結果沒人把錢拿出來。無論是勳貴還是勳戚,一個個全都哭窮。可是等到李自成進京之後,敲骨吸髓之下,這些人可都是富有得很。

至於依靠那些老牌的勳貴去打仗,朱由校更是沒有想過。

走到今時今日,大明朝的軍戶制度都已經不能要了;趴在軍戶制度上吸血的勳貴們,更是不能要。

早晚找個機會,像漢朝時候一樣,削掉一批爵位。

元鼎五年,漢武帝發佈南征令而列侯幾乎無人響應,這讓漢武帝意識到必須消滅這些已經與中央離心的列侯。

於是漢武帝便利用漢文帝定下的法規,以“酎金不如法”爲理由一口氣廢除了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

此後,漢武帝便經常以“酎金不如法”爲理由,廢除西漢列侯的爵位,幾乎將漢初所形成的政治利益集團一掃而空。

自己要選一個什麼樣的辦法呢?

無論如何要想一個辦法,要把這些人掃掉一批。掃掉他們,自己再動軍隊難度會小很多。

在朱由校琢磨怎麼讓大明朝的爵位少一些的時候,有一行人已經到了洛陽。

洛陽,曾經一度十分興盛的城市,尤其是在漢唐之時,幾次被作爲國都,可以想象洛陽城有多麼的宏大。

雖然洛陽城屢次毀於戰火,但是也屢次重建了起來。到了大明朝之後,洛陽雖然有些沒落,但依舊是中原的大城。

地處交通要道,土地肥沃,城市繁華,這裡就成了好地方,也是被所有大明朝藩王喜歡的地方。

洛陽這個地方也有很多大明朝的藩王,最早可以追溯到太祖皇帝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子嗣衆多,他的第二十五子名叫朱㰘,出生於洪武二十一年,被封爲伊王。直到永樂六年,17歲的朱㰘纔來到自己的封地洛陽,“歲祿僅二千石”。

朱典楧是第七代伊王,於嘉靖二十三年承襲了爵位。在位長達二十年的時間,仗着自己是天潢貴胄,朱典楧根本沒把地方官放在眼裡,“必構之去,既去復折辱之”。

朝廷官員、縉紳路過洛陽時,朱典楧也派人將其攔住,“詈(辱罵的意思)其不朝,入朝者復辱以非禮”。他對官員尚且如此,對地方的百姓更是盤剝無度。

嘉靖帝將朱典楧父子囚禁在開封,削去伊王的爵位。

雖然伊王的爵位被削了,可是朱典楧的子孫還有很多人在洛陽,其中還有郡王,應該還有四五個。

要知道大明是皇子封親王,皇子的嫡長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的親王之子年十歲,則授塗金銀冊銀寶,封爲郡王。

嫡長子爲郡王長子,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視二品。諸子授鎮國將軍,孫輔國將軍,曾孫奉國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

可以說一位,會弄出不少郡王,然後每個郡王又會弄出一堆人了。這些人全都有俸祿,全都有田地,他們的田地都不交稅,同時還會侵吞地方的田地。

不說其他地方,單單是洛陽,洛陽諸王基本就已經把持了洛陽。

除了伊王系以外,萬曆皇帝又把他最寵愛的兒子福王封到了這裡。

雖然福王來洛陽時間還不長,但是恩賞之厚可以說是冠絕歷代親王了,田地,鹽引,基本上什麼值錢給什麼。

加上這些年的發展,福王已經侵吞了無數的天地。再加上洛陽諸王,一個河南省都快養不起他們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羣人來到了洛陽。爲首的正是趙秉忠的學生陳四海。

陳四海帶着人悄無聲息的來到洛陽,直接入住了洛陽的驛站。

對外的身份,他們不是通政司的人,更不是通政司的巡查司,對外的名義只是來辦事的。

入住驛站之後,陳四海第一時間就把通驛給找了來。

這些人都是自己的人,密奏是他們送上去的,地方上的事情他們也有了解。雖然他們來的時間不比自己長多少,可是終究是長一些。

一邊喝着茶,陳四海一邊等着。

時間不長,一個人就從外面走了進來。此人臉上一道疤特別的明顯,正是洛陽縣的通驛趙竹。

“卑職趙竹,參見大人。”見到陳四海之後,趙竹連忙躬身行禮。

輕輕的點了點頭,陳四海上下的打量了一番趙竹,說道:“我們這一次過來有事情要辦。你說說看吧,如今的洛陽是什麼情況?”

“回大人,”趙竹緩緩的說道:“如今的洛陽做主的自然是河南知府廖忠。此人乃是進士出身,多年宦海沉浮,前些年搭上了京城之中的路子,才升到了河南知府。”

陳思海點了點頭說道:“可知道是什麼路子?”

“這個卑職就不知道了。”趙竹直接搖頭說道:“卑職也只能是掃聽一些市井之間的消息,更多的事情卑職也不清楚。”

輕輕的點了點頭,陳四海繼續問道:“洛陽知縣陳奇瑜爲人如何?”

趙竹心裡面明白,這一次上面派人下來,肯定就是爲了自己送走的那一份密奏。而這個密奏上去的人是洛陽知縣陳奇瑜,上面問他也不奇怪。

事實上,在這之前,趙竹多少已經做了一些準備。

原因也很簡單,他並不甘心永遠在這裡做一個通驛。作爲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趙竹覺得這一次是一個機會,如果能夠做得好的話,沒準就升官了。

要知道通政司的各個官職之間,是垂直管理的,並不受地方管轄。

只要能夠把事情做好,得到通政司上層的認可,自己就能夠被提拔,也不看出身,所以趙竹覺得這是個機會。

所以這段時間趙竹一直都在努力,掃清了不少關於陳奇瑜的消息。

“回大人,陳奇瑜在洛陽的名聲還算好,百姓都說他是一個好官,不貪腐,明辨是非,審案公正,洛陽百姓已經有人開始將他稱呼爲陳青天了。”

趙竹侃侃而談,顯然之前做的準備有用了。

“卑職也私底下了解過,反而是官場上對陳奇瑜的滿意度不高,很多人覺得他太過刻薄了。之前因爲驛卒貪污的事情,陳奇瑜嚴懲了一批驛卒,據說下手挺狠的。”

“同時因爲百姓土地被侵佔的事情,他也親自去過福王的府上。只不過他連門都沒有進去,就被轟了出來。”

趙竹說到這裡,擡起頭看了一眼陳四海,見他沒什麼反應,這才繼續說道:“不過陳奇瑜也沒善罷甘休,反而是查封了不少福王的鹽店,說福王販賣私鹽。”

“最後沒有辦法,福王將那些地還給了百姓。不過那也只是一小部分,畢竟那些鹽店也沒有那麼值錢,讓福王拿出太多的地也不可能。”

“也正是因爲這件事情,陳奇瑜與河南知府廖忠有了齟齬。”

聽到這裡,陳四海忽地擡起頭看向趙竹,問道:“是什麼樣的齟齬?”

“據說當時廖忠讓陳奇瑜不要封福王店,但是陳奇瑜沒有聽他的,所以知府廖忠就對他找各種毛病,這兩年一直相處的不是很愉快。”

陳四海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有。”趙竹也點了點頭說道:“河南知府廖忠的名聲不怎麼好,福王和百姓有了關係,凡是牽扯到土地的,最後全都判給了福王府。”

“當地百姓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知府廖忠和福王府穿一條褲子。”

“同時這些年在洛陽地面上,廖忠對商人和士紳也都有搜刮。據說收稅的時候用大斗,有的時候甚至能要到一斗半,被當地百姓深惡痛絕。”

聽到這裡陳四海一皺眉頭,這個廖忠如此可惡嗎?

勾結福王的事情,陳四海倒是沒在意。反而是收稅用大斗,這讓陳四海很不滿意。

雖然用大斗已經是官場上的慣例了,但是搞到了一斗半,這就有些過分了。

所謂大斗,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收稅的時候稱量用的鬥,正常應該是按照標準重量的一斗。

而有些人會給你做一個特別大的鬥,裝滿這一個大斗的糧食就需要標準斗的一大半。再加上交到朝廷那裡還要扣一些損耗,剩下的這些自然被他揣進了腰包裡。

“這個廖忠廖大人,三年納了四房小妾,每一次都說不大操大辦,可誰要是少送禮,回頭就會被找麻煩。”趙竹繼續說道。

“當真是做官有手段。”陳思海感嘆了一句。

事實上,這些在官場上都是尋常的手段,用的肯定不止廖忠一個人,只是看用的深淺程度罷了。

有的人心黑臉厚,根子硬,所以下手就更狠一些。有的人沒那麼根子硬,也沒那麼臉厚心黑,加上膽子小,所以就不會太狠。

清代的康熙皇帝曾經說過一句話,“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雖然現在還沒有這句話,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地方官員是很能夠撈錢的。

他們撈到這些錢一部分進了自己的腰包,另外一部分則是送給了上官以及在朝中的靠山,不然的話也沒有人保他們。

這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利益鏈。

陳四海在琢磨自己該怎麼辦,要做到什麼程度?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老師的意思,這件事情還真的是棘手。如果一切按照自己所行所想的去做,那麼恐怕自己就真的會被稱爲酷吏了,搞不好不會青史留名,反而會遺臭萬年。

這個時候,陳四海想到了陳奇瑜。不知道自己這個本家是怎麼想的,不過可以先見見他了。

於是陳四海說道:“你下一次巡查是什麼時候?”

趙竹連忙向前一步回答道:“回大人,正是明天。”

輕輕的點了點頭,陳四海說道:“你去帶消息給陳奇瑜,約定一個見面的地方,就說我們要見他。”

“是,大人。”趙竹答應了一聲,恭敬的說道。

“行了,你去吧。”陳世海點了點頭說道。

等到趙竹走了之後,陳四海靠在椅子上。

自己還沒有動,卻已經感覺到了壓力,希望能夠一切順利吧。

第二天一早,洛陽知縣衙門。

陳奇瑜起了一個大早,活動了一下了筋骨,然後洗漱之後開始用早飯。

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對於陳奇瑜來說,已經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

這個時候,師爺李芳從外面走了進來,他徑直來到陳奇瑜的面前說道:“大人,趙竹來了。”

聽到趙竹的名字。陳奇瑜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這個通政司的通驛,也已經來過幾次了,對於陳奇瑜來說,算不上什麼新鮮事情。

可是他看到師爺李芳的臉色,這可不是沒有事情的臉色。

“有什麼事情嗎?”陳奇瑜看着李芳問道。

“回大人,趙竹求見大人,說是有人讓帶話給大人。”李芳連忙說道,語氣之中帶着幾分擔心。

事實上,從那一份密奏送走之後,李芳的心就一直不平靜。

伸手將手中的筷子放下。陳奇瑜笑着說道:“那就讓他進來吧。”

李芳點了點頭,轉身走出去,把趙竹給帶了進來。

“通政司九品通驛趙竹,參見大人。”見到陳奇瑜之後,趙竹躬身行禮。

陳奇瑜則是擺了擺手,笑着說道:“有人讓你帶話給本官?是何人想要說什麼?”

“回大人,是通政司巡查使。”趙竹躬身道:“至於是什麼事情,卑職不知。巡查使只是讓卑職給大人帶一句話。”

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零四章 內閣想要奪權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一一五章 皇帝不下場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六六七章 鳳林大君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九十章 就是你了!張皇后!第四九二章 徐韓之間的鬥爭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三十五章 召見鄒元標第六六三章 大執政(求月票!)第一四四章 逐個清理(盟主Cz、加更)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三八六章 大明無農不穩第四九三章 下江南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二八一章 去瀘州幹場大的第四九三章 下江南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二六四章 抄河南巡撫的家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一一二章 餘大人,你甘心嗎?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六十四章 據實上奏第五九九章 差點變成人幹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四一二章 書院在手,天下我有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二章 魏忠賢第四十七章 戚家軍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三八九章 遼東的巨型火炮(求打賞!求票票!)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三一三章 選一個狀元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二四四章 重複太祖榮光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四章 客巴巴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一七二章 去都察院抓李茂等人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五三八章 這演技太浮誇了吧?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五五七章 朝鮮國王來覲見第六六四章 黃克纘病重(月底了,求月票!)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義城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五九九章 差點變成人幹
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零四章 內閣想要奪權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一一五章 皇帝不下場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六六七章 鳳林大君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九十章 就是你了!張皇后!第四九二章 徐韓之間的鬥爭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三十五章 召見鄒元標第六六三章 大執政(求月票!)第一四四章 逐個清理(盟主Cz、加更)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三八六章 大明無農不穩第四九三章 下江南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二八一章 去瀘州幹場大的第四九三章 下江南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二六四章 抄河南巡撫的家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一一二章 餘大人,你甘心嗎?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六十四章 據實上奏第五九九章 差點變成人幹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四一二章 書院在手,天下我有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二章 魏忠賢第四十七章 戚家軍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三八九章 遼東的巨型火炮(求打賞!求票票!)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三一三章 選一個狀元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二四四章 重複太祖榮光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四章 客巴巴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一七二章 去都察院抓李茂等人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五三八章 這演技太浮誇了吧?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五五七章 朝鮮國王來覲見第六六四章 黃克纘病重(月底了,求月票!)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義城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五九九章 差點變成人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