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太子之位 朝堂鉅變

朝會中斷,令扶蘇驚愕。這般退朝顯然是如此之多的低品官吏讓秦始皇感到了壓力。畢竟法不責衆,時候嬴政可能挑選幾個冒頭嚴重之人罷了。並不會真的嚴懲所有人,此次危機扶蘇很無奈。

扶蘇本以爲自己會很惶恐,事實上沒有,他很平靜,好像只是平時去見一面父皇一樣。這讓本想好好嘲弄扶蘇的胡亥很是鬱悶。不過此時主動生事顯然不是明智,只好呼朋伴友等候在秦始皇書房外。

至於扶蘇,拒絕了與任何人同行一個人獨自向書房走去。

這一幕幕自然有宮人稟報給始皇帝。

現在的嬴政已經回覆了平靜,面上帶着一點微笑看着滿朝帝國的高官在書房等候。好似剛纔那些場面從未發生過一樣。

嬴政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其次纔是軍事家。作爲一個帝王,首要的是政治能力而非軍事能力。顯然嬴政非常合格,甚至優秀。

書房內外的所有人,除了始皇帝恐怕都不知道,現在宮門已經緊閉。咸陽城民衆只允許進入不允許出去。

心腹的將軍拿着虎符進入了軍營,許許多多秦始皇一手提拔的年輕俊彥開始準備好接受原先長官的工作。至於現在的三公九卿,是否還能全數回去已經是一個未知之數。

做完這些,嬴政還有些猶豫。始皇帝絕對不是一個優柔寡斷之人,但嬴政猶豫了。扶蘇是始皇帝的長子,其母妃是始皇帝最喜愛的妃子。扶蘇自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無論什麼都是最好最優的。這自然讓另外一個嬴政喜愛的兒子胡亥感到不滿。日積月累之下,兩個兒子互相敵視了。

秦始皇知曉這些,甚至其中諸多也有他刻意縱容之意。扶蘇自小得到的太多了,政治資本積累的也太多太多了,直至成年,立下一個不小功勞就能使得整座咸陽爲之慶賀。這讓還將扶蘇視爲孩子的嬴政愕然。原本乖巧的兒子現在長大成人成了朝廷之中後起的一方大佬。

還在,扶蘇的崛起讓其他人警惕了,於是胡亥的崛起成了必然。在扶蘇擁有了三個就九卿之一的支持後,李斯站在了胡亥身後。這讓扶蘇剛剛形成的幼小同盟收到強大打擊,在李斯老練狠辣的手段下,扶蘇顯得稚嫩非常,沒有還手之力。扶蘇隱隱有被胡亥全面壓制的可能!

恰在此時,扶蘇的母妃因病去世了,死的非常突然,連嬴政悲痛萬分,扶蘇也遭此打擊頗爲陰霾。

朝堂之中的打擊和失去至親的局巨創完全重創了扶蘇,扶蘇的核心圈子急劇衰弱。看在心中的始皇也是吃驚不已。下令嚴查扶蘇母妃的死因,然後插到些許就被叫停。

在此時,發生了坑儒案。始皇決定拉會平衡。於是將此等基本沒有風險的功勞送給扶蘇,而扶蘇似乎也從悲痛之中恢復過來。重整旗鼓之下的扶蘇竟然獲得了天才大佬蒙毅的支持,甚至獲得了朝廷老狐狸馮去疾父子的好感。

兩個大佬支持下的扶蘇迅速破獲了案件,天平短暫的唄嬴政強力的大手摁了回來。然而意外又發生了。荀檢和徐福雙雙逃離,不僅如此,兩人的核心力量幾乎未收到損傷就撤離了咸陽城。

陷入此中的扶蘇被始皇緊急率兵追捕,實際上始皇並不指望扶蘇能追到。然而,更出人意料的扶蘇追殺到了,還乾的很漂亮,令人喝彩。甚至整個咸陽爲之歡呼。

扶蘇勢力膨脹得如此急速能所有人都出人意料,三公之中馮劫親向扶蘇,馮去疾也對扶蘇是好。光是這兩人已經足夠讓扶蘇立足朝堂穩當了,更何況還有始皇最信任的蒙毅將軍位列上卿的大佬支持,一個李斯不是扶蘇的對手。

始皇感到有些受挫,兩次平衡都被人搗亂出了岔子。這讓始皇臉上非常沒有顏面,嬴政覺得想一個徹底點的辦法了。

嬴政坐在書案之後,看着這帝國的精英徐徐入內。三公九卿,加上兩個皇子。一共十四人剛好分開站在兩旁。

嬴政忽然一笑,原來扶蘇身後站着竟然是除了治粟內史以及典客少府之外的所有九卿。看來這點休息時間不僅讓嬴政佈置好了一些,也讓扶蘇稍稍喘息了一會兒。

治粟內史掌管財政大權,典客陸咎已經叛變確認無疑。至於少府,這是皇帝的私人管家,除了嬴政的命令誰都不聽。完全中立。

“諸位愛卿,那些討人嫌的小青年都已經出去了,不必這麼嚴肅。坐吧!”說完,十數個寺人都拿出一個個蒲團。椅子那玩意,現在只能說是胡凳,華夏之人說是坐下更不如多是蹲下。就是腳下多了一個蒲團做墊子而已。

撇去一個小插曲,氣氛因爲始皇的一句話也不顯得緊張了。大家說說笑笑,就連扶蘇似乎也頗爲開心,談了幾句。

“去把我的將軍們也宣進來吧!”秦始皇突然說道。

扶蘇驚愕,就連李斯也是擡頭看向嬴政,不過看到嬴政眼中莫名的神光心中咯噔一聲。似乎想到什麼頗爲不妙。

“蒙毅,蒙恬兩兄弟?”郎中令周校突然激動出聲。蒙氏一族在秦朝算是世代將門,忠勇無雙,兩個兄弟一個在北方與匈奴廝殺,一個在京城爲皇帝親信。榮耀寵信可謂都在蒙氏身上,不過蒙氏頗爲低調,風評很好。也沒有誰敢於得罪!但蒙氏兩兄弟在朝廷的地位確實非常重的。

李斯臉色有些鐵青,看了胡亥一眼發現胡亥比自己還不堪竟然目露驚色。現在誰都知道蒙毅支持扶蘇,現在一來,扶蘇豈不是無敵?胡亥豈有不驚?

李斯暗罵一聲廢物腦海急轉,忽然想通了一些什麼。心中大喜之下示意胡亥不必驚慌,靜觀其變罷了。

“來人,賜座!”始皇顯然對兩個兄弟雖然寵信,讓趙高領着人給蒙氏兩兄弟添了作爲,竟在胡亥扶蘇之前。

“對於異族,自秦建國一來,備受異族壓迫。甚至歷代先祖也有喪命於異族人手中!”始皇第一句話就定下調子,一衆人雖然奇怪異族人跟扶蘇有什麼關係。卻也只好認真聽着,不敢漏掉一絲。

“南方,我派駐了五十萬大軍。開鑿了靈渠運送糧秣。勝利,只是時間問題。然而,我擔憂的問題是北方。諸位愛卿,你們且聽聽蒙恬將軍的介紹。”嬴政說完示意讓蒙恬繼續。

衆人目光隨即彙集到蒙恬身上。蒙恬身材不高,換算成現在的尺度在一米七多點。手掌寬大,虎口老繭叢生。眼神銳利,渾身有一股兇獸般的氣勢。

“匈奴強盛,草原東西數萬裡,南北數千裡。都是匈奴人的地盤,兵馬衆多,部落千萬。是我秦朝大敵。然因爲匈奴地處偏遠,文明落後。不能製造生活必需之物,如茶磚,烈酒,生鐵,銅器。都是急缺!”蒙恬畫面鋪開,似乎在整理什麼。

“匈奴強橫,我秦朝西北邊陲以外諸多小國小族都被匈奴吞食,兼併。因我大秦戰力強橫,不敢大舉發兵來攻。然而,胡人善騎,騎術精湛。經常突破邊關,屠戮村民。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今年,匈奴單于舉大部落十餘,小部落三十餘南遷。大軍雲集多大三十萬。年內,邊關將告急!”蒙恬果然不愧是秦代名將。判斷精準,分析頭頭是道。

而蒙恬的威名文官也多是知曉,一說完,紛紛議論。

“丞相,你怎麼說?”嬴政親自點名問計李斯。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然應當輸送糧草。咸陽至九原直道將要竣工,中原糧草,可直接沿直道輸送至九原郡!”李斯思考戰爭更多是從政治角度思考,戰事一開,文官更過的工作是後勤工作。李斯對此顯然瞭解甚深。

“好,今明兩年。九原預計二十萬大軍的糧草,丞相府要好好保證下來。”嬴政對李斯的答對很是滿意,讓李斯立下軍令狀,李斯欣然應下。

“蒙愛卿,九原之地苦寒偏僻。但位置着實重要,你有何需要,只管直言!”嬴政笑着向蒙恬說道,顯然對蒙恬很是信任。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秦陛下多派一些將校過來!”蒙恬這話答得精妙,邊關守將手握重兵,戰事一開,往往軍政統管。可以說是邊關的土皇帝,所以上位者往往對這些軍閥忌憚有加。

蒙恬主動要求,不要兵馬要將校。顯然是告訴嬴政自己沒有異心。

“扶蘇何在!”嬴政許久沉默,忽然出聲,所有人都被始皇這一問弄得心驚膽跳起來,始皇要下狠招了!

“兒臣在!”扶蘇神色淡然,心中一片寧靜。

“蒙將軍你看我兒如何?”嬴政向蒙恬問道。所有目光彙集兩人身上。場內落針可聞。

蒙恬擡眼一看答道:“公子人中龍鳳,實在天才!”

此時衆人皆是屏息以待,李斯麪皮抽動,胡亥更是眼神狂熱盯着蒙恬。場上衆人心思各自不同,竭力控制情緒波動,自個心中打着小算盤,狂響不已。

“甚好。扶蘇我兒,即日起,我與你宮騎三百,仍舊原先與你的舊人,監軍九原,獨領一軍,暫定兩千人。給你一縣之地,軍政統管!”秦始皇此話一出,所有人心中翻天駭浪一般。

堂堂皇子,竟然被貶如此偏遠地區?而且這個任命簡直詭異至極!職位分明是監軍,自然地位崇高,卻又實打實領着兩千大兵,還字跡確鑿的要鎮守邊疆,上馬管軍下馬牧民。如此怪異的任命竟然出現在了扶蘇身上!

衆人心中急轉,分析其中利弊。扶蘇的嫡系以及親近扶蘇的都是心中冰涼,姑且不論邊疆權力如何之大,地位如何之高。政治上一旦遠離咸陽這個中心,就再難以崛起了!這是如論如何也無法改變的鐵一般的現實!一個個申請沮喪,反倒是扶蘇仍舊神色淡然,甚至帶着淡淡笑容。

然而胡亥的嫡系或者親近胡亥的則是歡天喜地了,他們對大的對手被貶千里。從此遠離咸陽中心,無論在地方上如何玩得轉。在高度中央集權的秦朝,胡亥完全有把握聯合李斯將扶蘇玩死在邊疆,從此不得迴歸咸陽!一衆人臉上的歡喜是怎麼也掩飾不住了。

“丞相,北疆將有大動。這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即日起,你手頭的工作暫且放一放讓馮愛卿分擔些。你就負責糧草運輸吧!”嬴政似乎覺得剛纔一把震撼得人不過癮一般。又添了一個重磅消息。

場面之上,原本歡天喜地的李斯胡亥一列頓時如遭雷擊,驚駭得無以復加,隨即就是掩飾不住的驚慌,以及恐懼。而馮去疾則是歡喜不已,如同煥發第二春一般。另一半的扶蘇身後衆人都是冷眼旁觀,心中快意非常。

“扶蘇皇兒,好好立功邊疆。你若立得大功,太子之位,回京即得!”衆人的表情還未完全變換完成,秦始皇嬴政又是悠悠說出幾個字。不似戲言,認真允諾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表情又是大變。

短短不過十數息,這滿滿一屋子帝國精英,天下最頂尖兒的人被另一個人馴服的服服帖帖,玩弄於鼓掌之間。先前好似勝利者的人轉眼就被邊緣化了,剛纔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轉眼又成了一方大佬。

這等陽謀權術,始皇帝嫺熟於心。又一次讓世人見識到了始皇的手段和威嚴!

場面之中,只有一個人前前後後表情一如既往的淡然,平靜。心中喃喃念道:“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福禍未明吶!”

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56章 正中額頭的唾沫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下)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下)第28章 底牌盡出殺伐現(上)第77章 嶺南疑雲卷東南(上)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下)第30章 悄然扭轉勢不同(下)第106章 將軍千騎掃賊酋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上)第57章 小吏俸薄常憂食第15章 立世不愧爲男兒(上)第56章 降將舊識天下棋(下)第61章 奇謀用間亂張楚(上)第44章 秘密會見 七千人馬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上)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上)第15章 匈奴殘軍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58章 加薪加費齊山呼號召令和新書進程報告第23章 混入醫官 千里北上第67章 打草欲驚蛇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23章 年少幾許情深第23章 混入醫官 千里北上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下)第25章 宮闈暗潮急洶涌(上)第45章 老辣陳澶 冒頓吃癟第13章 小已忍或失虞姬(上)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下)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下第44章 潛藏背刺伏千軍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上)第44章 秘密會見 七千人馬第64章 死中博生軍情急(上)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63章 輸庸代役輕徭役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20章 好似你儂我儂,紫褐色第32章 兵鋒突起紛紛囂(下)第102章 前後夾擊現猙獰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第50章 夜風起波瀾第46章 霸王意決南下定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39章 項氏威權貫楚國(上)第59章 中原紛亂碭郡殤(上)第17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95章 外合併內應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上)第46章 絕望之處顯瘋狂第10章 王族後裔羞入鞘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下)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下)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上)第26章 義子義女誰爲父(上)第36章 塵眉垢面小天才第49章 選賢任能第112章 初戰臨陣決第80章 持戈披甲何壯哉第80章 飛石起攻伐第103章 強弩之末穿魯縞第16章 盛宴安得車馬喧(上)第89章 寡人劍鋒天下易(下)第19章 太子之位 朝堂鉅變第18章 墨家危難 宮城疑雲第53章 先入彭城者爲王第14章 箇中微妙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下)第64章 墨者何處尋第3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第46章 絕望之處顯瘋狂第44章 秘密會見 七千人馬第83章 西北奇兵仗諜行(上)第52章 邯鄲城中腌臢事(上)第28章 底牌盡出殺伐現(上)第30章 悄然扭轉勢不同(下)第78章 檄文起烽煙第8章 虞姬一曲驚凡塵(上)第8章 淡淡桃花香第112章 大秦雄獅威武哉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下)第35章 帝王終有隕落時(上)第10章 國子學校捏李氏(下)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上)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上)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上)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下)第64章 限役令外胡服女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上)第65章 真假擾人心第14章 箇中微妙
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56章 正中額頭的唾沫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下)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下)第28章 底牌盡出殺伐現(上)第77章 嶺南疑雲卷東南(上)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下)第30章 悄然扭轉勢不同(下)第106章 將軍千騎掃賊酋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上)第57章 小吏俸薄常憂食第15章 立世不愧爲男兒(上)第56章 降將舊識天下棋(下)第61章 奇謀用間亂張楚(上)第44章 秘密會見 七千人馬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上)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上)第15章 匈奴殘軍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58章 加薪加費齊山呼號召令和新書進程報告第23章 混入醫官 千里北上第67章 打草欲驚蛇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23章 年少幾許情深第23章 混入醫官 千里北上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下)第25章 宮闈暗潮急洶涌(上)第45章 老辣陳澶 冒頓吃癟第13章 小已忍或失虞姬(上)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下)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下第44章 潛藏背刺伏千軍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上)第44章 秘密會見 七千人馬第64章 死中博生軍情急(上)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63章 輸庸代役輕徭役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20章 好似你儂我儂,紫褐色第32章 兵鋒突起紛紛囂(下)第102章 前後夾擊現猙獰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第50章 夜風起波瀾第46章 霸王意決南下定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39章 項氏威權貫楚國(上)第59章 中原紛亂碭郡殤(上)第17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95章 外合併內應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上)第46章 絕望之處顯瘋狂第10章 王族後裔羞入鞘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下)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下)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上)第26章 義子義女誰爲父(上)第36章 塵眉垢面小天才第49章 選賢任能第112章 初戰臨陣決第80章 持戈披甲何壯哉第80章 飛石起攻伐第103章 強弩之末穿魯縞第16章 盛宴安得車馬喧(上)第89章 寡人劍鋒天下易(下)第19章 太子之位 朝堂鉅變第18章 墨家危難 宮城疑雲第53章 先入彭城者爲王第14章 箇中微妙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下)第64章 墨者何處尋第3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第46章 絕望之處顯瘋狂第44章 秘密會見 七千人馬第83章 西北奇兵仗諜行(上)第52章 邯鄲城中腌臢事(上)第28章 底牌盡出殺伐現(上)第30章 悄然扭轉勢不同(下)第78章 檄文起烽煙第8章 虞姬一曲驚凡塵(上)第8章 淡淡桃花香第112章 大秦雄獅威武哉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下)第35章 帝王終有隕落時(上)第10章 國子學校捏李氏(下)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上)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上)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上)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下)第64章 限役令外胡服女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上)第65章 真假擾人心第14章 箇中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