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下)

【二更完畢】

【每天都在冰火兩重天之中煎熬,下午更是苦比得碼字不動,有木有,給力起來哦親~】

大同邊塞是新建的城池,一應都是參照最新最好的技術。大到城池的防禦水平,小到城池的下水道,衛生系統。其中軍營,官署,倉庫,醫護所等等一應都是規劃合理。

大同邊塞新建之時,之所以有這麼多變革,當然少不了那會還在善無秉政的扶蘇參與。一堆奇思妙想下來,大同邊塞可謂是各個軍營之中最爲舒適的地方。

軍器監就在大同的西城,距離軍營十分近,同時防護也極爲嚴密,咸陽來了幾波探子,最後結果都只是在城門頭當了一回死的雕塑。

扶蘇此去沒有大張旗鼓,頗爲低調。

雖如此,但隨同人員卻絕不簡陋。大同塞的守將慶倪簡裝全程陪同,軍器監的大佬祁彥老老實實成了打下手的雜役。當然還有雁門一干軍政要員都要趕着過來陪同,扶蘇一揮手揮退了一干官僚,只帶了慶倪和祁彥以及幾個科員親衛去了軍器監。

大同塞的軍器分監實際上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圍城,裡面紀律十分嚴密,軍士晝夜巡邏,是軍器分監之中最爲緊要的一個。

扶蘇一干人沒有乘車坐轎,而是直接縱馬到了大同塞的軍器分監。守衛的軍士一見鮮衣怒馬來了這麼多人,立馬警戒地持槍而立。

見此,祁彥連連擦汗,扶蘇卻不以爲忤。

祁彥朝着扶蘇一欠身,連忙走到前面對那衛士長輕語幾聲,又神情嚴厲地下達了不準外露的命令,這才轉過頭來對扶蘇諂媚一笑。

扶蘇輕輕點頭,沒有聲張。只是走過的時候拍了拍幾個衛士的肩膀,道:“堅守崗位,不錯!”

扶蘇在祁彥走進去的時候,幾個軍士看向當中衛士長,紛紛鬧騰着要長官請客。這衛士長傻笑着摸摸頭,全部應下之後昂然挺直身子,衛士們也一個個氣勢昂揚。

“這是甲冑院,有工匠在冊大匠三名,餘下在冊匠人有三百二十七名。學徒、工人共有六百七十九名!”祁彥指着一處小圍城道。這祁彥本來也是一名大匠,論起水平也是頗爲不錯。

“這甲冑院細分下去,主要分鐵甲和皮甲!”祁彥雖說神色阿諛,可辦事卻絕不含糊:“鐵甲,承蒙陛下神思靈巧,又有將作監一干大將和軍器監大匠配合。這甲冑的樣品已經制作了出來,只是手藝之上還不成熟。故而,並未批量開始生產。至於皮甲,我大秦可謂是歷代皮甲之冠,而今陛下又收北疆之地,原料充足,皮甲不虞有誤!”

說着,祁彥在前頭帶路,很快便看到了這鐵甲的樣品。

看到這副明光閃閃的鐵甲出來,扶蘇不由大笑起來。

此甲以兜鍪護頭,兜鍪兩側有向上翻卷的護耳,;胸甲分左右兩片,居中縱束甲絆,左右各有一面圓護;兩肩覆蓋披膊,臂上套有臂護;腰間紮帶,腰帶之下有兩片膝裙護住大腿,小腿上則多裹縛“吊腿”。

這甲冑一出來的時候,便立馬起了一片驚呼之聲。慶倪更是想要湊上去仔細多看看,但一想到身邊扶蘇沒動,便又作罷。好在祁彥十分伶俐,不多時又着人弄來了幾分樣品,於是一干人仔細圍着鐵甲嘖嘖稱奇。

這甲冑自然就是扶蘇盜版明光甲的傑作,儘管唐朝的生產技術和大秦此時的生產技術並不相對應,可扶蘇還是咬牙從雁門執政時期一直投入研究,又每多親身投入,甚至“設計”了一套灌鋼法的技術,這才解決了而今鋼鐵嚴重不足的情況。

同時,因爲扶蘇嚴格控制砍伐黃河兩岸的植被,所以扶蘇極力推崇用治下幾乎沒有使用的煤炭。這會的煤炭基本上就是處於未開發狀態,甚至一些露天煤礦只要過去揀就能用。

再者,煤炭實際上比起燒木頭柴禾更加方便。於是在扶蘇推動煤炭開採業發展的同時,又推動城鎮百姓使用煤炭,甚至行宮率先代表使用。而軍器監鍊鐵使用煤炭,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鍊鐵技術在扶蘇的將作監中不斷迅猛發展,而在天下難得安息平靜的扶蘇麾下數郡之中,自然也迎來了發展的大良機。新技術的應有代表的就是扶蘇的實力終於迎來了強勁增長的時候。

而最爲顯著的表現,就是這副明光甲的製成。

胸前閃閃發亮的護心鏡上,扶蘇似乎看到了成千上萬皮甲銳士將敵陣衝潰的樣子。不由握拳捏緊,饒是面上不動神色,也不由露出了興奮的樣子。

一邊的祁彥見此,心中一喜,又道:“說來王上可謂是智巧冠絕古今,這明光甲結構完備,製作也頗爲成系統更加方便。再加上而今軍器監鍊鐵技術一日千里,較往日產量已經天壤之別。而今光是在大同塞這座軍器分監的年產鐵量便達到了三百萬斤!”

說道這裡,周遭都是一片驚喜譁然之聲。三百萬斤,這根本就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有了如此驚人數目的鐵產量,大秦的鐵甲裝備將會進行得順利非常。

一時間,慶倪等人都是板着指頭算了起來,一派興奮之色。

扶蘇對此表現平淡,看着明光甲,聽着祁彥微帶賣弄地說出這個數字,並無什麼意料之外的意思。灌鋼法對鍊鐵技術的改進又多麼巨大,扶蘇對此可是十分清楚。

更何況,扶蘇知道在明朝封建時期鍊鋼技術成熟之後,鐵的產量已經達到了兩千萬斤。大秦擁有比明朝更好的條件,此刻的匠作之術還沒有被儒家打壓得成爲賤業,對百家態度十分理智的扶蘇對農家此類於國有益的學派頗爲支持。

而對於墨家這等掌握強大生產技術的學派,扶蘇也是頗爲禮遇。

如此情況之下,大秦最高水平的軍器監若是沒有三百萬斤的鐵產量,扶蘇都要動用特科去清查問題了。

當然,祁彥等一干大匠和工匠的貢獻扶蘇是看在眼裡的。

見此,扶蘇對身邊的侍從道:“擬旨樞密院,命後勤部作下達嘉獎。於一幹有功之人,報上名冊,覈對之後報尚書省處置。這裡,寡人先給衆位匠師先賀喜了!”

扶蘇這話一出,祁彥和一干匠師齊齊都是拜倒在地大禮謝恩。儘管這些人竭力裝作淡定的樣子,平素也算是社會的上層,可而今激動得顫抖的雙手還是泄露了他們的心情。

扶蘇和一干將官相視一笑,又道:“祁彥,繼續帶路。看看箭支、馬鐙、馬鞍、馬蹄鐵以及弩車的建造!”

祁彥也是喜色一片,給扶蘇介紹起來格外地賣力。不一會,便到了建造弓、弩、箭支的弓弩箭院。

扶蘇首先看的便是弩的製造,大秦的弩具管制極其嚴格,由國家統一督造,弓幹扁圓,一般長六尺【秦制一尺長釐米】,爲桑木製作,但卻又不是所謂的單質弓。因爲整個弓幹皆由密實的皮~條纏扎。這樣不僅增強了弓乾的結構強度,而且皮~條的韌性極好,彈力強,可以積蓄更多的能量,以桑木爲芯,外纏皮~條的複合弓幹,結合了自然界中植物彈力和動物彈力。

西方羅馬的弩炮也是用動物肌腱纏繞的扭曲力來彈射弩箭的。可是過於笨重。一般只用於攻城,遠沒有秦弩小型化、單兵化。大規模的統一標準化製造和廣泛的普及率,更是遠不如秦國了。而且領先於世界的中國漆器製造技術也讓秦弩熠熠生輝。大異於四夷簡陋的弓箭。秦弩外表通體塗以褐色的生漆,在幹中間弩臂含弓處又塗上硃紅漆。這樣既威武美觀,又防水,防黴,而且木蕊與皮~條浸漆後兩中材質才真正的整合爲一體。彈力大增,陰雨天也威力不減。

秦弩木臂一般長三尺,兩寸。木臂前端有合口。上脣短下脣長,正好嵌住弓弣。再用皮~條綁紮。往後繫結在木臂兩側的耳上。這樣弓與臂緊密無間。蹬弓拉弦和射箭時的反作用力與震動便不能使其脫開鬆動了。弩臂上有凹型箭道,可以盛箭並增大了與箭的表面接觸面積,增大了發射阻力。但是箭道可以有效的固定箭簇在弩臂上的位置,提高於準確性,防止了放空弦導致的發射失敗。所以增加的一點阻力無關大礙。而且箭道一般都經過精細的打磨,顯得異常的光滑,上面也塗漆、塗蠟,用以減少發射時箭與箭道的摩擦力。

弩臂後部裝有發射瞄準裝置,這是一套用青銅精密鑄造的組件。由望山、懸刀、牛組成。望山是瞄準裝置。大秦其上還沒有刻度,一般四寸;懸刀也就是現代的扳機。一般長四到五寸釐米;牛是設計的最精巧的物件。牙與懸刀相聯,但是不直接承力,而是通過牛爲樞紐。

上弦時,弩手拉弦抵於望山,望山後移,牙正位後牛復位。牛上承牙力,下抵懸刀,弓弩就進入備髮狀態了。如果弩機發射,過程正好與上弦正好相反。弩弓扳動懸刀,牛一鬆更下沉。牙沒有了支持,頃力下沉,弓弦帶箭飛離。這種精密的設計極大提高了投射可靠性,誤發率大大降低,而且減少了發射時的震動,可以大幅提高射擊命中率。

如此精密設計製作的秦弩,令扶蘇看了歎爲觀止。同時,也明白了爲何大秦一直以來對弓不上心,而偏好用弩。儘管弓兵一直以來也有發展,可比起弩的發展程度,更加嬌貴的弓的確不適合大規模戰場的需要。

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下)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15章 立世不愧爲男兒(上)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下)第13章 一朝得入中相府(上)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下)第80章 持戈披甲何壯哉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10章 國子學校捏李氏(下)第11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3章 先入彭城者爲王第49章 雁門收支似泥潭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上)第18章 墨家危難 宮城疑雲第23章 年少幾許情深第108章 馬踏草原更美妙第49章 選賢任能第80章 飛石起攻伐第77章 嶺南疑雲卷東南(下)第30章 抵達膚施 民心向誰第77章 嶺南疑雲卷東南(下)第20章 好似你儂我儂,紫褐色第26章 雙眸清澈擬秋水第45章 周文敗仗李良辱(下)第5章 遙出三郡有賢妻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下)第39章 項氏威權貫楚國(下)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上)第81章 戎裝豈能兒戲爲第101章 豎子或皇子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下)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下)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下)第33章 論勢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上第112章 大秦雄獅威武哉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上)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下)第73章 令尹將軍敗敖倉(下)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112章 初戰臨陣決第49章 扶蘇的娃娃親 點將升堂第1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上)第26章 雙眸清澈擬秋水第9章 懷王薄恩奪兵權(下)第46章 霸王意決南下定第20章 城北一戰轉乾坤(上)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下)第116章 斷後回馬槍第21章 千里有系神女心第59章 一文錢難倒皇長子?第40章 上將萬歲楚會盟(上)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下)第40章 營內營外似重圍第39章 拙衣靜美第76章 草原實情誰能知第77章 嶺南疑雲卷東南(下)第7章 善無城外下馬威第27章 或許緣定胭脂駒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下)第53章 家臣謀於樓煩事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下)第54章 陰差陽錯反資敵第70章 柔荑芳菲平物價第42章 雷霆曉諭賊驚悚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上)第5章 遙出三郡有賢妻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106章 纔出地獄又陷絕路第31章 收人心(上)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上)第88章 招降納叛碟中諜(上)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下)第57章 小吏俸薄常憂食第16章 此去營中有悍卒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44章 牙刷之利第39章 拙衣靜美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上)第48章 失竊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上)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下)第42章 縱橫風雲天下變(下)第16章 青山上踏青,字謎中趣字第60章 夏稅徵收正當時第51章 南懺戰陸百將 老兵的尊嚴第25章 毒藥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上)第109章 打草再引蛇第16章 此去營中有悍卒第27章 或許緣定胭脂駒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完第13章 小已忍或失虞姬(下)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上)第83章 應是凜然有正氣
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下)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15章 立世不愧爲男兒(上)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下)第13章 一朝得入中相府(上)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下)第80章 持戈披甲何壯哉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10章 國子學校捏李氏(下)第11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3章 先入彭城者爲王第49章 雁門收支似泥潭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上)第18章 墨家危難 宮城疑雲第23章 年少幾許情深第108章 馬踏草原更美妙第49章 選賢任能第80章 飛石起攻伐第77章 嶺南疑雲卷東南(下)第30章 抵達膚施 民心向誰第77章 嶺南疑雲卷東南(下)第20章 好似你儂我儂,紫褐色第26章 雙眸清澈擬秋水第45章 周文敗仗李良辱(下)第5章 遙出三郡有賢妻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下)第39章 項氏威權貫楚國(下)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上)第81章 戎裝豈能兒戲爲第101章 豎子或皇子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下)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下)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下)第33章 論勢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上第112章 大秦雄獅威武哉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上)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下)第73章 令尹將軍敗敖倉(下)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112章 初戰臨陣決第49章 扶蘇的娃娃親 點將升堂第1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上)第26章 雙眸清澈擬秋水第9章 懷王薄恩奪兵權(下)第46章 霸王意決南下定第20章 城北一戰轉乾坤(上)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下)第116章 斷後回馬槍第21章 千里有系神女心第59章 一文錢難倒皇長子?第40章 上將萬歲楚會盟(上)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下)第40章 營內營外似重圍第39章 拙衣靜美第76章 草原實情誰能知第77章 嶺南疑雲卷東南(下)第7章 善無城外下馬威第27章 或許緣定胭脂駒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下)第53章 家臣謀於樓煩事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下)第54章 陰差陽錯反資敵第70章 柔荑芳菲平物價第42章 雷霆曉諭賊驚悚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上)第5章 遙出三郡有賢妻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106章 纔出地獄又陷絕路第31章 收人心(上)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上)第88章 招降納叛碟中諜(上)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下)第57章 小吏俸薄常憂食第16章 此去營中有悍卒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44章 牙刷之利第39章 拙衣靜美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上)第48章 失竊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上)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下)第42章 縱橫風雲天下變(下)第16章 青山上踏青,字謎中趣字第60章 夏稅徵收正當時第51章 南懺戰陸百將 老兵的尊嚴第25章 毒藥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上)第109章 打草再引蛇第16章 此去營中有悍卒第27章 或許緣定胭脂駒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完第13章 小已忍或失虞姬(下)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上)第83章 應是凜然有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