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上)

【首更送達】

【訂閱漲了,拜謝。求繼續支持~】

鉅鹿。

滔天的嘶喊聲響徹雲霄,無數秦軍戰卒攀爬着鉅鹿臨時加固加高的城牆。城下之下,各色鉅鹿石砲不斷髮出轟鳴,邯鄲行營的砲師穩定地發揮着遠程輸入的打擊能力。

城牆之上,密密麻麻都是往上攀登的將士。城頭之上,攢動的人頭和迭起的刀光劍影讓整個戰場透着十足的血腥氣。

鉅鹿城內的趙軍將士之頑強超出了章邯等一干人的預料,對此蒯徹也有解釋。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當年趙國縱然長平一敗國運盡喪,可趙軍之強悍依舊多次將秦軍擊敗。若不是最終王翦滅了趙國,恐怕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還要往後推。

故而,趙國雖然只是一部分圖謀不軌的餘孽起事。但而今絕境之下,倒也讓趙人骨子裡的那種彪悍爆發了出來。

秦軍儘管攻勢強大,但趙軍的反擊依舊頑強。故此,儘管秦軍坐擁三十萬兵馬。還有邯鄲行營的強悍攻城器械使用,可攻守之勢,依舊是僵持的下來。

畢竟,古代熱武器出現之前,城池在冷兵器時代,對防守一方的加持作用實在是太過強大了。不然,孫子怎麼會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眼下城內趙軍兵馬五萬,雖說正規軍肯定就那麼三四萬,餘下都是青壯新丁,可五萬兵馬。據守鉅鹿堅城,章邯對陣的兵力,也只能說是五則攻之。

也就是說,五倍多的兵力,對待城守,最好是攻城。而不是將城池全部圍起來,想打哪兒就打哪兒,想這邊來一下,就這麼來一下。使勁地調戲城內守軍。

如此戰局叫章邯有些着惱,覺得在友軍邯鄲行營面前丟了面子平白叫人看輕了自己。而且,琢磨來捉摸去,章邯算是明白了城北遠遠看着的那些援趙大軍是什麼個心思。

這粗略不計十幾路的援趙兵馬着實十分零散,又沒有強勢之人搶先出頭進攻秦軍。於是,在這場大戰之中,詭異地處於近乎中立的狀態。反倒是章邯小心翼翼,生怕這羣人再來一個和城內趙軍裡應外合破壞他的好事。

而今確定這些援趙大軍似乎並不能下定決心要來招惹章邯,於是章邯便決心放開一些。恰此時,司馬欣站了出來!

這司馬欣作爲行軍長史,算是軍中的核心人物。而且還是章邯的頭號智囊,沒了後勤等一大攤子事的司馬欣似乎太過悠閒,想要上陣廝殺博取軍功。於是,便提議可以挖坑破城!

這挖坑破城就是說下地道,將城牆下的地全部挖掘空了,然後攻城錘一撞,這城牆就很容易塌掉。

當然,若是挖的夠深,一路越過城牆,直接通到城下哪個疙瘩角落裡也是可以的。到時候數千兵馬入城,內外再夾攻,鉅鹿破城便有望了!

於是章邯照此施行,工程隊在邯鄲行營那取了數千柄鋤頭,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挖掘大計。

但顯然,城內的兵馬對此已經有了準備。張耳並非浪得虛名,聽說城外楚軍動作詭異。便各種防範措施全部用上,其中,便有防止地道戰的方法!

那便是用大缸放置在城內的各個角落,然後擇選聽力好的人過去聽動靜。聽明白了地點,便叫人集結兵馬埋伏過去。

於是,等司馬欣地道大戰終於挖進城內後,城內已經預備好的趙軍立馬乾柴烈火點燃了往下扔,一頓煙燻,地道內頓時一派兵荒馬。好歹,城內那些人沒有充足水源,不然一場打水,進去準備突擊的數千將士恐怕就要全部歇菜了。

饒是如此,帶頭的司馬欣拖着數百具屍體回來,臉色陰沉無比。

地道戰被破,司馬欣卻沒有沮喪。好歹還是弄塌了一段城牆,但於此,卻再也尋不到第二次機會了。於是司馬欣再次請戰,終於提出了一條靠譜些的策略。

那便是輔攻西門!

這鉅鹿城而今攻勢是這樣的。

章邯呢,帶着兵馬從邯鄲出發,一路往東北打在鉅鹿城的西南打開了架勢,強攻鉅鹿。而鉅鹿城的東邊呢,是漳水可以忽略不計。而鉅鹿城的西邊,章邯也只是象徵性放了一些兵馬沒打算主攻。

鉅鹿城的北邊,是救援趙國的諸路兵馬,按兵不動。

這西門相對而言,更加難以攻破一下。因爲鉅鹿城西較爲狹隘,兵力展開較爲不易。當年王離軍二十萬大軍在此,對陣項羽不要命的進攻,被九次擊破,最終全軍覆滅。

其中,便有地勢狹窄難以展開之故。

而今司馬欣過去領着章邯驪山軍分兵過去當偏師奇兵,希望能夠打破僵局,帳內主人議論,最終都沒有拒絕。

就蒯徹看來,這西面的確不適宜過多兵馬展開。對陣城內頑強的守軍,頂多就能發揮一下奇兵的作用。便是敗了,也無大礙。若是成了,那更是極好的驚喜。

故而,蒯徹沒有反對。

蒯徹不去反對,那章邯斟酌之後,還允諾蒯徹可以多帶兵馬。因爲從鉅鹿城南繞到鉅鹿城西,中間雖然隔着不遠,可卻有一座小山隔着,道路十分不便,容易被人隔絕。

爲了保障這支偏師的糧道安全,章邯便讓司馬欣多帶些兵馬過去攻鉅鹿城西的時候,還要保障好自己的糧道安全。

司馬欣答應得很是暢快,許是因爲挖地道挖出了癮,竟是沒有一路兵馬巡視唯恐哪支膽大包天的義軍劫了糧草,而是直接挖了一個甬道,將鉅鹿城西的偏師軍營和鉅鹿城南的主力軍營給打通了!

如此一來,糧草運輸,大大方便。

而鉅鹿城的攻守勢態,隨着司馬欣帶着文雲,王興,孫嵐,古憲以及一干將官西去加入到鉅鹿城西城攻堅戰後,發生了改變。

原本趙國內外全力防守,東門因爲漳水不必太過擔憂,北門好歹有一干援軍護着。故而,大部實力都集中在了南門。而今西門突然告急,竟是險些叫一舉突襲的司馬欣給得手了!

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上第116章 斷後回馬槍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第29章 繁役擾得難安息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47章 高歌美酒戰鼓擂第55章 垓下之圍霸王敗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上)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下)第19章 兒女婚姻爲難事(下)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55章 陰雲欲摧城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下)第18章 巧計親說破士心第8章 君意難測四營事(上)第54章 陰差陽錯反資敵第79章 募得戎裝赫滿城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上)第76章 草原實情誰能知第67章 打草欲驚蛇第102章 前後夾擊現猙獰第54章 韓信發威圍項羽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下)第87章 盒中現乾坤第72章 豐縣陷落吳廣死(下)第17章 一朝翻起風雲蕩(下)第90章 冀縣已危急第55章 垓下之圍霸王敗第14章 兩相無奈怎生忍?(上)第62章 公子且慢行第22章 陛下終有遲暮時(上)第26章 義子義女誰爲父(上)第24章 山外山有人外人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上首更送達第22章 營中便換大秦旗第20章 當年隱秘何兇險第35章 霸王卸甲韓信窺(上)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上)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上)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上)第61章 奇謀用間亂張楚(下)第94章 北方虎狼廝殺烈第120章 隴西末第59章 中原紛亂碭郡殤(上)第76章 草原實情誰能知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上)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下)第115章 斷後爲袍澤第3章 章邯楚敗中原蕩(上)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下)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上)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下)第48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下)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上)第60章 夏稅徵收正當時第48章 功虧一簣冢中骨(下)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下)第76章 風雲變狄道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下)第10章 王門貴閥任一人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下)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40章 營內營外似重圍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中第113章 調教殘破東北虎第37章 此較藝吾等不服第11章 女人心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上)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上)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上)第32章 兵鋒突起紛紛囂(上)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58章 河南血地大河赤(下)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上)第71章 四行慘淡齊聚議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55章 私錢公用名不順第50章 財賦首當論賬簿第99章 堅守到底圖轉機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上)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上)第34章 掐頭打尾腹中空第43章 蒙恬疑慮 陳澶冒頓第119章 首罪乃貪婪第12章 羣雄騷動章邯憂(下)第33章 先勝驟敗夜銜枚(上)第49章 雁門收支似泥潭
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上第116章 斷後回馬槍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第29章 繁役擾得難安息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47章 高歌美酒戰鼓擂第55章 垓下之圍霸王敗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上)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下)第19章 兒女婚姻爲難事(下)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55章 陰雲欲摧城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下)第18章 巧計親說破士心第8章 君意難測四營事(上)第54章 陰差陽錯反資敵第79章 募得戎裝赫滿城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上)第76章 草原實情誰能知第67章 打草欲驚蛇第102章 前後夾擊現猙獰第54章 韓信發威圍項羽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下)第87章 盒中現乾坤第72章 豐縣陷落吳廣死(下)第17章 一朝翻起風雲蕩(下)第90章 冀縣已危急第55章 垓下之圍霸王敗第14章 兩相無奈怎生忍?(上)第62章 公子且慢行第22章 陛下終有遲暮時(上)第26章 義子義女誰爲父(上)第24章 山外山有人外人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上首更送達第22章 營中便換大秦旗第20章 當年隱秘何兇險第35章 霸王卸甲韓信窺(上)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上)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上)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上)第61章 奇謀用間亂張楚(下)第94章 北方虎狼廝殺烈第120章 隴西末第59章 中原紛亂碭郡殤(上)第76章 草原實情誰能知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上)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下)第115章 斷後爲袍澤第3章 章邯楚敗中原蕩(上)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下)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上)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下)第48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下)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上)第60章 夏稅徵收正當時第48章 功虧一簣冢中骨(下)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下)第76章 風雲變狄道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下)第10章 王門貴閥任一人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下)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40章 營內營外似重圍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中第113章 調教殘破東北虎第37章 此較藝吾等不服第11章 女人心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上)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上)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上)第32章 兵鋒突起紛紛囂(上)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58章 河南血地大河赤(下)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上)第71章 四行慘淡齊聚議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55章 私錢公用名不順第50章 財賦首當論賬簿第99章 堅守到底圖轉機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上)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上)第34章 掐頭打尾腹中空第43章 蒙恬疑慮 陳澶冒頓第119章 首罪乃貪婪第12章 羣雄騷動章邯憂(下)第33章 先勝驟敗夜銜枚(上)第49章 雁門收支似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