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上)

“封趙歇爲趙王,國都鉅鹿!”

“張耳爲常山王,國都長垣!”

“魏豹爲西魏王,國都不變。”

“韓成爲韓王,國都陽翟!”

“司馬昂爲殷王,國都朝歌!”

“司馬欣爲宋王,國都陳!”

“劉邦爲漢王,國都郢!”

“衡山王吳芮,國都鄱陽!”

“封,田安爲濟北王,國都博陽!”

“封田都爲齊王,國都臨淄!”

“封田市爲膠東王,國都即墨!”

一道道命令在楚王宮殿上傳出,一個個神色變幻的面孔在項羽面前不斷閃動。而項羽,也一次次將一個個代表着王位的王印交予十三路諸侯。

面對如此景象,項羽胸中豪情突起,彷彿天下英豪盡已經盡數爲其所用。

當日,項羽自稱霸王,尊熊心爲義帝。如此訊息傳出彭城,頓時天下皆驚。十三路諸侯以及他們的時節紛紛回到自己的地盤,開始新一輪的權力鬥爭。

首先,便是韓廣和臧荼星夜兼程,迅速回到燕國自己的地盤。回到自己地盤的韓廣絲毫沒有退讓,而是厲聲要求臧荼拒絕接受項羽燕王的任命。

但臧荼哪裡是好相與的,仗着有項羽的支持,同樣毫不示弱地要求韓廣撤離薊縣,去遼東做遼東王。

韓廣當即予以拒絕,瞬息,燕國內亂爆發,硝煙漸起。

便是趙國也爆發內亂,不過,邯鄲行營和濮陽大營的十數萬大軍駐紮在畔,最終趙國內部一派喧囂之時,終究是讓趙國越發燃起的硝煙最終在對峙的情緒之中,壓抑了下來。

張耳領着心腹在鉅鹿郡和常山郡的邊界之中建立王國,於此,趙國力量徒然之間一分爲二。

相比北方內鬥不休,中原由於在濮陽大營的強力威懾之下,各個封國的建立,終究還算是平穩有序。而秦人,也漸漸收兵回國,除了將大批民衆遷徙回國,打算移民實邊外。兵鋒收斂,維持漫長邊界線的大秦顯得頗爲沉默,並沒有干涉項羽的分封十三路諸侯。

秦人沒有動作,如同火藥桶一般的中原腹地就此總算是安靜了些許。司馬昂在河內郡的殷國儘管和陳平魏豹磕磕絆絆,但終究是建立了起來。

其後,西魏王魏豹也只是換了一塊大印,便繼續安於自己多了一個字的王爵。

倒是潁川郡陽翟的韓成驚喜萬分,去了一趟彭城,竟是得了一個王爵。回了自己地盤,乍然之間,韓國復國便在項羽的幫助之下搞定了下來。

於韓國比鄰的,是司馬欣的宋王。直面秦軍兵鋒和劉邦勢力範圍的司馬欣顯然是項氏的嫡系。靠着西楚霸王威權的司馬欣帶着從秦軍之中拐帶過來的數萬大軍,一面警惕西邊的秦人,一面戒備南方的劉邦,暫時的和平倒是讓司馬欣過得頗爲安心。

於北方或多或少的動亂相比。分封天下的南方諸國,倒是叫項羽得了不少安慰。

首先,接受到漢王封爵的劉邦並沒有表現不滿的意思。老老實實地,沒有因爲潁川,陳,泗水,碭郡四郡被搶而暴走刀兵相向。反而是大舉遷徙親信親眷,鞏固自己在荊楚之地的地盤。

至於另外一個被項羽當做攪屎棍的臨江王共敖,許是因禍得福,劉邦將地盤廣闊,卻完全是未開發之地的黔中郡丟給了共敖。叫共敖去了黔中郡立國。

而共敖,似乎是完全沒有反擊之力,順從地帶着家當去了黔中郡做了個臨江王。

於荊楚之地的安安穩穩想必,衡山王的動作顯然就要狂野一些。這位原本是將長沙郡乃至南郡都收入囊中的地方實力派人物得了衡山王之後,每每朝着長沙郡試探,若不是被樊噲打疼了這才收回爪子,恐怕一瞅到機會,吳芮便會帶兵過去,直接造成既成事實。

至於項羽自己,便是如當朝所言,自稱西楚霸王,統領天下各路諸侯,反秦安國以定天下。

如此格局,自然是將當初楚懷王留下來的約定破壞了乾淨。但於此,已經沒有誰去顧楚懷王當初的約定了。一紙詔書下來,天下局勢頓時變幻無蹤。

誰也不想在接下來的狂潮之中吃虧,誰都想自己的地盤越來越大。一個個有了王爵頭銜的人更是渴望擴大地盤,增強實力。但總體而言,在項羽的強力彈壓之下,東方諸國的情形尚且還算安穩。

畢竟,霸王之威。所有人都已經領教過了,知曉厲害。而且,在霸王的授意之下,義帝將要被遷徙到長沙郡。

長沙郡在當時的天下完全可以說是荒僻之地,既不是經濟中心,更不是政治中心。被髮配到這裡的義帝顯然已經被邊緣化,對此滿朝都沒有勸阻,反而覺得項羽很是仁厚。

畢竟,眼下項羽已經撕破臉皮,自立爲西楚霸王,統領天下諸侯。如此一來,熊心和項羽已經完全對立起來,畢竟,西楚霸王的權力和義帝的權力是重合的。

如此情況之下,項羽和熊心已經是非此即彼的存在。

再加上前翻,滿朝諸公都是看得清楚。舉動異常的熊心一個熊抱過去,袖中藏匕,意圖刺殺項羽。如此舉動,已經撩撥到了羣臣們的底線。便是最是死忠的臣子,對此也不得不保持中立的態度。

而這樣的情況之下,項羽只是將熊心驅逐到長沙郡,對於衆人而言,已經是難得的仁厚景象了。

於是,在西楚霸王意氣風發,揮斥江山的時候。數百人的隊伍,卻僅僅只在幾個中級官員的送別之下,倉皇離開彭城。

這個幾百人的隊伍赫然便是當今義帝熊心,以及熊心最後的死忠們。這些倉皇畏懼,大包小包撤離南下的人便是這些年,自從熊心以一介放牛娃,拼搏到現在的成果。

百多個護衛,以及他們的親眷。還有幾十個僕從宮娥,再加上幾名死忠到底,已經再無退路的官員。當然,還有一名面若桃花,柔美動人的妃子,這些,便是義帝南下的全部家底。

看着這副倉皇景象,在馬車之中掀窗瞭望的熊心沒有悲慼,而是全副輕鬆之色:“終於,離開這個鬼地方了!”

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上)第71章 陰差陽也錯第96章 指鹿爲馬亂真假(下)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下)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下)卷終感悟詞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下)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上)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下)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下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中第55章 初師克城降舊將(下)第6章 英雄男兒露崢嶸(上)第94章 王離進退已兩難(下)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上)第21章 剝落處盡是柔情(下)第1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下)第37章 此較藝吾等不服第47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上)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下)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上)第9章 王氏紙第98章 誘卒入彀中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下)第83章 應是凜然有正氣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下)第48章 功虧一簣冢中骨(上)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下)第44章 伐起戈~揚東征吼(七千)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下)第19章 善後難料事紛紛第26章 步騎結合不厭詐(上)第3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第49章 扶蘇的娃娃親 點將升堂第90章 冀縣已危急第48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下)第17章 負手而立喝千軍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上)第60章 初入隴西蹄聲急第1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上)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下)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上)第13章 三星連珠第42章 特科、缺錢的扶蘇第16章 咸陽陰霾 朝堂紛爭第34章 烽煙四起陳勝王(上)第43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95章 螳螂捕蟬誰居後第40章 丫鬟與詭刺第63章 振鼓一戰逆陰潮(下)第55章 陰雲欲摧城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第37章 三書已至,六禮當全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57章 咸陽風雲起第15章 匈奴殘軍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15章 鉅鹿初戰心各異(下)第3章 長幼不和棋難定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上)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下)第60章 贈書蒲鑫,報復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22章 營中便換大秦旗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下)第39章 束手無策白髮翁第1章 奸擘權閹死亂斧(上)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下第17章 上諭雷霆蕩奸邪(下)第30章 生死崖,誰言情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99章 死中覓生途第49章 雁門收支似泥潭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上)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下)第47章 高歌美酒戰鼓擂第97章 烈火染盡帝王怨(上)第76章 草原實情誰能知第46章 霸王意決南下定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上)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下)第42章 雷霆曉諭賊驚悚第71章 陰差陽也錯第55章 初師克城降舊將(下)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下)第103章 傷卒凝軍心第6章 英雄男兒露崢嶸(上)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上)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上)第22章 月芷的憂思,匈奴亂第4章 純眸善睞得誰傾(下)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上)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下)第42章 鼓聲連角營外囂(下)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下)第56章 降將舊識天下棋(上)第24章 豪商大族 北地實情
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上)第71章 陰差陽也錯第96章 指鹿爲馬亂真假(下)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下)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下)卷終感悟詞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下)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上)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下)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下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中第55章 初師克城降舊將(下)第6章 英雄男兒露崢嶸(上)第94章 王離進退已兩難(下)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上)第21章 剝落處盡是柔情(下)第1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下)第37章 此較藝吾等不服第47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上)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下)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上)第9章 王氏紙第98章 誘卒入彀中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下)第83章 應是凜然有正氣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下)第48章 功虧一簣冢中骨(上)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下)第44章 伐起戈~揚東征吼(七千)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下)第19章 善後難料事紛紛第26章 步騎結合不厭詐(上)第3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第49章 扶蘇的娃娃親 點將升堂第90章 冀縣已危急第48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下)第17章 負手而立喝千軍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上)第60章 初入隴西蹄聲急第1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上)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下)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上)第13章 三星連珠第42章 特科、缺錢的扶蘇第16章 咸陽陰霾 朝堂紛爭第34章 烽煙四起陳勝王(上)第43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95章 螳螂捕蟬誰居後第40章 丫鬟與詭刺第63章 振鼓一戰逆陰潮(下)第55章 陰雲欲摧城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第37章 三書已至,六禮當全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57章 咸陽風雲起第15章 匈奴殘軍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15章 鉅鹿初戰心各異(下)第3章 長幼不和棋難定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上)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下)第60章 贈書蒲鑫,報復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22章 營中便換大秦旗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下)第39章 束手無策白髮翁第1章 奸擘權閹死亂斧(上)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下第17章 上諭雷霆蕩奸邪(下)第30章 生死崖,誰言情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99章 死中覓生途第49章 雁門收支似泥潭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上)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下)第47章 高歌美酒戰鼓擂第97章 烈火染盡帝王怨(上)第76章 草原實情誰能知第46章 霸王意決南下定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上)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下)第42章 雷霆曉諭賊驚悚第71章 陰差陽也錯第55章 初師克城降舊將(下)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下)第103章 傷卒凝軍心第6章 英雄男兒露崢嶸(上)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上)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上)第22章 月芷的憂思,匈奴亂第4章 純眸善睞得誰傾(下)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上)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下)第42章 鼓聲連角營外囂(下)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下)第56章 降將舊識天下棋(上)第24章 豪商大族 北地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