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

【二更完畢】

“全軍進攻!”劉邦立在公臺之上,高聲呼喝,此言,迅速在傳令兵下軍令傳遍全軍。

數萬大軍,聽此號令,全軍殺奔陳留。

而酈商更是將所有的預備隊派了出去,此番,劉邦暗藏的後手突發奇效。誰也不知道劉邦是在什麼時候將李澤輝和夷陵這兩個大秦高官收入囊中,但只要確定,而今陳留西城已經出現絕佳機會即刻。

從陳留城中逃出生天的夷陵和李澤輝帶着嫡系都是驟然將左臂之上繫上一塊紅綢,見此早有默契的劉邦下令,一旦見到這有紅綢的軍士,那便是友軍。

果然,帶着兵馬衝出陳留的李澤輝和夷陵都沒有將兵鋒殺向劉邦,而是獨自帶着將官拜倒在劉邦臺下。

見此,公子高怒極攻心,一口鮮血噴出,不妨被皇欣當場斬殺。

失了公子高,兩千餘精騎原本還有死戰的勇氣,而下便失去了主心骨,頓時成了散沙,被皇欣三下五除二漸漸消滅乾淨,留下一堆降卒,交給後方輔兵看管。

沒了公子高這個最後的阻礙,劉邦全軍都是殺向陳留。衝向了擁堵不堪的陳留東門。

此刻的東門,混亂不堪。逃出陳留的士卒不是迅速投降就是在李澤輝和夷陵的指揮下去奪城門,而敵我不辨的萬餘人堵塞在城門之上,更是將此東城弄得混沌一片,叫人看不清楚什麼名堂。

便是反應最快的趙賁下令平亂,但此刻,劉邦已經盡起兵馬,開始攻城。

蟻附攻城,石砲擊打,林沖呂公車,轒轀車等等各色戰車攻城器械一齊都是用了上去。積攢了多年的老本在如此酣暢之下,盡數投入了上去。

劉邦不惜成本的投入迅速換到了回報,顧此失彼的趙賁不僅要照顧劉邦的攻城,還要迅速平定城門處的混亂。

然則,萬人規模的混亂哪裡是這麼容易平定的。尤其是還有夷陵和李澤輝此等人有組織有計劃地搗亂,這畢竟是萬餘受過訓練,有武器有戰法的軍隊。

趙賁的副將過去領着兵馬彈壓,甚至遭遇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最後只有亂箭齊發,將寶貴的箭支耗在了這一干內賊之上。

而此刻,酈商的兵馬已經朝着城門衝擊,內外夾擊之下,這夥被拋棄的亂軍很是迅速地敗亡了下來。但於此,無論趙賁副將如何努力,如何奮勇廝殺,終究是難以挽回了。

楚軍殺入陳留門口,加上以前夷陵和李澤輝安排的後手,整個陳留東門陷落。

數以百計的楚軍將卒迅速涌入城門,不斷擴大戰果,穩固住已經打下的基礎。如此戰況之下,趙賁徒之奈何,只能領着親衛死命地衝殺上去。

不過陳留城內的秦軍將卒終究是出於弱勢,難以挽回如此頹勢。

隨着劉邦的主力逐漸將東城奪回,且戰且退的趙賁只能在巷戰之上試圖扳回局面。

不過,熟門熟路的並不只是趙賁。擁有夷陵和李澤輝兩名半個陳留熟人的劉邦迅速肅清陳留城內的殘敵,一戰主力幾乎盡數敗亡潰散的趙賁最後只能退守帥府。

最終,眼見秦軍軍心潰散,殘部不知所蹤,只有數十親衛護着自己,慘笑一聲,在楚軍涌進後,趙賁自刎而死。

趙賁一死,城內再無成規模成建制的反抗。

陳留由此陷落在了劉邦的手中。

打開了陳留的門戶,劉邦由此酣然大笑。前次領着兵馬,以楚國大將身份攻克雍丘的劉邦意氣風發,最終卻敗落在了趙賁之中。若不是劉邦得逢一干能人相助,只怕最終劉邦就要因此敗亡了。

而今,終於將此大敵打敗。攻克天下重鎮陳留,打開了三川郡這個天下最是富庶地方的門戶。這如何不叫劉邦爲之大笑酣暢?

整個陳留充斥着勝利者狂歡的氣息,而陳留陷落的消息也迅速擴散。

最先收到消息的自然是位於洛陽郡守府的李斯。

作爲被扶蘇拿捏得根本不容反抗的前大秦丞相,收到消息的李斯迅速和特科通氣,之後,看着東方,卻毫無緊張之色。

“劉賊,勢不過至此了!”李斯輕笑一聲,對劉邦主力西進,似乎毫無看好:“可惜我南郡的力量被我抽調一空,若不然……”

李斯想到這裡,不由搖搖頭。南軍的秦軍,經歷周文等張楚大將的摧殘,已經所剩無幾。而且,作爲老牌楚國地區。南郡的反秦力量也是很強大,曾經逼迫駐紮在郢地水師東撤的反秦義軍共敖便在南郡。

劉邦若是通過南陽進入南郡,用以圖謀自立,那還說不得有幾分指望。可西進直指三川……

“函谷,我已經給你們了。等大軍入洛陽,一切告之落幕,我便乞骸骨,回家,頤養天年!”李斯看着對面的穩坐不動的淳于越道。

淳于越肅然拱手:“丞相,高義!”

聽此,李斯一派苦澀。函谷給了,關中通往東方便再無阻塞。交接洛陽的事物給淳于越後,他若再留下去,難道是給關中那幫子人添加阻塞嗎?

李由能得鴻臚寺卿已經是頂點了,他再多加阻塞,恐怕孫輩的前途,也要被打壓下去了。

他李斯當年造下如此罪孽,能保住一身性命,還加上的子孫平安,還有什麼可求的?

函谷關。

一名神色落寞的李姓中年將領看着李斯的信件,似乎透過紙張,感受到了東方那個族長的無奈。一念及此,再看向西方,雄赳赳十萬大軍駐紮關城之下。如此,叫這將領再無奢望,解開甲冑,掏出一方將印,對着面前那位神色溫和的大帥,遞過去,道:“這函谷,便交給將軍了!”

“李將軍高義!”李左車接下將印,在城門樓上高高舉起這象徵着函谷易主的將印,突然高喝道:“吾王萬歲,大秦必勝!”

李左車這一聲高呼,城下十萬大軍在主帥如此豪情之下,也盡皆爆發出了震天的轟鳴。十萬男兒,齊聲高喝:”吾王萬歲,大秦必勝!”

“吾王萬歲,大秦必勝!”

“吾王萬歲,大秦必勝!”

輕輕一按,李左車深呼一口氣,看着東方自信道:“洛陽,我來了!”

十萬京師衛戍軍團在咸陽城外組建完畢之後,便正式以李左車爲帥兼領材官部左將軍,以期澤爲騎卒部右將軍,以慶倪領後勤事爲行軍司馬兼後將軍。

兵馬十萬,出關掃蕩餘孽。

而此番,扶蘇正式下詔。以洛陽爲大秦東都,三川一旦平靖,扶蘇將正式移駐洛陽,直接就近指揮天下兵馬。

而當京師衛戍軍團組建完畢之後,扶蘇已經開始着手將涉間,蘇角,周勃,曹參,孫甘回調中樞,開始組建第二支大規模軍團。若不是因爲國內財政依舊緊張,而百姓恢復,也遠遠還有很長一段路。不然,扶蘇恐怕早就開始組建規模上二十萬的大軍團了。

而不是要分成兩次,先易後難地分開組建軍團。

儘管一切都還在計劃之初,可距離中樞最近的涉間,蘇角,孫甘等人已經接到扶蘇接見的詔令,並且三人都開始準備自己所在軍鎮行營的交代事宜。

至於周勃所在的隴西狄道鎮,因爲周勃頻繁出動小股騎卒,入侵月氏人牧場,又加上樊籬出兵協助保護商路叫月氏人沒了可以反抗的資本。

於是,被周勃連番打擊而變得實力虛弱的月氏人在一次強力報復行動被周勃領騎卒六千擊潰後,終於氣焰全消,慌慌張張開始西遷。這個原定歷史上被匈奴人欺負得連連後退的強大異族在當朝名將周勃和銀川鎮樊籬的聯手打擊下,再也承受不住。

西方的強敵消失,銀川鎮和狄道鎮的兵力需求自然也跟着消減。

再加上扶蘇組建第二支大規模兵團的消息在高層之中醞釀,西方和北方邊境上,除了樊籬以及一些老將恐怕要繼續堅守外。整個大秦的兵力將再次回到中央,開始收拾中原亂局。

而隨着巴蜀錢糧運轉,使得扶蘇可以大幅減免兵禍地區錢糧賦役,故而,整個大秦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復原。

整個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是言笑晏晏。在撥開陰雲的這片天空,所有大秦人似乎都感受到了中興的味道。驟然鬆了一口氣的秦人在解決掉內部問題,在解決到西方異族侵襲的難題後,終於可以將全部的目光投注到了中原,投注到了六國餘孽掀起的這場驚天駭浪。

而作爲先遣軍,作爲此次解決最後一部分歷史遺留問題的第一個軍團。

李左車以及他麾下的將士,終於踏出了函谷關。追隨者先烈們的腳步,貫徹着扶蘇的意志,用刀劍,划向了東方那個凝滯的世界。再一次用最有力的聲音,表達了大秦對這片土地,對這個世界無可置疑的統治音符!

這片屬於大秦的土地,將再一次在大秦軍人的刀劍之下,迴歸大秦的懷抱!

而不同的是,這一次,帝國將有幸面對一個可以處理被統治地區繁複艱難問題的君主。扶蘇,將駕臨洛陽這個天下頂尖富庶之地。

所以,李斯不會擔心。

第102章 前後夾擊現猙獰第79章 募得戎裝赫滿城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47章 高歌美酒戰鼓擂第28章 底牌盡出殺伐現(下)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上)第95章 螳螂捕蟬誰居後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64章 死中博生軍情急(下)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下)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上)第108章 吾當有所爲第48章 地字號隊 墨家高人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下)第62章 河南風捲曹參入(下)第99章 死中覓生途第34章 掐頭打尾腹中空第116章 斷後回馬槍第112章 初戰臨陣決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下)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上)第90章 弒王似夢若虛幻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下)第78章 漁獵東虎西北狼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上)第18章 巧計親說破士心第80章 王家狼族陷陣鋒(上)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下)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上)第26章 昭兒事由 將作少府第51章 風雲變幻燕趙地(下)第92章 膚施城外變幻事(下)第56章 忤逆革新話稅賦第29章 傾伏衆將陷蒙營(上)第26章 義子義女誰爲父(上)第31章 烽火煙起槍戟銳(上)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上)第13章 世族難息或捧殺第107章 紫衣美婦人第19章 梅花鹿黑熊,一箭雙得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上)第42章 縱橫風雲天下變(下)第15章 喧囂咸陽驚天案(下)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下)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上)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6章 營嘯始由兵將論(下)第30章 悄然扭轉勢不同(上)第64章 墨者何處尋第35章 帝王終有隕落時(上)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22章 風雲激盪卷兵鋒(上)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上)第105章 東胡猛將不負勇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9章 懷王薄恩奪兵權(下)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上)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81章 戎裝豈能兒戲爲第18章 巧計親說破士心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110章 大秦男兒敢戰否?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上)第43章 田氏鐵拳齊國戰第102章 千金市馬骨第36章 塵眉垢面小天才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下)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93章 監牢圖謀奪第15章 喧囂咸陽驚天案(上)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下)第18章 此行事見與當時(上)第88章 援軍何處有第103章 傷卒凝軍心第28章 國殤秦曲戰歌烈(下)第42章 皇者風範惜良將(下)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上)第11章 陷阱陰謀 鉅子令現第17章 上諭雷霆蕩奸邪(下)第8章 君意難測四營事(下)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上)第44章 牙刷之利第16章 陳平一入安陽亂(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93章 監牢圖謀奪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上)第43章 蒙恬疑慮 陳澶冒頓第80章 持戈披甲何壯哉第42章 特科、缺錢的扶蘇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上)
第102章 前後夾擊現猙獰第79章 募得戎裝赫滿城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47章 高歌美酒戰鼓擂第28章 底牌盡出殺伐現(下)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上)第95章 螳螂捕蟬誰居後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64章 死中博生軍情急(下)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下)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上)第108章 吾當有所爲第48章 地字號隊 墨家高人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下)第62章 河南風捲曹參入(下)第99章 死中覓生途第34章 掐頭打尾腹中空第116章 斷後回馬槍第112章 初戰臨陣決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下)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上)第90章 弒王似夢若虛幻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下)第78章 漁獵東虎西北狼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上)第18章 巧計親說破士心第80章 王家狼族陷陣鋒(上)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下)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上)第26章 昭兒事由 將作少府第51章 風雲變幻燕趙地(下)第92章 膚施城外變幻事(下)第56章 忤逆革新話稅賦第29章 傾伏衆將陷蒙營(上)第26章 義子義女誰爲父(上)第31章 烽火煙起槍戟銳(上)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上)第13章 世族難息或捧殺第107章 紫衣美婦人第19章 梅花鹿黑熊,一箭雙得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上)第42章 縱橫風雲天下變(下)第15章 喧囂咸陽驚天案(下)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下)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上)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6章 營嘯始由兵將論(下)第30章 悄然扭轉勢不同(上)第64章 墨者何處尋第35章 帝王終有隕落時(上)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22章 風雲激盪卷兵鋒(上)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上)第105章 東胡猛將不負勇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9章 懷王薄恩奪兵權(下)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上)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81章 戎裝豈能兒戲爲第18章 巧計親說破士心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110章 大秦男兒敢戰否?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上)第43章 田氏鐵拳齊國戰第102章 千金市馬骨第36章 塵眉垢面小天才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下)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93章 監牢圖謀奪第15章 喧囂咸陽驚天案(上)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下)第18章 此行事見與當時(上)第88章 援軍何處有第103章 傷卒凝軍心第28章 國殤秦曲戰歌烈(下)第42章 皇者風範惜良將(下)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上)第11章 陷阱陰謀 鉅子令現第17章 上諭雷霆蕩奸邪(下)第8章 君意難測四營事(下)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上)第44章 牙刷之利第16章 陳平一入安陽亂(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93章 監牢圖謀奪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上)第43章 蒙恬疑慮 陳澶冒頓第80章 持戈披甲何壯哉第42章 特科、缺錢的扶蘇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