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下)

【二更完畢,求訂閱哦親】

秦嘉一死,景駒被殺。.這個眼下東南風頭最勁反秦大佬死後,東南的一干義軍再次面臨洗牌的問題。

原本東南的局勢是陳勝吳廣一死,散亂如泥沙,你方唱罷我登臺。呂清呂臣佔據了張楚國都陳縣,收攏了一派陳郡本地反秦勢力。但呂臣麾下的蒼頭軍實力畢竟不強,對上秦庭,對上秦嘉都只能說到自保有餘,進取不足。

而秦嘉呢,則擁立楚國王室之後景駒爲楚王,拉起了一個大幌子,一派楚國正統的模樣,實力也是最強。若不是秦嘉之前做事太不地道,也缺乏氣魄胸襟,只怕這會東南張楚的遺產已經被這傢伙全盤接收了。

而今,項梁接管了秦嘉的底子。實力擴充,兵力十數萬。雖說其中水分不少,能夠戰鬥的精兵強將定然只有那麼幾萬。可假假的,項梁已經成了東南樑帥這邊,最是強大的反秦勢力頭子。

在胡陵擊敗了秦嘉,勢力急劇擴充的項梁一時間風頭無兩。威震東南!

到了這一步,項梁卻是停了下來。屯兵不前,不再大打出手了。反而是使者四處,開始試探各方羣雄。

渡江北上後的項家有其自己的計劃,先期從秦嘉此人手上破題入局。

一舉成了東南最強大的勢力,這自然是一個極大的威名。和同樣,也容易引起秦庭的注意最後被撲滅。項梁自己的確有幾分勢力,可過在被秦庭盯上,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項梁初始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領袖,注意問題方方面面也都考慮到了。眼下東南尚未平定,張楚滅亡,陳勝吳廣死後的遺留問題實在太大了。“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依舊響亮,可聲音卻未免顯得有些雜了點。

各有各的口號,各有各的心機和打算。誰也不知道項梁擊退了秦庭進攻後,會不會有其他人一舉攻來。其他不說,陳勝的舊將鄧宗,呂臣,周市就未必服氣項燕之後這個名頭。甚至算遠些,眼下佔據一國之力的田氏三兄弟,佔據戰略要地鉅鹿郡,北疆燕地的韓廣這些人也未必會服氣項氏。

說到底,大秦前期一舉擊破張楚,打散張楚政權,打垮張楚組織結構的策略是十分高明的。非常文學 書至今爲止,都難有人將如此複雜多變,龐大分散的反秦勢力集合到一起。都有共同的敵人,表面上有共同的利益基礎,可實際上內裡之複雜多變,根本難以理順。

項氏而今想要將東南這個小圈子整合起來,都是艱難。

秦嘉名聲不好,根不紅苗不正,加上坐視張楚滅亡的罪行實在太過也嚴重,如此自然惹得項氏出手其他人都是作壁上觀。就連在西南不遠三四百里的陳縣呂臣,都未有動手,而是冷眼相待。

薛縣。

作爲當初孟嘗君經營起來的繁華地帶,用來安置項梁自然是再合適不過。

說起來,不少人已經要嘲笑劉邦了。爲何,這薛縣其實是劉邦的地盤。劉邦南下攻碭郡不克,依靠着碭山險惡,秦庭在碭郡的實力依舊強大,更和秣陵鎮隱隱聯繫互助。於是北上攻略薛郡,將薛郡的大半地盤給打了下來。

若不是劉邦着實時運不濟命運多舛,最後叫周市以大欺小偷襲了豐縣,因爲老根底沛縣不得不和周市死磕,不然薛郡大部分地盤就已經淪入了劉邦的手中。到時候,坐擁兩郡之地,劉邦少不得也是一個和鄧宗一個層面的人物了。

只可惜事物沒有如果,儘管隨後藉助項羽大軍將薛郡徹底打了下來,可薛郡最爲繁華膏腴之地薛縣,卻被項梁拿了過去。

說來有些可笑,項氏根基在江東,在九江廣陵。以至於大軍打了過來,在胡陵周遭卻尋不到一個合適的根基之地。原本彭城是合適的,那裡是項氏一族自己的祖宗之地,可離着陳縣太遠,這時候過去豈不是表明項家只是一個守家之犬,不足爲慮?

這是萬萬不可的,項梁還有進一步發展,不說滅亡秦國,至少也要復興了楚國呢!

於是最後地點就選在了薛縣,雖說這個決定讓劉邦心中有些滴血。可爲了得到項氏這個大腿的支持上位,劉邦也不得不吐血奉送了!

薛縣的密室內,一干項梁麾下的頭頭腦腦都是齊聚。每個人看着上首那個空位,都是心中思慮。不多時,項梁來了。跟隨其後的,還有項羽、范增等親信。

衆人列坐噤聲,此次項梁召集衆人議事,級別和鄭重都是絕少僅有的事情。不僅項梁、項伯、項羽,項莊,項它這些項氏核心成員齊齊列坐。就是召平、鄧宗這些大將,范增此等謀士,也盡皆肅然列坐。

“本將打算召集各路反秦將領,共聚薛縣議論反秦大業。不知各位,以爲如何?”項梁沒有多話,直接提出問題,目視左右,十分認真。

項梁如此發問,衆人也都是明瞭,這就是項梁接下來的打算了。聚集各路將領,進了項梁的地盤,到時候一起商議推舉首領,將力氣聚集到一起反秦。這個辦法,倒是解決了名分上的問題。可誰會來呢?

於是衆人紛紛攘攘,這個說一句,那個也插個話。都是道,項梁眼下雖是擊敗了秦嘉此子,殺掉了僞楚王景駒,可項梁再是強悍的過江龍,也只是一個新入反秦大業的後進新生。來議論反秦大業,誰都想舉辦,就是大家怕來不起人,丟臉啊!

場面十分熱烈,說話的人也很多。你一言我一語,意思都是說得明白。

可最後卻不得不叫項梁神色沉重,沉默地不言。

見了項梁的神色,衆人彼此相望,都是沉默了起來。破局成爲反秦之中響噹噹一號後,卻要面臨排資論輩的地位。項梁自然是不好受,可一干人的話都沒說錯。對於平明百姓而言,項梁的確是大佬,是項燕之後,項氏一族在東南也頗巨人望。可對於一干陳勝部將而言,這點名望卻不足用。

項燕是誰?一干跟着陳勝打天下的草根可不知道!

且不說在陳縣的呂臣呂清,在臨濟對抗章邯的周市,以及齊地田氏三兄弟,燕地韓廣。就說秦嘉的幾個部將,如朱雞石,符離,這些人對項梁可有福氣?

十數萬大軍,名頭響亮。服氣項梁的,恐怕連鄧宗召平都未必在列!

當堂內沉默凝滯的時候,有人打破了沉默。

這是一個年老卻依舊健碩的老人,此子,便是在項氏頗受尊重的謀士范增。

范增開口道:“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爲能復立楚之後也!”

范增的話說得文縐縐,意思就是。陳勝那打敗了仗,自己掛了,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當初,秦國滅掉六國,其中楚國是最是無辜怨恨的。當年懷王入秦十分老實,也沒有想着使壞,可卻被秦人扣押了威脅楚國。現在楚人想到這裡,依舊十分憐惜。所以楚國南部有人說:“楚國就算只有三戶人家,滅掉秦國的依舊是楚人。眼下陳勝首倡義舉,很是了得,可沒有立楚國的後人卻是自己做王,沒有取得楚地的民心,這勢力運道,是不會長久的。現在武信君在江東起事,楚地的熱播蜂擁過來,爭先恐後要歸附武信君,這是民心所向,認爲項氏會擁戴楚國正統,世世代代做楚國的將領,這樣,才能興起楚國啊!

聽了范增的話,堂內一干人頓時又是嚷了起來。又說反對的,又說支持的。可每個人越是議論,都是雙眼發亮。

透過現象看本質,范增說來說去就是要讓項氏支持楚國之後。似乎是一個老楚人對故國的思念和支持,可仔仔細細琢磨,看着話裡話外,那就明白了。

這是要項梁借用楚國王室的威望,再加上項氏世世代代忠於楚國的忠誠歷史,來招攬天下楚人的民心士氣啊!

對付呂清呂臣,周市韓廣這等老牌將領。上層鬥爭的路線似乎已經走不通了,既然這樣不成,何不走基層路線?有道是民心向背纔是歷史大勢的走向!

有了楚地楚人的支持,還怕不能成就大業嗎?

如此一想,項梁頓時愁眉漸散,笑道:“如此甚妙,就如範公所言!”

薛縣密室內的一番議論似乎並沒能立刻改變天下大勢,可且不論對大勢有何影響。這一樁定策之後,卻是立刻改變了一個人的生活,改變了這個人的命運。

這個人頭髮不健康地微黃,臉頰也顯得有些消瘦。身板挺直在端月的寒風之中,卻顯得有些單薄。衣服也不甚厚實,一陣風吹來,薄薄的衣裳總是一蕩一蕩的。

這個牧人的生活狀態着實可憐得普通,卻無人關注。每天趕着地主家的牲口,日出而出,日落而歸,在牛棚之下,捉着跳蚤想着是否能從地主家投些帶油腥的菜來。

但當粗莽闖入牛棚的那幾個人出現在熊心的視線內後,這個叫做熊心,是楚王室之後的子弟命運改變了。

這是一個人的命運,也是天下又一條支線在轉變。

第3章 復仇之戰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38章 廢約重定封天下(下)第22章 月芷醫館 九原軍醫第65章 戰火後勤帥難安(下)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上第82章 練兵長城兩不誤第17章 一朝翻起風雲蕩(上)第88章 陽光下那個男子(下)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下)第15章 匈奴殘軍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下)卷終章絕地中生路黃河首更送達第118章 請君先入彀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下)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下)第15章 喧囂咸陽驚天案(上)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下)第55章 私錢公用名不順第89章 寡人劍鋒天下易(下)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18章 官人來做偷兒事(上)第20章 憑得蛟龍索青天(上)第31章 峰迴路轉臨陣歸(上)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58章 加薪加費齊山呼第14章 鉅鹿烽火安陽靜(下)第9章 王氏紙第114章 牽頭再打尾第60章 初入隴西蹄聲急第49章 選賢任能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下)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52章 邯鄲城中腌臢事(下)第109章 打草再引蛇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上)第50章 財賦首當論賬簿第16章 此去營中有悍卒第35章 膚施現狀 七裡亭事第27章 鉅鹿血戰風雲涌(上)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下)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下)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8章 蘇扶的快樂造紙生活第30章 生死崖,誰言情第67章 美人如蓮玉公子(下)第42章 皇者風範惜良將(上)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33章 捲起長袍持秦戟第26章 義子義女誰爲父(下)第63章 振鼓一戰逆陰潮(下)第76章 風雲變狄道第31章 烽火煙起槍戟銳(上)第44章 牙刷之利第6章 ,蕭何初威 儒道招供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16章 青山上踏青,字謎中趣字第51章 風雲變幻燕趙地(上)第55章 垓下之圍霸王敗第101章 樓煩騎襲傷兵營第65章 真假擾人心第76章 風雲變狄道第8章 城中巧舌辯如簧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84章 武陵圖背刺第63章 紛亂舞人心第67章 嬌蠻掌櫃徒奈何第16章 青山上踏青,字謎中趣字第14章 晉陽新政煥然新(下)第80章 飛石起攻伐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上)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下)第5章 佳人美眸流溢彩(下)第5章 佳人美眸流溢彩(下)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上)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下)第97章 烈火染盡帝王怨(上)第80章 持戈披甲何壯哉第36章 義士入險 期澤之敬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109章 真假扶蘇忒囂張第77章 北疆心腹患東胡第34章 烽煙四起陳勝王(下)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下)第20章 城北一戰轉乾坤(下)第32章 篝火狐鳴振臂起(上)第26章 相視不相知,勾結第94章 王離進退已兩難(上)第24章 豪商大族 北地實情第21章 月芷脫險 周校李由卷終章奇恥大辱奪妻恨下第35章 帝王終有隕落時(下)第2章 咸陽紛紛擾第71章 陰差陽也錯
第3章 復仇之戰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38章 廢約重定封天下(下)第22章 月芷醫館 九原軍醫第65章 戰火後勤帥難安(下)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上第82章 練兵長城兩不誤第17章 一朝翻起風雲蕩(上)第88章 陽光下那個男子(下)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下)第15章 匈奴殘軍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下)卷終章絕地中生路黃河首更送達第118章 請君先入彀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下)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下)第15章 喧囂咸陽驚天案(上)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下)第55章 私錢公用名不順第89章 寡人劍鋒天下易(下)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18章 官人來做偷兒事(上)第20章 憑得蛟龍索青天(上)第31章 峰迴路轉臨陣歸(上)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58章 加薪加費齊山呼第14章 鉅鹿烽火安陽靜(下)第9章 王氏紙第114章 牽頭再打尾第60章 初入隴西蹄聲急第49章 選賢任能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下)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52章 邯鄲城中腌臢事(下)第109章 打草再引蛇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上)第50章 財賦首當論賬簿第16章 此去營中有悍卒第35章 膚施現狀 七裡亭事第27章 鉅鹿血戰風雲涌(上)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下)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下)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8章 蘇扶的快樂造紙生活第30章 生死崖,誰言情第67章 美人如蓮玉公子(下)第42章 皇者風範惜良將(上)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33章 捲起長袍持秦戟第26章 義子義女誰爲父(下)第63章 振鼓一戰逆陰潮(下)第76章 風雲變狄道第31章 烽火煙起槍戟銳(上)第44章 牙刷之利第6章 ,蕭何初威 儒道招供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16章 青山上踏青,字謎中趣字第51章 風雲變幻燕趙地(上)第55章 垓下之圍霸王敗第101章 樓煩騎襲傷兵營第65章 真假擾人心第76章 風雲變狄道第8章 城中巧舌辯如簧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84章 武陵圖背刺第63章 紛亂舞人心第67章 嬌蠻掌櫃徒奈何第16章 青山上踏青,字謎中趣字第14章 晉陽新政煥然新(下)第80章 飛石起攻伐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上)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下)第5章 佳人美眸流溢彩(下)第5章 佳人美眸流溢彩(下)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上)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下)第97章 烈火染盡帝王怨(上)第80章 持戈披甲何壯哉第36章 義士入險 期澤之敬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109章 真假扶蘇忒囂張第77章 北疆心腹患東胡第34章 烽煙四起陳勝王(下)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下)第20章 城北一戰轉乾坤(下)第32章 篝火狐鳴振臂起(上)第26章 相視不相知,勾結第94章 王離進退已兩難(上)第24章 豪商大族 北地實情第21章 月芷脫險 周校李由卷終章奇恥大辱奪妻恨下第35章 帝王終有隕落時(下)第2章 咸陽紛紛擾第71章 陰差陽也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