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囚徒困境,虎符宮騎

【呃,這章寫的時候就有點少也不好增加了,不過可以確認全文僅此一篇低於三千的~抱歉】

扶蘇用的這一手赫然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囚徒困境。

場面何其相似,燕生和商呈就是兩名囚徒。

從兩人整體而言,最佳的選擇莫過於一起沉默不說。而現在扶蘇又缺乏足夠強力的證據嚴懲他們,自然最終只是罰沒一些金錢了事。

整體這般,卻不意味着從自身出發考慮最佳選擇也是這個。

燕生分析,若自己招供。自己則會無罪釋放,而商呈必然身死。罷了,死道友不死貧道,商呈生性桀驁,對自己所有不敬。如何能信得過?就算自己告發了對方,也不過修築長城十年罷了。可一旦自己沒告發他,他卻告發了自己。那小命豈不是玩完?

反過來,商呈也在想。燕生不喜歡自己,不能信任。若是自己保持沉默,堅稱無罪。而那傢伙竟然告發自己,那他豈不是會無罪釋放,而自己卻要身死異鄉?絕對不行!自己一定要告發對方,若那老頭堅持下來,我就能全須全尾出去。最不濟,也就是十年徭役。到時候,跑掉便是了。

這般分析下來,對兩人好處最大的明明是都一起堅持下去,聲稱無罪,不過判罰三千錢罷了。

但從自己個人角度而言,自然更希望無罪釋放,罰款也沒有。

人總是自私的,一開始不信任的種子紮下去以後在這樣的環境下立刻催生成爲參天大樹。兩人的情誼沒了,互相檢舉。什麼醜事禍事都抖了出來,最後的結局都是去修築長城十年。那種艱苦貧寒之地,十年之內極可能就永遠留在那裡了。

扶蘇飄然而去,該得到的他都得到了。從兩名大儒和兩名術士口中扶蘇猜到了儒道兩家首領的藏身之所。天牢自然不可能待下去,不過蕭何卻留下來了。

接下來的追擊行動對於一個武力值爲負的文官來說,自然不可能跟隨,只得給扶蘇打理後勤。一應軍需糧秣準備齊全。不讓扶蘇爲後勤頭疼,光這一點就萬金不換了。

一騎絕塵,如同白色閃電一般。隨後馬蹄聲起,十數個扈從跟隨其後。

領頭的男子風采絕佳,胯下馬,掌中劍。光是這幅外相就能讓滿咸陽的大姑娘小媳婦尖叫。這人正是扶蘇。跟隨其後的便是扶蘇的親兵。

忽然,扶蘇跳下馬來。頭貼近地面,眼見微眯:“宮騎來了!“

果然,不多時,轟隆如同雲雷轟鳴般。馬蹄聲密集匯聚向扶蘇奔來。

噠噠之聲越來越近,扶蘇這邊十餘人無一有甚害怕驚懼之色,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武藝高強,經驗豐富。

馬蹄聲越來越近,噠噠的聲音漸漸成了轟隆的雷鳴聲。在天際,三百騎奔馳而過,如同一團雷雲翻滾。扶蘇的仔細得看得出這支騎兵陣列一直沒有多大的變化。

奔馳之間,陣列整齊。馬術精湛,扶蘇對這支騎兵很滿意。

騎軍奔涌,在理扶蘇身前十個馬身的時候忽然停下。號令既下,衆人聽命,動作齊整,沉默之中有條不紊。一派強軍風範。

“末將期澤,見過公子。“扶蘇這邊想着,一個騎將領着幾個軍官下馬拜在扶蘇身前見禮。

“好。你身後這些兒郎訓練有素,辛苦了!”扶蘇溫言寬語,弄得心思單純的期澤頗爲手足無措的樣子。

“好了。驗虎符吧!”說罷,伸手拿出半塊玉石製成的虎符,這虎符製作精美,上有小篆刻寫的宮騎兩字。不過宮騎兩字被分開一半,一半在軍隊軍官中,一半在皇帝手中。

秦律上規定超過五十人的軍隊調動,需要有中央的命令才行,甚至需要皇帝掌管的虎符方可。

期澤拿出虎符,果然兩半邊虎符一合,咔嚓一聲。兩塊虎符合二爲一,絲毫不差。宮騎兩字已然完整。

扶蘇令手下親衛拿出錦帛,上面有畫師寫着的此次追捕目標。

兩人:一人是當世大儒,荀檢。另一人則是盧生侯生二人的師父:徐福!

荀檢扶蘇搜索腦海記憶,對於荀檢扶蘇不算了解,知道此人生性謹慎,而且低調非常。秦朝的探子得到的消息是魯地一個頗爲知名的儒學名宿。可從韓賦和趙子健的口中扶蘇瞭解到,儒家整體外鬆內緊。

爲了擴大影響,外部容易接觸,遍佈七國。爲了內部穩定,核心嚴謹機密。迄今爲止的突破口也就在韓賦和趙子健兩人算是比較核心的儒子,不過僅僅知道的上家只是那個荀檢罷了。

根絕他們二人的分析,這部分在秦國活動的儒子也就是儒家門徒,多是六國遺族的王公貴人。鮮少有平民百姓出身的儒子。他們的目的機密,但一定有扶蘇不知道的陰謀在醞釀,不過很快被蒙毅突襲,一切告吹。

至於另一部分,則是活動在明面上的儒家學者。他們多是致力於儒學研究和實踐活動,少了權謀的味道,更多的是學者和學術實踐者身份。

另外一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徐福。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齊地琅琊人。此人的情報較於荀檢要多得多,此人博學多才,通曉天文地理。而且,醫術高明,樂善好施。在齊地一帶非常有名氣。師出名門,是鬼谷子門徒,來歷奇特。後來帶着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日本,成了日本神武天皇的候選人之一,對於此人,扶蘇的興趣要比荀檢大得多。不過扶蘇對能否追捕到這兩人,心中不大抱有希望。

扶蘇率領三百宮騎,密探四處播撒。朝着神農大山前去。

說到神農大山,不得不提另外一個主角墨家。這是一個嚴密的組織,可以說中國黑道宗主。

內心扶蘇對墨家是很敬重的,墨家兼愛非攻,尚賢、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用、節葬。而且墨家組成人員多是社會底層,紀律嚴明。

重要的是,墨家一向排儒,親向秦國。一帶墨家鉅子腹黃享在秦惠公時期已經效力於秦國,秦國的軍用科技領先諸國,墨家機關術功不可沒。因而墨家在秦國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加上墨家對中低階層天然的親和力使得墨家這個組織隱隱有尾大不掉的趨勢。

故而始皇似乎對墨家這種趨勢已經感到不滿,魚除之而後快。扶蘇心中兩難,最終嘆息一口氣。決定先到墨家神農大山再作他想。

不信在帝國腹地,都城數十萬大軍數日可到的地方還有誰敢放肆!

“偵騎遠放五十里,得兒駕!”扶蘇一聲喝,行軍突然加快三分。而幾匹快馬結成一組,數組消散在大隊中。四散分開,如同獵鷹爲大隊尋找獵物。

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11章 女人心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上)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下)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上)第3章 長幼不和棋難定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88章 陽光下那個男子(下)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上)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上)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上)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下)第95章 螳螂捕蟬誰居後第44章 伐起戈~揚東征吼(七千)第55章 陰雲欲摧城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下)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51章 打板子和摘帽子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下)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上)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完第70章 柔荑芳菲平物價第3章 長幼不和棋難定第45章 海魚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下)第52章 協定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74章 內有制肘克郟城(下)第12章 羣雄騷動章邯憂(下)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下)卷終章呂家有女要當官二第46章 紙張動人心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上)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上)第84章 武陵圖背刺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55章 私錢公用名不順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下)第82章 迷城疾兇險第17章 一朝翻起風雲蕩(上)第72章 豐縣陷落吳廣死(上)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下)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下)第9章 爭執表決,陰風來襲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下)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82章 迷城疾兇險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下)第92章 膚施城外變幻事(上)第38章 廢約重定封天下(下)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下)第80章 持戈披甲何壯哉第2章 咸陽紛紛擾第82章 迷城疾兇險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下)第88章 琉璃眼眸現狼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上)第56章 忤逆革新話稅賦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下)第22章 陛下終有遲暮時(上)第12章 豪族惡客擄民妻大結局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上)第89章 新甲柔情去阿房(上)第99章 死中覓生途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上)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上)第97章 烈火染盡帝王怨(上)第3章 章邯楚敗中原蕩(上)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上)第4章 四方公審 波詭雲譎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下)第57章 府兵老卒夜襲敵(下)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下)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上)第46章 秦版無間道 抄家滅族第44章 伐起戈~揚東征吼(七千)第13章 三星連珠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下)第63章 振鼓一戰逆陰潮(下)第56章 忤逆革新話稅賦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第41章 以下克上說打臉(下)第73章 誰知巾幗意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上)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上)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上)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下)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上第92章 不速之客刀馬來第21章 活着就好,碧衣羅裙第81章 車兵鳴奏末代曲(下)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下)
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11章 女人心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上)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下)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上)第3章 長幼不和棋難定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88章 陽光下那個男子(下)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上)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上)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上)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下)第95章 螳螂捕蟬誰居後第44章 伐起戈~揚東征吼(七千)第55章 陰雲欲摧城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下)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51章 打板子和摘帽子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下)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上)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完第70章 柔荑芳菲平物價第3章 長幼不和棋難定第45章 海魚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下)第52章 協定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74章 內有制肘克郟城(下)第12章 羣雄騷動章邯憂(下)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下)卷終章呂家有女要當官二第46章 紙張動人心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上)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上)第84章 武陵圖背刺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55章 私錢公用名不順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下)第82章 迷城疾兇險第17章 一朝翻起風雲蕩(上)第72章 豐縣陷落吳廣死(上)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下)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下)第9章 爭執表決,陰風來襲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下)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82章 迷城疾兇險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下)第92章 膚施城外變幻事(上)第38章 廢約重定封天下(下)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下)第80章 持戈披甲何壯哉第2章 咸陽紛紛擾第82章 迷城疾兇險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下)第88章 琉璃眼眸現狼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上)第56章 忤逆革新話稅賦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下)第22章 陛下終有遲暮時(上)第12章 豪族惡客擄民妻大結局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上)第89章 新甲柔情去阿房(上)第99章 死中覓生途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上)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上)第97章 烈火染盡帝王怨(上)第3章 章邯楚敗中原蕩(上)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上)第4章 四方公審 波詭雲譎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下)第57章 府兵老卒夜襲敵(下)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下)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上)第46章 秦版無間道 抄家滅族第44章 伐起戈~揚東征吼(七千)第13章 三星連珠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下)第63章 振鼓一戰逆陰潮(下)第56章 忤逆革新話稅賦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第41章 以下克上說打臉(下)第73章 誰知巾幗意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上)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上)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上)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下)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上第92章 不速之客刀馬來第21章 活着就好,碧衣羅裙第81章 車兵鳴奏末代曲(下)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