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縱橫風雲天下變(上)

【各位看到這一章的時候,我應該是在火車上,確切的說,是暑假最後旅行後的歸校途中。**()晚上那一章兩千字,我到學校後,爭取發出無誤。如有不滿,請諒解一二。】

“自然是可以的!”蒯徹反駁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上乃是天子,威權四海。分封一個漢王,甚至一個楚王,難道不可?”

“放肆!”聽此,劉邦麾下,名作陸賈的文臣當下勃然變色,道:“當年七國並立,秦國縱然強大,亦不過只是七國之一。眼下,楚國已然中興在望,如何能以郡縣封國於秦庭之中?”

“當年李斯論及分封郡縣,始皇拒用分封,而獨行郡縣。”蒯徹道:“而今世易時移,天下局勢已不同於當年。故而,天子有心重開封國。行分封郡縣並行於世之制度,爾等所求,不就是榮華富貴嗎?王上已經答應,漢國可以保留,爾等榮華,亦不會苛待。難道,天子之厚待,爾等看不出嗎?”

想不到陸賈一頓花一激,竟是得出瞭如此一個驚天的訊息。一時間,整個漢王宮內都是寂靜一片。

所有人隱隱約約都將目光投注在劉邦身上,劉邦靜靜思考着利弊,久久不語。當初天下論及分封和郡縣的好處,實際上支持分封的人並不少,相反還是佔據多數。

若不是時任廷尉的少壯派李斯力挺,恐怕還不會得以順利通過。而今扶蘇舊事重提,要重開分封古制,這一消息傳出去,竟是在敵佔區之內。

但無論敵佔區也好,朝廷所處也罷。都改變不了這個重磅消息所帶來的威力,無疑,這個消息是極具衝擊力的。

扶蘇此次重開分封古制,便是吸收了秦庭皇族孱弱,恐有地位,兩極分化之困境。甚至,在原定歷史上,大秦亡國之後,力量衰微的皇族甚至連一點復起的力量都沒,轉眼就被消滅了乾淨。甚至不少贏氏宗親,都不得不改名換姓,於是秦姓之人驟然增多。

故而,扶蘇纔打算分封古制加強皇族自己的力量。爲自己的後代加把鎖,當然,扶蘇並不想將分封的地點選在國內那些繁華緊要的地方。扶蘇打算將那些四面八方新打下的,尚未穩固的地盤分封給宗親貴族,有功將官。

而那些中原地區,以及各個統治穩固,開發成熟的地區,則依舊用郡縣制,直接掌握在秦庭手中,加強中樞的權威。

這些心思,扶蘇當然不會和外人多說。便是蒯徹,也只猜到些許。但饒是如此,扶蘇重開分封,依舊讓漢國君臣,趕到了一陣動搖。

接着,蒯徹繼續開口,用彷佛帶有魔力的聲音道:“天子曾言,爲帝國效命的有功之人,帝國從來不會遺忘。便是土地,也並非不可以談論的話題。比如眼下中原各處繁華要緊之地,盡皆被西楚霸王所佔據。一旦西楚霸王灰飛煙滅,自然,這些屬於西楚霸王的土地便空缺了出來。而大秦,只需要那些居於中原的繁華之地,如荊楚這等蠻荒之所,大秦可以用來賞有功之臣。諸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一旦朝中同僚去了彭城……”

下面的話,蒯徹打住,閉口不言。聽此,所有人卻都是明白。蒯徹過來,自然是說服漢王劉邦歸順大秦,最後大秦願意用封國作爲犒賞。劉邦的確是扶蘇很是適合爭取的對象,但如此,並不意味着劉邦是唯一。

扶蘇同樣可以去找項羽,畢竟,若是成功策反了項羽,那天下再難有可以和扶蘇作對的敵人。

甚至,扶蘇可以去找天然的盟友齊國。齊楚的恩怨,特科絕對十分清楚。稍加利用,便可以大做文章。故而,當蒯徹說罷,場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靜靜思考着蒯徹帶來的挑戰。

而終於,酈食其首先開口,將所有人心中最後一個疑問拿出:“漢王眼下,於趙佗之境地,頗爲相似。秦庭未亡,趙佗卻擅自稱王,儘管打着胡亥的名義,卻讓秦人無法接受。而趙佗之所以乘勢而起,便是在秦軍之中積累軍功,積攢人望。而今秦庭去剿,趙佗最大的擔心恐怕不是軍事上的,而是人心上對大秦難以鴿舍的感情的!”

“不錯,寡人身爲楚人,受封楚國爲漢王。大軍當初之所以所向披靡,便是因爲反秦復楚之號召。故此,這才軍心穩固,上下一心。但若是我轉頭秦國,雖是我等知曉好歹,明白事理,心中服氣。可十數萬軍士當如何作想?荊楚數百萬楚民,又當如何作想?如此自掘墳墓,蒯徹將軍,你用心深遠啊!”劉邦靜靜點出這些,看着蒯徹,眼中兇光乍現。

“這就是爾等躊躇不前,不肯答應的最大難題?”蒯徹有些輕蔑地看着諸人:“本以爲漢王是個何等人物,一干臣僚,具是當時英才。卻不料,今日所見,名不符其實,名不符其實啊!”

“蒯徹,休要得意。你挑唆我大楚君臣關係,還如此肆意污衊在堂諸公,難道你想妻兒千里迢迢來郢爲你收屍嗎?”此刻,灌嬰惡狠狠地盯着蒯徹,一副當下就要爆發的模樣。

衆人靜靜看着蒯徹的反應,卻不料,反應起身道:“楚國君臣?誰是君,誰是臣啊?楚國所含疆土,眼下出來的帝王還不少嗎?什麼西楚霸王,臨江王,漢王,衡山王,宋王。哦,對了,還有一個義帝,一個連自己身死都無法掌握的義帝。如此帝王,如此君臣,這就是你們楚國?誰是君,誰是臣?”

儘管誰都無法否認,蒯徹說得是大實話,大明白話。但出於楚人倔強的習性,這些人依舊還是不願意低頭。劉邦擲地有聲回道“這,自然是義帝!”

“哦?”蒯徹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得意,笑道:“若是我可以爲爾等解決這個難題,是否便意味着,漢王願意西北而拜,從此爲秦國臣工?”

“這……”聽了這話,劉邦閃過一絲猶豫。但轉眼衆多文臣武將眼中的渴望,心中一想到以後可以萬世王侯頓時心中一陣燥熱,當下便道:“正是如此!”

“好!”蒯徹聽此,拍拍手看着劉邦,道:“不知漢王,可願隨我去一個地方?”

“什麼地方?”張良當先質問。

“客棧!”

稍待,城中首屈一指的上等客棧招遠客棧便被精悍的軍士填充完畢,蒯徹帶着劉邦,一步步走上高臺,很快便見到了一個劉邦怎麼也不敢相信的人。

半個時辰後,出了樓梯的劉邦帶着一封錦帛,掃視了一眼周遭諸人,擡頭望天,看着陰沉沉的天空,道:“這天,要變了!”

齊國。

分封天下,要說在項羽的強大威懾之下,縱然有內亂,可依舊能夠控制下來的。許是東方諸國都是,但有一個地方,卻覺得不是。齊國本是一個國家,而且還是此次會盟的次盟國。在諸國之中,着實是個實力強勁,而且很是富裕完好的地方。

燕趙雖說軍事實力不若,但連連大戰之下,已經有了疲乏之象。雖說有楚國的接濟,和鉅鹿大戰之後的繳獲。但終究不能長久,國力在戰爭的拖累之下,多有疲倦之象。

至於其它魏國,韓國這戰國七雄之中的兩位,更是比燕趙還要悲催。中原本是繁華富庶之地,但先有陳勝吳廣起義,中原戰火連天,其後又有章邯出關平亂,天下反秦勢力萬馬齊喑,最後好不容易崛起了個項羽,結果扶蘇大軍碾壓過來,又是凋零一片。

儘管魏豹和韓成都是艱難活了下來,但實際上,境況並不好,只能勉強維持自保。只有齊國,因爲遠離戰火,齊國致力於發展恢復,於是民生繁榮,國力算起來,比起楚國也是不差。

如此齊國,兼職就是一個香噴噴的肥羊。

前頭又和項羽有了宿怨,這下輪到項羽空出手來收拾了。當然不會手軟,於是齊國好好一個完整的國家,竟是驟然之間,被拆分成了三個國家。

原本好端端的齊國,驟然之間,有了三個國主。

一個,是原本的齊國國主田市。這個不甘心被叔父控制的小傢伙派了私人時節,在會盟之上博得了項羽的好感。於是田市便由齊王,變成了一個膠東王。

當然,三月十五這會使節迅速回國,一時半會還反應不出來。

只不過得了消息的田榮十分果決,當下就把田市給扣押了起來。

田市降了級,自然有人升了級。比如田都,這位叛出齊國投奔項羽的齊國大將得到了極其豐厚的封賞:齊王。於是田都帶着數萬大軍,浩浩蕩蕩,朝着臨淄出發,要將臨淄收回來做自己的國都。

當然,眼下臨淄城內田榮田市兄弟還是做得好好的,一點都沒動。

如此局面,齊國可以說是亂糟糟一片了。但項羽似乎對分拆齊國十分有執拗,一國之中,竟是驟然分成了三個國。那些齊地的老貴族,世家豪族曾經支持過田假叛亂,而今,又有一個熟人過來,田假的後人田安,帶着項羽給的兵馬,浩浩蕩蕩來到齊國北部。要去博陽建立都城,分裂齊國。

整個齊國,由此分裂成了三處。

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上)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上)第1章 魂歸大秦 公子扶蘇第4章 爆發的蘇黨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上)第92章 紙中露隱秘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上)第107章 功虧一簣胡內訌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上)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上)第61章 奇謀用間亂張楚(上)第7章 頭痛的扶蘇,咸陽的變幻第78章 檄文起烽煙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80章 王家狼族陷陣鋒(下)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56章 降將舊識天下棋(上)第96章 借國主首級一用第32章 神鬼莫測潛密室第17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96章 借國主首級一用第77章 北疆心腹患東胡第86章 禍水容顏禍源根第64章 墨者何處尋第70章 柔荑芳菲平物價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上)第4章 四方公審 波詭雲譎第50章 梟雄亡命英布擇第32章 要戰便戰三戶津(下)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上)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下)第29章 傾伏衆將陷蒙營(下)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59章 中原紛亂碭郡殤(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上)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上)第12章 校場風波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40章 殺父仇上奪妻恨(下)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下)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下)第106章 纔出地獄又陷絕路第10章 國子學校捏李氏(上)第108章 馬踏草原更美妙第22章 營中便換大秦旗第100章 繳獲解燃眉第45章 周文敗仗李良辱(上)第78章 檄文起烽煙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上)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下)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59章 一文錢難倒皇長子?第27章 或許緣定胭脂駒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下)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完第29章 繁役擾得難安息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下)第31章 與虎謀龍貪虎皮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下)第34章 競相出血 事由隱秘第53章 家臣謀於樓煩事第27章 宵小落定愁躍江(下)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9章 爭執表決,陰風來襲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第61章 千里遙謝使君恩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下)第32章 查抄紀家 季福來投第95章 外合併內應第21章 剝落處盡是柔情(下)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下)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上)第64章 死中博生軍情急(上)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上)第4章 挽大廈無戀帝都第17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上)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下)第92章 不速之客刀馬來第53章 斜陽下老兵的榮耀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下)第61章 狄道哪處平第42章 縱橫風雲天下變(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上)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下)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上)第27章 王師此去大秦勝(上)第101章 豎子或皇子第15章 立世不愧爲男兒(上)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下)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51章 打板子和摘帽子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上)
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上)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上)第1章 魂歸大秦 公子扶蘇第4章 爆發的蘇黨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上)第92章 紙中露隱秘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上)第107章 功虧一簣胡內訌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上)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上)第61章 奇謀用間亂張楚(上)第7章 頭痛的扶蘇,咸陽的變幻第78章 檄文起烽煙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80章 王家狼族陷陣鋒(下)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56章 降將舊識天下棋(上)第96章 借國主首級一用第32章 神鬼莫測潛密室第17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96章 借國主首級一用第77章 北疆心腹患東胡第86章 禍水容顏禍源根第64章 墨者何處尋第70章 柔荑芳菲平物價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上)第4章 四方公審 波詭雲譎第50章 梟雄亡命英布擇第32章 要戰便戰三戶津(下)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上)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下)第29章 傾伏衆將陷蒙營(下)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59章 中原紛亂碭郡殤(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上)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上)第12章 校場風波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40章 殺父仇上奪妻恨(下)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下)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下)第106章 纔出地獄又陷絕路第10章 國子學校捏李氏(上)第108章 馬踏草原更美妙第22章 營中便換大秦旗第100章 繳獲解燃眉第45章 周文敗仗李良辱(上)第78章 檄文起烽煙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上)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下)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59章 一文錢難倒皇長子?第27章 或許緣定胭脂駒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下)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完第29章 繁役擾得難安息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下)第31章 與虎謀龍貪虎皮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下)第34章 競相出血 事由隱秘第53章 家臣謀於樓煩事第27章 宵小落定愁躍江(下)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9章 爭執表決,陰風來襲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第61章 千里遙謝使君恩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下)第32章 查抄紀家 季福來投第95章 外合併內應第21章 剝落處盡是柔情(下)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下)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上)第64章 死中博生軍情急(上)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上)第4章 挽大廈無戀帝都第17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上)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下)第92章 不速之客刀馬來第53章 斜陽下老兵的榮耀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下)第61章 狄道哪處平第42章 縱橫風雲天下變(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上)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下)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上)第27章 王師此去大秦勝(上)第101章 豎子或皇子第15章 立世不愧爲男兒(上)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下)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51章 打板子和摘帽子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