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六方協商會(三)

也就在車隊進入臺北市中心之後,李寧宇就在一個較爲偏僻的小店門外下了車,因爲他打算嘗一嘗臺灣的特產,不過其餘的人都被他給打發走了,只留下了劉清輝、蔣中正、宋教仁三人,剛好坐一桌。

這是一家經營臺南擔仔麪的小店,店主是一對夫妻,雖然他們只是樸實的百姓,但還是能看出李寧宇一衆的不凡,不過李寧宇並沒有使用特權,在四碗香噴噴的擔仔麪上來之後,四人就是一陣風捲殘雲。

期間李寧宇還跟負責店內雜事的老闆娘閒聊了兩句,同時這位樸實的老闆娘的訴說,原來自從他們家重新分到田地之後,就將土地交給了兒女種植甘蔗和水稻,而他們則是來臺北經營一點小生意,聽到店主的訴說之後。

一旁的宋教仁就對李寧宇解釋道:“按照土地的分配標準,一個四口之家,可以分到2畝優質田地,但兩畝地不需要太多的人種植,所以有很多人就主動外出做工,向這對老夫妻這樣外出做點小生意的有很多!”。

聽見宋教仁的解釋,李寧宇明白的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這樣很好、很不錯,畢竟臺灣的土地種植面積有限,只要在平均分配的基礎上,每家都可以滿足基本用糧和結餘就可以了,人力的資源不可以浪費,但也不可以過去緊湊!”。

隨後不久,李寧宇便帶着衆人離去,按照之前的安排,下午在臺灣的行政會議室,將會召開一次擴大會議,所以中午孫仲山先去會見了各地前來的代表,同時還要準備下午的會議事項,所以並沒有去碼頭接李寧宇,只是派出了宋教仁。

遠東目前採取的是君主立憲制,是相對於君主獨裁製的一種體制,但是也是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共和政體,但是遠東不是一個國家,所以李寧宇這個“最高領袖”,有權任免各地的首相、各部門大臣、法官、軍官、外交官、。

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新法律,宣戰、議和等至高權力,但各地主要的管理實權都在地方的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上院和下院組成。

上院由遠東各地主要高層組成,目前只有十三人,其中有孫仲山、劉清輝、俾斯麥、張大虎、胡敬德、李西華、陳芳等組成。

下院也稱平民院,議員由普同百姓選舉產生,採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選舉制度,任期5年,政府實行內閣制,由李寧宇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的提名人出任首相併組建新的內閣,向地區議會負責。

而這次李寧宇來臺灣,就是即將重新提名臺灣的新內閣首相,但是他最後也不能確定是否能夠成功,因爲這是一次民主的投票,111名代表,都是由臺灣各地百姓選舉出來的下院代表,並不是李寧宇能夠直接任命的選舉代表,所以這也是遠東第一次民主選舉,所代表的意義非凡。

在展開明天的正式提名前,李寧宇下午自然還是需要跟臺灣現任內閣主要成員,召開一次會前會。

而與此同時,北京召開的六方協商會同時也在進行,上午關於戰俘的議題,各國基本將遠東代表黃鬆提出的條件,彙報給了各國元首,同時也在會前收到了答覆,所以下午會議第一件事情就是確定上午的議題。

英國代表是公使威廉思和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美國代表則是公使史密斯和美國亞洲艦隊司令喬治准將,對於上午的議題,遠東釋放兩國的戰俘,兩國分別代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美國總統,同意了着項議題,並且在其餘各方代表的面前,簽訂了合約,隨後在菲律賓和北京城外,遠東釋放了英美兩國的所有戰俘。

而沙俄代表俄國公使尤里諾夫斯基,卻代表尼古拉三世不同意遠東這項釋放戰俘的提議,不過衆人不可能繼續在這項議題上糾纏,接着美國公使史密斯又代表日本明治天皇同意了遠東的交換戰俘的條件,不過日本俘虜35000人,日本方面只同意用3000萬亞元來交換,所以這件事也擱置了下來。

接下來自然就要討論到,法國原本在廣州法租界、上海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天津法租界的徹底取消問題,關於這一點,遠東代表沒有發言,而是由晚清政府代表李鴻章發言,不過美國代表公使史密斯卻提出,美國願意用4000萬美元,租借四地,這一點立即遭到了遠東代表和德國代表公使莫里尼的反對。

因爲根據遠東、英國、德國、美國,達成的停戰協議中表明瞭,各方不可以繼續在華擴張,不過爲此這個提議只好再次擱淺。

但是接下來討論的問題又起了較大的爭執,那就是關於廣州灣和旅順地區的持有問題,原本按照李寧宇的計劃,這兩個地方一定要拿到,因爲着兩處都是優質的深水港和已經完善的軍用碼頭、船塢,簡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餡餅。

但是也就是這個時候,英國和美國、沙俄三方全力反對,而晚清政府代表李鴻章也充分發揮了他的外交才能,隨後的一個下午,各方都在激烈的爭吵中度過,無論是英美兩大集團,還是遠東和德國同盟,已經孤立的沙俄和晚清,各方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最後這條議題吵了一個下午都沒有協商好。

其實李寧宇早就猜到了這件事,不過他給俾斯麥的任何就是永不讓步,反正這兩個地方都已經在遠東的手中,遠東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持有人,而這次會議的結果俾斯麥也沒有再次發電報給李寧宇,因爲他知道李寧宇的全盤外交政策。

而李寧宇身處的臺灣,此時也在一場前所未有的小範圍討論中進行着,這次會議出席的都是臺灣內閣的主要成員,而這些人主要都是孫仲山的興中會主要成員,就在李寧宇提出,準備調離孫仲山前往南亞這個想法之後,立即遭到了部分內閣成員的反對。

第57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五)第四章 全面抗日戰爭一第570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四)第318章 締造者沙特伊本第14章 購買鴉片第517章 第一代地對地導彈(二)第73章 南索馬里第405章 內志王國第一家族第546章 日德蘭海戰(十一)第466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十)第298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09章 酒醉人更醉第346章 賽拉特山異變再起第480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十)第593章 新版二戰(十四)第156章 知人並善任第97章 新的篇章第93章 豐島海戰第522章 賭城澳門海上威尼斯第228章 低頭思故鄉第252章 軍事科技部第274章 東北亞戰爭(二)第83章 風花雪月第23章 團結力量第130章 無中生有第98章 黃海始末第49章 軟禁北京第606章 全新的大世界第375章 英奧聯盟局勢變化第161章 私訪之蔣家第406章 內志陸軍其餘二虎第382章 少走彎路,少花錢第179章 爭奪大沽口第384章 少爺好壞少爺不要第377章 遠東與奧斯曼宣戰第386章 意外發現神秘電臺第481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五)第502章 建設新西伯利亞(三)第141章 刺殺李寧宇第214章 神馬是浮雲第45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二)第19章 裁軍行動第575章 第二次革命第204章 有仇立即報第357章 冷兵之王三棱軍刺第199章 一波接一波第528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二)第29章 再氣孤拔第231章 十九世紀末第48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七)第70章 白金漢宮第47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二)第438章 自古便是成王敗寇第152章 南非爭奪戰(二)第173章 演習的始末第171章 義和團必敗第553章 遠東集團未來的佈局第411章 亞丁灣海域大海盜第288章 東槍與西炮第252章 軍事科技部第285章 炮火邊境線第402章 內志陸軍之惡虎第456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第173章 演習的始末第278章 東北亞戰爭(六)第291章 頭頓海陸戰第283章 東北亞戰爭(十一)第355章 敵情突變隨即迎戰第279章 東北亞戰爭(七)第57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五)第143章 地中海之戰(一)第532章 大決戰之凡爾登要塞第408章 燃燒之熊熊的怒火第522章 賭城澳門海上威尼斯第110章 婚禮進行第180章 壯士不復返第73章 南索馬里第317章 爆炸性的大秘密第406章 內志陸軍其餘二虎第445章 遠東航空母艦編隊第271章 陸地新火炮第569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三)第601章 中途島海戰(二)第508章 征服荷蘭女王海倫娜第213章 英法海陸軍第237章 六方協商會(四)第50章 更待何時第417章 第一天的聯合軍演第44章 1885年第581章 新版二戰(二)第73章 南索馬里第3章 知識生產第360章 沙漠之目的是什麼第231章 十九世紀末第125章 斯里蘭卡第162章 機械化步兵第295章 外東北地區第237章 六方協商會(四)第108章 紫禁之巔第407章 怒火中燒時光歲月
第57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五)第四章 全面抗日戰爭一第570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四)第318章 締造者沙特伊本第14章 購買鴉片第517章 第一代地對地導彈(二)第73章 南索馬里第405章 內志王國第一家族第546章 日德蘭海戰(十一)第466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十)第298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09章 酒醉人更醉第346章 賽拉特山異變再起第480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十)第593章 新版二戰(十四)第156章 知人並善任第97章 新的篇章第93章 豐島海戰第522章 賭城澳門海上威尼斯第228章 低頭思故鄉第252章 軍事科技部第274章 東北亞戰爭(二)第83章 風花雪月第23章 團結力量第130章 無中生有第98章 黃海始末第49章 軟禁北京第606章 全新的大世界第375章 英奧聯盟局勢變化第161章 私訪之蔣家第406章 內志陸軍其餘二虎第382章 少走彎路,少花錢第179章 爭奪大沽口第384章 少爺好壞少爺不要第377章 遠東與奧斯曼宣戰第386章 意外發現神秘電臺第481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五)第502章 建設新西伯利亞(三)第141章 刺殺李寧宇第214章 神馬是浮雲第45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二)第19章 裁軍行動第575章 第二次革命第204章 有仇立即報第357章 冷兵之王三棱軍刺第199章 一波接一波第528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二)第29章 再氣孤拔第231章 十九世紀末第48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七)第70章 白金漢宮第47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二)第438章 自古便是成王敗寇第152章 南非爭奪戰(二)第173章 演習的始末第171章 義和團必敗第553章 遠東集團未來的佈局第411章 亞丁灣海域大海盜第288章 東槍與西炮第252章 軍事科技部第285章 炮火邊境線第402章 內志陸軍之惡虎第456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第173章 演習的始末第278章 東北亞戰爭(六)第291章 頭頓海陸戰第283章 東北亞戰爭(十一)第355章 敵情突變隨即迎戰第279章 東北亞戰爭(七)第57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五)第143章 地中海之戰(一)第532章 大決戰之凡爾登要塞第408章 燃燒之熊熊的怒火第522章 賭城澳門海上威尼斯第110章 婚禮進行第180章 壯士不復返第73章 南索馬里第317章 爆炸性的大秘密第406章 內志陸軍其餘二虎第445章 遠東航空母艦編隊第271章 陸地新火炮第569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三)第601章 中途島海戰(二)第508章 征服荷蘭女王海倫娜第213章 英法海陸軍第237章 六方協商會(四)第50章 更待何時第417章 第一天的聯合軍演第44章 1885年第581章 新版二戰(二)第73章 南索馬里第3章 知識生產第360章 沙漠之目的是什麼第231章 十九世紀末第125章 斯里蘭卡第162章 機械化步兵第295章 外東北地區第237章 六方協商會(四)第108章 紫禁之巔第407章 怒火中燒時光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