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

打造這支大型航空母艦編隊,李寧宇勢在必行,一邊計算各種支出預算,一邊思考利用那些船塢去分批建造,但是在幾份電報發出以後,達到的答案都是一樣的。

“沒空,沒時間!”

目前遠東各版塊的船塢,都在加班加點的趕工建造300艘華夏級驅逐艦的計劃,除此之外,四個潛艇建造船塢也在趕工建造颱風級戰略潛艇,兩年時間以內,不可能有能力去打造更多的戰艦。

收到各地的回覆以後,李寧宇也沉默下來,因爲這是事實,如果現在臨時擴建船塢也來不及,所以最後他不得不改變一些構造策略。

現在歷史的軌跡,似乎已經開始改變,先是巴爾幹地區的混戰,然後到國內的革命運動提前爆發,最後是第二次東北戰爭的提前到來,無不在證明,有些事情已經改變,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爲之不遠了。

三艘主要構成編隊的航空母艦,肯定不能交給別國船塢來建造,所以只能從各地抽出三個大型船塢,好在夏威夷珍珠港海軍基地有一座大型船塢剛剛落成,但是還缺兩個,最後李寧宇不得不把目光瞄向朝鮮和臺灣兩地。

在於海軍司令劉清輝的一番交涉以後,總算是將三處船塢確定下來,不過臺灣與朝鮮的兩處建造船塢,原本2年內打造30艘華夏級驅逐艦的任務,也不得不擱置下來。

這樣導致原本就需要爲編隊建造20艘華夏級驅逐艦的任務,一下子增加到了50艘,但最後李寧宇跟愛德華七世達成了置換交易,50艘3500噸級驅逐艦換220架轟-z40。

而五年時間內,建造5艘15000噸級重型巡洋艦和5艘6000噸級輕巡洋艦的訂單,最後李寧宇用200架轟-z40跟威廉二世達成了交易。

5艘萬噸級後勤支援艦,最後則是與美國達成了交易,不過這次李寧宇卻是花錢去訂製,並沒有用飛機與美國交換。

爲了確保這次置換交易,遠東自然就要擴大飛機的製造能力,所以先後在索馬里和南亞地區,規劃了四個軍用飛機制造廠的建設工程,而隨着時間的一步步流逝,李寧宇和路易斯公主的婚禮也全面結束。

圍繞着亞洲地區爆發的第二次東北戰爭和國內問題,以及巴爾幹地區的和平解決,各國決定展開一次大型聯合會議,主要參加國家爲英國、德國、美國、奧匈帝國、法國、沙俄帝國、奧斯曼帝國、意大利、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奧斯曼帝國、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等十七個國家。

因爲遠東集團不是國家性質,但三個問題都與遠東有着關聯,李寧宇是特邀參加會議的主要成員,並且直接坐在主要的位置上。

十九世紀是一個特定的時代,沒有任何時代能超過它,並非是它所造成的特定政治版圖能力,而是沒有任何時代能像十九世紀那樣,與資本社會有如此直接和緊密的聯繫,在那段這並不算漫長的一百年時間裡,從炭至煤再到石油更替之快,使用新技術、新動力、新設備和新生活方式出現的頻率。

可以說整個十九世紀,世界各地各國都在征服與被征服的過程中,但就是這樣一個時期,逐漸描畫出了那個時代獨有的世界地緣政治的基本輪廓,地域原本是將散落在全球各處的大陸一步步連接起來,但正是如此催生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新世界歷史”,而改變這些政治面貌和相互關係的各國,首先是根據自身的實力基於,擁有的能源結構,在彼此戲劇性的消長與衝突。

無論是在西方世界的耶穌和穆罕默德時代,古老的華夏民族早就開始了自然資源的利用,同時也在這方面走在世界歷史的前列,中國人不僅將自然之中的風力和水力廣泛應用於田間、作坊、家居甚至戰場上以外,還發明瞭“很極端的燃料火藥”。

火藥出現的一開始,只是用於鍊金技術,不過卻很快退出了生產領域,在大量用在噴火器體上,又被填充進了炸彈用於向敵方陣地擊發,在19世紀的初期,包括鴉片戰爭在內的中外所有戰爭中,火藥廣泛地應用於海防禦敵的大炮上,雖然最後並沒有阻擋住長驅直入的外**艦。

在這件事情上,不得不承認,西方列強充分運用了火藥,同時還有其他的古老發明。

公元1078年,即11世紀初期,華夏民族宋朝神宗時期,五金商人就和礦工們開始以木炭鍊鐵的嘗試,逐步將鐵礦石煉成了12萬噸生鐵,而這相當於歐洲400年後,即15世紀,鐵產量的兩倍之多。

但遺憾的歷史總是無獨有而,宋人提前開闢了煤鐵時代,卻因爲在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以後,導致當時的中原帝國,不得不將自己的政治與經濟重心南移,這樣就導致遠離了煤炭儲量豐富的北方地區,直到19世紀中葉,李鴻章籌建開平煤礦,主要是爲南方的軍工廠提供燃料和動力。

而西方列強們已經開始利用煤炭爲能量,驅動龐大的蒸汽動力海上戰艦,並且在兩次對華海上戰爭中獲取勝利,最後還迫使無能的清政府,臣服於他們主導的世界新秩序之下,可以說在十九世紀,華夏民族無論是工業還是國防能力李,只能在十九世紀的國際牌局中充當下家和買單的人。

不過隨着十九世紀末期,遠東集團的步步崛起,這樣的結果正在逐步改變,但是畢竟遠東從建立到發展,時間太短,基礎還是弱,所走的每一步就要異常小心翼翼,不然稍有差池,就再次步入深淵。

同樣在十九世紀對於昔日輝煌的荷蘭帝國而言,也是一個遺憾的百年時代。

長期以來荷蘭的世界大國地位,完全取決於他的經濟成就,儘管荷蘭本土從不生產蔗糖,也在17世紀喪失了海外生產蔗糖的大量殖民地,可是世界製糖業的中心一直都在阿姆斯特丹,荷蘭一直是世界上能源最密集的經濟體之一,特別是在18世紀,荷蘭的工業化程度和城市化程度是全球之最,不然也無法維持包括印尼等海外殖民據點。

第301章 莎拉席捲亞丁灣第538章 日德蘭海戰(三)第392章 布爾什維克黨列寧第327章 進與退之度與量第166章 你來打我呀第5章 恭親王爺第65章 五角大樓第131章 法蘭西帝國第298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582章 新版二戰(三)第544章 日德蘭海戰(九)第194章 尼古拉三世第216章 平等的條約第196章 一起扛過槍第72章 惡狗擋道第52章 李府面談第212章 一腳踹重臣第333章 西亞病夫奧斯曼第323章 洗白白的等着哦第154章 南非爭奪戰(四)第12章 生絲之戰第165章 野戰集團軍第329章 神一樣的孽朵朵第563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七)第26章 北圻要道第160章 機械化部隊第45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一)第211章 衙門議國事第365章 沙漠之逆境中行軍第4章 媏佟格格第351章 沙塵暴之一波攻擊第163章 誠信長久策第79章 非元發行第599章 新版二戰(二十)第388章 世界石油三大產地第496章 遠東地區最後的海戰(四)第190章 鉅額的賭注第560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四)第355章 敵情突變隨即迎戰第33章 恭親王府第165章 野戰集團軍第46章 鉅額軍購第603章 中途島海戰(四)第579章 李寧宇出馬第496章 遠東地區最後的海戰(四)第531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五)第541章 日德蘭海戰(六)第563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七)第509章 抵達荷蘭阿姆斯特丹第67章 無形戰爭第46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一)第57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五)第355章 敵情突變隨即迎戰第62章 神兵利器第89章 阿拉斯加第269章 體制大改革第532章 大決戰之凡爾登要塞第94章 海戰甲午第90章 取得需舍第599章 新版二戰(二十)第520章 抵達夏威夷羣島視察第549章 日德蘭海戰(十四)第396章 夜幕返程突然遇襲第388章 世界石油三大產地第444章 李寧宇的首次讓步第165章 野戰集團軍第159章 陸地之戰艦第128章 貪污腐敗第56章 平壤軍港第446章 一代航母突擊編隊第595章 新版二戰(十六)第157章 鐵甲艦時代第542章 日德蘭海戰(七)第11章 反客爲主第55章 瓜分非洲第282章 東北亞戰爭(十)第158章 鋼鐵的時代第202章 山雨勢欲來第47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二)第347章 生不如死死不如生第247章 蒼老師是日本的,吊魚島是中國第501章 建設新西伯利亞(二)第412章 各國聯合斬首行動第451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五)第43章 周遊列國第517章 第一代地對地導彈(二)第188章 名將鄧世昌第179章 爭奪大沽口第44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第312章 俯視天下看羣雄第71章 春夢無痕第57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七)第197章 炮轟虎頭山第150章 缺錢的困境第153章 南非爭奪戰(三)第96章 甲午海戰第554章 協約國集團陰雲籠罩第222章 遠東大反擊第403章 李寧宇與列寧列維第276章 東北亞戰爭(四)
第301章 莎拉席捲亞丁灣第538章 日德蘭海戰(三)第392章 布爾什維克黨列寧第327章 進與退之度與量第166章 你來打我呀第5章 恭親王爺第65章 五角大樓第131章 法蘭西帝國第298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582章 新版二戰(三)第544章 日德蘭海戰(九)第194章 尼古拉三世第216章 平等的條約第196章 一起扛過槍第72章 惡狗擋道第52章 李府面談第212章 一腳踹重臣第333章 西亞病夫奧斯曼第323章 洗白白的等着哦第154章 南非爭奪戰(四)第12章 生絲之戰第165章 野戰集團軍第329章 神一樣的孽朵朵第563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七)第26章 北圻要道第160章 機械化部隊第45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一)第211章 衙門議國事第365章 沙漠之逆境中行軍第4章 媏佟格格第351章 沙塵暴之一波攻擊第163章 誠信長久策第79章 非元發行第599章 新版二戰(二十)第388章 世界石油三大產地第496章 遠東地區最後的海戰(四)第190章 鉅額的賭注第560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四)第355章 敵情突變隨即迎戰第33章 恭親王府第165章 野戰集團軍第46章 鉅額軍購第603章 中途島海戰(四)第579章 李寧宇出馬第496章 遠東地區最後的海戰(四)第531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五)第541章 日德蘭海戰(六)第563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七)第509章 抵達荷蘭阿姆斯特丹第67章 無形戰爭第46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一)第57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五)第355章 敵情突變隨即迎戰第62章 神兵利器第89章 阿拉斯加第269章 體制大改革第532章 大決戰之凡爾登要塞第94章 海戰甲午第90章 取得需舍第599章 新版二戰(二十)第520章 抵達夏威夷羣島視察第549章 日德蘭海戰(十四)第396章 夜幕返程突然遇襲第388章 世界石油三大產地第444章 李寧宇的首次讓步第165章 野戰集團軍第159章 陸地之戰艦第128章 貪污腐敗第56章 平壤軍港第446章 一代航母突擊編隊第595章 新版二戰(十六)第157章 鐵甲艦時代第542章 日德蘭海戰(七)第11章 反客爲主第55章 瓜分非洲第282章 東北亞戰爭(十)第158章 鋼鐵的時代第202章 山雨勢欲來第47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二)第347章 生不如死死不如生第247章 蒼老師是日本的,吊魚島是中國第501章 建設新西伯利亞(二)第412章 各國聯合斬首行動第451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五)第43章 周遊列國第517章 第一代地對地導彈(二)第188章 名將鄧世昌第179章 爭奪大沽口第44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第312章 俯視天下看羣雄第71章 春夢無痕第57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七)第197章 炮轟虎頭山第150章 缺錢的困境第153章 南非爭奪戰(三)第96章 甲午海戰第554章 協約國集團陰雲籠罩第222章 遠東大反擊第403章 李寧宇與列寧列維第276章 東北亞戰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