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金順”典當行

吃完早飯,姚興華回到自己屋裡,從箱子裡翻出那一袋在現實準備好的水晶飾品揣在懷裡,叫上正在前院打掃院子劉大狗和林點金(劉安招來的四個小夥子中的一個)兩人,一起出去了。

姚興華之所以會叫上劉大狗和林點金兩個人和自己一起出去,主要還是看中了二人所共有的兩條特性,其一是兩個人看上去都有些傻里傻氣的,第一眼看上去,就能讓人產生出一種信任的感覺,另一個特性,就是兩個人都是五大三粗,膀大腰圓,將來很有做保鏢的潛質。

所以,有這兩個人跟在自己的身後,姚興華走在這異鄉他地的街道上,膽氣也是壯得很。不過,看着塵土飛揚的廣州城街道,姚興華不由感嘆起柏油馬路的好來,看來環境治理真的是很重要啊,不夠眼下還不是時候,等着將來咱們國家富強了,不再受夷人欺負的時候,一定要大力發展環境保護事業,讓四萬萬同胞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潔淨。

姚興華就這麼邊胡思亂想,邊繞着廣州城的大街小巷逛了好一陣子,感覺腿腳都有些累了,也沒能找到目的地,逐有些不耐煩的向劉大狗問道:“大狗啊,難道這廣州城就沒人開當鋪嗎?我這都找了半天了,怎麼連個影子都沒見着?”

“老爺要典當東西?”

“是啊,這手頭沒錢,幹什麼心裡都沒底啊,所以我打算把一些留着沒用的東西,拿出來賣了,換些銀兩作點買賣。”

“哦,我以前從沒去過典當行,不過我聽隔壁的李大媽說,有一家叫“金順”的典當行,名聲還不錯。老爺要是典當東西,可以到哪裡去試試。”劉大狗記得昨天好像聽父親提起,自己的這位老爺好像有幾千兩銀子的家產,而自己一家四口乾一年的活,才能賺上一百兩銀子,要是有這麼多錢還算沒錢的話,以他劉大狗的腦容量,是沒辦法弄清楚,到底需要有多少錢才能算是有錢了。

“金順?聽名字倒是不錯,好,就上哪裡,你前面帶路。”

“掌櫃的在嗎?我們家老爺有些東西要賣”三人剛走進金順典當行,劉大狗就在姚興華的授意下,大喊起來,其信噪比震得姚興華兩耳一陣耳鳴,就算是保守估計,其信噪比似乎不比長阪坡喝退曹操百萬雄獅的張飛差多少。

“在,在,在,鄙人是這金順典當行的掌櫃,不知是那位老爺要賣東西啊?”看來是被剛纔劉大狗那一聲炸雷的聲勢給嚇倒了,回聲剛散盡,就有一個身材矮小的老頭,從高高櫃檯後面急急忙忙的跑了出來,唯恐慢一點,讓人家等急了,再來上那麼一次炸雷,這間老宅,恐怕就要塌了。

姚興華見有人出來接待,便急忙拉住準備再來一下的劉大狗,並從懷中取出預先從袋子中拿出來的三個水晶飾品,交給當鋪掌櫃。“是我要賣東西,老掌櫃給您看看這些東西可值多少錢?”

按說水晶,在當時本算不得是什麼值錢的玩意,更何況是這麼小的。所以姚興華也沒打算要賣多少錢,只是希望能夠比用人民幣直接銀子高就好。

再經過一番仔細的鑑別後,老掌櫃擡起頭來,有些困惑的說道:“如果不是老父沒有濁眼,這些個珠寶飾品,應該是水晶和銀,不知對不對?”

“掌櫃的好眼力,這些珠寶確是水晶沒錯。不知以掌櫃的眼光來看,這些東西能賣多少呢?”

“客觀您是打算賣而不是當?”

“沒錯,是賣。”

“客官的這三件水晶,其成色晶瑩剔透,磨邊圓潤平滑,確屬水晶飾品之中的極品,只是不知爲什麼,所使用的配料卻是白銀,實在是可惜啊,不過瑕不掩瑜,如此品相的水晶也確是難尋,這三件水晶我願出五百兩銀子買下,不知客官意下如何?”

“三件五百兩?”這個價格,完全出乎姚興華的預料之外,這種品質的水晶飾品,自己袋子裡還有一百多個,如果都按照這個價格來計算的話,那可是要兩萬多兩銀子啊。乖乖個嚨咚,早知道這玩意這麼值錢,當初就應該多買一些纔是,想到這,姚興華的腸子都悔青了。

“是的,三件五百兩,不能再多了。”姚興華剛纔的驚呼,是吃驚在這些水晶價值之高,完全出乎預料,可是在老掌櫃的角度聽來,確以爲是對方認爲自己的報價太低了,所以連忙出聲再次確認自己的出價,並且語氣之堅定,似是完全不會考慮漲價的可能。

對於三件五百兩的報價,姚興華已經完全認同了這個價格,不過心裡總覺得和這些個奸商做買賣,一點價都不講似乎有些吃虧,便板住臉孔,擺出一副這個價錢實難接受的樣子。

不過像姚興華這種商場菜鳥,都能做到不動聲色、不急不躁,拿吃了一輩子典當者行飯的老掌櫃,當行自然是更加高深,也就跟着一聲不響的陪着,擺出一副愛賣不賣的表情來。就這樣,兩邊各想各的心事,誰也不先開口說話。

兩邊就這麼晶靜的坐了不一回,姚興華便有些坐不下去了,腦子也開始胡思亂想起來,思前想後便覺得這樣一直下去也不是個辦法,說到和這些奸商都心眼,講策略,自己確實是太嫩了些,再說自己也卻不知道這水晶的實際價值是多少,到時候還不是人家說多少是多少,所以爲了化被動爲主動,逐決定先來個獅子大開口,實在不行,價格可以慢慢得講嘛。

第三十二章——湖商同鄉會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十三章——興業辦廠(二)第十章——意外橫財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四章——提前準備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七十五章——硫球爭端(六)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銀子第十章——意外橫財第三十五章——鋼甲巡洋艦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一百零二章——貨幣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會(下)第九章——“金順”典當行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八十五章——進兵朝鮮(下)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一百零七章——濟南會戰(三)第九十一章——國外訂單(上)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二十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一)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九十二章——國外訂單(下)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一百零二章——黃袍加身(下)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六十六章——瓊州佈防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五十六章——騰飛的兩江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八十六章——重設內閣第七十三章——硫球爭端(四)第七十章——硫球爭端(一)第八十章——南京合約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三十六章——兩江上海科技園區第九十二章——國外訂單(下)第一百零九章——濟南會戰(五)第一百章——來自民間的聲音第九十五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下)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九十章——新政(下)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三十一章——兩江銀錢製造局第九章——“金順”典當行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三十五章——鋼甲巡洋艦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一百零七章——濟南會戰(三)第七十八章——進入濟南第二十一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二)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三章——行動計劃第七十四章——硫球爭端(五)一些話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節(下)《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七十九章——淄博備戰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八十三章——朝鮮東學道(中)銀子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勢力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難題第七章——長工劉家第七十二章——硫球爭端(三)第六十九章——英國的抉擇(下)第八十三章——進入北平第十九章——洋務新學(二)第七章——長工劉家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一百章——來自民間的聲音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九章——“金順”典當行第三十三章——兩江民興銀行第一章——神秘玉佩第二十三章——兩江總督(二)第二章——下定決心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
第三十二章——湖商同鄉會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十三章——興業辦廠(二)第十章——意外橫財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四章——提前準備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七十五章——硫球爭端(六)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銀子第十章——意外橫財第三十五章——鋼甲巡洋艦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一百零二章——貨幣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會(下)第九章——“金順”典當行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八十五章——進兵朝鮮(下)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一百零七章——濟南會戰(三)第九十一章——國外訂單(上)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二十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一)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九十二章——國外訂單(下)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一百零二章——黃袍加身(下)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六十六章——瓊州佈防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五十六章——騰飛的兩江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八十六章——重設內閣第七十三章——硫球爭端(四)第七十章——硫球爭端(一)第八十章——南京合約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三十六章——兩江上海科技園區第九十二章——國外訂單(下)第一百零九章——濟南會戰(五)第一百章——來自民間的聲音第九十五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下)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九十章——新政(下)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三十一章——兩江銀錢製造局第九章——“金順”典當行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三十五章——鋼甲巡洋艦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一百零七章——濟南會戰(三)第七十八章——進入濟南第二十一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二)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三章——行動計劃第七十四章——硫球爭端(五)一些話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節(下)《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七十九章——淄博備戰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八十三章——朝鮮東學道(中)銀子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勢力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難題第七章——長工劉家第七十二章——硫球爭端(三)第六十九章——英國的抉擇(下)第八十三章——進入北平第十九章——洋務新學(二)第七章——長工劉家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一百章——來自民間的聲音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九章——“金順”典當行第三十三章——兩江民興銀行第一章——神秘玉佩第二十三章——兩江總督(二)第二章——下定決心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