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硫球爭端(二)

至於高雄軍港,英國人派出的使團已經啓程,青木周藏覺得自己完全可以等到英國人到來後,依靠英國人的力量,達成自己國家的目的。姚興華是以硫球歸屬問題來拒絕曰本的乾澀,那麼英國人他又會使用什麼辦法呢?青木周藏對此很是好奇。

在一一年一月底,由三名保守黨人、兩名自由黨人所組成“大英帝國議會出使大清帝國使團”,。南洋通商大臣、兩江總督姚興華和大英帝國總領事霍必瀾一起,到碼頭迎接。

在霍必瀾地介紹下,,可是相較那些激進的保守黨人來說,,比較溫和的了,這也是索爾茲伯裡委派他出任這次使團團長的主要原因。

由此,姚興華也可以看出,英國人對中國修建高雄軍港一事,雖有不滿,可也還遠未到要動用武力的地步,一切應該都還可以談。更何況,比英國人早到一步的青木周藏,又給自己帶來了硫球歸屬問題,這麼一個絕佳的藉口。

就在姚興華忙得應付英國人,嚴復忙着對付青木周藏的時候。一個毫不起眼,卻對當前局勢的發展,有着舉足輕重作用的人,也秘密抵達了上海。這個人就是原硫球中山國,大清皇帝冊封的尚質王世子尚久保。

尚久保之所以會在這個時間到上海來,是因爲他的父親尚質王尚豐毅,把大清國修建高雄軍港,理解爲是朝廷即將要武力收復硫球所做的準備。所以尚豐毅認爲自己應該與大清國取得聯繫,以便到時候能個配合大清國武力收復硫球的行動。思來想去,尚豐毅認爲這種事情只有讓自己的兒子親自跑一趟,纔是最保險的。同時爲了證明尚久保身份的真實性,尚豐毅還特意將大清皇帝冊封自己爲硫球王國尚質王的大印,交給了自己的兒子。也幸虧尚久保身上帶着這枚大印,他才能夠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找到上海道臺馬文卿,並通過馬文卿與兩江總督姚興華取得聯繫。

那天,當尚久保來到上海道衙門找到馬文卿的時候,馬文卿差點把他當作招搖撞騙的騙自己拿起來,幸虧尚久保急時的把琉球王國尚質王大印拿了出來,這才避免了一次牢獄之災。

在尚久保證實了自己身份的真實性後,馬文卿的直覺便告訴他,這個尚久保對總督大人解決這次高雄軍港危機,將有着飛比尋常的意義。同時爲了避免被無孔不入的曰本人探知世子已經到了上海的消息,保證世子和還在曰本人控制之下的尚質王的安全,馬文卿當即便派人用自己的官轎把尚久保送到了課植園,自己的府宅中居住。而馬文卿自己則親自來到姚興華在上海的辦公室,向總督大人稟報琉球王世子抵達上海的消息。

尚豐毅會在這個時候派自己的兒子來到上海,確實是不在姚興華的預料之中。不過尚豐毅心理打得是什麼算盤,姚興華就是用腳趾頭去想,也能猜個七七八八。所以在馬文卿的課植園內,當姚興華見到尚久保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前給了這位老哥一個異常熱情的擁抱,分開後還雙手扶着尚久保的胳膊,彷彿是分別了多年的親兄弟,重新想見一般,激動地說道:“世子這次親身涉險,跨越重洋來到上海,本官如有可效勞之處,世子但講無妨,本官必將竭盡全力爲世子分憂。”

如果單單從身份上來說,作爲朝廷親封的尚質王世子,尚久保確實要比姚興華尊貴上許多。不過作爲一個地少人寡的藩屬國世子,而且又是一個已經被他國強佔了的藩屬國。尚久保是絕對不敢再姚興華面前有任何託大表現的。“總督大人,您如此說可真要讓小臣無地自容了。”

“世子殿下,自一八七五年曰本人強佔硫球,咱們之間便失去了聯繫,也不知道十幾年來,世子一家過得可還好嗎?”姚興華拉着一臉謙卑之色的尚久保,關切地問道。

不提硫球還好,這鋪一提起,尚久保便“撲通”一聲跪在姚興華的面前,聲淚俱下地說道:“總督大人,自曰本人強佔我硫球后,不單單小臣一家,整個硫球的所有子民都過得苦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期盼着天朝大軍能夠早日南下,光復我硫球,可是這十數年過去了,仍未見天朝的一兵一卒,大家的心裡都在問,這是怎麼了?難道咱們的天朝父邦把我們忘了嗎?”——

最近這兩天在和朋友研究做一個生意:)所以時間很緊,在加上現在的情節把握方面,又太多地方需要仔細斟酌,所以已經有兩三天沒能更新了,今天晚上一定努力更新一章。

對不起啦:)

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八十二章——後續效應第二十三章——兩江總督(二)第四十七章——又見榮升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難題第六十章——經濟危機(上)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四十一章——工業化的石碌(下)第七十一章——硫球爭端(二)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齡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八十六章——重設內閣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八十章——南京合約第五十七章——狄塞爾來華(二)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二十一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二)序章第九十七章——兩江危機(上)序章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五十章——新婚婦人一些話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第一章——神秘玉佩第一百一十章——濟南會戰(六)第九十章——新政(下)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十三章——興業辦廠(二)一些話第八章——落戶安家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六十八章——英國的抉擇(上)第二十三章——兩江總督(二)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九十五章——行長盛宣懷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八十三章——朝鮮東學道(中)第六十章——經濟危機(上)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三十六章——兩江上海科技園區第九十章——新政(下)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齡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勢力第三十四章——紙幣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第一百零七章——濟南會戰(三)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九十七章——後宮家事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七十九章——淄博備戰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會(下)第十一章——花錢買官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八十一章——遷都奉天第九十九章——兩江危機(下)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八十一章——遷都奉天第五十章——新婚婦人第五十二章——新軍擴編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九十三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上)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一百零二章——貨幣第一百零五章——濟南會戰(一)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零二章——黃袍加身(下)檢討書第六十六章——瓊州佈防第一百一十章——濟南會戰(六)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鴻章(下)檢討書第八十八章——軍事改革第七十六章——恭親王出山第八十三章——進入北平第十九章——洋務新學(二)第八十章——上海世博會(上)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一百零三章——天時、地利、人和第六十二章——重回軌道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六十章——經濟危機(上)第二十九章——技工學校第五十三章——陸軍?海軍?第五十七章——狄塞爾來華(二)第一百零九章——濟南會戰(五)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八十六章——重設內閣
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八十二章——後續效應第二十三章——兩江總督(二)第四十七章——又見榮升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難題第六十章——經濟危機(上)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四十一章——工業化的石碌(下)第七十一章——硫球爭端(二)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齡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八十六章——重設內閣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八十章——南京合約第五十七章——狄塞爾來華(二)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二十一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二)序章第九十七章——兩江危機(上)序章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五十章——新婚婦人一些話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第一章——神秘玉佩第一百一十章——濟南會戰(六)第九十章——新政(下)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十三章——興業辦廠(二)一些話第八章——落戶安家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六十八章——英國的抉擇(上)第二十三章——兩江總督(二)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九十五章——行長盛宣懷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八十三章——朝鮮東學道(中)第六十章——經濟危機(上)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三十六章——兩江上海科技園區第九十章——新政(下)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齡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勢力第三十四章——紙幣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第一百零七章——濟南會戰(三)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九十七章——後宮家事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七十九章——淄博備戰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會(下)第十一章——花錢買官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八十一章——遷都奉天第九十九章——兩江危機(下)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八十一章——遷都奉天第五十章——新婚婦人第五十二章——新軍擴編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九十三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上)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一百零二章——貨幣第一百零五章——濟南會戰(一)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零二章——黃袍加身(下)檢討書第六十六章——瓊州佈防第一百一十章——濟南會戰(六)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鴻章(下)檢討書第八十八章——軍事改革第七十六章——恭親王出山第八十三章——進入北平第十九章——洋務新學(二)第八十章——上海世博會(上)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一百零三章——天時、地利、人和第六十二章——重回軌道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六十章——經濟危機(上)第二十九章——技工學校第五十三章——陸軍?海軍?第五十七章——狄塞爾來華(二)第一百零九章——濟南會戰(五)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八十六章——重設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