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洋務新學(一)

在朝廷批覆和批撥的經費同時抵達廣州城的那一天,姚興華時隔一個多月後,再一次見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兩江總督張之洞。相較於上一次在張之洞府中內堂的會面,這一次張之洞在總督府衙門內召見姚興華,要顯得正式的多了。

在這次會面中,張之洞不但把朝廷給他便宜行事的權利,下放給了姚興華,還授予姚興華在與興辦洋務這個領域內,凡廣東大小官員,具由姚興華一體節制的特權。而且不單單是朝廷下撥的那六十萬兩辦鐵廠經費銀,張之洞沒有剋扣一兩一錢,就是兩廣總督府在這一個月時間裡,向鄉紳募集而來的近四十萬兩白銀,張之洞也都如數交與姚興華自由使用。

姚興華也在這次會面中,向張之洞進呈了自己在這個一月時間裡的工作所得,初步將鍊鐵廠選址定在了瓊州府(海南)一個叫石碌的地方,並計劃在石碌西面興建一個港口。此外,關於興辦日產生鐵百噸的鐵廠所需購置和安裝設備的預算(包括自行生產部分和從英國諧塞德鐵廠進口部分)共計白銀二十萬兩,興辦鋼廠所需預算十萬兩,興辦生產鐵板、鐵條、鋼板、鋼條等粗加工工廠所需預算六萬兩,勘驗及興建鐵礦開採廠所需預算五萬兩,興建港口,鋪設鐵路共需銀二十萬兩。共計白銀六十一萬兩,需時兩年方可建成。

姚興華之所以呈報給張之洞的預算只有區區六十一萬兩,主要的原因還是沒能想到,朝廷這一次竟然如此大方,一下子就撥付了六十萬兩的經費,而兩廣總督居然也能籌借到四十萬兩,則更是出乎姚興華的預料之外。所以,根據新的形式,姚興華連忙把原定鐵廠日產百噸生鐵的產量提高日產一百五十噸,如此一來,則整個預算額度都將隨之提升,修改之後的預算金額爲白銀八十萬兩。

對姚興華的新提案,顯然更對向來好大喜功而又務爲規模宏大的張之洞的胃口,雖然他本人對把工廠建在瓊州(海南)而不建在廣州城邊有所不滿,不過自己確實對開設鐵廠不在行,索性也就放手不管。所以張之洞對姚興華的整個預算案,竟一筆未改,直接服準,並在姚興華告辭之前,再三勉勵打氣,盡顯殷殷期盼姚興華興辦洋務,一舉成功之情。

一八八八年四月七日(光緒十四年),姚興華正式在廣州開衙建府,這也就意味着總投資額高到一百萬兩白銀的瓊州鐵廠正式開工建設,姚興華出任第一任督辦。

關於瓊州鐵廠,這中間還有一段小插曲,本來這一百萬兩的總投資,是包含了鍊鋼的,可是姚興華私心作祟,經巧言令色的說服了張之洞,同意把鍊鋼廠單獨劃分出來,由民間資本集資興建,姚興華爲此還美其名曰鼓勵民族資本投資實業,實際上該鍊鋼廠的投資人只有一人,就是他姚興華。

這個由姚興華獨自投資興建的鍊鋼廠,隸屬於瓊州重工集團總公司,總計投資額遠遠超過了最初計劃的十五萬兩白銀,到最終建成投產的時候,總共投入了高達二十八萬兩白銀,這多出十多萬兩投資,是爲了生產哈維鋼和克虜伯鋼,不過在本書中,他們的名字將更改爲瓊州乙鋼(哈維鋼)、瓊州甲鋼(克虜伯鋼)。

瓊州重工集團總公司,是姚興華利用鐵廠周邊的空閒土地,獨自投資興辦的一系列現代化工廠所組成得,其旗下除了瓊州鋼廠外,還有水泥廠、煤氣廠、槍炮局、機器局和在八所港投資得,擁有兩個五千噸船塢的瓊州船政局。

其中開辦槍炮局、機器局和瓊州船政局所需要的全部資金,都是姚興華出售侯德榜聯合制鹼法,在歐洲和美洲的獨家生產許可證所獲得的款項,另外在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初春,姚興華還把廣州城郊新記純鹼廠的大部分熟練工人轉移到瓊州,新建了一家無論是規模,還是產量都要比廣州新記大上數倍的瓊州純鹼廠。

至於那剩下來的十五萬兩國家經費,姚興華把其中十萬兩劃到了鍊鐵廠名下,使其日產量達到兩百噸生鐵,剩下的五萬兩,姚興華高薪聘請了數位在冶煉、機器加工領域享有盛名的國外專家,組建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家科研機構——瓊州重工研究中心。

擔任瓊州重工研究中心主任的,是一位曾在英國諧塞德鐵廠擔任工程師一職的中國人,這個人叫馬林,二十八歲,在金屬冶煉、機械加工兩領域,都有獨到見解,深得幾位研究中心幾位外聘專家得嘉許,紛紛認爲日後成就,不可限量。同時因爲馬林常年在國外生活,對西方的學說、政體都有很深的瞭解,骨子裡多多少少有那麼點對西方整體的嚮往,尤其令姚興華感興趣。

在瓊州鐵廠緊鑼密鼓開始籌建的同時,石碌與八所港之間的52公里長得鐵路,也由南中國鐵路公司幾乎是再同日開工鋪設。南中國鐵路公司是姚興華授意徐德昌投資成立的一家獨資企業,技術人員全部由國人組成,姚興華幾經周折才挖來的詹天佑出任總工程師,這次的石八鐵路,便是南中國鐵路公司和詹天佑承攬的第一項工程。

第三章——行動計劃第四十八章——拜見岳父第三十四章——紙幣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七十八章——進入濟南銀子第一百一十一章——監察部銀子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三十二章——湖商同鄉會第一百零四章——北伐開始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一百一十一章——監察部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十六章——拜見張之洞(二)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五十三章——陸軍?海軍?尾章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四十八章——拜見岳父第一百零四章——北伐開始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七十七章——濟南會戰(終)第七十章——硫球爭端(一)第九十章——上海博覽會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四十七章——又見榮升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三十九章——戴姆勒奔馳(下)第九十七章——後宮家事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八章——落戶安家第六十六章——瓊州佈防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漢第一章——神秘玉佩第六十二章——重回軌道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四十一章——工業化的石碌(下)第一百零四章——大躍進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七十二章——硫球爭端(三)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軍(上)序章第三十七章——工業化進程第八十章——上海世博會(上)第九十二章——國外訂單(下)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鴻章(下)《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會(下)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一百一十一章——濟南會戰(七)第二章——下定決心第八十三章——朝鮮東學道(中)第十八章——洋務新學(一)第一百零三章——寂靜前夜第八十八章——軍事改革第十章——意外橫財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軍(上)第九十一章——同盟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八十四章——朝鮮東學道(下)第五十六章——騰飛的兩江第九十七章——後宮家事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三十一章——兩江銀錢製造局第一百章——進還是退?第七十三章——硫球爭端(四)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節(上)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勢力第十一章——花錢買官第三十一章——兩江銀錢製造局第十章——意外橫財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如果歷史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第六十九章——英國的抉擇(下)銀子第十章——意外橫財《馬關條約》全文第五十三章——陸軍?海軍?如果歷史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軍(上)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九十章——上海博覽會第四十章——工業化的石碌(上)第三十六章——兩江上海科技園區第七十三章——硫球爭端(四)第三章——行動計劃第七十五章——硫球爭端(六)第七十一章——硫球爭端(二)第八章——落戶安家
第三章——行動計劃第四十八章——拜見岳父第三十四章——紙幣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七十八章——進入濟南銀子第一百一十一章——監察部銀子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三十二章——湖商同鄉會第一百零四章——北伐開始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一百一十一章——監察部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十六章——拜見張之洞(二)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五十三章——陸軍?海軍?尾章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四十八章——拜見岳父第一百零四章——北伐開始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七十七章——濟南會戰(終)第七十章——硫球爭端(一)第九十章——上海博覽會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四十七章——又見榮升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三十九章——戴姆勒奔馳(下)第九十七章——後宮家事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八章——落戶安家第六十六章——瓊州佈防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漢第一章——神秘玉佩第六十二章——重回軌道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四十一章——工業化的石碌(下)第一百零四章——大躍進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七十二章——硫球爭端(三)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軍(上)序章第三十七章——工業化進程第八十章——上海世博會(上)第九十二章——國外訂單(下)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鴻章(下)《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會(下)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一百一十一章——濟南會戰(七)第二章——下定決心第八十三章——朝鮮東學道(中)第十八章——洋務新學(一)第一百零三章——寂靜前夜第八十八章——軍事改革第十章——意外橫財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軍(上)第九十一章——同盟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八十四章——朝鮮東學道(下)第五十六章——騰飛的兩江第九十七章——後宮家事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三十一章——兩江銀錢製造局第一百章——進還是退?第七十三章——硫球爭端(四)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節(上)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勢力第十一章——花錢買官第三十一章——兩江銀錢製造局第十章——意外橫財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如果歷史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第六十九章——英國的抉擇(下)銀子第十章——意外橫財《馬關條約》全文第五十三章——陸軍?海軍?如果歷史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軍(上)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九十章——上海博覽會第四十章——工業化的石碌(上)第三十六章——兩江上海科技園區第七十三章——硫球爭端(四)第三章——行動計劃第七十五章——硫球爭端(六)第七十一章——硫球爭端(二)第八章——落戶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