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37章黃巾起義(二)

這場波及七州的黃巾起義暴之後,各地的黃巾軍各路人馬,浩浩蕩蕩氣勢逼人,這些黃巾軍的目標很明確,直指州、郡、縣地方官府,黃巾軍逢官吏官軍必殺,遇官府必燒,另外他們還堅決打擊地方豪強,一時之間令很多州郡失卻依據,地方官員大多逃亡,黃巾軍幾大主力活動的地方几乎成了他們控制的天下。

而在此時,大漢朝堂之上一片混亂,掌權的宦官和朝中大臣彼此指責,互不相讓,有些朝廷中的官員如袁槐、劉寬、蔡邕等人,爲了趁機除去宮中的宦官,藉口中常侍封諝和太監徐奉參加了太平道,而且還打算做張角的內應傷害靈帝,因此堅決要求斬殺宦官頭目中的幾個常侍張讓、趙忠等人;而更多對黨錮一直不滿的如楊賜、馬日磾等官員則要求靈帝大赦天下黨人,釋放流放的徙徒,以便共同鎮壓太平軍。

光和五年六月,靈帝終於同意下詔解除了長期實行的“黨錮”之獄,大赦天下,當然只有張角等黃巾軍罪不可赦,同時因爲及時現並剷除了洛陽城和皇宮中的太平道信徒,河南尹何進被靈帝提拔爲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卒屯於都亭,以鎮守都城洛陽,另外又在都城周圍八關(函谷關、廣成關、伊闕關、大谷關、轘轅關、旋門關、小*平津關和孟津關)之中設置都尉駐防,以加強都城洛陽的外圍防衛力量,阻止黃巾軍向洛陽的進攻。

靈帝又下詔令左中郎將朱雋率領北軍步騎兵四萬多人,進攻東線潁川一帶的太平軍,務必擋住這支直插都城洛陽的黃巾軍主力部隊;命仍在冀州與黃巾軍作戰的右中郎將皇甫嵩率領新軍士卒聯合地方官軍,進攻冀州黃巾軍,討伐張角,阻止其主力大軍南下洛陽;命南陽郡守率地方官軍防守南線,以防止黃巾軍北上。

另外靈帝還下旨令朝中的公卿交出家中的馬車、弓弩,用以充實軍隊,各位將軍的子孫和吏民之中只要是懂得打仗、有些武力的,都集中到都城洛陽接受面試,合格的便分到各軍之中一同參戰,同時嚴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與黃巾軍作戰。

這次的黃巾起義雖然最終仍然生了,但由於有了老劉的介入,使得朝廷事先有了準備,而最後參加起義的太平道信徒由於各地官府的壓制,比原來的人數少了一些,但老劉畢竟不是神,他雖然想盡自己的努力去阻止黃巾起義的生,可有些事情畢竟不是因某個人的意志而轉移的,只是這次起義對大漢朝所造成的影響,至少會比原來小一些。

現在內地的官軍都在與黃巾軍作戰,而幽州的老劉則面臨着更大的挑戰,那便是在張角率領太平道信徒起義後的第三天,鮮卑大軍便兵分三路向漢地起了進攻。

第一路是由東部鮮卑大人闕機率領的七萬鮮卑騎兵,手下

將軍有彌加、素利、宇文莫槐幾人,他們從右北平郡的徐無縣進入漢境;第二路是由鮮卑大王和連與中部鮮卑大人柯最合兵一處,他們的兵馬最多,共有八萬多鮮卑騎兵,旗下大將有闕居、魁頭、慕容風等人,這一路大軍從上谷的廣寧殺入幽州;最後一路是由西部鮮卑的兩位大人置鞬落羅和日律推演二人率領的八萬鮮卑騎兵,手下大將有宴荔遊、拓跋疆等人,他們從幷州的雁門進入漢境,三路大軍共二十三萬多鮮卑騎兵,可以說是鮮卑各部精銳盡出,看來這次和連與幾部鮮卑大人都是勢在必得,在他們的後方加起來也只剩下了不到五萬的老弱殘兵。

最先生戰鬥的,是在上谷的廣寧,現在上谷的太守是公孫瓚,而都尉則是原來難樓手下的萬夫長兀赤,爲了防止鮮卑大軍的進攻,公孫瓚把老劉派來上谷協助防禦的幾支部隊重新進行了分配,突騎兵第二軍第一師的五千士兵在軍長赤延和師長赤莫罕的帶領下,與高順帶領的六千人的步兵師一起,被派到了上谷最前線的廣寧縣城,而師長脫脫兒率領的突騎兵第二師五千人則被公孫瓚留在了上谷的治所沮陽城中。

由於幽州各地的守軍都得到了刺史府的命令,所有守軍不得出城與鮮卑大軍交戰,只是準備好守城之物,在城中堅守城池,另外由於有了幽州商隊的大力開,幽州各地郡縣之中都是糧草充足,而鮮卑人本來就沒有多少餘糧,只要雙方相持的時間一長,鮮卑人的糧草很快便會耗盡,那時候他們想不撤軍也不行了,餓着肚子的兵馬肯定是自取滅亡。

當和連與中部鮮卑大人柯最率領的八萬鮮卑大軍出現在廣寧城下時,城牆上的三千名當地的郡國兵和五千剛剛武裝起來的屯田軍士兵幾乎嚇呆了,只有突騎兵第二軍的五千士兵和步兵師的六千士兵還比較鎮定,他們中的突騎兵幾乎都來自遼西與右北平郡的烏桓部族,與鮮卑人近年來摩擦不斷,但是烏桓由於實力不及鮮卑人強大,因此他們也是飽受鮮卑人的欺壓,如今他們已經是大漢幽州的正規軍了,經過近一年的艱苦訓練,同時每人手中都配上了連弩和*,因此他們並不因爲城外的鮮卑騎兵人多而害怕,而是渴望儘快與鮮卑大軍交戰,也讓鮮卑騎兵嚐嚐他們手中這種曾經讓烏桓人吃夠了苦頭的連弩的厲害。

老劉還派工匠在地處邊陲的軍事重鎮之中,於四門的城牆之上都安裝了幾架投石機,雖然數量不多,但由於是採取的固定底座,因此可以投擲的石塊更大,投出的距離也更遠,只是靈活性不如器械師的投石車方便。

突騎兵第二軍軍長赤延帶着手下的師長赤莫罕和步兵師師長高順,還有廣寧縣的縣令章寒與縣尉,此時便在廣寧城北門的城牆之上,看到前來進犯的鮮卑騎兵連綿不斷的向廣寧城下進,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邊,到現在還沒有看出有多少鮮卑騎兵前來進犯,爲了防止過一會兒廣寧城被圍住了無法派人出去報信,赤延連忙派了個信使從南門出了廣寧城,到沮陽去向太守公孫瓚報信,看城外鮮卑大軍的規模,人數至少在六七萬以上,同時也讓公孫太守把消息儘快傳到薊縣刺史大人那裡,看看刺史府能不能派些援兵過來,還有就是讓公孫太守做好準備,如果廣寧城守不住了,那鮮卑大軍的下一個目標應該便是沮陽城了。

足足三刻鐘之後,鮮卑騎兵的隊伍終於開到了廣寧城下,從四面把廣寧縣城團團圍住,赤延和高順都在默默地在心中計算着城外鮮卑大軍的數量,最後確認這隊鮮卑大軍人數

應該是在八萬人以上。

圍住廣寧縣城的鮮卑大軍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在城外開始紮營,這些鮮卑騎兵似乎料定漢軍不敢出城應戰,因此他們居然把營寨紮在了距離廣寧縣城不到四里遠的地方。

鮮卑大軍之中並沒有雲梯撞木等攻城器具,所以他們也開始派人在城外不遠處的樹林之中砍伐樹木,開始製造雲梯。

現在廣寧城的最高將領便是突騎兵第二軍的軍長赤延,因此高順向他請示道:“赤延將軍,這些鮮卑人也太目中無人了,你看他們營寨的距離,正好在我們投石機的射程之內,我建議等他們的營帳建好了,將軍可以下令我們用投石機投擲石塊,砸爛他們的大營如何?”

赤延在右北平的土垠城便見識過投石車的厲害,現在自己手中有了這東西,正好可以讓鮮卑騎兵嚐嚐它的厲害,於是同意了高順的建議,派人通知四門城牆上操縱投石機的士卒做好準備,等鮮卑大軍的營帳紮好了,便開始用投石機向他們進攻,最好是把他們的中軍大帳給砸爛了,那裡邊肯定是鮮卑大將的所在。

在紮營之時,鮮卑騎兵還沒忘了向城中的漢軍炫耀他們的武力,有上百名鮮卑騎兵縱馬從城外不遠處來回奔馳,並且逐漸靠近城牆,打算施展他們的騎射之術。

赤延和高順早就令士兵做好了準備,將手中的連弩對準了城外的鮮卑騎兵,等他們進入一百五十步的最佳射程之時,便用連弩幹掉這些不知死活的傢伙。

城外的鮮卑大軍之中,暫攝鮮卑大王之位的和連與中部鮮卑大人柯最一起,帶着他們手下的大將魁頭、闕居、慕容風等人正對着廣寧縣城指指點點,幾個人有說有笑,似乎這廣寧城已經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一般。

這時前邊那些來往奔跑的鮮卑騎兵已經到了離城一百五十步遠近,只聽城上的高順一聲高喊:“放箭!”頓時只見城上的漢軍扣動手中弩箭的扳機,幾百支弩箭呼嘯着射向那些還在奔跑的騎兵身上,他們身上薄薄的皮甲根本擋不住漢軍的弩箭,只聽見“噗噗”的一陣悶響過後,剛纔還在耀武揚威的鮮卑騎兵都已經中箭落馬,剩下上百匹戰馬獨自跑回了遠處的鮮卑軍中。

眼前生的情景不禁令鮮卑大軍中的和連等人目瞪口呆,他們還沒有與老劉來到幽州之後所組建的戍邊軍交過手,因此根本不知道漢軍有如此厲害的武器,剛纔還在狂呼亂叫的鮮卑大軍頓時沒了聲響,而城上的漢軍則爆出一陣震天的歡呼聲。

正文_第220章論功行賞正文_第81章城中混戰正文_第755章夜間談判正文_第378章西域諸國正文_第521章風雲莫測正文_第20章神拳立威正文_第140章陷陣精兵正文_第84章兩敗俱傷正文_第1023章 雙重手段正文_第360章釜底抽薪(二)正文_第933章 通過糧食來掌控正文_第542章奪城之戰正文_第523章騎兵對決正文_第472章 化險爲夷正文_第237章微服出巡正文_第307章虎入狼羣正文_第273章長驅直入正文_第55章青樓豔妓正文_第491章 小人之心正文_第905章 智王爺什麼意思正文_第672章主動奪權正文_第388章心服口服正文_第847章 平定江東正文_第458章 摩拳擦掌正文_第785章王庭之中的危機正文_第1047章 智王爺的目的正文_第262章北伐之計正文_第587章訴說衷腸正文_第158章大獲全勝正文_第728章一夜鏖戰正文_第841章 下策正文_第952章 十年之約正文_第443章 刺客之謎正文_第705章放火燒正文_第1060章 匈奴的秘密正文_第211章張角之死正文_第1035章 老劉的不好意思正文_第604章租地建港(二)正文_第435章 誰是強者正文_第631章投石懾敵正文_第1066章 智王爺來訪正文_第932章 得民心者正文_第726章包圍側翼正文_第187章大勢已去(一)正文_第1048章 小看了智王爺正文_第564章合圍倭兵正文_第380章疏勒遇敵(一)正文_第598章幸福快樂正文_第374章推心置腹(一)正文_第878章 進軍王庭正文_第685章砍殺官軍正文_第526章垂死掙扎正文_第323章放虎出山正文_第110章螳螂捕蟬(一)正文_第934章 智者老人正文_第1033章 戰爭分歧正文_第670章莫名廝殺正文_第737章瘋狂阻擊正文_第40章酒後論勢正文_第197章關羽神威(二)正文_第268章又生一計正文_第991章 老劉的定力正文_第889章 坐在匈奴王的位置上正文_第427章 抵達王城(二)正文_第930章 統軍能力正文_第80章翻版鴻門正文_第909章 匈奴王叫劉備正文_第287章三韓之滅(二)正文_第173章水淹鄴城(二)正文_第19章擒賊擒王正文_第21章城下之盟正文_第840章 尋找糧倉正文_第720章軍鎮的聯合正文_第653章冰釋前嫌正文_第530章小澤詭計正文_第366章匈奴作惡(一)正文_第43章負棍請罪正文_第1007章 複雜的匈奴正文_第175章長社之戰(一)正文_第49章宮中相見正文_第761章兵圍建業城正文_第186章攻佔宛城正文_第82章蹋頓攻城正文_第47章酒後無罪正文_第805章去北海正文_第178章初會董卓(一)正文_第477章 滅倭之計(一)正文_第411章 友好協定(二)正文_第545章 大勢已去(一)正文_第722章降服柳浩平正文_第288章雙雄聯手正文_第1031章 識破謊言正文_第893章 三大殺手正文_第619章歷陽慶功正文_第641章巧作安排正文_第988章 血蛇衛帶來的壓力正文_第680章麋家好大勢力正文_第136章黃巾起義(一)正文_第27章雙喜臨門正文_第278章子義之計
正文_第220章論功行賞正文_第81章城中混戰正文_第755章夜間談判正文_第378章西域諸國正文_第521章風雲莫測正文_第20章神拳立威正文_第140章陷陣精兵正文_第84章兩敗俱傷正文_第1023章 雙重手段正文_第360章釜底抽薪(二)正文_第933章 通過糧食來掌控正文_第542章奪城之戰正文_第523章騎兵對決正文_第472章 化險爲夷正文_第237章微服出巡正文_第307章虎入狼羣正文_第273章長驅直入正文_第55章青樓豔妓正文_第491章 小人之心正文_第905章 智王爺什麼意思正文_第672章主動奪權正文_第388章心服口服正文_第847章 平定江東正文_第458章 摩拳擦掌正文_第785章王庭之中的危機正文_第1047章 智王爺的目的正文_第262章北伐之計正文_第587章訴說衷腸正文_第158章大獲全勝正文_第728章一夜鏖戰正文_第841章 下策正文_第952章 十年之約正文_第443章 刺客之謎正文_第705章放火燒正文_第1060章 匈奴的秘密正文_第211章張角之死正文_第1035章 老劉的不好意思正文_第604章租地建港(二)正文_第435章 誰是強者正文_第631章投石懾敵正文_第1066章 智王爺來訪正文_第932章 得民心者正文_第726章包圍側翼正文_第187章大勢已去(一)正文_第1048章 小看了智王爺正文_第564章合圍倭兵正文_第380章疏勒遇敵(一)正文_第598章幸福快樂正文_第374章推心置腹(一)正文_第878章 進軍王庭正文_第685章砍殺官軍正文_第526章垂死掙扎正文_第323章放虎出山正文_第110章螳螂捕蟬(一)正文_第934章 智者老人正文_第1033章 戰爭分歧正文_第670章莫名廝殺正文_第737章瘋狂阻擊正文_第40章酒後論勢正文_第197章關羽神威(二)正文_第268章又生一計正文_第991章 老劉的定力正文_第889章 坐在匈奴王的位置上正文_第427章 抵達王城(二)正文_第930章 統軍能力正文_第80章翻版鴻門正文_第909章 匈奴王叫劉備正文_第287章三韓之滅(二)正文_第173章水淹鄴城(二)正文_第19章擒賊擒王正文_第21章城下之盟正文_第840章 尋找糧倉正文_第720章軍鎮的聯合正文_第653章冰釋前嫌正文_第530章小澤詭計正文_第366章匈奴作惡(一)正文_第43章負棍請罪正文_第1007章 複雜的匈奴正文_第175章長社之戰(一)正文_第49章宮中相見正文_第761章兵圍建業城正文_第186章攻佔宛城正文_第82章蹋頓攻城正文_第47章酒後無罪正文_第805章去北海正文_第178章初會董卓(一)正文_第477章 滅倭之計(一)正文_第411章 友好協定(二)正文_第545章 大勢已去(一)正文_第722章降服柳浩平正文_第288章雙雄聯手正文_第1031章 識破謊言正文_第893章 三大殺手正文_第619章歷陽慶功正文_第641章巧作安排正文_第988章 血蛇衛帶來的壓力正文_第680章麋家好大勢力正文_第136章黃巾起義(一)正文_第27章雙喜臨門正文_第278章子義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