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41章保衛廣寧(一)

前排的漢軍士兵用連弩平射,而後邊的漢軍都是採用拋射,鮮卑大軍密集的隊形正中漢軍下懷,那些還在拼死向前追擊漢軍的鮮卑騎兵頓時被漢軍的箭雨射死無數,嚇得後邊的鮮卑騎兵也不敢過分進逼,高順等人在李榮帶領的兩千名生力軍的掩護下,終於慢慢撤到了廣寧城中。

而城牆上的章寒看到漢軍已經不再與鮮卑騎兵糾纏在一起時,馬上命令城牆上的投石機投擲石塊,雖然只有兩架投石機,但畢竟投出的石頭砸在鮮卑大隊人馬中,肯定會命中,所以也嚇得那些鮮卑士兵紛紛撥轉馬頭,開始向後退卻,而柯最等人雖然還想拼命攔住後退的士兵,但是看到被圍住的漢軍已經逃回了城中,而城門處還有不少漢軍的防守士兵,城上也是一樣,自己再追上去只能是自討苦吃,徒增傷亡,所以最後只能默認了大軍的退卻行爲,他自己也在親兵的簇擁下回轉大營。

退回城中的漢軍清點了一下人數,突騎兵還剩下一千一百人,而高順帶出去的步兵則退回來九百八十三人,其中還有輕重傷員二百八十人,此次戰鬥,漢軍的死亡人數達到了五千人,這是自老劉來到幽州組建幽州的大軍以來,第一次出現如此大的傷亡,當然其中有赤莫罕輕敵冒進的原因,但不管怎麼說,死在他們手中的鮮卑騎兵人數,至少有兩萬人以上,一比四的死亡比例對漢軍來說,只能算是一場慘勝。

好在軍中的幾員大將都得以生還,現在廣寧城中還有高順步兵師的近五千名士兵,突騎兵則是損失慘重,只剩下一千一百人,加上城中的三千郡國兵和五千屯田軍,廣寧城中還有一萬五千名漢軍,不過由於用來守城的滾木礌石、弩箭等物的儲備都很充足,堅守十天應該問題不大,而且戰事開始的第一天,赤延已經派人前往沮陽通知太守公孫大人了,估計他那裡的援兵再有兩三天也應該到了。

撤回大營的柯最自覺臉上無光,因此也沒去和連那裡報告,反正戰況他也都看到了,又不是自己不出力,實在是漢軍的戰力太強了,通過清點人數,今天的戰鬥中戰死的鮮卑士兵是兩萬三千人,加上第一天被漢軍燒死射死的一萬四千人的鮮卑士兵,進入幽州的鮮卑騎兵到今天已經損失了三萬七千人,目前大營中還剩下不到五萬人,接下來如何進攻廣寧縣城已經令他們有些頭疼了。

當天傍晚天降大雨,這可苦了那些沒有了帳篷的鮮卑士兵,也許是天佑大漢,這場大雨整整下了一夜,那些鮮卑將官還好些,畢竟有帳篷用來遮擋雨水,可大部分的鮮卑士兵由於帳篷被燒了之後,只能在樹下搭個簡易牀鋪湊合,這回地面上的雨水足有半尺多深,低窪處更是積滿了雨水,所以這些鮮卑士兵沒有辦法,只能砍些木頭枝搭了一些簡易的棚子,上邊再用樹枝蓋上,雖然仍然四處漏雨透風,但也總比在大雨中直接淋着好多了。

而城中的赤延等人也沒閒着,高順知道死去的士兵身上還都帶着連弩、*和精鋼護甲,由於今天的大戰結束後沒多久,天上便下起了大雨,因此鮮卑士兵也沒來得及去打掃戰場,這些東西可不能被鮮卑人得到,否則至少會使他們的部分士兵得以配備這些武器和護具,因此藉着大雨和夜色,高順派自己手下的一千名士兵帶着城中的五千屯田軍到了城外的戰場之上,將那些死去士兵的屍體和他們的武器裝備都擡進城中的校場之上,堅決不給城外的鮮卑騎兵留下一具連弩。

忙活了大半夜,終於把所有戰死的五千名漢軍的屍體都運回了城中,而鮮卑大營中的士兵則只顧着躲雨,身上又溼又冷的他們根本沒想到城中的漢軍會出來打掃戰場,所以鮮卑人還想着明天再去戰場之上,把死亡漢軍身上的那些裝備收起來呢。

由於長期得到老劉的指點,因此高順知道這個季節屍體很容易腐爛,引疫情,於是和赤延等人商量之後,決定先把漢軍的屍體用石灰處理一下,暫放在校場之中,明天要是天氣好了,如果城外的鮮卑士兵也開始打掃戰場、收拾他們戰死士兵的屍體,那便在城外找個地方,派屯田軍出城把這些漢軍的屍體埋好。

第二天果然是個大晴天,被大雨折騰了一夜的鮮卑士兵身上的衣服都已經被雨水淋溼了,皮甲也被雨水浸透,穿在身上非常沉重,考慮到昨天剛剛下了一夜的大雨,城外的地面非常溼滑泥濘,根本沒辦法前去攻城,因此鮮卑士兵把身上的皮甲也都脫了,一名萬夫長帶着三千士兵到戰場上打掃戰場,準備把漢軍身上的鋼甲和手中的*、連弩等武器都蒐羅起來,帶回去武裝自己的部隊。

結果到了戰場之上,他們才法現現在戰場上剩下的,只有他們自己士兵的屍體,昨天戰死的漢軍屍體都已經不見了,搞的這些原本就很迷信的鮮卑士兵後背上直冒冷汗,以爲是自己活見鬼了。

看着泥地上的那些通往廣寧城中的腳印,那名萬夫長知道肯定是漢軍昨晚趁着大雨,已經將那些戰死的漢軍屍體和武器裝備都搶回城中去了,氣得他嘴裡不停的罵着漢軍狡詐,看來昨天自己就該早點動手,還能撈到不少的戰利品,現在好了,只能給戰場上的這兩萬三千多鮮卑士兵收屍了。

此時城中的赤延派了個使者出城,要求鮮卑士兵允許漢軍到城外掩埋戰死士兵的屍體,那名萬夫長忙去大營中向和連稟報,和連聽說是掩埋屍體,那就埋吧,這種事還要來煩我,沒看到我正在爲如何從後方調運帳篷的事正頭疼呢。

其他幾員大將聽說漢軍要掩埋戰死士兵的屍體,他們也沒多說什麼,昨天漢軍在那種危險境地之下,竟然最後還能逃出一小部分,這纔是真正的強者,因此他們心中對漢軍也很是佩服,所以也就沒有再打那些連弩和鋼甲的主意。

於是赤延派縣尉帶着屯田軍用馬車將城中的那些漢軍屍體運到城外不遠處的一處山坡上,此時沒辦法爲他們每人準備棺木成殮了,只能是給每人挖

了個坑,然後把已經用白布裹好的漢軍士兵的屍體小心的放到坑中埋好,再堆起一座墳包,墳前插好寫有死亡士兵姓名的木牌,以便將來方便他們的親屬對他們進行祭奠。

死亡士兵的名冊已經造好,將來要上報幽州刺史府,這樣這些戰死的士兵的家屬便可以受到官府很好的照顧:除了得到一筆數目可觀的撫卹金外,家中的父母都由官府每年放補貼,其他家人之中經考試合格的,也可以進入幽州書院學習,不合格的也可以在幽州各地的那些生產鋼鐵、農具、傢俱等官辦的各類作坊之中安排個事做,有合適的還可以加入幽州的戍邊軍或郡國兵,因此可以說現在幽州軍隊的士兵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們的任務便是平時在校場上刻苦訓練,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保衛幽州、保衛自己的家園。

這一天的和平日子很快就過去了,雙方都在積蓄力量,準備明天的戰事。

赤延下令,將從戰場上收回來的那近五千具連弩和*,先給城中的三千名郡國兵和兩千名屯田軍配上,然後又把連弩的使用方法教給了他們,再給他們把那些鋼甲和頭盔也穿上,這樣只要是在城牆上堅守,那麼這五千名士兵的戰力也應該大幅提高,至少他們練了一天之後,連弩的準頭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一百步之*中敵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城外的鮮卑人手中現在已經有了上百架雲梯和幾根用來攻城的撞木,所以當晚和連傳下命令:士兵早早休息,明天一早便開始攻城。

畢竟鮮卑大營之中,還有將近五萬的鮮卑士兵,這些士兵也都是身經百戰的鮮卑精兵,昨天上陣的,都是中部鮮卑大人柯最手下的士兵,而和連的手中雖然只有兩萬大軍,但這兩萬大軍可是他父親檀石槐親手帶出來的,其中的很多人都跟着檀石槐縱橫大漠多年,經歷了無數的大小戰陣,能活到現在就證明他們都有着不俗的身手。

至於明天的攻城方案,和連和柯最幾人商議之後,衆人都覺得城中的精銳士兵應該在昨天的一戰中損失過半,只要把剩下的這些精兵分開,他們便無法應付人數衆多的鮮卑士兵,因此幾人最後決定:明天採取全面突擊的方法,從四面城牆同時進攻,由和連的侄子魁頭帶着和連手下的兩萬精兵從北城牆主攻,柯最帶領一萬人從南邊進攻,闕居帶領一萬人從東邊的城牆進攻,最後剩下的不到一萬人,由慕容風率領從西邊進攻,明天的攻城從早晨吃過早飯便開始,和連下了死令,幾位大人和將軍一定要不給漢軍喘息的機會,我們人多,可以讓士兵輪番不停的向城上進攻,死幾個人沒什麼,關鍵是我們一定要奪下廣寧城,只要能得到廣寧城,估計繳獲的戰利品就會令今後鮮卑士兵的戰鬥力大大提高。

柯最幾人一想到漢軍手中的連弩和*、身上的精鋼戰甲和頭上的鋼盔,不禁眼睛放光,這些東西哪一樣對他們來說都是好東西,要是能給自己的鮮卑騎兵也大量配備上,那將來再與漢軍交手,就不會如此被動了。

正文_第984章 殺與被殺正文_第716章陸遜正文_第653章冰釋前嫌正文_第307章虎入狼羣正文_第349章再續前緣(二)正文_第969章 南北匈奴正文_第307章虎入狼羣正文_第237章微服出巡正文_第310章城中亂戰(二)正文_第910章 匈奴王的尷尬正文_第1054章 匈奴王服軟正文_第604章租地建港(二)正文_第751章機會正文_第854章 幾個匈奴人正文_第872章 三公子袁尚正文_第176章長社之戰(二)正文_第665章糧草協定正文_第258章明爭暗鬥(一)正文_第185章宛城之戰正文_第1065章 順利掌控正文_第475章 忠人之事正文_第738章分開上路正文_第765章邊境小鎮正文_第81章城中混戰正文_第1077章 互相佩服正文_第444章 皇宮盛宴(一)正文_第1039章 老劉的標準正文_第44章金殿面聖正文_第916章 老劉的選擇題正文_第282章偷襲鳥山正文_第49章宮中相見正文_第633章荊襄之地正文_第422章 爾虞我詐(一)正文_第25章慶功晚宴正文_第453章 人獸大戰正文_第356章塵埃落定正文_第706章牽一髮而動全身正文_第153章故技重施正文_第842章 轉攻爲守正文_第488章前往耽羅正文_第611章力挽狂瀾(二)正文_第236章豐收之年正文_第940章 匈奴棋盤正文_第749章造反正文_第778章冒用身份正文_第602章江南小城正文_第808章盜兵符正文_第1034章 老劉的拒絕正文_第733章丟失的詔書正文_第765章邊境小鎮正文_第804章圍殺正文_第819章詔書正文_第343章大局已定正文_第43章負棍請罪正文_第571章小澤再逃正文_第311章死地後生正文_第199章黃巾劫營正文_第483章美色當前正文_第733章丟失的詔書正文_第545章 大勢已去(一)正文_第33章化敵爲友正文_第308章臨危不懼正文_第20章神拳立威正文_第969章 南北匈奴正文_第814章徐無言正文_第456章 羅馬之春正文_第390章貴霜帝國(二)正文_第667章血戰軍營正文_第975章 心機手段正文_第491章 小人之心正文_第761章兵圍建業城正文_第208章瞞天過海正文_第943章 出頭鳥正文_第444章 皇宮盛宴(一)正文_第58章青樓一夜正文_第30章防不勝防正文_第733章丟失的詔書正文_第384章蔥嶺高原(二)正文_第516章雉姬尾子正文_第801章老劉的計劃正文_第170章計將安出(二)正文_第796章反偷襲正文_第80章翻版鴻門正文_第87章定計除惡正文_第961章 互相牽制的局面正文_第161章奉旨出兵(一)正文_第349章再續前緣(二)正文_第792章放水淹正文_第504章打探軍情正文_第982章 冷箭的愛好正文_第912章 匈奴王求助正文_第14章鉅鹿訪賢正文_第669章安陽郡縣正文_第936章 老劉的陰謀正文_第895章 招攬兇鴉正文_第993章 心機手段正文_第227章老劉遇刺正文_第1020章 談判繼續正文_第956章 攤牌正文_第1013章 來自老劉的威脅
正文_第984章 殺與被殺正文_第716章陸遜正文_第653章冰釋前嫌正文_第307章虎入狼羣正文_第349章再續前緣(二)正文_第969章 南北匈奴正文_第307章虎入狼羣正文_第237章微服出巡正文_第310章城中亂戰(二)正文_第910章 匈奴王的尷尬正文_第1054章 匈奴王服軟正文_第604章租地建港(二)正文_第751章機會正文_第854章 幾個匈奴人正文_第872章 三公子袁尚正文_第176章長社之戰(二)正文_第665章糧草協定正文_第258章明爭暗鬥(一)正文_第185章宛城之戰正文_第1065章 順利掌控正文_第475章 忠人之事正文_第738章分開上路正文_第765章邊境小鎮正文_第81章城中混戰正文_第1077章 互相佩服正文_第444章 皇宮盛宴(一)正文_第1039章 老劉的標準正文_第44章金殿面聖正文_第916章 老劉的選擇題正文_第282章偷襲鳥山正文_第49章宮中相見正文_第633章荊襄之地正文_第422章 爾虞我詐(一)正文_第25章慶功晚宴正文_第453章 人獸大戰正文_第356章塵埃落定正文_第706章牽一髮而動全身正文_第153章故技重施正文_第842章 轉攻爲守正文_第488章前往耽羅正文_第611章力挽狂瀾(二)正文_第236章豐收之年正文_第940章 匈奴棋盤正文_第749章造反正文_第778章冒用身份正文_第602章江南小城正文_第808章盜兵符正文_第1034章 老劉的拒絕正文_第733章丟失的詔書正文_第765章邊境小鎮正文_第804章圍殺正文_第819章詔書正文_第343章大局已定正文_第43章負棍請罪正文_第571章小澤再逃正文_第311章死地後生正文_第199章黃巾劫營正文_第483章美色當前正文_第733章丟失的詔書正文_第545章 大勢已去(一)正文_第33章化敵爲友正文_第308章臨危不懼正文_第20章神拳立威正文_第969章 南北匈奴正文_第814章徐無言正文_第456章 羅馬之春正文_第390章貴霜帝國(二)正文_第667章血戰軍營正文_第975章 心機手段正文_第491章 小人之心正文_第761章兵圍建業城正文_第208章瞞天過海正文_第943章 出頭鳥正文_第444章 皇宮盛宴(一)正文_第58章青樓一夜正文_第30章防不勝防正文_第733章丟失的詔書正文_第384章蔥嶺高原(二)正文_第516章雉姬尾子正文_第801章老劉的計劃正文_第170章計將安出(二)正文_第796章反偷襲正文_第80章翻版鴻門正文_第87章定計除惡正文_第961章 互相牽制的局面正文_第161章奉旨出兵(一)正文_第349章再續前緣(二)正文_第792章放水淹正文_第504章打探軍情正文_第982章 冷箭的愛好正文_第912章 匈奴王求助正文_第14章鉅鹿訪賢正文_第669章安陽郡縣正文_第936章 老劉的陰謀正文_第895章 招攬兇鴉正文_第993章 心機手段正文_第227章老劉遇刺正文_第1020章 談判繼續正文_第956章 攤牌正文_第1013章 來自老劉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