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甘寧逞威(上)

黑夜,月滿攔江。

一輪圓月掛在天際,圓圓的月亮映照在水中,隨着江面上的一絲漣漪晃動着。

江面冷風吹拂,一艘艘大船靜靜的停靠在江心,矗立在江面上好像是一頭頭巨獸停靠,非常嚇人。戰船上,一個個三叉架子撐着一口鐵鍋,鐵鍋中是燒得通紅的黑炭,炭火熊熊燃燒,照亮了漆黑的夜晚,將戰船周圍映照得一片通紅。

戰船上,士兵們都已經休息,巡夜的士兵也只有十多人,非常少。

究其原因,是因爲吳懿屯兵在大江上,不懼怕敵襲。

因此,吳懿纔敢用這麼少的人巡夜,不僅如此,即使是十多個巡夜的士兵都是靠在船舷內側,眯着眼睛打盹,並沒有凝神戒備。士兵們睡得着,可吳懿躺在牀榻上,輾轉反側都難以入睡,原因是劉焉傳達命令明日就要進兵,攻打南鄭。

吳懿翻來覆去睡不着,乾脆起身穿好衣服,往船外走去。

來到甲板上,江面的冷風一吹,吳懿登時清醒過來。

他望着周圍打盹兒的士兵,並沒有苛責,因爲他也認爲並不會有敵軍來襲。吳懿望着迷濛的江面,臉上露出沉思之色,心中盤算着如何能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往南鄭進軍,攻打王燦。

他站在船頭上,望着迷濛的江面,怔怔出神。

不知何時,天色突然暗了下來。

“咦!天怎麼暗下來了?”吳懿忽然驚醒過來,擡頭望去,看見閃爍着星星的天空突然浮現出一簇簇烏雲,將掛在天空的圓月籠罩,星星也都是消失不見。

黑雲密佈,江面映照的月影也消失不見。

轉眼間,已經是黑雲壓城城欲摧,黑壓壓的夜令人心悸。

“滴答!滴答!……”

一滴滴雨水落下,濺落在地板上,發出嘩啦啦的聲音。正閉目打盹兒的士兵感覺臉上涼涼的,睜開眼看見大雨傾盆而下,急忙拿起放在一旁的長矛,往大船內走去。然而,吳懿渾身被打溼,卻依舊怔怔的站在雨幕中,望着水花四濺的雨幕發呆。

雨勢很大,他並沒有因爲大雨傾盆而下,就立刻返回船裡面。

吳懿的侍衛見此,趕忙拿着一件蓑衣跑出來,給吳懿穿上。

士兵做完這些,便靜靜地站在吳懿身旁。

“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突然,吳懿朗聲大笑,臉上露出欣喜的神情,他攤開雙手在雨幕中,接着從空中落下的大雨,笑說道:“下得好,這場雨下得好!”說話的時候,吳懿又往船頭走去,他站在船頭上,伸出腦袋,打量着水花四濺的江面,見江水急促,水勢湍急,更是樂不可支。

好在所有戰船的錨都非常重,足夠保證大船停靠。

“將軍,雨越來越大,請將軍返回船艙。”

吳懿的侍衛站在吳懿身旁,輕聲勸說。

他大袖一甩,帶起無數的水滴,笑道:“好,走,返回船艙。”這時候,即使吳懿穿了蓑衣,身上依舊被雨水打溼,髮髻也有些凌亂。他走進船艙中,一股熱氣迎風撲面而來,使得吳懿冷不丁的打了一個噴嚏,同時感到一陣冷氣從腳底傳來。

“快,立刻給將軍準備薑湯,熱水!”

吳懿的侍衛吩咐一聲,便有士兵下去準備。

不多時,士兵端着一碗冒着熱氣的薑湯走到吳懿身旁,恭敬的遞給吳懿。

侍衛接過去,遞給吳懿喝後,又讓吳懿洗了個熱水澡,這才放下心來。吳懿是大軍的統帥,若是吳懿出了問題,他們這些侍衛也得跟着遭殃,不僅是面對軍法處置,還有面對吳懿妻子的惡言惡語。

因此,吳懿的侍衛格外的小心,以免吳懿身體出現狀況。吳懿享受了三星級待遇,換上一身乾淨清爽的衣服,吩咐道:“立刻請衆將到大廳議事。”

大廳,也就是大船上單獨開闢出來議事的地方。

吳懿身穿錦袍,披着一件墨黑色披風,往大廳走去。

約莫一刻鐘,所有的將領都聚集到大廳中。這些人朝吳懿躬身揖了一禮,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候吳懿說話。但是,吳懿卻沒有說話,反而是走到大廳門口,望了眼大廳外傾盆而下的大雨,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好半響,吳懿才返回坐席上坐下。

他掃了眼大廳中的將領,深吸口氣,說道:“諸位,天降大雨,使得江面霧氣朦朧,水汽瀰漫,視線受阻,無法行船。而且大雨落下使得江水猛漲,水勢非常湍急,四處都是漩渦,這種時候行船,非常危險,很有可能出現翻船的威脅,諸公有什麼對策?”

說是翻船,其實是誇張的說法。

雖然江面水流湍急,可操舵的人熟悉風向,一般是不會出現危險的。

“將軍,主公已經下令進軍,攻打南鄭,打開目前的僵局。即使水勢湍急,可主公命令傳達下來,我等就必須趕往南鄭,完成主公的命令。即使有翻船的危險,那也不過是少數的一兩艘船,不可能所有大船都遇到漩渦。再者,我們乘坐的船是大型戰船,無懼風浪,將軍不用擔心大船的安危。”

說話的人,名叫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

董和在劉焉麾下,歷任牛鞞縣長、江原縣長,現在擔任成都縣令,隨吳懿一起出徵。

他面相清冷,眼睛狹長,雙眼上方的眉毛呈獻一個八字,透出一股兇狠的意味。董和坐在坐席上,正襟危坐,神色冷峻,透出一股冷意,使得周圍的同僚都覺得有些壓抑,不敢距離董和太近。

演義中,董和並不出名。

但是提及董和的兒子董允卻非常有名,和諸葛亮、費禕、蔣琬並稱蜀漢四英。

其實,史書中,董和的權柄也非常重。

劉備入主益州,立刻就徵召董和爲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一起署理左將軍大司馬府的政務(時劉備任左將軍兼大司馬),而且董和與諸葛亮也是相談甚歡,關係非常好。有道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能夠得到諸葛亮的青睞,足見此人的能力非常強。

但是,能力強往往遭人妒。

尤其是吳懿,對董和的意見非常大。

其原因,是因爲吳懿和董和的意見相左。

董和勸說吳懿抓住機會,趁王燦領兵離開南鄭的時候,領兵攻打南鄭,使得王燦首尾難顧。然而,吳懿卻說等另外兩路大軍勝利後,再齊聚三路大軍進攻南鄭。因爲有另外兩路大軍保駕護航,吳懿就不是孤軍奮戰,他率領的大軍也更加安全,沒有生命危險。

吳懿聽了後,心中微冷,目光看向右側第一人,眼中露出期待的神情。

“董縣令,汝之言差異!”

說話的人,名叫費觀,他坐在右側第一位。

此人身穿大袖博領長衫,衣袂飄飄,脣紅齒白,眼神平和,神色淡雅,頜下三縷長鬚微微晃動,端的是氣度不凡,令人心折。

此人出身荊州大族,劉焉入蜀的時候,也跟着遷入蜀中。不僅如此,費觀和劉焉還有着複雜的姻親關係,劉璋的母親,是費觀的族姑,也就是說費觀和劉璋是平輩論交的關係。不僅如此,費觀還娶了劉焉的女兒,又是劉焉的女婿。

和吳懿一樣,費觀屬於劉焉一系的外戚。

吳懿的妹妹嫁給劉瑁,是劉瑁舅兄。

費觀的族姑嫁給益州牧劉焉,生下劉璋,是劉璋表兄;而且費觀又娶了劉焉的女兒,又是劉璋的妻兄,關係非常複雜,但總歸是外戚。

兩人都有着相同的背景,也都是站在同一條戰線的人。況且,吳懿的想法,費觀也是認同的,他看見吳懿的眼神,立刻心領神會,站出來反駁董和,不讓董和的計謀得逞。費觀和吳懿一樣,都想繼續逗留江上,過逍遙日子。

董和聽後,問道:“費大人,敢問您有何高見?”

說話的時候,董和透出一股不屑。

那眼神,令費觀和吳懿都感到一陣不舒服。

但是,無論如何,兩人的確比不上董和的資歷。董和是草根階層,從基層一步一步走上來的,歷任各級官吏,各方面能力都比兩人強。兩人唯一比董和厲害的就是背景,因爲兩人都有劉焉作爲靠山,而董和卻是草根,只能是靠自己的能力往上爬。

費觀笑道:“董縣令,您不妨去船頭看看大雨的情況。若是您觀察情況,應當明白按照目前的雨勢,沒有一兩天是不可能停下的。大雨直下,雨勢非常湍急,江面上雨霧朦朧,若是行軍,對於大船來說,負載太重,阻力太大,很容易發生事故。”

說到這裡,費觀嘴角上揚,露出一抹冷笑,道:“董縣令,您若是急於行軍,想要建功立業,可以率領一軍作爲先鋒,先行趕路,攻打南鄭,您如何?”

說完,費觀得意的望了眼董和。

吳懿聽後,也是露出笑容,費觀這番話說得太好了,太符合他的意願。

大廳中,其餘的將領都是默然不語。

這三位神仙相互掐架,他們站在旁邊觀看最合適。一旦參與進去,不管是保持中立,還是支持其中一方,都要遭到另一邊的攻訐,或是遭到兩邊的圍追堵截。因此,大廳中坐着的小將都是冷眼旁觀,等勝利的一邊宣佈命令,出言附和便是。

最終,董和聽見費觀的話,大罵一聲:“豎子!”

旋即,董和便不說話了,選擇了沉默。

若是獨領一軍出擊,他實力太小,勢單力薄,根本無法立足。董和是精明人,看得清局勢,當然不可能主動領兵出擊。

吳懿和費觀相視一眼,立刻宣佈決定:等大雨停下後,再趕路。

然而,此時距離大船百米外,一艘小型戰艦在大雨中乘風破浪,不停地晃動着。戰艦上,一名精壯青年站在船頭,望着遠處迷濛中隱約透出的一艘艘大船,眼中露出冰冷的光芒。

這一夜,註定不平靜。

第509章 賈詡毒計第868章 韓遂等不急了第730章 劉備不配合第225章 心思各異第674章 慘烈的攻城第1217章 步步後退,節節抵抗第1073章 義陽縣魏延第1094章 司馬懿的攻心之策第169章 趙雲請戰第783章 徐庶的請求第1123章 魯肅的憂慮第945章 招降糜竺和糜芳第606章 上陣父子兵第1034章 一切都是紙糊的第326章 糧食第939章 南陽郡守第489章 李儒赴涼州第420章 處置賈龍第160章 袁紹志得意滿第17章 途中偶遇第936章 善後事宜第170章 斬華雄第671章 民心不穩第125章 捧袁紹,壓袁術第1243章 突襲魏軍營地第218章 決戰帖第206章 嚇退呂布第70章 殺死蘇固第479章 啓程返回第156章 打擊西涼軍士氣第1049章 孫策夜襲蜀營第832章 馬雲祿第607章 巧舌如簧第286章 益州內訌(上)第917章 師兄弟見面第863章 韓遂求和?第990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420章 處置賈龍第748章 法正的主動攻擊第667章 信鴿傳信第557章 張椽的後招第130章 亂世梟雄第120章 安慰蔡琰第294章 烏騅、白龍第806章 露出狐狸尾巴了第835章 老謀深算第555章 置之不理第1279章 給蹋頓的見面禮第51章 司隸校尉第878章 擾營?襲營!第303章 換裝第1162章 天降的餡餅第207章 呂布反擊第165章 曹操問計第854章 新發現第639章 怒了第492章 屯兵漢中第836章 面具男第197章 想法一致第200章 僵持的戰鬥第922章 陳宮的毒計第994章 行蹤泄露第932章 剪除張飛的羽翼第959章 諸葛三兄弟第784章 新情況第290章 疊被子第613章 獨臂將軍夏侯惇第680章 反思第605章 失意第1156章 樂極生悲第888章 禍不單行第1195章 吳先生的小手段第982章 退走衆家丁第784章 新情況第314章 求官、罷官第1310章 擒拿徐晃第851章 追丟了第464章 左慈和龐統第56章 睚眥必報第1177章 孫權的最後反撲第443章 典韋VS黃忠第1269章 殺入雁門郡第643章 趙雲戰許褚(上)第722章 虎頭蛇尾第1244章 黃敘中計第1204章 曹丕的主意第847章 準備後路第68章 入甕第744章 亂成一鍋粥第1250章 動手了第1275章 樓班和蘇延僕的襲擊第458章 城門校尉黃忠第1226章 假戲真做第718章 臭石頭田豐第546章 小伎倆第51章 司隸校尉第1064章 孫策再襲營第209章 圍殲(上)第1256章 拍死夏侯惇第867章 南羌和燒當
第509章 賈詡毒計第868章 韓遂等不急了第730章 劉備不配合第225章 心思各異第674章 慘烈的攻城第1217章 步步後退,節節抵抗第1073章 義陽縣魏延第1094章 司馬懿的攻心之策第169章 趙雲請戰第783章 徐庶的請求第1123章 魯肅的憂慮第945章 招降糜竺和糜芳第606章 上陣父子兵第1034章 一切都是紙糊的第326章 糧食第939章 南陽郡守第489章 李儒赴涼州第420章 處置賈龍第160章 袁紹志得意滿第17章 途中偶遇第936章 善後事宜第170章 斬華雄第671章 民心不穩第125章 捧袁紹,壓袁術第1243章 突襲魏軍營地第218章 決戰帖第206章 嚇退呂布第70章 殺死蘇固第479章 啓程返回第156章 打擊西涼軍士氣第1049章 孫策夜襲蜀營第832章 馬雲祿第607章 巧舌如簧第286章 益州內訌(上)第917章 師兄弟見面第863章 韓遂求和?第990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420章 處置賈龍第748章 法正的主動攻擊第667章 信鴿傳信第557章 張椽的後招第130章 亂世梟雄第120章 安慰蔡琰第294章 烏騅、白龍第806章 露出狐狸尾巴了第835章 老謀深算第555章 置之不理第1279章 給蹋頓的見面禮第51章 司隸校尉第878章 擾營?襲營!第303章 換裝第1162章 天降的餡餅第207章 呂布反擊第165章 曹操問計第854章 新發現第639章 怒了第492章 屯兵漢中第836章 面具男第197章 想法一致第200章 僵持的戰鬥第922章 陳宮的毒計第994章 行蹤泄露第932章 剪除張飛的羽翼第959章 諸葛三兄弟第784章 新情況第290章 疊被子第613章 獨臂將軍夏侯惇第680章 反思第605章 失意第1156章 樂極生悲第888章 禍不單行第1195章 吳先生的小手段第982章 退走衆家丁第784章 新情況第314章 求官、罷官第1310章 擒拿徐晃第851章 追丟了第464章 左慈和龐統第56章 睚眥必報第1177章 孫權的最後反撲第443章 典韋VS黃忠第1269章 殺入雁門郡第643章 趙雲戰許褚(上)第722章 虎頭蛇尾第1244章 黃敘中計第1204章 曹丕的主意第847章 準備後路第68章 入甕第744章 亂成一鍋粥第1250章 動手了第1275章 樓班和蘇延僕的襲擊第458章 城門校尉黃忠第1226章 假戲真做第718章 臭石頭田豐第546章 小伎倆第51章 司隸校尉第1064章 孫策再襲營第209章 圍殲(上)第1256章 拍死夏侯惇第867章 南羌和燒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