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求死的原因

張繡和王燦比試箭術,以張繡失敗告終。

張繡、樊稠、李蒙和張濟知曉王燦的能耐後,競相拉攏王燦,和王燦示好,想要和王燦打好關係,以備將來之用。

張繡和樊稠的想法相同,等拿下長安後,向英雄樓施壓,讓史阿交出王燦。如此一來,就可以得到王燦的效忠。樊稠等人不知道王燦的武藝如何,但單憑王燦的一手箭術,便是一員虎將,一個能在百步之外取敵軍首級的人,足以讓幾人心動。

李儒站在旁邊,靜靜地看着這一切。

王燦一點都不着急,他心裡面卻焦急得很,害怕王燦的身份被拆穿。

見樊稠幾人還熱情的和王燦說話,李儒拱手道:“幾位將軍,徐榮已經絕食數日,身體熬不住了,儒必須要儘早處理徐榮的事情,這就回去勸說徐榮了,告辭!”說完,李儒拱手朝樊稠幾人致意,然後轉身離開。

王燦也拱手朝張繡等人抱拳還禮,跟着李儒離開。

王越一言不發,跟在王燦身旁,緊隨李儒,朝李儒的大帳行去。

訓練場中,只剩下張繡、張濟等人。張濟看向張繡,說道:“伯明(張繡字),‘王山’箭術精湛,非常厲害。武藝卻不爲人知,你認爲他的武藝如何?”

張繡拱手道:“叔父,‘王山’武藝肯定不低。因爲他雙臂的力量非常強悍,竟然將侄兒所用的長弓給拉斷,您看侄兒的長弓就知道了。”說着話,張繡拿起手中的長弓,遞到張濟面前,只見長弓依舊完好,弓弦卻已經崩斷。

西涼軍中,長弓的弓弦多用牛筋製作,韌性非常好。

尤其是張繡的長弓,更是一等一的好弓,卻被王燦拉斷,足見王燦的力量強橫。

李蒙沉聲說道:“自華雄被殺,呂布叛變,軍中只剩下伯明一員虎將,‘王山’箭術精湛,武藝不俗,正好可以將他收爲己用,讓他成爲我西涼軍中的一員虎將,增強西涼軍的實力。現在文有賈先生和李先生,武有伯明,再加上王山,就非常好了。”

樊稠接着說道:“不錯,此人是英雄樓的人,我們進入長安後再作打算。”

張濟也附和道:“樊稠說得不錯,入長安後,再作打算。”

三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考慮怎樣把王燦收爲己用。

張繡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兒,覺得沒意思便轉身離開。‘王山’本是他發現的,也是他最先想收爲己用,現在被李蒙、樊稠、張濟三人看上,他肯定沒有機會了,畢竟三個人都是他的是長輩,總不能和長輩搶人吧!

他本想去李儒的營帳,想一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爲徐榮是他擒拿下來的,若徐榮瞅見他以後,誓死不降,更麻煩。

無事可做,張繡便返回自己營帳去了。

賈詡站在一旁,對樊稠三人的話直接當做耳旁風,一邊進,一邊出。

他眼睛毒辣,心思細膩,認爲眼前的三人憨貨簡直是自作多情。即使大軍進入長安,找到史阿,並且史阿也同意放人,但是還得‘王山’本人同意才行。

說到底,‘王山’沒有答應,一切都是虛談。

況且,以賈詡的眼光看來,‘王山’的身份很有問題。

‘王山’很可能不是李儒的護衛,因爲王越這個英雄樓的掌舵人也在‘王山’身邊,足以證明‘王山’的身份不簡單。‘王山’成爲李儒的護衛,只是掩護真實身份。所以,賈詡認爲‘王山’不會投靠樊稠。

李儒的確很重要,但不至於讓王越親自保護。

唯一的可能,王越保護的人不是李儒,而是‘王山’。賈詡微眯着眼睛,心中不斷地推演,不斷地揣測着。他活了大半輩子,也算見多識廣,卻沒有聽過‘王山’這個人,也不知道王越離開英雄樓做了什麼事情,便無從知道‘王山’的身份。

不過,他卻把‘王山’記在心中,總會有機會識破‘王山’的身份。

賈詡揹負着雙手,邁着小步子,朝自己的營帳走去。

……

營帳中,李儒氣急敗壞的返回後,便讓人守在營帳外,不準任何人來。

等王燦和王越返回營帳後,李儒轉過身,劈頭蓋臉的朝王燦喝道:“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出盡風頭,很舒坦麼?你想過沒有,若是被識破了身份,或者是你改變裝扮的面貌被識破,該怎麼辦?自以爲是,狂妄自大!”

王燦並未生氣,笑說道:“文優,你是在關心你家主公的安全麼?”

李儒忍不住爆了粗口,罵道:“關心個屁,我是關心我兒子,所以希望你不要死。”

王越站在旁邊閉目養神,任由李儒和王燦吵鬧。

李儒見王燦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無奈的嘆息一聲,勸說道:“主公啊,您就低調一些,再低調一些,不要隨便出風頭。軍營中有幾萬西涼軍,若是身份暴露,後果很嚴重。接下來的時間,您就留在營帳中,哪裡都不要去,任由西涼軍攻打長安,其他的什麼都不要管。”

王燦擺擺手,不耐煩的說道:“好了,好了,辦正事要緊,趕緊把徐榮帶進來,先把徐榮的問題解決了,這纔是最重要的。”

李儒哼了聲,回到坐席上,吩咐士兵將徐榮帶來。

不多時,徐榮便被帶了上來。

李儒看着徐榮,嘆息一聲,說道:“徐將軍,你何苦如此爲難自己呢?你我也算知交,當初聯手領兵出戰,是何等的意氣風發,爲什麼現在卻自暴自棄,難道爲了一個腐朽不堪的大漢朝廷,值得你不吃不喝,值得你去死麼?”

徐榮坐下後,微低着頭,沉聲說道:“李大人,你就不要白費力氣勸說我了,我已經打定主意,不會投降的?”

李儒問道:“爲何不降?”

徐榮雖然狼狽,可氣勢還在,他低喝道:“不降便不降,哪有這麼多理由?我已經決議赴死,你若是覺得我們之間還有一點交情,就痛快一點,派人給我一刀,一刀兩斷,以免我活在世上繼續受罪。”

他擡起頭,目光灼灼的盯着李儒,露出倔強的神情。

李儒搖頭說道:“徐將軍,激將法對我沒用,還是說說你赴死的理由吧。若是你的理由讓我心服口服,我便送你一程,以免你繼續受罪。”說了一大通,李儒的想法是從根本解決徐榮的問題。

只有弄明白徐榮爲什麼慷慨赴死,然後尋機勸說,才能奏效。

對於死亡,沒有人不害怕。

相對的,只是因爲有些人爲了心中的信念願意慷慨赴死。

此時,徐榮堅持絕食,不喝水,不吃飯,便是心中有執念。李儒想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徐榮心中的想法,再尋找機會勸說徐榮投降。否則他慷慨激昂的說了一通大道理,或者是用高官厚祿誘惑徐榮,都不可能起到作用。

王燦站在李儒身後,心中暗贊李儒厲害。

徐榮聽見李儒的話後,渾濁的眼睛變得迷惘起來。

他長長地嘆了口氣,沉聲說道:“李大人啊,誒,我就告訴你原因。呂布殺死丁原,又殺死董太師,現在又投降朝廷,表面上風光無限,可私下裡不知道有多少人罵呂布不是東西,罵呂布狼心狗肺,是白眼狼。”

李儒聽徐榮說話,愣了愣神。

不僅是李儒,連王燦和王越,都迷糊不已。

徐榮投降與否,和呂布有關係麼?

此時,徐榮卻沒有搭理李儒,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他的聲音沙啞低沉,透着一股滄桑的感覺,緩緩說道:“不管呂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此生此世,呂布都難以洗乾淨背上揹着的罵名,他呂布是白眼狼,是三姓家奴的罵名算是坐實了。呂布有膽量揹負一世罵名,我沒有啊!”

“我本是董太師麾下的一員將領,得董太師器重,委以重任。然而,董太師死後,我卻領兵投降朝廷,這已經是背主了。”

“好在是投降朝廷,因爲朝廷是正統,倒也沒有什麼影響。”

“可是,我現在已經是朝廷的人,若是因被被抓起來,立刻又背叛朝廷,重新投降西涼軍,這是‘牆頭草’,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啊!世人談論我徐榮的時候,都會說徐榮勢利小人,不堪大用。太史公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之死,雖比鴻毛還輕,卻不能讓祖宗蒙羞,不能被世人唾罵。”

徐榮說話的時候,渾濁的眼中竟流出兩行清淚。

說到底,他是被名聲所累。

然而,在這個亂世當中,一個人的名聲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君不見呂布四處碰壁,最終下場悽慘麼?徐榮本是西涼軍的將領,因爲王允設計殺死董卓,投降了朝廷;若現在西涼軍擊敗他,他又重新投降西涼軍,便會被世人詬罵,遭人唾棄,令祖宗蒙羞,令家族蒙塵,這是徐榮無法忍受的。

徐榮不想死,因爲沒有人願意主動去死。

但是,徐榮卻不能不死。

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其一是投降西涼軍,其二是被殺。樊稠、張濟和李蒙不可能讓徐榮歸隱山林,隱姓埋名。他們得不到徐榮的效忠,即使殺死徐榮,也不會讓徐榮離開,所以徐榮爲保全自己的名聲,不得不死。

李儒聽了後,也明白徐榮內心的想法。

事實上,換做是他,他肯定也不會再次投降。

或許,這世上也只有呂布才能心安理得的殺死丁原,投靠董卓;殺死董卓,投靠王允……甚至於,在西領軍領兵攻下長安後,呂布又殺死王允,投靠西涼軍。李儒想了想,說道:“徐將軍,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也能明白。”

徐榮勉強笑了笑,說道:“能明白就好,給我一個痛快吧!”

“咳!咳!”

大帳中,突然響起輕微的咳嗽聲。

李儒回過頭,看了王燦一眼,見王燦眨眨眼睛,顯然是讓他勸說徐榮歸順益州,在益州爲官。徐榮進入營帳後,一直沒有注意李儒身後的護衛,他聽見咳嗽聲後,擡頭望去,臉上頓時露出驚愕的表情,驚呼道:“王越,你怎麼在這裡?”

一句話,叫破了王越的身份。

當初王燦和徐榮交戰,王越便在王燦身旁,故此徐榮仍舊記得王越的相貌。

徐榮知道王越是王燦的下屬,而王越卻站在李儒身後,這樣的情景不是很詭異麼?徐榮心思一動,再想到李儒在董卓死後,突然消失,現在卻被王越保護,心中突然閃過一道靈光,說道:“李大人,你不會是……”

說到這裡,徐榮心中震驚得無以復加。

第1118章 魏延吃癟第736章 哪裡逃?第1265章 蜀軍不堪一擊?第105章 趙雲的想法第1221章 虎豹騎之殤第718章 臭石頭田豐第1221章 虎豹騎之殤第718章 臭石頭田豐第88章 跌價第1218章 天不絕司馬懿第117章 反目成仇第501章 強迫李儒第123章 有埋伏?第212章 呂布潰逃第399章 破關(中)第757章 劉備出手第1129章 都鳴金收兵第407章 無功而返第866章 楊豐的來意第398章 破關(上)第1139章 偏往虎山行第1253章 司馬懿下令撤軍第157章 袁紹的計劃第608章 狠辣殺人第648章 消息傳回長安第1151章 孫權心服口服第701章 馬騰捲土重來(下)第814章 各方應對第410章 解決矛盾第1166章 孫權暈倒在地上第855章 多愁善感的女孩第950章 糜環第1095章 議定攻伐九江郡第869章 交鋒第552章 跑不掉第1229章 魚與熊掌兼得第704章 關羽和張飛的怨氣第101章 握槍的青年第1173章 一曲鳳求凰第405章 勢如破竹第1043章 一人做事一人當第78章 招賢榜第618章 曹操撤兵第723章 轟然倒塌的聯軍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531章 治理流民的辦法第175章 九死一生第910章 無路可逃第392章 豐碩戰果第53章 佈局天下第194章 董卓的胸襟第1028章 劉備腦中一片漿糊第272章 分崩離析(上)第497章 暫緩進城第745章 痛打落水狗第635章 兩次追擊第734章 入甕了第205章 王燦放冷箭第914章 層層刁難第906章 激怒張允第616章 曹操發威了第162章 盟軍戰敗第1179章 一舉兩得的策略第97章 楊廉的價值第814章 各方應對第282章 女生外嚮第1141章 孫堅的第一波攻擊被阻第657章 劉協矇在鼓裡第1273章 魏軍將領躁動的心第815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1108章 孫策中伏了第1065章 困死孫策第155章 王燦神箭驚人第832章 馬雲祿第46章 拍馬屁第133章 一封信第1018章 廝殺開始第1171章 廬江有二喬(上)第874章 各有心思第236章 李傕來了第841章 馬騰的大旗倒了第431章 半夜截殺第608章 狠辣殺人第92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157章 袁紹的計劃第73章 離開上庸縣第1219章 戰略性撤退第175章 九死一生第646章 敲山震虎第239章 反戈一擊第392章 豐碩戰果第46章 拍馬屁第578章 劉協無人可用第883章 連殺兩人第462章 必須死第130章 亂世梟雄第72章 雷霆手段第357章 誰更急第717章 袁紹撤兵了第653章 抵達
第1118章 魏延吃癟第736章 哪裡逃?第1265章 蜀軍不堪一擊?第105章 趙雲的想法第1221章 虎豹騎之殤第718章 臭石頭田豐第1221章 虎豹騎之殤第718章 臭石頭田豐第88章 跌價第1218章 天不絕司馬懿第117章 反目成仇第501章 強迫李儒第123章 有埋伏?第212章 呂布潰逃第399章 破關(中)第757章 劉備出手第1129章 都鳴金收兵第407章 無功而返第866章 楊豐的來意第398章 破關(上)第1139章 偏往虎山行第1253章 司馬懿下令撤軍第157章 袁紹的計劃第608章 狠辣殺人第648章 消息傳回長安第1151章 孫權心服口服第701章 馬騰捲土重來(下)第814章 各方應對第410章 解決矛盾第1166章 孫權暈倒在地上第855章 多愁善感的女孩第950章 糜環第1095章 議定攻伐九江郡第869章 交鋒第552章 跑不掉第1229章 魚與熊掌兼得第704章 關羽和張飛的怨氣第101章 握槍的青年第1173章 一曲鳳求凰第405章 勢如破竹第1043章 一人做事一人當第78章 招賢榜第618章 曹操撤兵第723章 轟然倒塌的聯軍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531章 治理流民的辦法第175章 九死一生第910章 無路可逃第392章 豐碩戰果第53章 佈局天下第194章 董卓的胸襟第1028章 劉備腦中一片漿糊第272章 分崩離析(上)第497章 暫緩進城第745章 痛打落水狗第635章 兩次追擊第734章 入甕了第205章 王燦放冷箭第914章 層層刁難第906章 激怒張允第616章 曹操發威了第162章 盟軍戰敗第1179章 一舉兩得的策略第97章 楊廉的價值第814章 各方應對第282章 女生外嚮第1141章 孫堅的第一波攻擊被阻第657章 劉協矇在鼓裡第1273章 魏軍將領躁動的心第815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1108章 孫策中伏了第1065章 困死孫策第155章 王燦神箭驚人第832章 馬雲祿第46章 拍馬屁第133章 一封信第1018章 廝殺開始第1171章 廬江有二喬(上)第874章 各有心思第236章 李傕來了第841章 馬騰的大旗倒了第431章 半夜截殺第608章 狠辣殺人第92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157章 袁紹的計劃第73章 離開上庸縣第1219章 戰略性撤退第175章 九死一生第646章 敲山震虎第239章 反戈一擊第392章 豐碩戰果第46章 拍馬屁第578章 劉協無人可用第883章 連殺兩人第462章 必須死第130章 亂世梟雄第72章 雷霆手段第357章 誰更急第717章 袁紹撤兵了第653章 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