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鳳凰書院臨水立

九月九日,年年重陽,今又重陽。(_)

正是秋高氣爽的大好時節,襄陽城西鳳凰山上到處都是等高遠眺的遊人。據當地的老人們回憶,今年的鳳凰山遊人比起以往還要多出兩三成,主要是身穿文士服飾的年輕人來的特別多,他們口中唸叨着什麼“經筵”,一個個興沖沖地往山頂上攀登而去,搞得當地的百姓以爲哪家富戶在山上擺了流水的筵席,於是也紛紛跟在青年學子們屁股後面向山頂爬去。

目不識丁的鄉野百姓口中所提到“經筵”,自然不是大魚大肉的流水席,而是當代大儒鄭玄開席講解儒家經書典故。而將經筵的地點選擇在鳳凰山上,則暗含着南方士人集團欲要抗衡如今在北方聲名鵲起的“太行書院”之決心。

如今襄陽城內大街上的稚子小兒們嬉笑之間,不時會念叨一句“北太行、北太行,數典忘祖瞎丟當;南鳳凰、南鳳凰,尊師重教服四方……”這樣的兒歌,可見此處百姓已經將襄陽鳳凰山當做了捍衛儒家正統的精神聖地。

鳳凰山與南方其他山嶽一樣,山勢並不高峻,道路亦不難行,不僅山上常年青翠,而且鳥鳴幽林、泉浸山澗,是難得的風景秀美之處。大師鄭玄在襄陽名士龐德公和黃承彥二人的陪同下,緩步拾階而上,到了正午時分便登上鳳凰山頂。

山麓之陽,並非奇峰突起的一處絕地,反倒是相對平坦的一處椅背狀的坡地,前方不遠處更是難得地有一塊數百畝大的平地,正好可以讓前來聽經的各地士人們在此落腳歇息。

平地中間有一處修葺精美的七尺高壇,壇上有書案和靠椅各一張,上面放着厚厚的一摞典籍和幾塊鎮紙,除此之外再無他物。不用說,鄭師自然是在這壇上爲士子們講經了。

諸葛亮見龐德公和黃承彥二位名士,已經陪着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來到了不遠處,便走上高壇,向着壇下密密匝匝的人羣朗聲說道:“在下不才,琅琊諸葛孔明,因受水鏡先生之邀,特來爲大師講經主持……”

一開始,當年近二十的諸葛亮登上高壇時,有未曾謀面的士子心中詫異,紛紛相互以目光詢問,想要知道這位年輕的不像話地儒生是何來路,待大家聽到壇上年輕人自稱是琅琊諸葛孔明之後,頓時一陣竊竊私語。

“這位便是當今廷尉、吏曹尚書、皇叔劉玄德的入幕之賓,如今深得劉備器重,出則同車、入則同席!”一位從洛陽來的士子對着身旁幾位小聲說道。

“吾亦聽說此人如今貴爲天子特使,所過之處,只見州牧,連太守大人們都不給面子!”另外一位從揚州趕來的士子也興奮地說道。

高壇之上的諸葛亮並未受到臺下人羣中情緒波動的影響,仍然不急不緩地講着此次舉辦經筵的宗旨,大師每天講經的時間安排,士人們相互之間辯論的時間安排等等。不多時,諸葛亮的話語結束,只見他忽然將升調提高一些,口中說道:“下面,請大師登壇授業!今日所講科目爲《大學》……”

諸葛亮一語說完,便迅速走下講壇,立於登壇階梯之側,恭敬地等候着鄭玄從旁而上。臺下的數千士子儒生們則是個個面朝講壇,彎腰躬身,執學生之禮,敬候鄭玄登壇講經。

專門從洛陽太行書院前來襄陽講經的鄭玄,看着壇下或是年輕或是執着的數千張儒生面孔,原本有些陰鬱的心情頓時好轉不少。他緩緩地坐在那張唯一的靠椅之上,將一摞書典的首冊舉起,然後開口說道:“先賢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今日便爲羣生講解百經之首的《易經》,……”

鄭玄起伏跌宕的聲音,綿綿不絕地隨着秋日清爽的山風,被送到鳳凰山頂土坪之中的儒生耳中,大家人人神情肅穆地聆聽着大師的教誨,一時之間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光陰的轉換。

連續七天的經筵,越往後鳳凰山頂聚集的人越多,不少因爲路途耽擱而來晚了的書生,十分懊悔地抱怨着崎嶇不平地山路,紛紛向第一日便趕到的士子們借閱聽課講義。就連荊州牧劉表和他手下的許多重要謀士,也在經筵結束前兩日,放下手中紛亂的公務,親自過來聆聽大師的教誨。

到了第七日晌午時分,大師的授課全部結束,又輪到各地學子相互辯論。因爲人數衆多的緣故,所以大家都是按照地域和相識程度,自然湊成一個個幾十上百人的小圈子,圍繞一個大家共同商定的話題進行辯論。

在衆多圈子之中,一位來自冀州的士子說道:“吾曾有幸前往晉國臥虎太行書院一遊,旁聽了大學士蔡邕和名士管幼安的講解,以爲與鄭大師所講所論多有出入,如今羅列出來,以供大家辨析。”

衆生聽說他去過太行書院,還聽過蔡邕和管寧講課,頓時來了興致,於是紛紛示意他快說說北方的學風與這南方有何不同之處。

那位士子得意地說道:“《論語?泰伯》中,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太行書院祭酒的解釋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鄭大師的解釋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兩種解釋顯然大相徑庭,孰是孰非,更是顯露出南北兩地對於普通百姓的態度,還請大家辨析……”

按照這位士子的說法,太行書院認爲:如果人民掌握了法度禮數,那就是好事,應該讓他們發揮;如果人民還沒有掌握,那我們就應該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法度和禮數。而按照鄭玄的解釋,則又是一種說法:可以讓老百姓按照我們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讓他們知道爲什麼。

簡單來說,太行書院的解釋暗含着公開透明的味道,如果一直堅持下去,社會的走向應該是法制健全,執法公平透明;而鄭玄的解釋則是典型的爲君王統治國家服務,帶着明顯的“愚民思想”。

本來只是這個小圈子討論的話題,不知何時竟然驚動了前來聽講的劉表和諸葛亮等人,於是變成了大範圍的討論辯解。擁護和支持鄭玄的人自然居多,但也有不少寒門子弟覺得太行書院的說法更有道理,沒有生生地將統治階級和普通百姓從中進行割裂。

於是原本定於當日結束的“鳳凰經筵”竟然又向後順延幾天,到了後來,因爲支持太行書院的士子人少,被人攻擊的急眼了之後,便開口閉口皆稱“太行書院”,彷佛可以藉着太行書院的名頭,讓自己的堅持更加有理一些。而鄭玄大師的擁躉們,聽着這些多數是從北方和苦寒之家出來的學子們言畢稱太行,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紛紛圍住劉表請願,要求立即成立“鳳凰書院”,今後旗幟鮮明地跟晉國太行書院打擂。

劉表最後幾天趕來聽經,不過是給鄭玄一個面子,同時還想順道挑選幾個可用的人才,哪裡想到最後竟然演變成了南北書生的“大對決”。書生們前來請願也就罷了,大師鄭玄和襄陽名士竟然也紛紛前來請願,由荊州牧府出錢出力,在鳳凰山講經坪上修建書院。

對於這種送上門來招攬人心的大好機會,劉表自然不會放過,端着架子說了一大堆困難之後,終於大手一揮,向數千學子宣佈:“鳳凰書院自鄭玄大師講經之日起成立,所有前來聽經的士子,可以自由選擇進入書院求學,荊州府今後爲大家提供食宿和求學書籍!”

這一下,襄陽小兒口中的歌謠“南鳳凰,尊師重教服四方”終於變成了現實。

第527章 受迷惑馬騰入轂第874章 迎盛會羣魔亂舞第957章 梁山君子是師傅第808章 公孫恭被逼急眼第806章 出手就是大動作第443章 動亂初平攏人心第565章 張翼德河東演武第843章 新成三軍駐東北第759章 獨鎮徐州可爲帥第992章 興和登基萬象新第932章 子時突圍爲那般第809章 剩下的全給小虎第923章 法正出謀賺太史第613章 憨貨也能說哭人第719章 獵犬也能入軍籍第26章 文和慫恿納胡妾第959章 犯了衆怒需埋單第六十章 剛正不阿田元皓第一百章 樹雄城臥虎嘯天第363章 先鋒軍捍衛離石第239章 剩下二張也給你第595章 大哥一直在等你第927章 牛郫竟成虎牙山第973章 平西王的慈悲懷第755章 局勢不明需忍耐第785章 被忽悠的烏丸人第858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639章 錯綜複雜的東北第592章 龍膽銀槍誰能擋第597章 因爲哥的酒量大第五十章 雛鷹展翅志高遠第333章 太史慈領兵來投第523章 出路就在大海上第706章 向來是筵無好筵第852章 煞有介事的巡遊第224章 雞鳴狗盜亦可用第733章 子明憋着一股氣第561章 固若金湯的鄴城第93章 又到中秋月明時第711章 做人做事留一線第916章 垂死掙扎猶不悔第557章 陷陣無敵破姑臧第947章 盧太傅破釜沉舟第164章 中平第一懸疑案第897章 擒賊擒王十八計第55章 皇帝就是大瓣蒜第642章 人到用時方恨少第504章 禁鹽議案醞釀中第245章 神射薛蘭斃張寶第390章 李鐵柱計謀魁頭第189章 王莽不過一匹夫第211章 將軍亂點鴛鴦譜第27章 掌燈結綵盼賊來第574章 貓抓老鼠鼠戲貓第797章 強盛還需後來人第868章 袁公路橫生枝節第467章 分給馬騰好大地第611章 收服人心講策略第151章 丁原臨死不自知第114章 命中註定遇黃巾第四十章 革命要從娃娃抓第222章 孝順女婿出幷州第72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23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977章 子義率軍取汝陽第588章 數萬天兵踏波來第85章 神醫妙施回春手第96章 論民心郭嘉信服第679章 如今誰護洛陽安第542章 老道于吉的手段第513章 劉景升當回紅娘第505章 孔明巧舌辯羣英第191章 北方四郡起風雲第903章 法孝直率軍東進第763章 陰差陽錯起波瀾第880章 顧雍來文遠罵娘第335章 郭嘉出謀賺聯軍第880章 顧雍來文遠罵娘第937章 孫堅終於發話了第12章 換來糧食堆成山第235章 一炮送大賢昇天第254章 張遼冀州耍流氓第554章 鎏金虎頭槍爆頭第十章 趙興進城賣傢俱第858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291章 張既去接蔡邕班第761章 誰說多事必是秋第260章 正月裡來是新春第816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589章 轟隆一聲下邳破第784章 公孫度準備搏命第961章 釜底抽薪十九計第794章 這個妹夫可真挫第947章 盧太傅破釜沉舟第968章 事到眼前誰可擋第967章 關門捉賊廿二計第862章 志在天下心似海第551章 對付韓遂三條計第256章 於毒掾哉皆伏誅第987章 霸氣側漏皆自信
第527章 受迷惑馬騰入轂第874章 迎盛會羣魔亂舞第957章 梁山君子是師傅第808章 公孫恭被逼急眼第806章 出手就是大動作第443章 動亂初平攏人心第565章 張翼德河東演武第843章 新成三軍駐東北第759章 獨鎮徐州可爲帥第992章 興和登基萬象新第932章 子時突圍爲那般第809章 剩下的全給小虎第923章 法正出謀賺太史第613章 憨貨也能說哭人第719章 獵犬也能入軍籍第26章 文和慫恿納胡妾第959章 犯了衆怒需埋單第六十章 剛正不阿田元皓第一百章 樹雄城臥虎嘯天第363章 先鋒軍捍衛離石第239章 剩下二張也給你第595章 大哥一直在等你第927章 牛郫竟成虎牙山第973章 平西王的慈悲懷第755章 局勢不明需忍耐第785章 被忽悠的烏丸人第858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639章 錯綜複雜的東北第592章 龍膽銀槍誰能擋第597章 因爲哥的酒量大第五十章 雛鷹展翅志高遠第333章 太史慈領兵來投第523章 出路就在大海上第706章 向來是筵無好筵第852章 煞有介事的巡遊第224章 雞鳴狗盜亦可用第733章 子明憋着一股氣第561章 固若金湯的鄴城第93章 又到中秋月明時第711章 做人做事留一線第916章 垂死掙扎猶不悔第557章 陷陣無敵破姑臧第947章 盧太傅破釜沉舟第164章 中平第一懸疑案第897章 擒賊擒王十八計第55章 皇帝就是大瓣蒜第642章 人到用時方恨少第504章 禁鹽議案醞釀中第245章 神射薛蘭斃張寶第390章 李鐵柱計謀魁頭第189章 王莽不過一匹夫第211章 將軍亂點鴛鴦譜第27章 掌燈結綵盼賊來第574章 貓抓老鼠鼠戲貓第797章 強盛還需後來人第868章 袁公路橫生枝節第467章 分給馬騰好大地第611章 收服人心講策略第151章 丁原臨死不自知第114章 命中註定遇黃巾第四十章 革命要從娃娃抓第222章 孝順女婿出幷州第72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23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977章 子義率軍取汝陽第588章 數萬天兵踏波來第85章 神醫妙施回春手第96章 論民心郭嘉信服第679章 如今誰護洛陽安第542章 老道于吉的手段第513章 劉景升當回紅娘第505章 孔明巧舌辯羣英第191章 北方四郡起風雲第903章 法孝直率軍東進第763章 陰差陽錯起波瀾第880章 顧雍來文遠罵娘第335章 郭嘉出謀賺聯軍第880章 顧雍來文遠罵娘第937章 孫堅終於發話了第12章 換來糧食堆成山第235章 一炮送大賢昇天第254章 張遼冀州耍流氓第554章 鎏金虎頭槍爆頭第十章 趙興進城賣傢俱第858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291章 張既去接蔡邕班第761章 誰說多事必是秋第260章 正月裡來是新春第816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589章 轟隆一聲下邳破第784章 公孫度準備搏命第961章 釜底抽薪十九計第794章 這個妹夫可真挫第947章 盧太傅破釜沉舟第968章 事到眼前誰可擋第967章 關門捉賊廿二計第862章 志在天下心似海第551章 對付韓遂三條計第256章 於毒掾哉皆伏誅第987章 霸氣側漏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