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興和登基萬象新

漢曆元年元月元日,大漢新皇趙興在長安城內的皇宮之中接受了劉辯的禪讓,正式從劉辯手中接過了象徵漢家王朝的國璽,從此走上了統一天下的壯闊道路。

興和皇帝的統一天下,不僅僅是指統一了原本便由漢人居住生活的華夏神州大地,而是指更加廣袤的無邊世界。

新皇帝號“興和”,喻爲“興盛和順”之意,從此不再隔三岔五地頒佈年號,皆以漢歷某某年爲紀,比如,趙興登基這年爲興和元年,如果按照他只准備擔任皇帝之職二十年的承諾,那麼趙振邦登基之時,便是漢歷二十一年,趙振邦可以重新給自己取個帝號,比如“延興”、“順和”之類的,簡明扼要地向世人宣示自己執政之後的理念。

這麼做的一個最大好處就是便於百姓記憶和推算,也便於史官們記錄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越長越能顯示出帝國的悠久和強大,有着凝聚人心和鼓舞鬥志的效果,假如興和皇帝一手改良的大漢帝國能夠傳承數千年,那麼千年之後的漢人說起自己的國家來時,那該有多麼的自豪和榮耀。

整個禪讓儀式簡樸而又熱烈,少了幾分裝神弄鬼的宗教色彩,多了幾分以民爲本的人性光輝,趙興登基之後一不祭告天地,二不大肆封賞,三不大興土木,事後被有心的史官稱之爲“三不”皇帝,按照趙興的要求,今後嚴禁在各種紙質文稿以及百姓言論之中出現“天子”這種胡扯八道的稱呼,皇帝就是皇帝,一樣是爹生娘養的,不是什麼老天爺的兒子。

趙興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我明明是由我爹趙四和我娘李氏生養而成,跟賊老天有什麼關係,這世上之人皆是血肉之軀,沒有誰是那不仁上天的兒子”

皇帝說賊老天並不仁慈,沒有人類的血肉感情,這等於是把自己從神壇上扯了下來,對於那些鼓吹君權神授以及神神叨叨的教派而言,可謂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今後誰要是再敢自稱爲“真命天子”,按照《大漢法典》的規定,是要被判處“妖言惑衆、圖謀不軌”的罪行,終生進行監禁甚至於殺頭的。

道理很簡單,既然有人鼓吹自己是什麼大神大仙在人間的代言人,那我便把你抓起來甚至是殺頭,看看你背後的神仙和老天會不會顯靈拯救於你。

雖然新皇登基的儀式十分簡單,但新皇登基之後連續頒發的一系列政策卻是大快人心,贏得了天下億萬百姓的熱烈歡迎和擁戴。

首先,新皇向天下宣佈,大漢境內再無任何奴隸,所有百姓皆爲公民,公民人人平等,享受着《大漢憲章》和《大漢法典》的保護,當然,那些可能危及大漢安全的罪犯除外,這些人沒有政治自由,必須接受勞役和看管,終生無法獲得公民的身份。

其次,新皇規定大漢境內嚴禁任何形式的人口買賣,即使是從他國境內輸入到大漢之內的勞動力,雖然不享有大漢國籍,但也需要向其支付勞動報酬並不得隨意買賣和殺害。

再次,新皇簽署了特赦令,對以往因爲涉及到逃避徭役、抗稅抗賦、反抗世家大族壓迫剝削等罪名而被下獄的罪犯進行無罪釋放,而另外一些涉及到兇殺、搶劫等惡件的罪犯,則毫不姑息,在經過重新審判之後,該殺頭的殺頭,該剝奪終身自由的便剝奪自由。

新皇上任的這三條舉措,經過《大漢正報》以及一些地方性的報紙大力宣揚,立即獲得了普天之下身處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擁戴,大家對於大漢公民這個待遇都十分珍惜,不僅僅是一種平等身份的象徵,更是興和皇帝送給普通百姓最重的一份厚禮。

興和皇帝登基十天之後,在長安城內新修的幾處重要建築的廣場之上舉行了允許公衆參觀的就職宣誓儀式。

首先是在政務院辦公樓前,政務院總理劉虞手持剛剛修訂刊印的《大漢憲章》,向前來主持就職儀式的大漢皇帝趙興宣誓,表示願意爲大漢帝國的興盛強大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絕不背叛國家和民族,接着是幾位副總理以及十幾位政務院下屬的部長手持《大漢憲章》,在劉虞的主持下,向皇帝進行宣誓。

接下來是在立法院、檢察院和司法院的辦公樓前也分別舉行了類似的宣誓就職儀式,皇帝趙興也一一到場主持並接受了相關主要負責人的宣誓。

在四場宣誓儀式舉行的過程中,有《大漢正報》以及其他報紙派出的記者,有專門負責記錄的史官,還有各州派來的觀禮代表以及社會各界的羣衆代表在一旁觀看,共同見證了這必定會榮耀千古的歷史性時刻。

在這四場儀式當中,帝國皇帝趙興扮演的不是“天子”的角色,而是代表大漢全體公民以及帝國本身,這便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趙興這麼做,等於是再次向天下人傳達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意思,徹底否定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說法。

今後,大漢帝國的皇帝之位,更多的是一種崇高的榮譽,因爲他代表着大漢,雖然皇帝手中生死予奪的權力被趙興主動交給了人民,但毫無疑問的是皇帝的位置會更加穩固,因爲皇帝如今變成了政府與普通民衆之間仲裁者的角色。

若想取之,必先予之,趙興通過交出皇帝手中一半以上權力的做法,換來的是更加安全和穩定皇權,這對於帝國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後,趙興只需要傾聽大漢公民的心聲,對四院的運作情況進行監督,一旦老百姓對某一方面表達出強烈不滿時,趙興便可以通過更換某院官員的辦法來調節和緩和社會矛盾,而各院官員想要在高位上呆下去,那就要勤勤懇懇地爲國家和百姓出力,否則便會受到彈劾,最終被皇帝辭退。

儘管趙興搞的這一套“四不像”的君主立憲制度跟後世任何一個國家的政體都不太相同,但卻給後人預留下了許多可以改進的空間和環節。

也就是說,趙興爲帝國打下了一個十分堅固和龐大的國家根基,今後的人們只需要在這上面進行修修補補即可,而不需要通過暴力血腥的手段徹底顛覆這個國家。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趙興的登基是在和平禪讓的基礎上進行的,之前的劉姓皇帝和皇室後人被保留了下來,那麼就算千百年後趙興的後代沒有能力代表帝國時,新上任的他姓皇帝也要考慮考慮大漢公民的心願,絕對不敢將趙興的後人趕盡殺絕。

至於萬一有異姓皇帝上任,想要在事後推翻趙興定下的這套制度,那無異是自決於天下,因爲他之所以能夠上任,所依憑的正是趙興定下的這套制度,

第962章 虎豹騎對蒼狼軍第688章 左右開弓吃不消第696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311章 陳琳與禰衡鬥法第121章 田豐獻上第七計第272章 韓遂設計坑邊章第192章 厲兵秣馬議軍情第767章 父子兩個一德性第657章 哥仨帳內學治軍第626章 愚弄老夫幫你妹第697章 北地五小龍之首第191章 北方四郡起風雲第696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428章 張舉漁陽終稱帝第527章 受迷惑馬騰入轂第178章 張遼遇上田大叔第95章 改軍制謀劃長遠第629章 五萬壯士抵玉門第915章 文聘走了黃祖來第748章 雲長壯心今猶在第764章 氣勢不凡小管家第856章 大筆一揮三百萬第133章 先鋒將軍不糊塗第802章 摧枯拉朽到遼東第709章 到底誰在忽悠誰第五章 親人相見語無聲第473章 泉州造船廠成立第584章 下邳城下重兵聚第809章 剩下的全給小虎第812章 洛陽有了大動作第634章 主動投降也不行第474章 徐州糜竺來拜年第812章 洛陽有了大動作第693章 一羣乞丐混壽春第546章 一場擠兌風暴起第185章 河西羌胡窩裡訌第684章 馬超逮住錦帆賊第451章 東西好大一盤棋第267章 新任州牧是好官第574章 貓抓老鼠鼠戲貓第604章 就怕援兵來的少第549章 打仗拼的是財力第951章 深藏心底的道路第一章 這下真的很蛋疼第67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40章 新式盔甲漢中造第815章 劉表病的有蹊蹺第835章 吃軟飯的平西王第315章 東線打響第一槍第922章 該不該信益州兵第773章 老關佈置有問題第112章 軍師做了郭扒皮第197章 初顯神威震天雷第633章 一座敦煌遠不夠第937章 孫堅終於發話了第926章 王路能否扛得住第85章 神醫妙施回春手第521章 李進武暗立奇功第533章 撕破臉準備開戰第88章 錦衣夜行歸故鄉第688章 左右開弓吃不消第263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749章 又是歲末年將至第349章 北地惡鄰起禍心第839章 黃金航線連延州第149章 暗度陳倉第八計第89章 借刀殺人第三計第804章 有志何須在年高第274章 李肅送上赤兔馬第567章 徐公明衝冠一怒第523章 出路就在大海上第71章 風流詩篇萬口傳第190章 國之神器終出世第892章 大家別想過好年第305章 休兵罷戈六年過第701章 捷報頻傳收穫大第255章 子龍低調抵黑山第135章 靈帝欲向長安行第600章 梟雄末路多淒涼第324章 老鼠拉龜的局面第169章 鎮北軍團自此立第890章 各顯神通搶地盤第894章 輸贏有時挺爲難第541章 張郃死守廮陶城第903章 法孝直率軍東進第369章 羊羔一朝變猛虎第857章 土雞瓦狗國內城第457章 各軍任務重劃分第752章 高調迎娶七王妃第519章 童大俠略展身手第790章 留待以後有人來第309章 太子辨順利登基第15章 上黨釀得瑤池液第29章 羽哥一怒誰能敵第398章 軍徽閃閃歌嘹亮第798章 西涼爆發鼠疫潮第551章 對付韓遂三條計第972章 敢說咱沒四哥強第702章 一掃頹勢新氣象
第962章 虎豹騎對蒼狼軍第688章 左右開弓吃不消第696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311章 陳琳與禰衡鬥法第121章 田豐獻上第七計第272章 韓遂設計坑邊章第192章 厲兵秣馬議軍情第767章 父子兩個一德性第657章 哥仨帳內學治軍第626章 愚弄老夫幫你妹第697章 北地五小龍之首第191章 北方四郡起風雲第696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428章 張舉漁陽終稱帝第527章 受迷惑馬騰入轂第178章 張遼遇上田大叔第95章 改軍制謀劃長遠第629章 五萬壯士抵玉門第915章 文聘走了黃祖來第748章 雲長壯心今猶在第764章 氣勢不凡小管家第856章 大筆一揮三百萬第133章 先鋒將軍不糊塗第802章 摧枯拉朽到遼東第709章 到底誰在忽悠誰第五章 親人相見語無聲第473章 泉州造船廠成立第584章 下邳城下重兵聚第809章 剩下的全給小虎第812章 洛陽有了大動作第634章 主動投降也不行第474章 徐州糜竺來拜年第812章 洛陽有了大動作第693章 一羣乞丐混壽春第546章 一場擠兌風暴起第185章 河西羌胡窩裡訌第684章 馬超逮住錦帆賊第451章 東西好大一盤棋第267章 新任州牧是好官第574章 貓抓老鼠鼠戲貓第604章 就怕援兵來的少第549章 打仗拼的是財力第951章 深藏心底的道路第一章 這下真的很蛋疼第67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40章 新式盔甲漢中造第815章 劉表病的有蹊蹺第835章 吃軟飯的平西王第315章 東線打響第一槍第922章 該不該信益州兵第773章 老關佈置有問題第112章 軍師做了郭扒皮第197章 初顯神威震天雷第633章 一座敦煌遠不夠第937章 孫堅終於發話了第926章 王路能否扛得住第85章 神醫妙施回春手第521章 李進武暗立奇功第533章 撕破臉準備開戰第88章 錦衣夜行歸故鄉第688章 左右開弓吃不消第263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749章 又是歲末年將至第349章 北地惡鄰起禍心第839章 黃金航線連延州第149章 暗度陳倉第八計第89章 借刀殺人第三計第804章 有志何須在年高第274章 李肅送上赤兔馬第567章 徐公明衝冠一怒第523章 出路就在大海上第71章 風流詩篇萬口傳第190章 國之神器終出世第892章 大家別想過好年第305章 休兵罷戈六年過第701章 捷報頻傳收穫大第255章 子龍低調抵黑山第135章 靈帝欲向長安行第600章 梟雄末路多淒涼第324章 老鼠拉龜的局面第169章 鎮北軍團自此立第890章 各顯神通搶地盤第894章 輸贏有時挺爲難第541章 張郃死守廮陶城第903章 法孝直率軍東進第369章 羊羔一朝變猛虎第857章 土雞瓦狗國內城第457章 各軍任務重劃分第752章 高調迎娶七王妃第519章 童大俠略展身手第790章 留待以後有人來第309章 太子辨順利登基第15章 上黨釀得瑤池液第29章 羽哥一怒誰能敵第398章 軍徽閃閃歌嘹亮第798章 西涼爆發鼠疫潮第551章 對付韓遂三條計第972章 敢說咱沒四哥強第702章 一掃頹勢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