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創建宗教(2)

可是他們並沒有遵守同智者們的約定,生了孩子之後並沒有好好的傳授給他們神力,只顧着自己享樂。

過了幾萬年後,由於誰都是長生不老的,大地上充滿了人。這時候的情況變得複雜了,人們的靈魂缺失的東西越來越少,並且都希望填充缺失的地方。

人們也不願意花費時間去向智者尋求神力,那樣耗時太久。於是,他們琢磨神力獲得的快捷方法。

在大地深處的盡頭,有一個太陽和星星永遠也照不到的地方,那是第一代人和智者用來埋藏污穢的地方。經過幾萬年的陰暗寒冷和死寂,越來越多的污穢形成了惡魔。

那些惡魔包括慾望、貪婪、殺戮、疾病和邪惡等。智者和第一代的人一直把那裡封閉着,不允許其他人進去看裡面的東西。

因爲這些惡魔會進入人們靈魂缺失的部分,只有靈魂完整的人才不受傷害。智者和第一代人的靈魂是完整的,他們也能對付這些怪物。

人們一開始也遵從智者們的教誨。但是後來他們認爲,那裡就是神力的所在,只是被智者們牢牢控制着。

許多人都在想進入那個地方的方法。又過了幾萬年,終於有人在智者和第一代人不注意的時候,進去了。惡魔附在他們的靈魂上,來到了人間。

惡魔告訴這些人,想要獲得神力,有很多方法。第一可以同比自己的神力多的人隨意交合,第二可以殺死別人奪取他的力量,第三••••••

於是,整個人類就進入混亂的狀態,彼此間爭鬥不息,殺戮不斷,疾病蔓延,邪惡叢生。智者和第一代人生活的規則也不再被遵守,沒有人再尊敬彼此。和平和愛被破壞,寧靜幸福的生活不再有。

智者和第一代人都很傷心,他們有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完美靈魂的方法,但是沒有人願意去學。一開始他們還陪着人們生活在大地上,容忍發生的一切。他們希望有人來學習神力,驅趕靈魂中的惡魔。

等了幾萬年,從沒有人來學習。甚至爲了得到神力,人們試圖殺死智者和第一代人。智者們徹底的失望,於是就帶着第一代人上天了,在天上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家園,那裡被稱爲天堂。

人們由於神力不足,包括第二代人,都無法上天。於是從此就同他們分離。天上是幸福祥和的天堂,大地上是一片混亂。

第一代人決定,從此不再生育。智者們商量,應該清潔一下大地,因爲那是盤古的身軀,他們有義務管理。

於是乎,他們動用了神力。先是天上降下了火雨,接着大雨傾盆、洪水滔滔,最後大地滾動。經過這番努力,智者們清除了大部分的惡魔,並且收回了人間擁有的神力和死去的人的靈魂。

天堂的人們提出,這幾萬年發生的事,是因爲沒有管理好。

他們選出了智者中威望最高的人,稱爲天神,統管一切。天神任命了大地之神、水神、火神、山神分管地面的事務。其他的人,也都被稱爲神,不過他們將不再降臨人間。

爲了懲罰那些放出惡魔的人,天神任命了一個死神,在那黑暗的惡魔巢穴建立了地獄,永遠的關押他們的靈魂,在那裡將受盡苦難。

天神同時決定收攏那些無處可去的靈魂,把他們送進地獄裡,在那裡建了一個洗去罪惡的沸水池。等洗乾淨之後就會被投到人間轉世成新的人或者動物,並且贖罪。

至於倖存的人,如今已被洗去過往的記憶,變得懵懂無知,和動物一樣。

天神也收回了他們不死的能力,今後就如同動物一樣,會死亡。死後的靈魂也會被帶走,根據罪惡的程度,審判他們。負責管理人們的壽命和生死時間的,就是死神。

經過審判,靈魂乾淨的人就會被送進天堂,有少許罪惡的轉世成人,不過他們的命運會悲慘許多。至於罪大的,就會成爲污穢的動物,或者直接在地獄裡不得永生。

人類從此就重新的繁衍下來,在大地上繼續生活,不過還要受盡苦難。他們失去一切技能,不會用火,不會用工具。

如果他們破壞神的規則,野獸會襲擊他們,天災也會懲罰他們,惡魔變成的各種妖魔也會襲擾他們。

這樣又經過了幾萬年,有幾個神看到自己的後代生活艱難,生命短暫,常常死於非命,就十分傷心。

於是,這少部分的神就偷偷的來到人間,傳授給他們生活的知識,以及同神溝通的方法。其他神知道後,覺得跑到人間的神違背了神的規矩,向天神報告了這事情。

天神知道後就根據衆神的意思,狠狠的懲罰了他們,讓他們受盡無盡的折磨。人們知道後,就紛紛用神交給他們的溝通方式,祭祀並且祈禱,請求天神放過這些幫助過人間的神。

這些祭祀和祈禱,一直延續了上萬年,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堅持下來,只有少部分人一代接着一代的祭祀,祈求天神原諒犯錯的神,並且願意奉獻上自己的收穫。

經過上萬年的祭祀,天神終於被感動,並且原諒了那些受懲罰的神。不過爲了給衆神一個交代,人們必須繼續的祭祀並且獻上自己的收穫。

衆神也和人類達成了新的契約:

一、天神依然沒有制止惡魔的橫行,人間依然有殺戮和各種慾望,靈魂依然會被收割然後審判。但是隻要有人誠心的尊敬並且祭祀神,天神就會保佑他們,找到生存的地方或者度過難關。如果他們與邪惡鬥爭,靈魂就更容易進入天堂。

二、人間有時候會出現遊蕩的靈魂,被稱爲鬼,是一種被惡魔奪走的靈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會威脅到人的妖魔。這些出現時,人們只要向神祭祀和禱告,天神就會用雷或者別的方法收走它們。

對於那些犯過錯的神,天神讓他們輪流的轉世到人間,幫助人類度過難關。不過他們在人間時,會失去神力,只有經過種種考驗,纔會釋放出所需的少部分力量。等他們在人間的壽命終結後回到天堂,神力才完全恢復。

轉世到人間的神,同樣會受到邪惡妖魔的侵襲,也會參加人間的紛爭,這是給他們的考驗。他們和人一樣,都需要祭祀天上的神,靈魂也會被死神收走,不過最終會被送回天堂。

從此,人們就開始祭祀和崇拜神。不過由於當初堅持祭祀到神原諒的人並不多,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得到神的保佑。只有那些誠心的人,纔得到神的庇護。

那些轉世到人間的神,就是傳說中的聖人,他們帶領着族人度過了難關。教會人們組織起來一起生活。等他們走後,人們就逐漸變成氏族或者部落。

至於能夠同神溝通,讓神知道人間的聲音的就是祭司,他們代代相傳,學會看神蹟和辨識藥物,幫助族人。

隨着人和神達成新的契約,人間上天堂的人就變多了。這些上天堂的靈魂就是人和神溝通的橋樑,因此人間就要祭拜他們。當這些逝者看到自己的族人遭遇困難時,天神允許他們到人間顯示神蹟幫助遇到危難的人。

就這樣,整個宗教的基礎神話就被定了下來。

石路自己就是講述了大的框架,而具體的內容就由巫禾帶着祭司們完善。巫記錄下這些故事後,繼續的把原本的傳說加進去。

比如傳說中的聖人,都安上了過去大荒原和南方流傳的遠古的傑出首領的名字。進入天堂的就是祖先,牛族傳說的拯救了他們的那頭牛就成爲了祖先的顯靈。

至於來到人間幫助人類而被罰的神,就變成了火、狩獵、製作長矛等無法記起來的人的代表。爲此石路還特地的把燧人氏和普羅米修斯的事情結合起來,編了一個故事。

其他的故事就由祭司們根據傳說編進去,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石路看了後,還把整個神話分爲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盤古開天后到第二代人成家,稱爲光明時代。

第二部分就是人們進入混亂狀態,稱爲渾濁時代。

第三部分就是人類毀滅的階段,被稱爲黑暗時代。

第四部分就是毀滅後到有神到人間而受罰的階段,被稱爲蠻荒時代。

最後一部分就是天神接受人類祭祀到華部落所處的時代,被稱爲開拓時代。

巫甚至還想把石路也編進去,讓他成爲聖人。不過石路沒有同意,他自己還不想成爲活神仙。

最後巫還是想了一個方法,就是編了石路被雷劈了之後,得到了某個神傳授的力量,獲得了同神溝通的方法。他還計劃着,在適當的時候繼續建議把石路編爲聖人,是神來到人間。

最終,祭司們用馬皮和羚羊皮,編寫了一大本厚厚的書,被石路惡趣味的命名爲華經。根據華經,祭司們還整理出一套神的體系,今後就將成爲神廟祭拜時的規矩。

同時,新的原始宗教教義也被整理了出來。而石路搗鼓出來的圖騰,也被賦予一個故事。巫把石路稱作龍的動物,化爲祖先和水神的化身。又把傳說中的故事拼湊在一起,加在龍的身上。

對於這些,石路就由着巫去折騰去了,不過他感覺也奇妙得很,這麼一個不倫不類的玩意兒,巫他們還是相信了。而且祭司們總能找到一些傳說與這故事相吻合。

由於這是一個相對繁瑣的活兒,石路只要求巫禾爭取過年時完成就行。他的目的也就是整合一下原來的傳說,然後加上自己的東西而已。

本來他還想把女媧造人給編進去,不過想想現在製陶是自己開始的,也沒有那個基礎。至於未來是否會有新的神話或者故事,那是後人的事情,他也不去管。

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五十一章 平原之戰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五十五章 湖西戰役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九十九章 運輸擴充第七十九章:遷徙戰役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六十九章 建城動工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四十五章 紡織新工藝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四十七章 拓荒造船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七十六章 訪問南方第一百一十章 玉山戰役第七十六章 訪問南方第四章 彎弓射毒箭第八十四章:萬人聚落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七十九章:遷徙戰役第三十七章 開荒種田,農業來臨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八十章 :北歸華島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四十五章 紡織新工藝第七十三章 沼澤改造第三十三章 捕馬探路第七十七章 蓮部危機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四十五章 紡織新工藝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八十一章:四族會盟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閒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敵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會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第一百三十章 大勝而歸第五十五章 湖西戰役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三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八十六章:荒原風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華總督第九十二章 煤礦建村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十四章 兩女婚約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熊山棉田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七十四章 蓮族來訪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第七十八章 桃山風雲第九十七章 養殖難題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九十九章 運輸擴充第四十二章 歷史性的豐收第十三章 定名華部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三十八章 養殖和擴建第一百章 礦產開發第五十三章 人口戰略第十二章 建設之始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五十一章 平原之戰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閒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短板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原戰端第九十九章 運輸擴充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一百零三章 創建宗教(2)第十八章 養殖初始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十六章 播種備材預建房
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五十一章 平原之戰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五十五章 湖西戰役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九十九章 運輸擴充第七十九章:遷徙戰役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六十九章 建城動工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四十五章 紡織新工藝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四十七章 拓荒造船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七十六章 訪問南方第一百一十章 玉山戰役第七十六章 訪問南方第四章 彎弓射毒箭第八十四章:萬人聚落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七十九章:遷徙戰役第三十七章 開荒種田,農業來臨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八十章 :北歸華島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四十五章 紡織新工藝第七十三章 沼澤改造第三十三章 捕馬探路第七十七章 蓮部危機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四十五章 紡織新工藝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八十一章:四族會盟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閒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敵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會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第一百三十章 大勝而歸第五十五章 湖西戰役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三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八十六章:荒原風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華總督第九十二章 煤礦建村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十四章 兩女婚約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熊山棉田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七十四章 蓮族來訪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第七十八章 桃山風雲第九十七章 養殖難題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九十九章 運輸擴充第四十二章 歷史性的豐收第十三章 定名華部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三十八章 養殖和擴建第一百章 礦產開發第五十三章 人口戰略第十二章 建設之始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五十一章 平原之戰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閒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短板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原戰端第九十九章 運輸擴充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一百零三章 創建宗教(2)第十八章 養殖初始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十六章 播種備材預建房